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郑煤机(00564) - 2023 - 年度财报
郑煤机郑煤机(HK:00564)2024-04-26 19:01

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达到人民币500亿元,同比增长15%[1] - 公司2023年净利润为人民币50亿元,同比增长10%[1] - 公司2023年收入同比增长13.67%,从2022年的32,043.31百万元人民币增至36,423.24百万元人民币,主要由于销售额增加[103][104] - 公司2023年销售成本同比增长11.43%,从2022年的25,644.60百万元人民币增至28,575.29百万元人民币[107] - 公司2023年毛利同比增长22.65%,从2022年的6,398.71百万元人民币增至7,847.95百万元人民币[107] - 公司2023年整体毛利率从2022年的19.97%上升至21.55%[107] - 公司2023年煤矿机械分部毛利率从2022年的25.59%上升至26.76%[107] - 公司2023年汽车零部件分部毛利率从2022年的14.88%上升至15.77%[107] - 公司2023年其他收入同比增长3.29%,从2022年的476.43百万元人民币增至492.12百万元人民币,主要由于政府补助和利息收入增加[107] - 公司2023年其他亏损净额同比下降89.00%,从2022年的120.03百万元人民币亏损降至13.20百万元人民币亏损,主要由于商誉减值减少[107] - 公司2023年销售及分销开支同比增长39.04%,从2022年的831.59百万元人民币增至1,156.27百万元人民币,与收入增加一致[107] - 公司2023年行政开支同比增长11.80%,从2022年的1,072.97百万元人民币增至1,199.59百万元人民币,主要由于服务开支增加[107] - 公司员工成本从2022年的31.1788亿元人民币增加12.87%至2023年的35.1901亿元人民币[109] - 公司研发费用从2022年的13.8596亿元人民币增加13.15%至2023年的15.6822亿元人民币[109] - 公司融资成本从2022年的2.6541亿元人民币增加46.42%至2023年的3.886亿元人民币[109] - 公司税前利润从2022年的30.9008亿元人民币增加33.27%至2023年的41.1826亿元人民币[109] - 公司所得税费用从2022年的4.6207亿元人民币增加33.46%至2023年的6.1667亿元人民币[109] - 公司全面收益总额从2022年的29.4604亿元人民币增加20.43%至2023年的35.4802亿元人民币[109] - 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从2022年的25.3824亿元人民币增加30.06%至2023年的33.0133亿元人民币[111] - 公司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从2022年的91.1863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023年的103.5347亿元人民币[112] - 公司流动比率从2022年的1.75上升至2023年的1.89[113]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2年的36.1344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023年的47.2923亿元人民币[114] - 2023年融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为人民币1,508.93百万元,主要包括借贷现金净流出384.73百万元、非控股权益出资现金流入544.92百万元、股息支付现金流出998.06百万元、租赁付款现金流出242.14百万元及已付利息现金流出343.01百万元[124] - 2023年资本支出为人民币1,530.27百万元,主要用于购置物业、厂房及设备以及无形资产[12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资本承诺为人民币543.86百万元,用于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127] - 2023年具追索权的尚未偿还已背书应收票据为人民币1,765.77百万元,较2022年的1,922.51百万元有所下降[130] - 2023年流动资产净值为人民币17,330.88百万元,较2022年的14,613.54百万元有所增加,流动比率为1.89,主要由于短期借贷减少[13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未偿还借贷余额为人民币7,303.24百万元,其中流动部分为1,143.51百万元[142] - 2023年公司可用信贷额度为人民币28,790.00百万元,其中未使用额度为20,327.85百万元[142] - 2023年债务与资本比率为126%,较2022年的139%有所下降[145] - 公司加权平均利率为8.20%,衍生金融负债账面值为11.45亿元人民币[147] 业务发展 - 公司煤机板块产品出口至多个国家,全球市场份额达到25%[2] - 公司汽车零部件板块的48V低电压混合动力系统技术全球领先,市场份额达到30%[2] - 公司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将新能源车辆高压驱动电机的市场份额提升至20%[2] - 公司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将海外市场收入占比提升至40%[2] - 公司2023年研发人员数量增加至2000人,同比增长20%[2] - 公司计划在未来三年内投资人民币10亿元用于新能源车辆底盘系统的研发[2] - 公司2023年员工总数达到15000人,同比增长5%[2] - 国际高端市场全年订货13.60亿元,同比增长超40%[17] - 新一代分布式智能化控制系统研制成功,实现综采工作面所有设备控制统一软硬件平台、统一通信协议、统一数据标准[21] - 智慧园区生产效率提升2倍以上,除原材料外的制造成本降低60%[23] - 恒达智控分拆上市申请于2023年9月获上交所受理进入审核阶段[24] - ASIMCO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业务收入约3.9亿元,同比增长超100%[26] - ASIMCO安徽新能源产品收入占比22%,覆盖主流新能源汽车制造商[26] - 索恩格48V BRM第二代产品量产下线,获得欧洲多个头部车企订单[32] - 索恩格印度公司实现高压电机业务零的突破[32] - 800V高压扁线胶粘定转子产品成功量产并实现批量供货[32] - 公司2023年签订首个集团外部项目订单,实现零的突破,多个项目已进入详细方案设计阶段[33] - 芝麻街园区一期出租率突破90%,正筹划打造二期工程[33] - 公司参股企业速达股份IPO申请获深交所审核通过,已报证监会注册[35][37] - 间接投资企业洛阳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完成股份制改造,具备走向资本市场的基础,并在高铁、航天、特大重型轴承领域实现突破[35][37] - 公司推动数字化转型,业务全流程数字化变革落地见效,运营、营销、生产、供应链等全方位数字化[36][38] - 公司智慧园区入选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两个项目获首届国企数字场景创新专业赛一等奖[36][38] - 根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的《煤炭工业“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到“十四五”末,全国煤矿数量控制在4,000处左右,建成煤矿智能化采掘工作面1,000处以上,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90%左右[40][44] - 2023年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超过30%,成为引领全球汽车产业转型的重要动力[45] - 公司将继续探索乘用车市场,稳步拓展商用车市场,大力开拓新能源市场,积极为客户提供高质量产品和服务[46] - 2023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已超过30%,成为引领全球汽车产业转型的重要力量[47] - 公司计划到2030年实现1000亿的发展目标,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智能制造企业集团[50] - 公司将继续深耕煤机板块,加大研发投入,满足客户对“服务体验”的需求提升[51] - 公司加速汽车零部件板块电气化转型,扩大新能源汽车业务占比,快速覆盖更多主流新能源汽车厂商[56] - 公司未来5-10年的主旋律是数字化转型,推动各层面数字化升级,培育打造离散制造业数字化和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57] - 公司将聚焦新兴领域,坚定不移地进入新领域、开发新业务,关注新能源、高新技术装备、智能装备行业的业务机会[61] - 公司将积极研究资本市场相关政策,培育相关业务独立进入资本市场,优化产业布局,提升发展质量[62] - 2024年公司将聚焦战略目标,突破思维玻璃门,建立“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氛围,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63] - 公司将持续推动数字化转型,提升整体数字化和智能制造水平,探索全球IT架构,加快数字工厂建设,开展灯塔工厂申报[69][71] - 公司将在2024年继续贯彻以数字化为支撑的“四化”战略,坚持智能引领产品成套化发展,数字驱动业务全流程变革[74][76] - 公司将以数字化赋能企业全方位提升为目标,促进客户体验提升、业务效率提升、商业及运营模式创新[78] - 公司将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嵌入质量变革,全面提高工作质量、产品质量和经营质量,打造短周期、高质量、低成本交付的生产运营体系[79] - 公司将继续巩固和提升核心业务的优势地位,通过数字化和自动化减少人工劳动,提高效率,并扩大国际业务[80] - 公司将大力拓展新能源市场,主要空气悬挂系统组件将获得客户项目指定,并探索冷板业务,减振降噪组件将进入更多客户市场[80] - 公司将加快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制造、智能产品的融合,提升核心竞争力,构建更柔性的制造能力和更快速的交付能力[78] - 公司将通过战略引领和高目标驱动,加大组织能力建设、过程能力建设和人力资源提升的投入,形成独特的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81] - 公司将把握“双碳”背景下的产业新机遇,探索拓展新领域、开发新业务,布局新赛道,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推动新产业布局[72] - 公司将建立和完善事业合伙人机制,推进核心员工选、用、育、留制度化规范化,加快集团管控数字化转型进展[68][70] 风险管理与治理 - 公司应收账款中,30%的合同价格在交付前以应收票据或现金形式收取,剩余合同价格授予180天信贷期[149] - 公司汽车零部件业务通常授予客户0至90天的信贷期[149] - 公司定期审查客户信贷额度和应收账款可收回金额,确保对无法收回的款项计提足够的减值损失[149] - 公司面临的主要外汇风险为美元兑人民币、欧元兑人民币及港元兑人民币[154] - 公司未制定特定政策管理利率风险,但管理层将密切监控利率风险,并在必要时考虑对冲[151] - 公司使用外汇远期合同对冲外币风险[154] - 公司应收账款中,煤炭机械制造业务的客户通常支付30%的合同价格作为预付款[149] - 公司致力于维护高水准的企业治理,确保股东权益[194][198] - 公司以“科技改变世界,智能引领未来”为发展理念,目标是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智能装备产业集团[195][199] - 董事会设立了四个专门委员会: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审计与风险管理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196][200] - 董事会授权高级管理层负责公司的日常管理、行政及经营工作,总经理对董事会负责[197][200] - 公司秘书张易辰先生和联席公司秘书陈燕华女士拥有丰富的公司秘书和合规服务经验[193] 股东与高管持股 - 焦承堯持有公司4,426,964股A股,占公司A股总数的约0.287%,占公司股份总数的约0.248%[155] - 贾浩持有公司2,442,300股A股,占公司A股总数的约0.158%,占公司股份总数的约0.137%[158] - 付祖岡先生持有公司3,945,620股A股股份,占公司A股总数约0.256%,占公司股份总数约0.221%[160] - 孟賀超先生持有公司180,000股A股股份,占公司A股总数约0.012%,占公司股份总数约0.010%[160] - 李開順先生持有公司150,000股A股股份,占公司A股总数约0.010%,占公司股份总数约0.008%[163] - 崔凱先生自2021年3月起担任公司非执行董事[166] - 岳泰宇先生自2023年9月起担任公司非执行董事,现任徐工基础工程机械事业部副总经理和徐州徐工能源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169] - 程惊雷先生自2019年10月起担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现任上海昇轼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并担任多家公司董事长[170] - 季丰先生自2021年3月起担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现任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及质量管理主管合伙人[171] - 方远先生自2021年3月起担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现任Starquest Capital创始管理合伙人,专注于消费、医疗和科技领域的投资[174] - 姚艳秋女士自2023年12月起担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现任上海市海华永泰(郑州)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擅长企业并购和房地产开发[175] - 方远先生拥有超过20年的金融行业经验,现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76] - 刘强先生持有公司11,500股A股股份,占公司A股总数的0.0007%,占公司股份总数的0.0006%[177] - 刘强先生自2018年2月起担任公司工会主席和监事会主席[177] - 付奇先生持有公司846,200股A股股份,占公司A股总数的0.055%,占公司股份总数的0.047%[183] - 张海斌先生持有公司846,200股A股股份,占公司A股总数的0.055%,占公司股份总数的0.047%[186] - 张海斌先生自2023年12月起担任公司副总经理,此前曾担任公司董事会秘书[185] - 付奇先生自2012年2月起担任公司副总经理,此前曾担任淮南郑煤机舜立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兼党委书记[182] - 祝願女士自2024年1月起担任公司战略发展与投资部副部长,此前曾任战略发展部投资经理[179] - 程翔東先生自2021年3月起担任公司股东代表监事,并兼任河南中豫格林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179] - 张海斌先生持有公司846,200股A股股份,占公司A股总数约0.055%,占公司股份总数约0.047%[187] - 黄华女士持有公司846,200股A股股份,占公司A股总数约0.055%,占公司股份总数约0.047%[190] - 王永强先生持有公司180,300股A股股份,占公司A股总数约0.012%,占公司股份总数约0.010%[192] - 张易辰先生持有公司112,700股A股股份,占公司A股总数约0.007%,占公司股份总数约0.006%[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