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福建金森(002679) - 2023 Q4 - 年度财报(更正)
福建金森福建金森(SZ:002679)2024-07-05 21:46

年报更正信息 - 公司于2024年4月30日披露的《2023年年度报告》部分内容有误,现进行更正,不涉及财务报表调整,不影响2023年度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2] - 注册地址历史变更情况更正为无变更,电子信箱更正为jsly@jinsenforestry.com [4][5] 非经常性损益数据 - 2023 - 2021年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分别为-8,737.91元、-102,172.15元、-110,546.97元[7][9] - 2023 - 2021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分别为190,386.78元、1,571,914.72元、25,136,445.35元[7][9] - 2023 - 2021年非金融企业持有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损益分别为1,941,053.81元、1,591,577.98元、-602,970.46元[7][9] - 2023 - 2021年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分别为-647,129.49元、109,022.79元、-996,278.82元[7][9] - 2023 - 2021年所得税影响额分别为555,843.02元、988.01元、-12,063.91元[7][9] - 2023 - 2021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分别为919,730.17元、3,169,355.33元、23,438,713.01元[7][9] 经常性损益界定 - 递延收益 - 智慧林业创新运用项目补助1,200,000.00元因对公司损益产生持续影响,界定为经常性损益[8][9][11] 营业收入数据 - 2023年营业收入合计147,650,078.15元,占比100%,同比减少15.18%[12][13] 各业务线收入数据 - 2023年林业收入145,501,169.23元,占比98.54%,同比减少12.97%[12][13] - 2023年林业技术服务收入1,196,230.63元,占比0.81%,同比减少80.21%[12][13][14] - 2023年杉小径收入53,476,193.39元,占比36.22%,同比增长24.50%[12][13] - 2023年松原木收入17,523,902.38元,占比11.87%,同比减少46.57%[12][13] - 2023年苗木收入147,256.19元,占比0.10%,同比增长100.00%[12][13] - 2023年碳汇业务收入461,454.59元,占比0.31%,同比增长116.51%[12][13] 公司人事变动 - 2023年9月公司完成新一届董事会及监事会换届工作[17] - 2023年9月27日多位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因任期满离任[19] - 2023年9月26日李浙因个人原因辞去副总经理职务,27日被选举为新一届董事会董事[19] - 2023年9月27日,蔡清楼等9人因任期满离任,潘隆应任新一届监事会主席,廖陈辉任副总经理,李浙、汤金木、李良机任新一届董事会董事[21] - 2023年9月26日,李浙因个人原因辞去副总经理职务[21] 公司人员任职及报酬情况 - 应飚自2021年7月28日起任福建金森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不领取报酬津贴;张晓光自2015年8月21日起任副总经理,领取报酬津贴;李浙自2023年9月11日起任副总经理,领取报酬津贴;潘隆应于2009年11月1日至2023年8月12日任副总经理,领取报酬津贴;张燕自2015年10月12日起任监事,不领取报酬津贴[26] 公司人员出席会议情况 - 应飚本报告期应参加董事会9次,现场出席8次,通讯参加1次,出席股东大会2次;周文刚应参加9次,现场出席9次,出席股东大会2次;张晓光应参加3次,现场出席3次,出席股东大会1次等[29] 应收账款数据 - 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期末账面余额123,073,941.47元,比例100.00%,坏账准备20,203,562.08元,计提比例16.42%,账面价值102,870,379.39元;期初账面余额172,988,762.64元,比例100.00%,坏账准备21,095,741.35元,计提比例12.19%,账面价值151,893,021.29元[30][34] 联营企业投资数据 - 联营企业投资账面价值期末余额45,748,946.15元,期初余额44,863,562.19元;按持股比例计算的净利润期末485,383.96元,期初930,417.42元;综合收益总额期末485,383.96元,期初930,417.42元[38][39] 金融工具风险相关 - 公司与金融工具相关的风险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市场风险[40] - 公司信用风险主要产生于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最大风险敞口等于这些工具账面金额[42] - 公司对货币资金存放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认为其信誉和资产状况高,信用风险低[42] - 公司对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设定政策控制信用风险敞口,评估客户信用资质并设置信用期,定期监控信用记录[43] - 公司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评估金融工具信用风险是否显著增加,考虑多方面信息[44] - 公司以单项或组合金融工具比较资产负债表日和初始确认日违约风险确定预计存续期违约风险变化[45] - 当触发定量(报告日剩余存续期违约概率较初始确认上升超一定比例)或定性(主要债务人经营或财务重大不利变化等)标准,公司认为金融工具信用风险显著增加[45] - 公司风险管理总体目标是不过度影响竞争力和应变力情况下,制定降低金融工具相关风险政策[41] - 公司应收账款中前五大客户应收账款占总额的96.53%,比较期为90.90%;其他应收款中欠款金额前五大公司占总额的55.96%,比较期为86.59%[48] - 公司对不同资产分别以12个月或整个存续期的预期信用损失计量减值准备,关键参数包括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和违约风险敞口[47] - 违约概率指债务人在未来12个月或整个剩余存续期无法履行偿付义务的可能性[48] - 违约损失率指公司对违约风险暴露发生损失程度的预期,为违约发生时风险敞口损失的百分比[48] - 违约风险敞口指在未来12个月或整个剩余存续期,违约发生时公司应被偿付的金额[48] - 公司统筹子公司现金管理,政策是定期监控流动资金需求及借款协议规定,确保现金储备和有价证券充裕[49] - 公司利率风险主要源于长期带息债务,浮动利率负债面临现金流量利率风险,固定利率负债面临公允价值利率风险[51] - 公司信用风险主要产生于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最大风险敞口等于工具账面金额[54] - 公司应收账款中前五大客户应收账款占总额的96.53%,比较期为90.90%;其他应收款中欠款金额前五大公司其他应收款占总额的55.96%,比较期为86.59%[56] 金融负债数据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金融负债合计126,793.41万元,其中一年以内22,341.88万元,一年至三年以内22,639.23万元,三年以上81,812.30万元;2022年12月31日金融负债合计113,362.14万元,一年以内37,502.22万元,一年至三年以内21,597.09万元,三年以上54,262.83万元[50] 利率变动对净利润影响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若以浮动利率计算的借款利率上升或下降10个基点,公司当年净利润会下降或增加3.34万元[5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若以浮动利率计算的借款利率上升或下降10个基点,公司当年净利润会下降或增加3.34万元[61] 短期借款及应付款项数据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短期借款为11011.04万元,应付账款一年以内为2815.77万元、一年至三年以内为270.48万元、三年以上为138.70万元,其他应付款为2350.44万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6164.63万元[59] - 2022年12月31日,短期借款为26035.37万元,应付账款一年以内为2923.45万元、一年至三年以内为270.48万元、三年以上为138.70万元,其他应付款为2704.95万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5838.45万元[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