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集团排放二氧化碳当量25.17吨,较2023年增加5.28吨,增幅27%,范围1排放约占25%,范围2排放占74%,范围3排放占1%[13] - 2024年总无害废物109.63吨,较2023年的155.06吨减少29%;无害废物密度5.93吨/员工人数,较2023年的5.74吨/员工人数增加3%[15] - 2024年燃料消耗24,684千瓦时,较2023年的10,021千瓦时增加146%;电力消耗24,496千瓦时,较2023年的23,383千瓦时增加5%[28] - 2024年能源消耗总量49,180千瓦时,较2023年的33,404千瓦时增加47%;能源消耗密度2,658千瓦时/员工人数,较2023年的1,237千瓦时/员工人数增加115%[28] - 2024年耗水量78立方米,较2023年的70立方米增加12%;耗水密度4立方米/员工人数,较2023年的3立方米/员工人数增加63%[28] - 氮氧化物排放1,937.35克,较之前的1,000.98克增加94%;硫氧化物排放37.31克,较之前的15.20克增加145%;颗粒物排放142.64克,较之前的73.70克增加94%[5] 员工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男性员工6人,较2023年的12人减少50%;女性员工4人,较2023年的15人减少73%[25] - 2024年30岁以下员工为0人,较2023年的1人减少100%;30至50岁员工3人,较2023年的18人减少83%;50岁以上员工7人,较2023年的8人减少13%[25] - 2024年全职员工10人,较2023年的26人减少62%;兼职员工为0人,较2023年的1人减少100%[25] - 2024年中国地区员工4人,较2023年的6人减少33%;香港地区员工6人,较2023年的21人减少71%[25] 员工培训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3月31日,5名员工参加培训共58小时[47] - 2024年已培训员工总数为5人,占比27%,较2023年的6人、占比22%,人数变动 -17%,占比变动5%[47] - 2024年已培训男性员工5人,占比100%,较2023年的5人、占比83%,占比提升17%[47] - 2024年无已培训女性员工,较2023年的1人、占比17%,人数变动 -100%,占比变动 -17%[47] - 2024年已培训高级管理层5人,占比100%,较2023年的3人、占比50%,人数变动67%,占比提升50%[47] - 2024年无已培训中级管理层,较2023年的3人、占比50%,人数变动 -100%,占比变动 -50%[47] - 2023年员工平均接受培训3.1小时,较上一财年增加60%[50] - 2024年培训总时长58小时,较2023年的53小时增加9%[56] - 2024年雇员平均培训时数3.1小时,较2023年的2.0小时增加60%[56] - 2024年男性平均培训时数6.4小时,较2023年的4.2小时增加53%;女性无培训时长,较2023年的0.2小时变动 -100%[56] 集团业务信息 - 集团核心业务为销售及提供计算机及通讯系统综合服务、化学品贸易[65] - 中国内地业务数据为715,占比53%[70] - 集团建立合格供应商评价机制,对合作供应商进行年度综合评价[70] - 公司业务主要为化学制品贸易、电脑及通讯系统综合服务和投资控股[134] 合规与政策信息 - 《巴黎协定》有178个缔约方,自2019年起每五年审视香港减缓气候变化进展[67] - 报告期内集团未发现禁止童工重大违法违规行为及强迫或使用童工情况[68] - 报告期内集团所提供产品、技术或服务不存在缺陷投诉,无因健康和安全问题召回产品情况[73] - 报告期内集团未发现排放及环境违法行为[74] - 集团日常业务和经营活动不使用大量能源、水等自然资源,也无重大污染或破坏[78] - 集团采取符合“5R”原则和做法的政策和指引,力求物尽其用、避免浪费[78] - 集团制定涵盖各种天气相关事件的应急措施,降低弹性风险[6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整体收入约2.74亿港元,较2023年增加约0.97亿港元或54.91%[88] - 本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0.37亿港元,2023年约为0.51亿港元[89] - 集团资产负债率(扣除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后)约为695.7%,2023年约为270.1%[90] - 2024年3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12.7万港元,2023年约为945.6万港元[90] - 回顾年度行政费用较2023年约1885.6万港元减少16.28%至约1578.5万港元[106]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财务成本增加0.96%至约2640.8万港元,2023年约为2615.6万港元[106] - 集团总借贷约2.23亿港元,2023年约为2.29亿港元[107] - 其中可换股债券约1.89亿港元,2023年为2.02亿港元[107] - 来自最终控股公司之贷款约1367.9万港元,2023年约为1290万港元[107]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毛利约为155.3万港元,2023年约为56.7万港元;毛利率约为0.57%,2023年为0.32%[130] - 于2024年3月31日,集团无已抵押银行存款,2023年约为30万港元[133] - 于2024年3月31日,集团的流动比率约为0.37倍,2023年约为0.32倍[133] 股息与财务策略 - 董事会决议不建议派发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92] - 公司积极寻找有增长潜力的项目进行收购或投资,并打算进行集资活动以改善财务状况[110] - 公司将提高运营效率、强化预算管理以恢复盈利[135] - 董事不建议派发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145] 公司管理层信息 - 林家俊先生32岁,于2023年10月27日获委任为公司主席、行政总裁及执行董事[112] - 龚映彤女士35岁,在会计及财务管理范畴有逾15年经验[113] - 万波先生55岁,自2022年11月21日起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17] - 王衞博士62岁,2020年11月3日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40] - 陈维端2023年8月22日辞任执行董事,郭剑雄2024年4月1日获委任、5月21日辞任,龚映彤2024年7月25日获委任[150] - 年报日期,董事会组成包括林家俊先生(主席兼行政总裁),林清渠先生于2023年10月27日辞任[198] - 董事会负责制定及审批集团发展、业务策略、政策、年度预算及业务方案、任何派息建议及管理监督[199] - 主席兼行政总裁负责公司日常业务管理、财政管理及有效执行董事会整体策略及方针[200] 股权与关连交易信息 - 林清渠作为实益拥有人持股495,460,166股,持股概约百分比288.93%[156] - 林清渠通过受控制公司之权益持股305,490,241股,持股概约百分比178.15%[156] - 瑋俊投資基金通过受控制公司之权益持股305,490,241股,持股概约百分比178.15%[156] - 嘉駿控股有限公司作为实益拥有人持股305,490,241股,持股概约百分比178.15%[156]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无其他重大关连交易及重大持续关连交易[160] - 2024年3月31日,公司已发行267,389,531股普通股[177]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并无进行任何构成上市规则项下的非豁免持续关连交易的交易[185]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年初和年末都没有尚未行使的购股权,该年度内没有授予、行使、取消或失效的购股权[182]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并无接获通知指有任何主要股东持有之股份或相关股份之淡仓[180]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并无接获通知指有任何人士(除披露的董事、主要行政人员及主要股东)持有公司股本之任何权益或淡仓[181] - 年内任何时间,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概无参与订立安排使董事透过购入股份或债券获利,董事及其配偶或子女无获授予认购公司股本或债务证券权利及行使该等权利[176] - 年内任何时间,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概无参与订立有关公司全部或任何重大业务的管理及行政合同[183] - 年内任何时间,除披露外,不存在公司及其附属公司与控股股东或其附属公司之间订立的重大合约[174]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入、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证券[188] - 截至报告日期,公众人士持有不少于公司已发行股份25%的足够持股量[187] 公司管治信息 - 各独立非执行董事已与公司订立为期两年的委聘书,可提前一个月书面通知终止[124] - 除特定披露外,公司控股、附属或同系附属公司无与董事有关连实体的重大交易[127]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全体董事确认一直遵守标准守则所载之必守准则[184]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载守则条文,但偏离第C.2.1条[197]
伟俊集团控股(01013) - 202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