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财年收益约为1950万港元,较2023财年的约3650万港元同比缩減约46.5%[25] - 公司2024财年亏损为9120万港元,2023财年亏损约为3.329亿港元[25] - 公司本年度确认收益约1950万港元,较2023财年约3650万港元同比减少约46.5%[68] - 公司本年度销售成本约960万港元,较2023财年约2480万港元同比减少约61.2%[71] - 公司毛利由2023财年约1160万港元同比减少约15.0%至本年度990万港元[72] - 公司毛利率由2023财年约31.9%上升至本年度约50.7%[73] - 公司行政开支由2023财年的3080万港元同比减少约15.5%至本年度的2600万港元[74] - 公司本年度确认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净额约930万港元[75] - 公司本年度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项及按金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净额分别约为710万港元及220万港元,分别占比约76.2%及23.8%[76] - 公司本年度确认财务成本约6690万港元,较2023财年约4930万港元同比增加约35.5%[81] - 本年度公司亏损约9120万港元,2023财年为3.329亿港元,亏损状况同比改善[82] - 2024年3月31日公司资产总值约6.894亿港元,2023年3月31日约7.133亿港元[89] - 2024年3月31日公司借贷约5.846亿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6.054亿港元,同比减少约3.4%[89][92] - 2024年3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约6.593亿港元,同比减少约4.6%;流动负债约10.962亿港元[90][91] - 2024年3月31日公司非流动资约3010万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增加约37.8%;非流动负债为零[90][93] - 公司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由2023年3月31日约4.024亿港元同比增加约17.5%至2024年3月31日约4.73亿港元[92] - 公司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入之金融资产由2023年3月31日1630万港元增加至2024年3月31日2820万港元,同比增加约72.7%[93] - 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为约159.0%,2023年3月31日约147.2%,比率上升[96] - 董事会不建议就本年度派付任何末期股息,2023财年也无派息[88] - 2024年3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本约3640万港元,发行普通股数目为36.40627457亿股,与2023年3月31日相同[100] - 2024年3月31日集团无重大资本承担、资产抵押和重大或然负债,2023年3月31日亦无[101][102][103] 公司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环境咨询服务分部本年度收益约1950万港元,2023财年为3470万港元,同比下降约43.8%[38] - 保健产品业务本年度销售额约20000港元,2023财年为160万港元,同比下降约98.8%[40] - 公司本年度暂停出版、采购及发行图书业务,因行业资金流紧张,产业链收支账款结算几乎停滞[41] - 公司融资租赁业务处于暂停状态,将遵守规定适时开展新业务[43] - 公司金融服务分部除融资租赁外的其他金融服务业务(货币借贷和P2P业务)已永久停止[44] - 公司本年度开始经营销售保健产品业务,引进海外保健产品通过电子平台在中国销售[39] 公司业务经营相关情况 - 公司2024财年收益同比缩減主要归因环境咨询服务业务的市场萎缩以及保健产品销售业务调整[25] - 公司2024财年亏损改善主要由于收益减少、销售成本减少、行政开支减少及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大幅降低[25] - 公司本年度收益主要源于提供环境咨询服务及销售保健产品[25] - 公司两名执行董事被中国山西省纪委带走调查直至其辞任,影响业务拓展和推进[24] - 公司在2024财年致力于收回应收账款,缩减运营成本,维持环保业务稳定收入[24] - 公司将保持现有业务经营,审慎评估行业前景,开拓新业务增长点[26] - 公司为迎合市场需求,本年度业务重点放在调整原材料产地、改善加工技术和研发新产品上[40] - 公司向若干下游分销商收回未收回应收款项,在中国就合约索赔对下游分销商提起多项法律诉讼[42] - 本年度公司无重大投资、收购出售附属公司等计划[104][112] - 最大客户占销售额7%,五大客户合共占24%;最大供应商占购买额11%,五大供应商合共占40%[125][126] 环境咨询服务行业情况 - 中国环境咨询服务行业企业数量庞大、行业集中度较为分散,市场竞争激烈[29] - 中国政府出台政策鼓励和支持环境咨询服务行业发展,提供广阔市场空间[30] 公司金融服务业务模式及债务人情况 - 公司货币借贷模式专注向企业客户提供贷款融资,用于营运资金及日常贸易活动[46] - 公司P2P业务模式于2017年涉足,众网金融科技设立互联网平台,企业贷款债权人可公布应收款项资料邀其他用户获取部分款项[47] - 2018 - 2019年前后公司逐渐停止P2P业务模式,并收购P2P业务模式下平台公众用户的应收款项[49] - 货币借贷模式下贷款期限约为12个月,P2P业务模式下贷款期限约90日至180日[51] - 贷款利息按月偿还,本金于贷款期限届满时偿还,第三方个人或公司担保人需为借款人还款义务提供担保[52] - 2024年3月31日,集团金融服务分部债务人有19家,从事多个行业[61] - 债务人未偿还贷款总额介于约人民币0.1元至18百万元,适用利率约为7% - 9%[61] - 未偿还贷款中,15 - 20百万元区间有4笔,10 - 15百万元区间有1笔,5 - 10百万元区间有1笔,1 - 5百万元区间有5笔,1百万元以下有8笔[62] - 2024年3月31日,五大债务人占未偿还贷款总额约81%[63] 公司贷款减值评估及拨备情况 - 公司根据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应用“三阶段模型”评估贷款减值[64] - 公司本年度金融服务分部贷款及其他应收款项累计预期信贷亏损拨备约1.09亿港元,P2P业务等已计提全额拨备[67] - 公司本年度大部分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净额来自环境咨询服务业务的应收账款[77] 公司收购相关情况 - 集团以2700万元人民币初步代价收购晋新科源60%股权,发行75681511股代价股份[105] - 晋新科源2021 - 2023年保证溢利分别为550万元、605万元、665.5万元,2022及2023年未达成[107][109] - 若晋新科源三年经审计扣非后净利少于500万元,公司有权无偿回购100%代价股份[110] 公司人员相关情况 - 2024年3月31日集团约有72名雇员,2023年3月31日约73名[129] - 吴筱明62岁,自2016年4月28日起任行政总裁,2016年9月30日起任执行董事,2018年4月3日起任执行副主席,2023年6月28日起任董事会临时主席[131] - 俱孟军68岁,自2020年12月22日起获委任为公司非执行董事[132] - 张雄峰56岁,自2018年4月3日起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133] - 张炜博士70岁,自2017年11月起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34] - 罗裔麟62岁,自2017年11月1日起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35] - 金立佐博士66岁,自2020年2月11日起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36] - 白鸣君40岁,2016年5月加入集团,2022年4月1日起任公司联席公司秘书[139] - 白鸣君自2018年5月起任大地国际文化等3家香港全资附属公司董事[140] - 白鸣君自2018年11月起任深圳市嘉盈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董事[140] - 白鸣君自2019年4月起任大地南斗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董事兼副总裁[140] - 2024年3月31日,董事会由6名董事组成,包括1名执行董事、2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48] - 2023年6月28日,屈忠让先生和傅垣洪先生辞任执行董事职务[148] - 2023年6月28日,傅垣洪先生辞任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吴筱明先生获委任为临时主席[157] - 2023年1月,屈忠让先生和傅垣洪先生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纪律审查及监察调查[158] - 截至2024年3月31日,集团有73名员工,女性30人,男性43人,女性与男性比例约4:6[194] - 截至年底,集团逾90%员工为全职员工,逾六成员工年龄介乎31至50岁[194] 公司企业管治相关情况 - 本年度公司遵守GEM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的企业管治守则及企业管治报告所有适用守则条文[143] - 董事会成立审核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三个董事委员会[147] - 公司认为执行董事与非执行董事比例合理,能发挥互相监察及制衡作用[149] - 提名委员会及董事会每年评估独立非执行董事的独立性[151] - 公司采取替代行动纠正企业管治守则条文不足[158] - 公司日常管理、行政及经营由高级行政人员执行,重大交易须获董事会批准[147] - 公司有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符合GEM上市规则规定,即董事会至少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人数至少占董事会三分之一,其中一名须具有适当会计专业资格或相关财务管理专业知识[174] - 报告日期,董事会由6名成员组成,其中包括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符合GEM上市规则规定[175] - 董事(包括独立非执行董事)至少每三年轮席及重选一次[176] - 非执行董事的固定任期为三年,任期自各自获委任日期起计,须根据公司细则规定轮值退任[179] - 独立非执行董事的独立性于委任时、每年或视情况需要进行评估[178] - 董事会提名委员会每年检讨每名董事对集团业务的时间承诺[177] - 主席与行政总裁的职责分工由执行董事、董事会执行副主席、行政总裁兼临时主席吴先生,香港总部负责人兼联席公司秘书白先生及副总裁兼投资资产发展中心总监弭先生分担及承担[159][160] - 香港总部负责人兼联席公司秘书白先生及其团队充当吴先生与独立非执行董事之间的沟通桥梁[170] - 现有的集团股东通讯政策没有变化,公司认为该政策仍然有效[171] - 董事可就履行职责有关事项咨询公司联席公司秘书、外部专业顾问及法律顾问,费用由公司承担[178] - 本年度共举行四次董事会会议[180] - 吴筱明等多位董事出席股东大会、董事会及各委员会会议比例多为100%,如吴筱明出席董事会会议4/4[182] - 除屈先生及傅先生外,全体董事参与持续专业发展计划[186] - 董事会成员多元化可计量目标中,至少三分之一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至少一名有会计或其他专业资格已满足,预计2024年底至少一名女性董事目标达成[194] 公司薪酬委员会相关情况 - 2024年3月31日及至今,薪酬委员会由四名成员组成,含一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96] - 薪酬委员会每年最少举行一次会议,本年度共召开一次会议[197][198] - 本年度薪酬委员会会议审阅执行董事表现、公司薪酬政策及架构、董事及高级管理层薪酬待遇[198] 公司提名委员会相关情况 - 2024年3月31日提名委员会由4名成员组成,含1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99] - 傅垣洪于2023年6月28日辞任提名委员会主席[199] - 吴筱明获委任为提名委员会主席[199] - 提名委员会职责包括每年最少检讨董事会架构、规模及组成一次[200] - 提名委员会职责包括物色合适及合资格人士出任董事会成员[200] - 提名委员会职责包括评估独立非执行董事之独立性[200] - 提名委员会职责包括就委任或重新委任董事及董事继任计划向董事会提建议[200] 公司其他情况 - 集团面临业务、经济、流动资金、外汇、人员、法律及监管等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114][115][116][117][118][120] - 集团致力于环保,采取回收、节约用纸和能源等措施[122] - 董事薪酬由董事会参考薪酬委员会建议等决定,雇员薪酬政策维持市场水平并每年检讨[128][129] - 董事会定期会议每年最少举行四次,召开例会需提前至少十四日通知全体董事[180]
大地国际集团(08130) - 202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