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和嘉控股(00704) - 2023 - 年度业绩
和嘉控股和嘉控股(HK:00704)2023-06-30 22:47

财务表现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十五个月的溢利为1,248,861千港元[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1,250,165千港元[1] - 每股基本盈利为4.35港元[1] - 截至2023年3月31日,资产净额达1,188,982千港元[1] - 每股净资产为4.14港元[1] - 收入为34,726千港元,较上一年度减少95.99%[2] - 出售附属公司的收益为1,693,981千港元[2]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十五个月的分类业绩为亏损64,141千港元[20]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十五个月的除税后溢利为1,248,861千港元[20]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十五个月的添置物业、厂房及设备为1,782,002千港元[20]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十五个月的折旧为4,323千港元[20]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十五个月的财务费用为157,108千港元[20]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十五个月的所得税开支为387,817千港元[20] - 公司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为340,605千港元,同比增长44.8%[26] - 公司财务费用为157,108千港元,同比增长37.9%[28] - 公司除税前溢利为1,250,165千港元,相比去年亏损31,259千港元实现扭亏为盈[28] - 公司中国业务所得税拨备为387,817千港元,按25%税率计算[30] - 公司每股基本溢利为4.35港元,相比去年每股亏损0.11港元大幅改善[30]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十五个月的总收入约为34,726,000港元,毛损约为90,912,000港元,毛损率约为261.8%[65] - 公司税后溢利约为1,248,861,000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为1,250,165,000港元,每股基本溢利为4.35港元[65] - 公司除税前溢利约为1,636,678,000港元,主要由于合并能源嘉润及出售附属公司金岩和嘉的收益[73] 资产负债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十五个月的非流动资产为1,778,913千港元,其中中国地区占1,776,167千港元[23]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十五个月的分类资产为1,910,086千港元,其中焦炭生产分类占1,776,167千港元[20]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十五个月的分类负债为721,104千港元[20] - 公司物業、廠房及設備總計為1,787,805千港元,其中在建工程佔比99.4%[33] - 公司收購附屬公司導致物業、廠房及設備增加1,776,167千港元[33] - 公司累計折舊及減值為8,892千港元,相比去年1,691,685千港元大幅減少[33] - 贸易应收账款总额为928,757千港元,扣除亏损拨备后为778,522千港元[34] - 应收账款中超过四个月的金额为491,526千港元,占总应收账款的63.1%[34] - 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总额为1,429,126千港元,扣除亏损拨备后为1,274,277千港元[35] - 应收附属公司非控股股东款项总额为1,382,917千港元,扣除即期部分后为1,382,917千港元[35] - 截至2023年3月31日,贸易应付账款总额为482,566千港元,其中超过四个月的应付账款为238,229千港元[49] - 其他应付账款、应计款项、已收按金及递延收入总额为117,703千港元,其中非即期部分为58,504千港元[49] - 合约负债在报告期末为149,914千港元,期内确认为收入的金额为29,810千港元[49] - 公司杠杆比率从2021年12月31日的107%降至2023年3月31日的43%[85] - 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从2021年12月31日的亏损144,233,000港元增至2023年3月31日的1,011,367,000港元[86] - 每股净资产从2021年12月31日的净负债0.55港元增至2023年3月31日的4.14港元[87] - 流动负债净额从2021年12月31日的1,699,654,000港元降至2023年3月31日的226,939,000港元[88] - 公司现金及银行结存从2021年12月31日的7,903,000港元降至2023年3月31日的601,000港元[89] - 公司银行及其他借贷从2021年12月31日的733,863,000港元降至2023年3月31日的218,188,000港元[89] 业务运营 - 公司涉及焦炭贸易业务、煤炭相关附属业务及焦炭生产业务[8]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十五个月的分类收入为63,062千港元,其中煤炭相关附属分类收入为34,726千港元,其他收入为28,336千港元[20] - 公司关停两座年产能为60万吨焦炭的焦炉,报告期内无焦炭生产及经营业务[57] - 公司为解决关停旧焦炉的影响,委托能源科技建设一座60万吨焦炉,并于2022年3月15日订立协议交付两座年产120万吨焦炭的焦炉[62] - 公司焦炭年产能增加至120万吨,焦炉高度规格提升至7.1米,处于中国焦炭制造行业领先地位[63] - 公司煤炭相关附属分类外部收入约为34,726,000港元,分类亏损约为64,141,000港元[68] - 公司焦炭生产分类在本报告期无收入,上一年度收入约为785,085,000港元[69] - 公司已完成非常重大交易及非常重大出售,持有新焦炉资产的标的附属公司90%股权已转让给公司[77] - 新焦炉资产设计产能为每年不少于120万吨焦炭、6.5万吨煤焦油、1.5万吨粗苯以及1.5万吨硫酸铵[106] - 公司预计焦炭市场需求将触底反弹,焦炭价格中枢提升[105] - 公司计划开发焦炉煤气清洁利用项目,生产液化天然气、氢气等清洁能源产品[108] - 公司成功复牌,标志着新的发展里程碑,致力于确保新焦炉资产尽快顺利达产达效[109] - 公司将继续探索扩充焦炭产能或开发焦炭上下游产业的投资机会,如煤炭贸易、新能源等[108] - 公司预计焦炭企业维持盈利水平平稳,并随供求关系修复而稳步复苏[105] 现金流与融资 - 经营现金流出净额约为1,608,000千港元[12] - 流动负债净额约为226,939千港元[12]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十五个月录得经营现金流出净额约1,608,000港元,流动负债净额为226,939,000港元[117] - 公司拟通过公开发售筹集约121.7百万港元(扣除开支前)[130] - 公司向财务顾问发行3,301,886股薪酬股份以结算部分专业费用700,000港元[132] - 公司财务顾问薪酬股份发行事项已于2023年5月24日完成[133] - 公司管理层认为集团将具备足够现金资源以应付自2023年3月31日起不少于十二个月期间的未来营运资金及其他融资需求[90] - 公司已采取措施以减轻流动资金压力及改善其现金流量,包括与贷款人协商延长付款时间表、使新经营资产成功全面投入营运、收回未收回应收帐款、实施集资计划及寻找其他融资渠道[94] 债务与股权 - 债务转让涉及金额为411,627,000港元,按每年5%计息[36][37] - 新框架协议拟更新债务金额至448,087,000元人民币,并允许转换为能源科技不少于12%的股本[39] - 建设合作协议涉及总投资金额为712,560,000港元,用于建设年产60万吨的新焦炉[44] - 能源科技将承担金岩电力及其关联方的应收款项及利息,作为建设项目的结算[45] - 能源科技将转让能源嘉润不少于90%股权给公司,作为赔偿[46] - 山西和嘉以抵销应付金岩和嘉的应收账款总额的代价获得能源嘉润的股权,导致新附属公司产生一笔应付金岩和嘉的未偿清结余[47] - 金岩和嘉豁免新附属公司未偿清结余至剩余人民币60,000,000元,豁免于2023年3月29日完成[48] - 公司发行了年利率为8%且本金总额为154,000,000港元的两年期无抵押可换股债券[81] 员工与管理 - 公司员工成本从53,882千港元降至38,818千港元,主要由于金岩和嘉的出售[103] - 公司旗下员工从254人减少至20人,主要由于金岩和嘉的出售[103] - 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执行董事赵旭光先生(主席)及王义军先生,非执行董事黄少雄先生、黄文鑫先生、姜建生先生及滕佂辉先生,以及独立非执行董事林开利先生、杜永添先生及王维新博士[136] 其他 - 公司无未行使对冲工具,将持续观察经济情况及其外汇风险组合[100] - 公司无未在财务报表中拨备的任何重大或然负债[101]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十五个月确认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帐款的减值亏损约34,316,000港元[121]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十五个月确认其他收入及收益约41,367,000港元[121] - 公司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确认贸易应收帐款的减值亏损约1,448,000港元[121] - 公司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确认收入约1,281,000港元[121]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及2021年12月31日的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帐款分别为121,869,000港元及114,132,000港元[122] - 公司鼓励股东选择以电子方式接收股东文件,基于环保及成本理由[135] - 公司董事会感谢全体股东、业务伙伴、客户、供应商及银行企业的支持[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