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山企业(00616) - 2024 - 年度财报
高山企业高山企业(HK:00616)2024-07-22 16:35

财务表现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的营业额为30,693,000港元,同比增长12.9%[11]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的年度亏损为218,804,000港元,去年同期为盈利58,970,000港元[11] - 公司已终止经营业务的年度盈利为5,655,000港元,去年同期为4,602,000港元[2] - 公司股东应占年度亏损为213,149,000港元,去年同期为盈利63,572,000港元[3]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的毛利率为88.5%,去年同期为89.1%[11] - 公司每股基本亏损为2.47港元,去年同期为每股盈利1.50港元[5] - 公司总资产为5,408,807,000港元,总负债为2,361,611,000港元[17] - 公司股东应占权益为3,047,196,000港元,去年同期为3,235,166,000港元[17] - 公司2024年综合亏损为213,149,000港元,相比2023年盈利63,572,000港元[20] - 持续经营业务综合亏损为218,804,000港元,已终止经营业务盈利为5,655,000港元[20] - 持续经营业务营业额为30,693,000港元,同比增长12.9%[20] - 毛利率为88.5%,略低于2023年的89.1%[20] - 持续经营业务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2.47港元[20] - 公司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的综合亏损约为2.13亿港元,相比去年盈利约为6357万港元[60] - 公司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综合亏损约为2.19亿港元,来自已终止经营业务的盈利约为565.5万港元[60]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的营业额约为3069.3万港元,较去年增加约349.9万港元或12.9%[60] - 公司今年的毛利率约为88.5%,去年为89.1%[60] - 公司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分别为2.47港元[60] - 公司未建议派发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60] - 公司2024年除税前亏损为205,319千港元,较2023年的57,321千港元下降262,640千港元[93] - 公司2024年税项开支为13,485千港元,较2023年的税项抵免1,649千港元增加15,134千港元[93] - 公司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的年度亏损为218,804千港元,较2023年的盈利58,970千港元下降277,774千港元[113] - 公司2024年已终止经营业务的年度盈利为5,655千港元,较2023年的4,602千港元增长22.9%[114] - 公司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的金融资产公平值变动亏损净额为4,391千港元,较2023年的亏损4,531千港元有所减少[118] - 公司2024年已终止经营业务的金融资产公平值变动收益净额为204千港元,较2023年的亏损5,392千港元有所改善[118] - 公司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的融资成本为55,074千港元,较2023年的22,985千港元增加139.6%[118] - 公司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的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2.54港元,较2023年的盈利1.39港元有所下降[118] - 公司2024年已终止经营业务的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2.47港元,较2023年的盈利1.50港元有所下降[118] - 公司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的税项开支为13,485千港元,较2023年的税项抵免1,649千港元有所增加[118]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的营业额同比增长12.9%,达到约30,693,000港元,主要由于租金收入增加[145]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的毛利同比增长12.2%,达到约27,173,000港元,毛利率为88.5%,较去年下降0.6%[145]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的除税前亏损为约205,319,000港元,而去年同期为盈利57,321,000港元[145] - 公司已终止经营业务的除税前盈利为约42,980,000港元,去年同期为8,651,000港元[145]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的行政开支同比增长24.2%,达到约58,483,000港元[145] - 公司总资产为约5,408,807,000港元,较去年减少约215,460,000港元[148] - 公司银行结余及现金总额为约299,717,000港元,较去年减少约54,285,000港元[148] - 公司银行借贷总额为约2,066,734,000港元,较去年增加约194,815,000港元[148] - 公司资本负债比率为0.7,较去年增加0.1[148] - 公司资本开支为约681,000港元用于购置物业、厂房及设备,并通过收购子公司增置投资物业约346,547,000港元[151] 物业投资 - 公司拥有位于香港铜锣湾勿地臣街11号的物业“THE HEDON”,总建筑面积为42,854平方英尺,已于2024年2月取得占用许可证[39] - 公司拥有位于香港九龙琼林街121号的物业“One Two One”,总建筑面积为7,326平方米,已于2024年5月取得占用许可证[39] - 公司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租金收入为28,751,000港元,同比增长17.8%[46] - 公司在新加坡拥有1个住宅单位,总账面值为73,843,000港元,2024年租金收入为1,328,000港元,同比下降50.9%[47] - 公司在中国湖州的15栋工厂和5栋宿舍因土地收回自2023年1月起无租金收入[45]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的总租金收入为28,751,000港元,同比增长17.8%[64] - 香港物业投资的总账面价值为1,176,600,000港元,物业租金收入为27,423,000港元,同比增长26.3%[65] - 新加坡物业投资的总账面价值为73,843,000港元,物业租金收入为1,328,000港元,同比下降50.9%[66] - 公司在中国浙江省湖州市的物业因土地收储,自2023年1月起未收取任何租金收入[71] - 湖州政府将支付386,982,000元人民币(约439,752,000港元)的补偿金额,用于公司的一般营运资金、银行贷款偿还及/或融资项目[73] - 公司已全数收取湖州物业的补偿金额,并于2024年3月31日将湖州物业从财务报表中移除[76] 证券及其他投资 - 公司证券及其他投资的公平值亏损约为439.1万港元,去年亏损约为453.1万港元[53] - 公司来自已终止经营业务的证券及其他投资的公平值收益约为20.4万港元,去年亏损约为539.2万港元[53] - 公司于2024年3月31日的权益证券投资金额约为4712.4万港元,去年约为2391.4万港元[53] - 公司持有的重大证券投资包括1家在GEM上市的公司和4家在海外认可交易所上市的公司[86] - 公司已撇销51,930,000港元的信用减值债务,并在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内收回24,000,000港元的贷款清偿[91] - 公司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的金融资产公平值变动亏损净额为4,391千港元,较2023年的亏损4,531千港元有所减少[118] - 公司2024年已终止经营业务的金融资产公平值变动收益净额为204千港元,较2023年的亏损5,392千港元有所改善[118] - 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永达恒于2023年4月4日至12日期间购入1,346,000股永义股份,总购入价为4,657,220港元,平均每股3.46港元[154] - 永达恒于2023年7月21日进一步购入380,000股永义股份,购入股为1,786,000港元,平均每股4.70港元[154] - 紧接购股事项前,公司未持有任何永义股份,购股后持有1,726,000股永义股份,占永义已发行股本约2.33%[154] - 公司于2023年8月2日至8月7日期间以每股约0.91港元的价格购入3,830,000股新灃集团股份,总购入价为3,485,300港元[156] - 公司随后以每股约0.893港元的价格进一步购入3,340,000股新灃集团股份,截至年报日期,公司共持有7,170,000股新灃集团股份,占其已发行股本总额的0.241%[156] 贷款融资业务 - 贷款融资业务利息收入从2023年的2,786,000港元减少至2024年的1,930,000港元,同比下降30.7%[136]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应收贷款未偿还本金金额为31,023,000港元,较2023年的52,250,000港元有所下降[136] - 贷款融资业务分部溢利从2023年的亏损9,801,000港元转为2024年的盈利190,000港元[136] - 公司将继续维持多元化投资组合,以降低潜在金融风险[136] - 公司贷款融资业务资金来源为内部资源,客户主要通过业务引荐和介绍获得[136] - 公司贷款融资业务在2024年确认减值亏损拨回473,000港元,而2023年确认减值亏损8,663,000港元[136] - 公司贷款融资业务在2024年未确认任何来自已终止经营业务的减值亏损拨回,而2023年确认拨回221,000港元[136]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应收贷款总额约为31,023,000港元,其中约55%由物业抵押,估计公平值为17,745,000港元[138] - 公司最大借款人及其它四大借款人分别占应收贷款的31%和93%[138] - 公司应收贷款的利率范围为0%至14%,其中0%包括一次性预付费用,相当于贷款金额的9%[138]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应收贷款拨备约为1,077,000港元,较2023年的53,480,000港元大幅减少[138] - 公司持续采取严格的贷款审查程序,并加强信贷风险管控机制,确保应收贷款持有的担保品质[137] - 公司对部分应收贷款进行了抵押品或质押交换,并对潜在减值亏损作出必要的拨备[137] - 公司密切监测贷款组合,定期评估抵押品或质押价值,确保贷款质量[137] - 公司对逾期贷款采取了法律行动和法庭诉讼,以收回贷款[137] - 公司重新评估个别借款人的信用评级,并对潜在减值亏损作出拨备[138] - 公司采用预期信贷亏损模型,定期更新预期信贷亏损金额,反映信贷风险变动[139] 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 - 公司董事会致力于维持高标准的企业管治,并将社会和环境关注因素融入业务运营,以保障股东和持份者的利益[166] - 公司已全面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载所有适用守则条文,确保公司符合尽职、问责及专业要求[166] - 公司面临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商品价格波动、能源成本上升、通胀压力、高利率、政治动荡、国际贸易竞争和供应链中断等风险[160] - 公司致力于发展核心业务并开拓新市场机会,以应对宏观经济和地缘政治风险,为股东和持份者创造长期价值[163] - 公司致力于在财务和环境、社会及管治(ESG)表现上实现可持续增长,重点关注收入、利润率、成本和资本回报的管理[182] - 公司通过卓越的运营能力,在其核心业务中捕捉持续的成本和收入机会[182] - 公司高度关注ESG,支持全球低碳和可持续未来的转型[182] - 公司在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财年内,未发生重大违反或不合规的法律法规事件[186] - 公司面临宏观经济和地缘政治风险,致力于发展核心业务并探索新市场机会,以创造长期价值[188] - 公司致力于维持经营环境的长期可持续性,支持环保措施,减少碳足迹,并提高员工和持份者的环保意识[189] - 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和前景可能受到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商品价格浮动、能源成本上升、通胀压力、利率上升、政治动荡、国际贸易竞争和供应链受阻等因素的影响[189]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员工总数为40人,较2023年的38人增加了5.3%[190] - 2024年员工成本(包括董事酬金)为40,218,000港元,较2023年的29,929,000港元增加了34.4%[190] - 公司将继续专注于物业发展、物业投资、证券及其他投资和贷款融资业务,同时探索其他潜在机会和项目[190] - 尽管全球经济增长面临高通胀压力和利率上升的不确定性,公司对香港物业及证券市场的长期前景持审慎乐观态度[190] - 公司将根据投资策略和政策,继续寻找符合公司目标和投资标准的投资及撤资机会,并补充物业投资组合[190] 股本与融资 - 2023年可换股票据的转换价格从每股0.106港元调整至4.24港元,转换股份数量从1,971,698,113股调整为49,292,452股[120] - 2023年配售新股份50,000,000股,配售价为每股0.50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为24,750,000港元,用于偿还银行贷款[124] - 2024年配售新股份235,000,000股,配售价为每股0.18港元[124]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已发行普通股总数为103,148,116股,每股面值为0.01港元[120]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银行借贷约为2,066,734,000港元,抵押资产包括投资物业、持作出售发展物业和持作出售物业[120] - 2023年可换股票据未偿还本金金额为209,000,000港元[120] - 2023年配售新股份后,已发行股份总数从53,148,116股增加至103,148,116股[124] - 2024年配售新股份的配售协议于2024年1月23日签订[124] - 2023年配售新股份的配售协议于2023年5月29日签订[124] - 2023年配售新股份的配售事项于2023年8月3日完成[124] - 公司出售新加坡物业,售价为13,008,888新加坡元(约76,752,400港元),构成非常重大出售事项[127] - 2024年配售事项的所得款项净额约为41,700,000港元,其中35,000,000港元用于偿还银行贷款,6,700,000港元用于一般营运资金[154] - 公司于2023年8月29日与明润投资有限公司签订循环贷款协议,提供最高80,000,000港元的贷款,期限为两年,用于永义集团的物业发展项目及一般企业用途[156] - 循环贷款协议于2023年11月9日完成,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向永义集团提供的贷款余额为60,000,000港元[157] - 公司于2024年1月23日与佳豪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修订契据,将2023年可换股票据的转换价格从每股3.70港元调整为修订后的价格,并修改提前赎回条款[158] - 公司于2023年11月14日提议修订现有公司细则,以符合上市规则附录A1的核心股东保障标准,并允许通过电子设备召开股东会议[158] - 公司于2023年12月12日通过特别决议案采纳经修订及重列的公司细则,并自批准之日起生效[158]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 公司致力于环境保护,采取节能减排和废物管理措施,并将披露环境、社会和治理报告[131] - 气候变化对公司业务构成风险,包括气温上升、海平面上升和极端天气等[132] - 公司高度关注ESG,支持全球低碳和可持续未来的转型[182] - 公司致力于维持经营环境的长期可持续性,支持环保措施,减少碳足迹,并提高员工和持份者的环保意识[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