Workflow
义合控股(01662) - 2023 - 年度业绩
义合控股义合控股(HK:01662)2023-06-30 21:23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15年2月12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同年12月18日在港交所上市[6] - 公司及部分附属公司功能货币为港币,部分为人民币和菲律宾比索,集团采用港币作为呈列货币[8] - 公司为义合控股有限公司,于开曼群岛注册成立,股份于2015年12月18日在联交所主板上市[112] - 伯明罕物业项目是位于英国伯明罕的住宅物业发展项目,包括304间公寓[112] - 股份发售根据招股章程以发售价港币1.00元公开发售及配售合共125,000,000股公司新股份[113] - 截至公告日期,公司执行董事为詹燕群先生、徐武明先生、甄志达先生及梁雄光先生[113] - 截至公告日期,公司非执行董事为李思颖女士[113] - 截至公告日期,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为李禄兆先生、余汉坤先生及王志强先生[113] 业务范围与运营地 - 公司主要从事地基工程和隧道工程,2021年3月下旬多元化并扩展至物业活化及升级业务[44][45] - 公司可呈报分部包括地基及其他土木工程、隧道工程、物业活化及升级[17] - 公司运营地位于香港、中国及菲律宾[22] 业务变动情况 - 2022财政年度公司附属公司水产研发等业务在出售华大集团后终止[7]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开始从事物业活化及升级业务,水产养殖、销售及贸易以及相关服务业务终止[16] 财务报告准则相关 - 2022年4月1日开始的财政年度,集团首次采用多项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本,无重大影响[9] - 集团未提前采用已颁布但未生效的多项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及修订本[10] 收益情况 - 2023财年持续经营业务收益约7.078亿港元,2022年同期约7.36亿港元[1] - 2023年公司来自客户合约收益为705,749千港元,2022年为736,003千港元[14] - 2023年地基及其他土木工程建筑收益为563,801千港元,较2022年的594,277千港元有所下降[14] - 2023年隧道工程建筑收益为140,768千港元,较2022年的141,726千港元略有下降[14] - 2023年物业活化及升级管理费收入为1,180千港元,2022年无此项收入[14] - 2023年物业活化及升级租金收入为2,050千港元,2022年无此项收入[14]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总收益为7.07799亿港元,除税前溢利为128.2万港元;2022年总收益为7.36003亿港元,除税前溢利为4125.7万港元[19] - 2023年地基及其他土木工程收益为5.63801亿港元,隧道工程收益为1.40768亿港元,物业活化及升级收益为323万港元;2022年对应收益分别为5.94277亿港元、1.41726亿港元、0[19] - 2023年公司来自香港的外部客户收益为6.99493亿港元,中国为323万港元,菲律宾为507.6万港元;2022年对应收益分别为7.26938亿港元、0、906.5万港元[23] - 2023年公司A1为集团贡献超10%收益,金额达112,748,000港元,2022年公司B1、C1、D1为集团贡献超10%收益,金额分别为126,691,000港元、102,998,000港元、109,947,000港元[25] - 2023财年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益减少3.8%至约7.078亿港元[52][66] - 2023财年地基及其他土木工程收益减少约3050万港元,隧道工程收益减少约100万港元[67] - 2023财年地基及其他土木工程分部收益减少约5.1%,从约5.943亿港元降至约5.638亿港元[69] - 隧道工程分部2023财年收益约1.408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微降0.7%[71] - 2023财年物业活化及升级业务租金和管理费收入约320万港元[72] 溢利与盈利情况 - 2023财年持续经营业务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1210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3460万港元[1] - 2023财年持续经营业务每股盈利为0.02港元,2022年同期为0.07港元[1] - 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其他收入及收益为26,128,000港元,2022年为9,597,000港元[27] - 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融资成本为27,057,000港元,2022年为7,101,000港元[27] - 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所得税抵免开支为 - 2,611,000港元,2022年为8,251,000港元[28] - 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年度溢利为12,079,000港元,2022年为39,512,000港元[30] - 2023财年公司拥有人应占综合溢利约121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65.0%[86] 股息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就2023财年派付末期股息,2022财年亦无[1] - 2023年及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概无拟派或支付中期及末期股息[29] - 2023财政年度公司未支付中期股息,董事会也不建议支付末期股息,2022年同期均为零[102][103] 资产与负债情况 - 2023年3月31日非流动资产为6.03941亿港元,2022年为4.8664亿港元[4] - 2023年3月31日流动资产为4.52041亿港元,2022年为3.91231亿港元[4] - 2023年3月31日流动负债为1.93035亿港元,2022年为1.49467亿港元[4] - 2023年3月31日非流动负债为3.89944亿港元,2022年为2.54226亿港元[5] - 2023年3月31日资产净值为4.73003亿港元,2022年为4.74178亿港元[5] - 2023年3月31日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4.80509亿港元,2022年为4.7334亿港元[5] - 2023年公司资产总额为10.55982亿港元,负债总额为5.82979亿港元;2022年资产总额为8.77871亿港元,负债总额为4.03693亿港元[20] - 2023年地基及其他土木工程资产为1.9054亿港元,隧道工程资产为7481.9万港元,物业活化及升级资产为4.66782亿港元;2022年对应资产分别为1.96191亿港元、4773.6万港元、3.18307亿港元[20] - 2023年公司位于香港的非流动资产为1.73918亿港元,中国为3.95102亿港元,菲律宾为1529.9万港元;2022年对应非流动资产分别为1.60778亿港元、2.72247亿港元、2179.4万港元[24] - 2023年末贸易应收款项为132,534,000港元,减值亏损拨备后为131,450,000港元;2022年末贸易应收款项为100,896,000港元,减值亏损拨备后为98,779,000港元[32] - 2023年末0 - 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91,616,000港元,较2022年的33,423,000港元有大幅增长[33] - 2023年合约资产为135,502,000港元,2022年为107,879,000港元,其中建筑合约应收保固金2023年为83,336,000港元,2022年为92,697,000港元;建筑合约未发票据之收益2023年为52,166,000港元,2022年为15,182,000港元[34] - 2023年合约资产一年內收回或结算为114,464,000港元,超过一年为21,038,000港元;2022年一年內为95,188,000港元,超过一年为12,691,000港元[38] - 2023年合约负债为2,658,000港元,2022年为0,其中建筑服务为1,802,000港元,预收款項为856,000港元[39] - 2023年贸易应付款项为56,485,000港元,2022年为44,267,000港元;应付保固金2023年为32,011,000港元,2022年为27,281,000港元[41] - 2023年就履约债券以客户为受益人的担保为80,303,000港元,2022年为50,790,000港元[42]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集团银行及其他借贷约1.223亿港元,2022年同期约5880万港元[90] - 2023年3月31日及2022年3月31日公司流动比率分别约为2.3倍及2.6倍,资本负债比率分别约为97.0%及62.4%[93] - 2023年3月31日公司资本承担约为港币5050万元,2022年3月31日为港币4120万元[94] - 2023年3月31日公司质押存款约为港币3980万元,2022年3月31日为港币3090万元[95] 成本与开支情况 - 2023年员工总成本(董事酬金除外)为167,528,000港元,2022年为179,745,000港元[28] - 集团2023财年整体毛利约762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26.7%[73] - 2023财年其他收入及收益为261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960万港元增加[79] - 2023财年销售及分销开支为9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0万港元[80] - 2023财年行政及其他开支达753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6610万港元增加[82] - 2023财年融资成本约271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710万港元增加[83] - 2023财年资本开支约7060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4350万港元[88] - 2023财政年度雇员薪酬开支及董事袍金约为港币1.781亿元,2022年同期为港币1.9亿元[101] 物业项目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就广州物业签订四份合作协议,估计总可出租面积约为78,000平方米[45] - 2022年4 - 11月广州疫情影响物业活化及升级业务,工程进度落后,打击目标租户信心[46] - 2023财年四个项目中三个已完工并推广分租,2023年3月31日31.2%可出租面积已分租或占用[48] - 截至公告日期,因中国重新通关和预期经济改善,39.6%可出租面积已分租或占用[48] - 2023年3月31日,伯明翰物业项目96.4%的公寓已出售,应占溢利约为170万港元[49] 合约情况 - 2023财年公司获得11份合约,原合约金额约为8.661亿港元[53] - 2023年3月31日,公司手上共有25份待完成的主要合约,剩余香港合约价值约为8.694亿港元[54] 未来规划 - 公司将继续在广州发展物业活化及升级项目,租赁资产价值下降的物业[56] - 公司将寻求机会多元化业务,拓宽收益来源,支持香港经济[58][60] 管理与安全情况 - 公司实施符合国际标准的严格管理体系,事故比率低于行业平均[62][64] - 2023财年公司获香港特区政府部门等颁发多项促进及维护工地安全的奖项[65] 企业管治与审核情况 - 公司已采纳企业管治守则和证券交易标准守则,并在2023财政年度遵守相关规定[104][105] - 2023财政年度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未购买、赎回或出售公司任何上市证券[106]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公司2023财政年度的综合财务报表[108] - 本年度业绩公告所载数字与公司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相符,核数师未发表保证意见[109] 财政年度定义 - 2023财政年度指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2022年同期指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