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浙江联合投资(08366) - 2024 Q1 - 季度业绩

公司总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7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收益约为5831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为2392万港元,同比增加约143.8%[25][29] - 截至2023年7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101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为144万港元[26][30] - 截至2023年7月31日止三个月,每股基本亏损约为0.06港仙,2022年同期约为0.09港仙[27][31]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3年7月31日止三个月的股息,2022年同期也无派息[28][32] - 2023年7月31日止三个月较2022年同期,公司收入增加、毛利率增加、净亏损减少[35] - 公司总体收益从2022年7月31日止三个月的约2392万港元增加约3439万港元至2023年7月31日止三个月的约5831万港元,增幅约143.8%[41][44] - 公司毛利从2022年7月31日止三个月的约29万港元增加约72万港元至2023年7月31日止三个月的约101万港元,增幅约248.3%[48][53] - 公司毛利率从2022年7月31日止三个月的约1.2%增加约41.7%至2023年7月31日止三个月的约1.7%[48][53] - 公司直接成本从2022年7月31日止三个月的约2362万港元增加约3368万港元至2023年7月31日止三个月的约5730万港元,增幅约142.6%[49][54] - 其他收入减少主要由于杂项收入减少[50][55] - 公司行政开支从2022年7月31日止三个月的约181万港元保持稳定至2023年7月31日止三个月的约181万港元[51][56] - 2023年7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02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为144万港元[52][57] - 截至2023年7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收益为58,31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3,916千港元[98][126][127] - 截至2023年7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直接成本为57,29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3,622千港元[98] - 截至2023年7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毛利为1,01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94千港元[98] - 截至2023年7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除所得税前亏损为1,02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438千港元[98] - 截至2023年7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期内全面开支总额为1,02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438千港元[98] - 截至2023年7月31日,公司拥有人应占累计亏损为129,22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26,560千港元[106] - 截至2023年7月31日,公司总权益为 - 23,31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 - 20,656千港元[106]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的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为0.06港仙,2022年为0.09港仙[99] - 2023年和2022年截至7月31日止三个月,政府拨款分别为0千港元和113千港元,杂项收入分别为1千港元和280千港元[138] - 2023年和2022年截至7月31日止三个月,借贷利息分别为234千港元和320千港元[149] - 香港利得税按公司估计应课税溢利的16.5%(2022年:16.5%)计提拨备,2023年和2022年截至7月31日止期间均无应课税溢利,未计提拨备[155][156] - 2023年和2022年截至7月31日止三个月,员工成本总额分别为1,043千港元和1,096千港元,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分别为23千港元和72千港元,短期租赁开支分别为129千港元和112千港元,分包开支分别为57,299千港元和23,622千港元[167][168] - 董事不建议派付2023年和2022年截至7月31日止三个月的股息[169] - 2023年用于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的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1,438千港元,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577,200千股[177][179] - 2023年截至7月31日止三个月无具摊薄潜力的普通股,每股摊薄亏损与每股基本亏损相同[180]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主要从事香港的斜坡工程、地基工程及其他一般建筑工程[34] - 斜坡工程收益从2022年7月31日止三个月的约2392万港元增加至2023年7月31日止三个月的约5831万港元,增幅约143.8%[42][46] - 公司主要在香港承建斜坡工程、地基工程及其他一般建筑工程[111][113][123][124] - 2023年和2022年截至7月31日止三个月,斜坡工程收益分别为58,313千港元和23,916千港元,地基工程收益均为0千港元[134] - 2023年和2022年截至7月31日止三个月,客户A收益分别为27,197千港元和9,980千港元,客户B收益分别为8,094千港元和13,936千港元,客户C在2023年收益为22,162千港元[144] 公司运营环境与挑战 - 香港建筑公司面临更严峻竞争,公共工程项目资金提案审批进度慢[35] - 公司面临运营成本上升的挑战,包括分包费率和一般运营成本提高[35] - 董事认为市场竞争仍然激烈[35] 公司信息披露与合规 - 本报告将由刊发日期起至少7日登载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指定网站[16][21] - 截至2023年7月31日,已知公司董事、行政总裁及其联系人无相关权益或淡仓需披露[60] - 截至2023年7月31日,已知部分非公司董事或行政总裁的人士有需披露的公司股份或相关股份权益或淡仓[61] - 截至2023年7月31日,公司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及其联系人无相关权益或淡仓[62] - 截至2023年7月31日止3个月,董事及主要股东无竞争权益[72][77] - 截至2023年7月31日止3个月及报告日期,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买卖或赎回证券[73][78] - 截至2023年7月31日止3个月及报告日期,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除与A.2.1条偏离[74][79]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2023年7月31日止3个月未审核业绩,认为符合规定且披露充分[87][92] 公司股权结构 - 截至2023年7月31日,英皇证券有限公司等6方持有792,000,000股股份,股权约50.21%[67] - 英皇证券集团有限公司由Albert Yeung Capital Holdings Limited拥有42.75%权益[68][69] 公司保险与计划 - 公司于2021年8月12日至2023年6月6日未对董事法律行动投保,2023年6月7日起保一年[75][80] - 公司于2015年10月15日有条件采纳购股权计划[85][90] 公司成立与上市信息 - 公司于2015年5月20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同年11月2日在港交所GEM上市[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