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为倍搏集团有限公司,股份代号8331.HK,报告期为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止十五个月[1][11][14] - 公司财政年度结算日已由12月31日更改至3月31日[13] - 报告相应比较数额涵盖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止十二个月,不可与2022/2023年十五个月期间数额直接比较[14] - 公司主要从事膨润土采矿业务以及金融服务[15] 公司人员变动 - 2023年3月28日洪朝发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审核委员会主席、提名委员会成员、薪酬委员会主席,叶创河辞任[11] - 2022年6月24日张坤退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审核委员会成员、提名委员会主席、薪酬委员会成员[11] - 2022年9月23日郭晓枫医生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审核委员会成员、提名委员会成员、薪酬委员会成员[11] - 宿春翔35岁,2018年1月9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2月9日获委任为合规主任[125] - 彭浩然48岁,2019年5月15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2020年11月11日获委任为行政总裁[126] - 洪朝发34岁,2023年3月28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等多个职位[128] - 周志恒31岁,2018年1月9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29] - 郭晓枫医生40岁,2022年9月23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30] - 2022/2023年十五个月期间及截至年报日期,执行董事为陈文锋博士、贝维伦先生、宿春翔先生、彭浩然先生;独立非执行董事有人员变动[151] - 郭晓枫医生和洪朝发先生分别于2022年9月23日及2023年3月28日获董事会委任,任期至应届股东周年大会,符合资格且愿意膺选连任[151] - 贝维伦先生及宿春翔先生将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符合资格且愿意膺选连任[152] - 2022年6月24日,张坤先生退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60] - 2022年9月23日,郭晓枫医生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61] - 2023年6月29日,陈文锋博士获委任为执行董事[162]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23年15个月期间集团收益约为人民币9230万元,2021年为人民币7090万元[16] - 2022/23年十五个月期间,集团收益约为9230万元人民币,较2021年十二个月期间按比例增加30.2%[46] - 2022/23年十五个月期间,股东应占溢利由2021年的约910万元人民币减少130%至亏损约270万元人民币[46] - 2021年每股盈利为9.85分,2022/23年减少至每股亏损1.72分,减少117.5%[46] - 2021年股本回报率为7.3%,2022/23年减少9.5%至股本亏损率2.2%[46] - 2022/23年每股资产净值约为0.78元,与2021年相同[46] - 贸易应收款项收款期由2021年的96天增加至2022/23年的130天,增加35.4%[46] - 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收益92,295千元,较2021年增长30.2%[67] - 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销售成本52,071千元,较2021年增长40.1%[67] - 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毛利40,224千元,较2021年增长19.2%[67] - 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期内亏损2,735千元,较2021年下降130.0%[67] - 整体收益由2021年约7090万元增加30.2%至报告期约9230万元[68] - 整体销售成本由2021年约3710万元上升40.1%至报告期约5210万元[72] - 整体毛利由2021年约3370万元增加约19.3%至报告期约4020万元,整体毛利率由2021年约47.6%下降至报告期约43.6%[79] - 其他收入从2021年的约920万元减少113.7%至报告期的约亏损130万元[83]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1年约630万元增加7.4%至报告期的约680万元[84] - 行政及其他开支从2021年约2500万元增加30.7%至报告期约3270万元[85] - 融资成本从2021年约52.3万元增加17.6%至报告期约61.5万元[86] - 报告期集团所得税开支约为160万元,2021年为约200万元,芜湖飞尚非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报告期实际税率约为16.4%[88] - 十五个月报告期亏损约为270万元,较2021年溢利约910万元减少约1180万元[89] - 2023年3月31日和2021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分别约为9540万元及约9760万元[90] - 2023年3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2970万元(2021年:5060万元)[91] 膨润土采矿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23年15个月期间膨润土采矿业务收益约为人民币7650万元,占集团收益约82.9%,2021年为人民币6070万元[16] - 报告期内膨润土产品毛利率由49.3%下降至42.4%[20] - 膨润土采矿收益由2021年约6070万元增加约1580万元至报告期约7650万元[68] - 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采矿总收益76,543千元占比83.0%[67] - 膨润土采矿总销售成本由2021年约3070万元增加约1340万元至报告期约4410万元[73] - 钻井泥浆销售成本由2021年1160万元增加约560万元至报告期1720万元,单位加工成本从244.3元/吨增至约279.7元/吨[75][76] - 冶金球团用膨润土销售成本由2021年约1920万元增加约760万元至报告期2680万元,单位加工成本从206.7元/吨增至约310.1元/吨[77] - 钻井泥浆毛利由2021年约1080万元增加约40万元至报告期约1120万元,毛利率由2021年约48.3%下降至报告期约39.5%[80] - 冶金球团用膨润土毛利由2021年约1910万元增加约210万元至报告期约2120万元,毛利率由2021年约49.9%下降至报告期约44.2%[81] - 集团已完成两项新型膨润土产品的技术经济可行性研究,外部研究机构正进行实验室规模测试[48] - 完成两项新产品的技术经济可行性研究,分别为聚苯胺/蒙脱石纳米复合导电涂料和二氧化钛/蒙脱石纳米复合材料与光催化材料[49]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完成多项厂房设备改善工作,如完成冶金球团用膨润土生产线进料系统等[54] - 公司持有黄浒膨润土矿场100%股权,许可采矿权面积2.1311平方公里,许可年产量230,000立方米(约400,000吨)[57] - 2023年3月31日,矿场证实储量1,442,000公吨,概略储量4,539,000公吨,总计5,981,000公吨[57]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十五个月资本支出为人民币507,000元,本年度产量156,000公吨[57] 金融服务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23年15个月期间金融服务分部收益约为人民币1570万元,占集团收益约17.0%,2021年为人民币1020万元[16] - 代理团队扩充36.6%,保险经纪长期业务的新业务每月平均价值较2021年增长23%[27] - 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新业务价值为469.3万港元,较2021年增长54.1%[28] - 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保单续保率为99.69%,较2021年提升1.51%[28] - 金融服务收益由2021年约1020万元增加至报告期约1570万元,财富管理服务收入增加约52.2%,贷款利息收入增加约78.4%[70] - 财富管理服务毛利从2021年的约380万元增加101.8%至2022/23年的770万元,毛利率从12.8%增至29%[82] - 2023年3月31日应收贷款账面总值为1.8077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1.4317亿元[37] - 2023年3月31日贷款利息收入分部收益约为310万元,2021年为170万元[37] - 2023年3月31日本金总额及应计利息约为1810万元,2021年12月31日为1430万元[37] - 2023年3月31日企业客户应收贷款为460.3万元,个人客户为1347.4万元;2021年12月31日企业客户为353.4万元,个人客户为1078.3万元[38] - 2023年30天以内应收贷款为1218.3万元,2021年为1412.9万元[39] - 2023年3月31日应收贷款减值拨备总额为163.4万元,2021年12月31日为53.1万元[39] - 2023年3月31日应收贷款总数为24笔,2021年为30笔[39] - 预期信贷亏损账面价值由2021年12月31日约53.1万元增加至2023年3月31日的163.4万元[40]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拖欠的应收贷款约为480万元,执行回收程序后约280万港元已获偿还[40] - 客户1在2023年3月31日应收贷款账面价值为320.3万元,占比17.7%;2021年12月31日为246.6万元,占比17.2%[37] 物业投资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报告期内集团以298万港元代价收购一项物业用于投资并出租[16] - 2022年4月,公司全资附属公司倍搏贰号以298万港元收购一项物业,报告期内物业投资租金收入约为7万元人民币[45] - 2022年4月28日,公司与陈文锋博士订立物业购买协议,收购物业代价为298万港元[172] - 物业购买协议拟进行交易最高适用百分比率高于5%但低于25%,构成须予披露交易[173] - 收购事项构成公司关连交易,适用百分比率低于25%且总代价低于1000万港元,获豁免部分规定[174] 香港市场环境数据 - 2023年第一季度香港本地生产总值增长2.7%,3月零售额同比增长40.9%,第一季度零售额较2022年同期增长24.1%[29] - 2023年1 - 3月香港经季节性因素调整后的失业率较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期间的3.3%下降0.2个百分点至3.1%[29] 公司资金来源及使用情况 - 公司2015年首次公开发售的上市所得款项约为1270万港元,600万港元仍未动用[102] - 上市至2017年12月31日,所得款项净额总计1270万港元,其中开发新产品生产技术770万港元,占比60.6%;改善厂房及设备500万港元,占比39.4%[10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新产品研发支出约630万港元,集团拟于2024年3月31日前将余下140万港元用于拟定用途[103][104] - 2021年12月,公司供股成功筹集所得款项净额约2630万港元,扣除专业费用及其他相关开支约150万港元[106] - 截至2023年3月31日,供股所得款项用于香港一般营运资金1880万港元、经营及扩充财富管理服务业务560万港元、经营及扩充放债业务190万港元,均已全部动用[107]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已将所得款项用于升级加工厂、购买设备等[105] 公司法律诉讼及担保事项 - 供应商力拓企业(香港)有限公司及佳木公司未能退还贸易按金总额约5446万港元[108] - 公司于2018年10月18日对力拓提起诉讼,收回尚未退还按金1093万港元,案件管理会议定于2023年12月7日举行[108] - 公司对力拓及第二被告提起诉讼,收回尚未退还按金3500万港元[110] - 2020年5月15日,法院针对第二被告作出终审判决[111] - 英属维尔京群岛高等法院颁令将第二被告清盘,并委任共同清盘人[112] - 公司起诉唐忠明收回余下按金853万港元,判决唐忠明应支付该金额连同利息及诉讼费,执行程序仍在进行中[114] - 芜湖附属公司质押存款总额人民币2000万元为借款人提供财务担保,促使借款人获贷款人民币1900万元,将收取质押存款金额的6%作为担保费回报[116] - 公司就针对力拓的案件申请与HCA2449号案件合并,法院驳回申请但颁令两案一并聆
倍搏集团(08331) - 2023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