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浩柏国际(08431) - 2024 - 中期业绩
浩柏国际浩柏国际(HK:08431)2023-11-14 22:36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收入为606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6640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为1301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4257千港元[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毛利为22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541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毛利为164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867千港元[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除所得税前亏损为12024千港元,2022年同期溢利为680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除所得税前亏损为10484千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为108千港元[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基本每股亏损为0.41港仙,2022年同期每股溢利为0.04港仙;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基本每股亏损为0.36港仙,2022年同期每股亏损为0.01港仙[10] - 于2023年9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9034千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8100千港元[11] - 于2023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为97836千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76038千港元[11] - 于2023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为81650千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83252千港元[11] - 于2023年9月30日,公司流动净资产值为16186千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负7214千港元[12] - 于2023年9月30日,公司资产净值为20101千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886千港元[12] - 于2023年9月30日,公司股本为29301千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19534千港元[1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股本为29,301千港元,较2023年4月1日的19,534千港元增加9,767千港元[13] - 2023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 12,139千港元,2022年为1,692千港元[14] - 2023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0千港元,2022年为 - 2,600千港元[14] - 2023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9,713千港元,2022年为534千港元[14] - 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17,574千港元,2022年为 - 374千港元[14] - 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综合收入为13,019千港元,2022年为14,257千港元[21] - 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综合分部溢利为1,640千港元,2022年为7,867千港元[23] - 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除所得税前亏损为 - 10,484千港元,2022年为 - 108千港元[2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和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分别为1202.4万港元和1048.4万港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溢利68万港元和亏损10.8万港元[30] - 2023年9月30日,公司总资产约1.069亿港元(2023年3月31日:约8410万港元),总负债约8680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约8330万港元),股东权益约2010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约90万港元)[66] - 2023年9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本为2930.1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1953.4万港元),分为2.9301亿股每股面值0.1港元(2023年3月31日:1.9534亿股每股面值0.1港元)的普通股[71] - 公司总收入从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1420万港元减少约120万港元或8.7%,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1300万港元[53] - 公司服务成本从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640万港元增加约500万港元或78.1%,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1140万港元[56] - 公司毛利从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790万港元减少约620万港元或79.2%,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160万港元[57] - 公司毛利率从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55.2%减少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12.6%[58] - 公司其他收入从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零增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190万港元[59] - 公司行政开支从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780万港元增加约610万港元或77.5%,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1390万港元[60] - 公司融资成本从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17万港元减少约4万港元或25.4%,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13万港元[61] - 公司亏损净额从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10万港元增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1050万港元[63]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营建管理服务所得收入为7,425千港元,2022年为14,257千港元[21] - 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顾问服务所得收入为5,594千港元,2022年为0千港元[21] 公司成本费用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和六个月,员工成本总额分别为75万港元和153.2万港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173.6万港元和255.2万港元[2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和六个月,核数师薪酬均为40万港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0和36万港元[2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和六个月,确认为开支之有关营建管理服务合约成本分别为87.1万港元和661.7万港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98.7万港元和159万港元[25] 公司税务相关情况 - 中国附属公司的税项按适用所得税税率25%(2022年9月30日:25%)计算,集团将在年末评估中国企业所得税[27] 公司资产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或然应收代价按公平值为413.8万港元,收购附属公司所产生为0,公平值变动为0;2023年3月31日分别为0、408万港元和5.8万港元[3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合约资产(包括应收保证金)总额为6746万港元,合约负债为 - 2061.5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分别为7830.8万港元和 - 2061.5万港元[3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按要求或一年内应收保证金为0.2万港元,一年后为1043.9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分别为6万港元和970.9万港元[3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贸易应收账为1136.9万港元,向保险公司作出的已抵押存款为15.8万港元,其他应收账、按金及预付款项为162.5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分别为2510.2万港元、15.8万港元和106.9万港元[38] - 2023年9月30日贸易应收账款(扣除亏损拨备)为11,369千港元,3月31日为14,407千港元[39] - 2023年9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账款及应计开支为59,175千港元,3月31日为55,001千港元[41] - 2023年9月30日银行借款为5,903千港元,3月31日为6,662千港元[42] 公司股息情况 - 公司董事未就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宣派或建议派付任何股息(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无)[28] 公司主要管理人员薪酬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主要管理人员薪金、津贴及其他福利为462千港元,界定供款计划供款为37千港元[46] 公司业务项目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于香港有4个有收入贡献营建管理项目[47] 公司未来展望与策略 - 公司预计将继续面临劳工成本高企、熟练劳工短缺等挑战,未来六个月财务业绩可能受影响[48] - 公司将定期审视现有业务,改善运营及财务状况,物色业务及投资机会扩充收入来源[49] - 公司将实施成本削减计划,减少现金流出、员工成本及一般开支,控制资本支出[50] 公司股权结构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Harmony Asia International Limited、蓝浩钧先生、信诚证券有限公司分别持有61,779,000股,持股百分比均为21.08%;陈明霞女士持有24,375,000股,持股百分比为8.32%;Zhuiri Law and Business International Holding Group Limited、Li Dongyan女士分别持有15,600,000股,持股百分比均为5.32%[85] 公司购股计划情况 - 购股计划于2017年5月26日生效,有效期10年,2022年4月27日向董事、雇员及顾问授出130,000,000份购股权[8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雇员尚未行使购股权为1,528,846股,顾问尚未行使购股权为4,586,538股,总计6,115,384股[93] - 购股计划项下行权价经调整后为0.336港元,行权期间为2022年4月27日至2032年4月26日[93] - 购股计划项下行权可发行股份最高数目为6,115,384股,占公司中期报告日期已发行股份2.09%[9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所有计划授出购股权可能发行股份总数除以期内已发行相关类别股份加权平均数为2.98%[96] 公司股份发行与款项使用情况 - 2023年1月12日,公司按每股0.024港元价格配323,400,000股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约7,390,000港元[97] - 原定拟动用1,400,000港元偿还银行贷款,5,590,000港元偿还逾期贸易应付款项,400,000港元支持业务营运[97]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所得款项净额已悉数动用[98] - 2023年9月30日,原所得款项净额739万港元,已动用572万港元,未动用167万港元,其中偿还银行贷款计划140万港元,已动用71万港元;偿还逾期贸易应付款项计划559万港元,已动用461万港元;一般营运资金计划40万港元,已动用40万港元[99] - 2023年7月31日,公司建议按每持有两股现有股份获发一股供股股份的基准进行供股,认购价为每股0.20港元,最多发行97,670,000股供股股份,最多筹集19,534,000港元(扣除开支前)[99] - 2023年9月8日,公司发行97,670,000股供股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833万港元[100] - 2023年9月30日,供股所得款项净额1833万港元,已动用223万港元用于偿还逾期贸易应付款项,未动用1610万港元,预计未来12至18个月内使用[102] 公司董事相关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内,公司或其相联法团无参与使董事获益的安排,董事及其配偶或未满18岁子女无认购股份或债权证权利及行使记录[10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107] - 报告期内,公司董事无违反证券交易规定买卖准则[108] - 2023年8月18日起,袁伟强先生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袁慧敏女士辞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109] - 报告期内,公司采用并遵守GEM上市规则附录15所载的企业管治守则[11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董事不知悉董事、控股股东及其紧密联系人业务与集团业务存在竞争或利益冲突[112] - 报告期内,公司执行董事为汪伦、舒中文、王咏红、吴蕴乐、汪兴亮;非执行董事为陈晓丹;独立非执行董事为马萌、李如意、袁伟强、张晓峰[117] 公司审核委员会情况 - 公司根据相关规则和守则于2017年1月19日设立审核委员会,负责外部核数师委任建议、财务报表审阅及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程序成效监察[113] - 截至报告日期,独立非执行董事袁伟强为审核委员会主席,马萌、李如意、张晓峰为成员[114] - 审核委员会审阅了集团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业绩,认为其按适用准则和规则编制且披露充分[115] 报告相关信息 - 报告日期为2023年11月14日[117] 公司存款相关信息 - 向保险公司作出的已抵押存款为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