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管理层与组织架构 - 公司委任馮紹波先生同時兼任主席與行政總裁,董事會認為此安排可使公司更有效益及效率地發展長遠業務策略及執行業務計劃[7] - 年内所有董事均出席多个与职务、职责或公司业务相关的研讨会、会议或座谈会[11] - 公司于2005年成立薪酬委员会,成员包括朱裕伦、罗富昌及欧阳伟立,其成文权责范围根据守则条文制定并符合规定[15] - 公司委任冯绍波先生同时兼任主席与行政总裁[64] 委员会运作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财政年度,审核委员会举行两次会议,已审阅相关年报、外聘核数师酬金、内部监控制度及中期业绩等[14]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财政年度,提名委员会举行一次会议,检讨董事会人数、架构及组合,并就重新委任董事向董事会提供意见[16] 合规与保密 - 公司特定雇员须遵守与标准守则规定同样严谨的特定指引,回顾期内未获悉任何违规事故[18] - 公司妥善处理及发放内幕消息,雇员须遵守员工手册保密条款,仅适当级别雇员可按需接触内幕消息[22] 股东权益与会议 - 股东持有不少于十分之一公司缴足股本且有投票权,有权书面要求董事会召开股东特别大会,董事会须在要求呈递后两个月内安排召开[23] 财务业绩 - 截至2024年3月31日财政年度,公司收益9.239亿港元,较上一财年减少9900万港元或10%;股东应占溢利由2750万港元增至5420万港元[29] - 广告收入较上一财年减少9120万港元或17%,达4.585亿港元[30] - 内容成本占集团经营成本总额约11%,与上一财年相若[32] - 2024年1月26日公司附属公司出售物业,3月27日完成,收益1.221亿港元[33]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年度,财经通讯社、资讯及软件分部净溢利较上一报告年度扣除补贴后减少780万港元[36] - 2024年3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4.837亿港元,定期存款以及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5.265亿港元,股东权益8.862亿港元,流动比率3.07倍[37] - 集团已派发截至2023年3月31日财年末期股息及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股息共4320万港元[38] - 2024年及2023年3月31日,集团并无负债[39] - 2024年3月31日,集团现金结余约5.265亿港元[41] - 2024年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为11港仙,2023年为12.56港仙[99] - 2024年年溢利为54,972千港元,2023年为28,677千港元[100][120] - 2024年其他全面收益为3,922千港元,2023年亏损595千港元[100] - 2024年全面收益总额为58,894千港元,2023年为28,082千港元[100] - 2024年收益为923,894千港元,2023年为1,022,922千港元[120] - 2024年毛利为371,987千港元,2023年为422,806千港元[120] - 2024年经营溢利为73,393千港元,2023年为34,527千港元[120] - 2024年融资收入净额为11,891千港元,2023年为5,646千港元[120] - 2024年除所得税前溢利为85,284千港元,2023年为40,173千港元[120]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451,647千港元,2023年为508,110千港元[124] - 2024年流动资产为716,948千港元,2023年为689,112千港元[124] - 2024年流动负债为233,255千港元,2023年为273,571千港元[124] - 2024年流动资产净值为483,693千港元,2023年为415,541千港元[124] - 2024年经营业务所得现金净额为 - 2,592千港元,2023年为76,826千港元[129] - 2024年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53,417千港元,2023年为 - 170,333千港元[129] - 2024年融资活动所耗现金净额为 - 53,796千港元,2023年为 - 53,122千港元[129] - 2024年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减少净额为 - 2,971千港元,2023年为 - 146,629千港元[129]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36,543,000港元投资物业因用途改变重新分类至物业、厂房及设备[139] - 2024年本公司股东应占权益为886,186千港元,2023年为871,202千港元[149]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股东应占年度溢利为54,972千港元[151] - 2024年3月31日海外业务产生的货币汇兑差额为 - 489千港元[151] - 2024年3月31日长期服务金拨备重新计量为4,411千港元[151] - 2024年3月31日全面收益总额为58,894千港元[151] - 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中期股息为 - 12,948千港元[151] - 2024年3月31日公司结余权益总额为908,156千港元[151] - 2024年总资產减流动负债为935,340千港元,2023年为923,651千港元[157] 业务发展 - 集团超60%总收益来自数码平台以及资讯及软件业务,将继续投资加强相关业务[31] - 公司旗下附属公司主要业务为印刷出版报刊杂志、经营数码业务、招聘广告及优质生活平台、提供电子财经及物业市场资讯服务[75] 财务报表编制与准则应用 - 综合财务报表按历史成本法编制[78] - 集团于2023年4月1日开始的财政年度应用多项经修订准则,对过往及预期对目前或日后年度无重大影响[80]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财政年度,若干会计准则修订本已发布但未强制应用,集团未提早采纳,管理层仍在评估影响[81] - 集团对贸易应收款项采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许可的简化处理方法[72] - 公司法定及已发行股份数目详情载于财务报表附注23[73] - 董事负责评估集团持续经营能力,使用持续经营为会计基础[90] - 核数师根据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审计准则》进行审计[85] 关键审计事项 - 审计中识别的关键审计事项是关于贸易应收款项的减值拨备[108] 收益确认与计量 - 公司应收款项于交付货品时确认收益[174] - 来自提供印刷服务及销售产品的服务收入于服务提供之时点确认[176] - 来自广告收入于报刊、杂志及网页刊登有关广告时随时间确认[187]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初步按已成为无条件的代价金额确认,按实际利率法按摊销成本计量[190] - 收益按集团提供服务应收取或已收取代价以公平值计量[196] - 提供资讯订购等服务收入于服务提供时随时间确认[199] - 合约含月费,收益按集团有权开立发票金额确认,公司按月向客户出具发票[200] 税务处理 - 即期所得税按结算日已颁布或实质颁布的税法计算,集团根据最可能金额或预期价值计量税收余额[191] - 递延所得税采用负债法就资产及负债税基与账面价值的暂时差额计提拨备,部分情况不予入账[191] - 未就海外经营投资账面价值与税基的暂时差额确认递延税项负债及资产[192] - 即期及递延税项在损益表确认,与其他综合收益或直接于权益确认的项目相关的除外[193] 拨备与负债确认 - 出现多项类似责任需整体考虑决定资源流出可能性,同一责任类别项目资源流出可能性极低仍须确认拨备[194] - 合约负债在客户支付代价或按合约规定须支付且金额到期,集团确认相关收益前确认,作为预收费用[198] 公众持股量 - 公司维持足够公众持股量,公众人士持有已发行股份超25%[63] 外聘核数师费用 - 公司就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在2023/24财政年度提供的审核服务产生费用总额为272万港元,已获审核委员会及董事会批准,还可能就其他服务支付32.2万港元[20]
经济日报集团(00423) - 202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