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485,518千港元,较2022年的507,552千港元下降4.34%[7] - 期内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24,194千港元,较2022年的7,208千港元增长235.65%[9] - 基本每股盈利为0.12港仙,较2022年的0.04港仙增长200%[10]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875,964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197,629千港元下降60.14%[17][18]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1,570,667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57,461千港元增长510.06%[19][20]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885,672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908,760千港元下降2.54%[21][22]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额为684,995千港元,较2022年的 - 651,299千港元实现由负转正[22]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57,144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64,619千港元下降11.57%[26] - 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1,503,815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481,711千港元增长1.5%[26]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收益为485,51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507,552千港元[57]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前溢利为23,47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6,223千港元[52] - 2023年6月30日可呈报分部资产为1,084,665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144,588千港元[54] - 2023年6月30日可呈报分部负债为698,169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728,486千港元[54] - 2023年上半年其他经营收入为71,33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80,276千港元[62]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为3,49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914千港元[64]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抵免为 - 72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 - 985千港元[69] - 2023年6月30日应收贸易款项净额为58,395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4,218千港元[78] - 2023年6月30日应付贸易款项总额为65,554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64,160千港元[81] - 2023年6月30日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股份数目为21,720,504,877股,金额为240,597千港元,与2022年12月31日相同[83] - 报告期内集团收益约为4.855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5.076亿港元;期内溢利约为0.242亿港元,2022年同期约为0.072亿港元[85]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拥有人应占资产净值约为15.038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14.817亿港元[106] - 2023年6月30日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约为0.629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0.657亿港元[106] - 2023年6月30日按固定利率计息之集团银行借贷约为1.113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1.188亿港元[106]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资本负债比率为3.1%,2022年12月31日为3.5%[107]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或然负债约为0.239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0.234亿港元[108] - 2023年6月30日银行借贷以约0.114亿港元之若干物业、厂房及设备权益作抵押,2022年12月31日约为0.121亿港元[10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对直接控股公司的贷款约为12.787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12.350亿港元),约为资产总值的52.3%(2022年12月31日为50.3%)[122]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报告期内企业云服务业务分部收益约为4.172亿港元,2022年同期约为4.718亿港元;所得税前亏损约为0.149亿港元,2022年同期约为0.172亿港元[90] - 数字商业及信息技术服务业务分部报告期内收益约为0.683亿港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为0.357亿港元;所得税前亏损约为0.137亿港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为0.281亿港元[100] 公司业务相关情况 - 公司主要从事提供企业云服务及数字商业及信息技术服务[28] - 集团拥有超过350万客户[86] - 中企动力为上万家企业客户提供专业SaaS服务[92] - 2023年上半年全球电影票房收入恢复至疫情前水平的60%左右,中国市场票房收入基本恢复到疫情前水平的80%左右[101] - 2023年上半年辰星科技票务系统产品客户数量增长近15%,总体票房占有率增长17%,自营电商产品客户数实现翻倍增长,完成年度目标的65%[103] - 辰星科技优化整体客户体验相关功能,降低客户反馈12%[103] - 辰星科技市场拓展方面新开拓了两个大中型影管客户[103] - 全球门户2023外贸专业版支持42种语言,覆盖东盟10国、欧盟27国以及RCEP 15个国家[96] - 全球门户2023外贸专业版客户网站访问速度是行业头部公司产品的两倍以上[96] - 新网与腾讯、京东、华为、新浪等优质客户形成生态合作[98] - 新网对整个网站建设系统进行全面升级和横向扩展,推出多个全新版本[98] - 新网在公有云产品方面拥有丰富产品线,包括Redis、RabbitMQ等产品[98] 财务报表编制相关 - 简明综合中期财务报表按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及上市规则适用披露规定编制,会计政策与2022年度综合财务报表相同[31][32] - 编制报表需作出判断、估计及假设,实际结果可能与估计不同[33] - 2023年中期综合财务报表首次应用多项新订或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财务状况及表现无重大影响[38][41] - 多项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已颁布但未生效,公司拟于生效日期应用,预计无重大影响[42][45] 公司运营管理相关 - 主要营运决策者为执行董事,按业务分部进行资源分配及评估表现[4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报表列示“企业云服务”和“数字商业及信息技术服务”两个可呈报分部[47] - 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按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约24,194,000港元及期内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约19,914,505,000股计算得出[73] - 在中国经营的附属公司按25%税率作企业所得税拨备(除非所在城市有优惠税率)[71] - 2023年6月30日应付贸易款项0至90日为27,175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5,483千港元[80] - 2023年6月30日应付贸易款项91至180日为5,652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0,381千港元[80] - 2023年6月30日应付贸易款项181至270日为3,440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646千港元[80] - 2023年6月30日应付贸易款项271至360日为4,098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8,472千港元[80] - 2023年6月30日集团约有5,027名员工,2022年6月30日为4,351名员工[11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员工薪金及津贴共约为3.163亿港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为3.636亿港元[112] 公司业绩及报告相关问题 - 公司未能刊发2021年及2022年经审核年度业绩及未能寄发2021及2022年年报,2021年度全年业绩尚未完成审核程序,2022年度全年业绩尚未开始进行审核程序[120] - 公司因南海集团内控调查工作未完成,延迟刊发经审核年度业绩及召开股东周年大会,自身财务报告编制有序进行[121] - 中期业绩公告所载财务资料有待落实,可能需按2021年和2022年年度审核最终结果调整[123] 公司其他事项 - 2023年中期报告将寄发给股东,并在港交所及公司网站刊载[124] - 公司股份自2022年4月1日上午9时起在港交所暂停买卖,直至达成复牌指引[125] - 公告日期为2023年8月25日[126] - 公司执行董事为刘荣女士、于品海先生、陈鸣飞先生[127] - 公司非执行董事为林秉军先生、郑志宏先生[127]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冯荣立先生、肖遂宁先生、何养能先生[127]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之中期股息,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亦无[114]
中国数码信息(00250) - 2023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