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上市与股权交易 - 公司于2024年1月18日在纳斯达克资本市场以“CCTG”为代码开始交易普通股,1月22日完成137.5万股普通股的首次公开募股,2月8日承销商全额行使超额配售权,额外购买20.625万股,发行价为每股4美元[232] 客户群体与销售地区 - 截至报告日期,公司拥有分布在亚洲、欧洲和美洲超25个国家的多元化全球客户群[236] - 公司在超25个国家销售互连产品,2024财年总营收1474.86万美元,2023财年为2405.96万美元,2022财年为2716.99万美元[271][273] - 2024财年北欧地区营收640.24万美元,占比43.4%;香港地区营收189.52万美元,占比12.9%等[273] 销售客户结构 - 2024、2023和2022财年,超99%的销售额来自制造公司和EMS公司,其余来自转售互连产品的经销商[238] - 2024财年对两个客户的销售分别占总销售的17.4%和12.7%;2023财年对三个客户的销售分别占12.0%、10.6%和10.5%;2022财年对一个客户的销售占15.5%[275] - 2024、2023和2022财年,公司前十大客户贡献的收入分别约占61.6%、63.3%和58.8%[392] - 2024财年来自前十大客户的收入908万美元,占总收入61.6%,2023财年为1523万美元,占比63.3%[412] 公司人员情况 - 公司东莞子公司有超250名员工进行产品设计、开发、工程、制造、组装和质量控制工作,超20名质量保证专家严格执行质量控制协议[240] - 公司负责产品研发的工程团队有40名员工,拥有71项在中国知识产权机构注册的专利,东莞子公司自2016年起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2022年续期,到2024年底可享受15%的优惠所得税率[241] - 约63%的员工在公司工作超5年,约36%的员工工作超10年[248] - 截至2024年3月31日、2023年3月31日和2022年3月31日,公司及其子公司分别有273、304和268名员工,报告日期有274名员工[296] - 香港子公司每月为全职员工向强积金计划缴纳较低的1,500港元或相关工资成本的5% [29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2023和2022财年,公司收入分别为1474.8551万美元、2405.9556万美元和2716.9935万美元;2024财年净亏损129.5163万美元,2023和2022财年净利润分别为220.8152万美元和228.9158万美元[242] - 2024、2023和2022财年公司总营收分别为1475万美元、2406万美元和2717万美元,净亏损分别为130万美元、净利润分别为221万美元和229万美元[391] - 2023财年产品所用组件和材料的平均成本较2022财年每单位增加15.5%,产品平均售价每单位提高19.8%,毛利率从27.5%增至32.7%,但2023财年收入较2022财年下降11.4%[399] - 2024财年与2023财年相比,净收入从2405.96万美元降至1474.86万美元,降幅38.7%;成本从1619.10万美元降至1082.59万美元,降幅33.1%;毛利润从786.86万美元降至392.26万美元,降幅50.1%[405] - 2024财年与2023财年相比,销售费用从109.72万美元降至103.99万美元,降幅5.2%;一般及行政费用从389.89万美元增至413.44万美元,增幅6.0%;研发费用从108.41万美元降至59.45万美元,降幅45.2%;总运营费用从608.02万美元降至576.88万美元,降幅5.1%[406] - 2024财年与2023财年相比,运营亏损/收入从178.84万美元变为亏损184.62万美元,降幅203.2%[407] - 2024财年总营收1475万美元,较2023财年的2406万美元下降38.7%[410][411] - 2024财年销售总量约2286万件,较2023财年的约4093万件下降44.1%[411] - 2024财年线缆和线束产品平均售价1.43美元/件,较2023财年的1.69美元/件下降15.3%[411] - 2024财年线缆和线束收入1363万美元,较2023财年的2221万美元下降38.7%[414] - 2024财年连接器收入112万美元,较2023财年的185万美元下降39.3%[415] - 2024财年欧洲收入852万美元,较2023财年的1504万美元下降43.3%[416][417] - 2024财年成本收入为1083万美元,较2023财年的1619万美元下降33.1%[421] - 2024财年库存成本734万美元,占总成本67.8%,2023财年为1210万美元,占比74.8%[422] - 2024财年毛利润392万美元,毛利率26.6%,2023财年毛利润787万美元,毛利率32.7%[424]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2023和2022财年,电缆和线束收入分别占总营收的92.4%、92.3%和90.1%,连接器收入分别占7.6%、7.7%和9.9%[391] 公司成本构成 - 公司约90%的成本由直接材料和劳动力成本构成[247] - 2024、2023和2022财年,组件成本分别占总生产成本的67.8%、74.8%和72.2%[284] - 公司组件成本占总销售成本超65%,其波动影响毛利率,业务规模扩大有望增强议价能力[394] 公司生产与研发 - 公司产品几乎全部在东莞工厂内制造,外包产量少于总产出的1%[276] - 工程部门有40名员工,负责新产品和工艺研发[279] - 新产品设计开发通常需9 - 12个月,前期提案需1 - 2个月[280] 公司采购情况 - 公司采购电缆、塑料、金属和电子零件等组件,依赖铜、锌和铝等原材料供应[281] - 组件主要从中国内地、香港、台湾和欧洲的供应商采购,按采购订单购买[282] - 2024财年有一个供应商占总采购的12.1%,2023和2022财年无供应商占比超10%[285] 公司物业设施 - 公司在广东东莞有一个189,983平方英尺的制造工厂,设备和机器净值约为0.20百万美元,租赁期限从2022年9月至2027年8月[286][301] - 公司的物业设施总面积为196,507平方英尺,包括工厂、总部和办公室仓库等[301][303][304][305] 公司知识产权 - 公司拥有71项在中国知识产权局注册的专利,其中9项发明专利有效期20年,62项实用新型专利有效期10年[291] - CCSC Interconnect HK获得13个商标的不可撤销独家许可,期限为10年,从2020年6月1日开始[292] - 截至报告日期,CCSC Interconnect DG在中国大陆持有71项注册专利,包括9项发明专利和62项实用新型专利[329] - 截至报告日期,CCSC Interconnect DG在中国大陆持有一个注册域名ccscinterconnect.com[330] 公司销售团队 - 公司有一个16人的销售团队,通过多种方式营销产品[288] 公司保修情况 - 公司2022 - 2024财年的保修成本均为0美元[287] 公司未来计划 - 公司计划升级生产流程自动化水平,升级和优化管理信息系统及其他应用程序[250] - 公司计划通过营销活动、参加贸易展会和工业展览等加强销售和营销工作,并招聘更多有经验的销售和营销人员[252][253] 公司法律合规与风险 - 公司目前未参与任何重大法律或行政诉讼[306] - 公司的业务活动不在负面清单的限制或禁止类别内[309] - 公司子公司CCSC Interconnect DG为有限责任公司,需遵守2024年7月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23修订版)[317] - CCSC Interconnect DG已完成污染物排放在线登记,有效期至2030年4月2日[319] - 截至报告日期,CCSC Interconnect DG未为员工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可能需补缴或缴纳罚款[334] - 雇主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社保征收机构将责令限期补足,并按每日0.05%收取滞纳金,逾期仍未补足,行政机关将处欠缴数额1 - 3倍罚款[333] - 企业和员工需按不低于员工上一年月平均工资的5%缴纳住房公积金,未足额缴纳可能面临最高5万元罚款[335] - 企业所得税统一税率为25%,非居民企业无机构场所或所得无实际联系时按20%缴纳,高新技术企业可享15%优惠税率[338][339] - CCSC Interconnect DG自2016年获高新技术企业认证,2022 - 2024年可享15%优惠税率[340] - 增值税率从最初的17%和11%先后降至16%和10%,最终降至13%和9%,公司中国子公司销售货物适用13%税率[341][342][343] - 外国投资企业向未设机构场所或所得无实际联系的非居民企业股东支付股息,预提税为10%,持股至少25%时可降至5%[344] - 确定申请人“受益所有人”身份时,若12个月内支付50%或以上收入给第三国居民等情况不利[345] - 外商投资企业分配股息需满足一定条件才能享受税收协定优惠税率[346] - 外商投资企业可根据实际业务需求,将外汇资本账户中的外汇资金按100%自行结汇[351] - 外商投资企业分配股息需用累计利润,每年至少提取10%税后利润作为储备基金,累计达注册资本50%后可不再提取[355] - 企业使用资本账户收入进行境内支付,在资金使用真实合规前提下,无需每次交易前向银行提交支付真实性证明材料[354] - 2014年7月SAFE发布37号文,规定境内居民或实体使用境外特殊目的公司(SPV)进行境外投融资或返程投资的外汇事项,设立SPV前需在SAFE或其分支机构完成外汇登记[356] - 2015年2月SAFE发布13号文,修订37号文,要求境内居民或实体设立SPV时在合格银行登记而非SAFE或其分支机构[357] - 依据37号文,境外公司资本发生重大变化时,境内居民需在合格银行进行登记变更或后续备案,违规可能导致境内公司外汇活动受限及境内居民受处罚[358] - 依据2003年《外债管理暂行规定》,外商投资企业的外债总额不得超过项目总投资与注册资本的差额;2017年PBOC发布9号文,规定非金融企业外债上限为净资产的2倍;2020年PBOC发布64号文,将外债上限提高至净资产的2.5倍;2021年PBOC发布5号文,将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25降至1,外债上限降至净资产的2倍[361][363][364] - 2006年六部门发布《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规定境内公司或个人控制的境外SPV海外上市需获CSRC批准,公司认为首次公开募股无需CSRC批准,但存在不确定性[365][366] - 2023年2月CSRC发布《试点办法》及5项配套指引,3月31日生效,规定境内公司海外证券发行或上市需在向海外证券监管机构提交申请后3个工作日内向CSRC提交备案材料,违规将受行政处罚[367] - 《试点办法》明确境内公司海外证券发行和上市的禁止情形,公司认为自身申请在纳斯达克上市不属于禁止情形[368] - 2023年2月CSRC发布通知,规定已提交有效海外发行和上市申请但未获海外监管机构或交易所批准的境内公司,需在完成海外发行和上市前向CSRC完成备案程序,公司于2023年8月31日提交备案材料,11月6日被告知目前不属于备案范围,但不排除未来需备案的可能[369] - 2023年2月CSRC等修订《关于加强境外证券发行和上市保密和档案管理工作的规定》,3月31日生效,扩大适用范围至间接海外发行和上市,公司及子公司违规可能承担法律责任[370] - 香港子公司从事电子产品贸易,需遵守香港相关法律法规,如《商业登记条例》《进出口(登记)规例》《货品售卖条例》《商品说明条例》等,违规将面临罚款和监禁处罚[372][373][374][376][377] 外部环境影响 - 俄乌冲突未直接影响公司运营,但导致全球供应链中断和通胀成本压力,影响公司业务和经营业绩[401] - 中东地缘政治紧张和冲突可能导致全球经济不稳定和能源价格波动,对公司业务产生重大影响[403]
CCSC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Holdings(CCTG) - 2024 Q4 - Annual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