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义合控股(01662) - 2024 - 中期业绩
义合控股义合控股(HK:01662)2023-11-30 19:08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15年2月12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同年12月18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6] - 公司及其他附属公司功能货币为港币,采用港币作为呈报货币[8] - 公司股份每股面值为港币0.01元[112] - 公司于2015年11月25日采纳购股计划[112] - 公告日期为2023年11月30日[112] - 公司执行董事为詹燕群先生、徐武明先生、甄志达先生及梁雄光先生[112] - 公司非执行董事为李思頴女士[112]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为李祿兆先生、余漢坤先生及王志強先生[112] 财务报告编制信息 - 中期财务资料涵盖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6个月,未审计且未包含完整财报所需全部信息[9][10][11] - 中期财务资料按联交所规则及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编制[11] - 简明综合财务资料按历史成本基准编制,部分金融工具按公允价值计量[12] - 本中期集团首次采用多项2023年4月1日起生效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本,对财务无重大影响[14]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6个月,公司收益为3.87207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3.41637亿港元增长13.34%[2] - 期内毛利为4802.6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4141万港元,同比增长16%[2] - 除税前溢利为274.5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471万港元,同比下降81.35%[2] - 期内溢利为295.8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131.3万港元,同比下降73.85%[2] - 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为0.02港元,2022年同期为0.03港元,同比下降33.33%[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5.69637亿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6.03941亿港元下降5.68%[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流动资产为4.79077亿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4.52041亿港元增长6%[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流动负债为2.25211亿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1.93035亿港元增长16.67%[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资产净值为4.742亿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4.73003亿港元增长0.25%[5] - 2023年和2022年截至9月30日止6个月收益分别为387,207千港元和341,637千港元[1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6个月外部分部收益为3.87207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3.41637亿港元[2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6个月除税前溢利为274.5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471万港元[20] - 2023年9月30日分部资产总值为7.23199亿港元,3月31日为7.32141亿港元[22] - 2023年9月30日负债总额为5.74514亿港元,3月31日为5.82979亿港元[2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6个月香港地区外部客户收益为3.80331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3.36618亿港元[2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6个月中国内地外部客户收益为633.1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09.8万港元[2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6个月菲律宾外部客户收益为54.5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392.1万港元[26] - 2023年9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额为5.46893亿港元,3月31日为5.84319亿港元[2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6个月公司A1贡献收益5830.1万港元,2022年公司B1贡献收益8825.5万港元[2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6个月融资成本总计1400.2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831.5万港元[2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6个月,物业、机器及设备折旧为12,814,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12,522,000港元;出售机器及设备净收益为91,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172,000港元;雇员福利开支为84,078,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85,973,000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为1,620,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2,812,000港元;投资物业折旧为14,058,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4,571,000港元[3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6个月,香港利得税为4,326,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3,473,000港元;递延税项为 - 4,539,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 - 76,000港元[30]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9月30日止6个月,公司均无派付或建议派付股息[3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6个月,用于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盈利为9,780,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16,661,000港元;加权平均普通股数目均为500,000,000股;每股摊薄盈利等于每股基本盈利[3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6个月,公司收购物业、机器及设备约8,617,000港元,2022年同期约为13,973,000港元[3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6个月,公司出售账面价值约407,000港元的机器及设备,2022年同期约为1,280,000港元,产生出售净收益约91,000港元,2022年同期约为172,000港元[3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于联营公司之投资成本(非上市)为44,462,000港元,分占收购后溢利及其他全面收益为23,920,000港元;2023年3月31日,对应数据分别为44,462,000港元和23,824,000港元[3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122,107,000港元,减值亏损拨备为1,084,000港元,净额为121,023,000港元;2023年3月31日,对应数据分别为132,534,000港元、1,084,000港元和131,450,000港元[39] - 2023年9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88,281千港元,应付保固金为35,052千港元,总计123,333千港元;2023年3月31日分别为56,485千港元、32,011千港元和88,496千港元[41] - 2023年9月30日银行及其他借贷总计106,459千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122,259千港元[42] - 约9,420,000港元(2023年3月31日:24,746,000港元)银行借贷以港元计值,按3个月香港银行同业拆息另加年利率1% - 2.75%计息;约19,185,000港元(2023年3月31日:17,336,000港元)以人民币计值,按固定年利率4.85% - 5.20%计息[43] - 2023年9月30日约35,886,000港元(相当于人民币33,423,000元)其他借贷由约35,886,000港元(相当于人民币33,243,000元)存款抵押,按固定年利率8%计息[44] - 2023年9月30日来自联营公司约41,968,000港元(相当于4,322,000英镑)其他借贷无抵押、免息,由公司酌情偿还[4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6个月,公司获得新借贷约4,601,000港元(2023年3月31日:88,944,000港元)[46] - 2023年9月30日就收购投资物业资本承担为38,471千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50,039千港元;2023年3月31日收购机器及设备资本承担为496千港元[47] - 2023年9月30日就给予客户履约保证所作担保为91,565千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80,303千港元[48] - 采购货品平均信贷期为30至180日(2023年3月31日:30至180日)[41] - 银行借贷按预定还款日期,2023年9月30日一年内还款为47,079千港元,一至两年为59,380千港元;2023年3月31日分别为42,417千港元和76,856千港元[42] - 本期公司综合收益约3.872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13.3%[58] - 公司毛利从2022年同期约4140万港元增至本期约4800万港元,增幅约16.0%[65] - 公司其他收入从2022年同期约1870万港元减至本期约600万港元[73] - 销售及分销费用从2022年同期约0.5百万港元增至本期约1百万港元,增加约118%[76] - 本期融资成本约为14.0百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为8.3百万港元[78] - 本期分占一间联营公司业绩亏损约249,000港元,公司持有该联营公司40%权益[79] - 本期所得税抵免约为0.2百万港元,2022年同期所得税开支约为3.4百万港元[80] - 本期公司拥有人应占综合溢利约9.8百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16.7百万港元,减幅为41.3%[81] - 2023年9月30日银行及现金约为160.9百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约为127.2百万港元[82] - 2023年9月30日银行及其他借贷总额约为106.5百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约122.3百万港元[83] - 2023年9月30日租赁负债共计约为307.0百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约为336.5百万港元[84] - 2023年9月30日及2023年3月31日流动比率分别约为2.1倍及2.3倍,资本负债比率分别约为87.2%及97.0%[86] - 本期集团雇员福利开支(含董事酬金)约为8410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为8590万港元[100] - 本期集团未支付任何中期股息,2022年同期也无[101] - 董事会不建议就本期支付任何中期股息,2022年同期也无[102]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地基及其他土木工程建筑收益311,961千港元,隧道工程建筑收益68,915千港元,物业活化及升级管理费用收入1,894千港元,租金收入4,437千港元[15] - 集团可呈报分部包括地基及其他土木工程、隧道工程、物业活化及升级[18] - 财报将按可呈报及经营分部分析集团收益及业绩[19] - 地基及其他土木工程收益从2022年同期约2.671亿港元增至本期约3.12亿港元,增幅约16.8%[60] - 隧道工程收益从2022年同期约7340万港元减至本期约6890万港元,减幅约6.1%[61] - 物业活化及升级收益从2022年同期约100万港元增至本期约630万港元,增幅约476.6%[63] 税务信息 - 按照二级利得税税率制度,合格企业首200万港元溢利的利得税率为8.25%,超过200万港元的溢利利得税率为16.5%;不符合该制度的香港实体溢利按16.5%的划一税率征税[31] - 中国附属公司税率为25%,菲律宾附属公司税率为30%,截至2023年及2022年9月30日止6个月,菲律宾附属公司无应课税溢利,未计提菲律宾公司税拨备[32][33] 项目相关信息 - 公司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承诺分五年向大学支付2000万港元用于联合实验室运营[50] - 伯明翰物业项目有304间住宅公寓,已出售/预售约96.7%[52] - 本期公司获得建筑项目原合约总金额约4.155亿港元,含6个地基项目和1个隧道项目[55] - 2023年9月30日公司手上有30个待完成项目,余下原合约价值约8.868亿港元[56] - 2023年9月30日分配至未履行履约责任交易价格约8.87亿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8.69亿港元,预计2至28个月内确认[16] 公司合规与治理信息 - 自2023年9月30日至公告日期,除公告披露外无影响集团的重大事件[103] - 本期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证券[104] - 本期公司遵守上市规则附录14所载企业管治守则条文[105] - 公司采纳标准守则作为董事买卖公司证券的行为守则,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