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亚太金融投资(08193) - 2024 - 年度业绩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收益约2950万港元,较2023年约3180万港元减少约7.2%[24] - 公司2024年其他收入及其他收益或亏损约为90万港元,较2023年约210万港元减少约57.1%[25] - 公司2024年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亏损净额合共约为1910万港元,2023年约为680万港元[26] - 公司2024年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5310万港元,较2023年约3840万港元增幅约38.3%[27] - 2024财年违约概率为26.65%–100.00%,违约亏损为61.1%–100.00%,违约风险为8742.1万,贴现率为6%–13%[35] - 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总收益约2950万港元,较上财年减少约7.2%[40] - 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5310万港元,上财年约为3840万港元[40] - 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亏损净额约为1910万港元,上财年约为680万港元[40] - 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销售及提供服务的成本约为880万港元,较2023年略微减少约1.1%[46] - 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行政开支约为2130万港元,较2023年减少约14.5%[47] - 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财务成本约为220万港元,与2023年持平[48] - 2024年3月31日,集团银行结余及现金约为340万港元,2023年约为260万港元;流动资产净值约为1290万港元,2023年约为1.052亿港元;流动比率约为1.3,2023年约为3.5[64] - 汇隆控股有限公司投资成本为1.8176亿港元,持股2.6778亿股,占股权百分比为1.86%;2024年3月31日公允价值/账面价值为642.7万港元,占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百分比为20.5%,占资产总值百分比为5.6%,本年度未变现亏损为1107.2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公允价值/账面价值为1652万港元[67] - 其他投资成本为5037.3万港元,2024年3月31日公允价值/账面价值为2497.7万港元,占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百分比为79.5%,占资产总值百分比为21.9%,本年度未变现亏损为805.9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公允价值/账面价值为3712.1万港元[67] - 总投资成本为6854.9万港元,2024年3月31日公允价值/账面价值为3140.4万港元,占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百分比为100%,占资产总值百分比为27.5%,本年度未变现亏损为1913.1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公允价值/账面价值为5364.1万港元[67] - 2024年3月31日,集团借贷总额约为3870万港元,2023年约为3650万港元;净资产负债比率约为1.2,2023年约为0.41;须偿还的其他贷款约为1510万港元,2023年约为1350万港元[78] - 2024年3月31日,集团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市值约为3140万港元,2023年约为4740万港元[83] - 本年度集团录得未变现亏损约1910万港元,2023年约为680万港元[108] - 2024年3月31日集团无资产抵押给银行作贷款及透支担保,2023年也无[113] - 2024年及2023年3月31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114] - 2024年3月31日集团雇员18名,2023年3月31日为19名[114] - 本年度员工成本总额约710万港元,2023年约为980万港元[114] - 2024年3月31日,公司可向其拥有人分派储备约230万港元,2023年约为1140万港元[190]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资产顾问服务及资产评估服务收益约1870万港元,较2023年约2290万港元减少约18.3%[27] - 公司2024年广告业务分部收入约70万港元,2023年约为150万港元[29] - 2024年企业服务及咨询服务收益约为420万港元,2023年约为60万港元,增加约600.0%[51] - 2024年放债业务贡献集团收益约590万港元,2023年约为680万港元,较2023年减少约13.2%[52] - 2024年确认若干应收贷款的减值约2110万港元[56] - 2024年3月31日,集团有20名个人借款人,剩余到期日于一年内的应收贷款约为460万港元,剩余到期日一年以上但不超过两年的应收贷款约为5370万港元[68] - 2024年3月31日,集团保持贷款组合净额约8740万港元,向个人借款人提供的贷款介乎30万港元至1330万港元,期限介乎1年至2年,应收贷款按每年6%至10%的固定实际利率计息[70] - 2024年3月31日,来自最大借款人及五大借款人之应收贷款净额合共分别约为1330万港元及4680万港元,分别占集团应收贷款的约15.2%及53.5%[70] - 本年度结余总额约为1280万港元的两笔贷款分别被分类为第三阶段,集团已发出催缴函件且正与多名借款人磋商偿还贷款[73] 业务策略与风险管理 - 公司将积极调整业务策略应对市场变化[22] - 集团将积极调整业务策略应对市场变化,密切监察现金状况,寻求投资及业务机遇[60][61] - 集团大部分业务于香港及中国进行,以港元、人民币及美元计值,认为承受的外汇风险有限,现无外币对冲政策[63] - 预期金融服务分部来年稳定,集团将密切监察信贷风险并提升竞争力[76] - 集团对库务政策采取保守方针,力求减低信贷风险并管理流动资金风险[79] - 集团制定风险管理政策,采用三级风险管理方法[144] - 集团持续评估风险登记册,推行有效监控及举报制度[193][194] - 集团就外界查询事务订立及执行回应对策,仅特定人员获授权沟通[197] 公司公告与年报相关 - 公司年报将在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刊出,并寄发股东[2] - 本公告将在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保存至少七日[12] - 集团本年度业绩及公司与集团于2024年3月31日的事务状况载于年报第46至121页综合财务报表[182] 公司治理结构 - 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执行董事叶国光及邬迪,独立非执行董事石伟杰、苏国欣及邓伟基[11] - 年报日期时,董事会包括两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24] - 董事会每年至少举行四次会议,必要时更频繁举行[122] - 当时在任的三分之一董事须于各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值退任,董事至少每三年轮值退任一次[103] - 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不多于三年,至少每三年轮值退任一次并接受重选[103] - 薪酬委员会于2011年5月成立,包括两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32] - 公司自2019年1月1日起生效提名政策,提名委采用多种方法物色董事人选[135] - 主席及行政总裁职务由执行董事兼董事总经理叶国光先生负责[128] - 公司确保董事会独立性,提名委每年评估独立董事独立性[126] - 新董事获全面入职资料,增进对集团文化及营运了解[131] - 审核委监督公司风险管理、财务申报等,独立顾问履行内部审计职能[137][138] - 审核委每年检讨会计、内审及财务报告等方面资源、预算是否足够[146] - 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为一至三年[153] - 董事会于2011年5月成立提名委员会和审核委员会[157][160] - 公司计划不迟于2024年12月31日遵照规定委任至少一名不同性别的董事加入董事会[163] 公司会议情况 - 本年度公司举行4次董事会会议及1次股东周年大会[98] - 本年度薪酬委员会举行1次会议,检讨薪酬政策并就董事及高级管理层薪酬待遇提出建议[106] - 本年度提名委员会举行1次会议[158] - 本年度审核委员会举行4次会议[161] 公司合规与费用 - 本年度公司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载列的守则条文(除特定披露外)[93] - 公司全体董事确认本年度一直遵守规定买卖准则[94] - 本年度集团就审核服务向独立核数师已付或应付费用约为580,000港元[164] - 公司秘书曾女士本年度接受不少于15个小时的相关专业培训[165] - 审核委员会认为本年度集团的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制度整体有效且充足[162] - 公司认为本年度股东沟通政策有效[177] 公司股权与股息政策 - 股东于2023年9月25日股东大会批准修订现有细则及采纳经修订组织章程大纲和细则[178] - 公司派付股息由董事酌情决定,需遵守相关规定并取得股东批准[169] - 公司已采纳股息政策[195] 公司其他规定 - 持有公司已发行股本投票权10%的股东可要求董事会召开特别股东大会[149] - 股东周年大会须每年举行,地点由董事会决定[198] - 股东提名人士参选董事需遵守细则,通知期限有要求[199] - 2024年及2023年3月31日,集团并无任何重大资本承担[81] - 2024年3月31日,集团并无任何重大租赁承担,2023年也无[82] - 本年度集团提供的财务资助无构成相关须披露交易及垫款[75] - 2024年3月31日集团共有18名雇员(不含董事),男性和女性雇员各占约50%[141] - 公司于2021年9月30日采纳一项新购股权计划[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