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超大现代(00682) - 2023 - 年度财报
超大现代超大现代(HK:00682)2023-10-19 17:39

公司品牌与业务概况 - 2023年6月公司品牌价值873亿元人民币,排名“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第91位[8] - 公司为国家级绿色和现代农业龙头企业,主要业务为农产品批发贸易及配送[82] - 公司只经营农产品的批发贸易及配送业务,业务活动对环境及自然资源无重大影响[12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回顾财政年度公司收益为8800万元人民币,较上一财年8400万元上升约5%[13] - 回顾财政年度公司毛利为2600万元人民币(2022年为2200万元),毛利率为30%[13] - 回顾财政年度销售及分销开支由900万元人民币上升至1000万元人民币[13] - 回顾财政年度一般及行政开支减少15%,至3600万元人民币[13] - 回顾财政年度公司经营亏损为400万元人民币(2022年为1600万元)[13] - 回顾财政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度亏损为600万元人民币(2022年为1700万元)[13] - 2023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为1.09亿元人民币,2022年为1.05亿元人民币,其中受限银行存款为1700万元人民币,与2022年持平[18]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权益总额为2.09亿元人民币,2022年为2.13亿元人民币,负债对权益比率为零,与2022年持平,流动比率为4倍,与2022年持平[18]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普通股股本为3,295,582,491股股份,回顾财政年度内已发行股本无改变[2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三个办公区及业务中心总面积约7,255.42平方米,2022年为9,080.42平方米[11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雇员总数为107名,2022年为109名[11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收益为人民币87,858千元,2022年为人民币83,629千元[115] 重大投资与资产情况 - 回顾财政年度内,集团无重大投资[22] - 回顾财政年度内,集团无附属公司及联营公司的重大收购及出售[23] - 2023年及2022年6月30日,集团无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抵押任何资产[24] - 2023年及2022年6月30日,集团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25] - 回顾财政年度内,集团无从事任何衍生工具活动,无就外汇风险进行任何对冲活动[20] 董事会与各委员会情况 - 公司已采纳《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全体董事在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财政年度内已遵守该准则[3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财政年度,董事会共召开4次会议[3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财政年度,郭浩、況巧、葉志明、馮志堅、譚政豪、林順權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100%,李英女士于2023年6月1日委任不适用[3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财政年度,所有董事均参加了持续专业项目的培训课程/讲座/会议/论坛/研习坊和阅读材料[41] - 截至报告日,薪酬委员会由3名成员组成,其中2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名执行董事[4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财政年度,薪酬委员会召开1次会议,冯志坚、谭政豪、況巧出席率为100%[44][45] - 截至报告日,提名委员会由5名成员组成,其中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2名执行董事[4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财政年度,提名委员会召开2次会议[48] - 截至报告日期,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其中1位为女性[48] - 郭浩任公司董事年期为22年,況巧、馮志堅、譚政豪为19年,葉志明、林順權为22年,李英女士少于1年[48] - 郭浩、葉志明、林順權年龄在60岁及以上,況巧、譚政豪、李英年龄在30 - 60岁[48] - 提名委员会成员出席率均为100%(2/2),成员包括冯志坚先生、谭政豪先生、林顺权教授、郭浩先生、况巧先生[50] - 审核委员会成员出席率均为100%(4/4),成员为谭政豪先生、冯志坚先生、林顺权教授[5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财政年度,审核委员会召开四次会议,审核集团该财政年度经审核财务报表[5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财政年度,外聘核数师审核服务费用为900万港元,非审核服务(中期审阅)费用为330万港元[57] - 董事会负责制定公司企业管治政策,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财政年度履行相关职责,包括审阅政策、培训情况及报告披露情况[56] - 董事会负责监察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通过审核委员会每年至少审阅一次成效[61] 风险管理与内部监控 - 集团建立正式风险评估系统,高级管理层每年识别风险、评估控制成效并制定缓释措施,结果汇报给董事会及审核委员会[62] - 集团设立涵盖多层面的责任及汇报流程,内审部向审核委员会汇报,2023年6月30日止财政年度委聘外部顾问审阅系统,结果与审核委员会沟通[6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财政年度,董事会通过审核委员会审阅内部监控系统成效,未发现重大风险,审核委员会满意相关职能资源等情况[64] 股息政策与股东相关 - 董事会根据股息政策拟派股息,决定时需考虑财务业绩、现金流量等多方面因素[66][68] - 两名或以上股东或认可结算所(或其代名人)股东,持有不少于公司缴足股本十分之一,可要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70] - 公司于2022年12月16日举行的股东周年大会上建议修订组织章程大纲及细则,获股东以特别决议案批准,现行版本于当日采纳[72] - 2022年12月16日股东周年大会,执行董事郭浩先生、况巧先生未出席,非执行董事叶志明先生出席,独立非执行董事冯志坚先生出席,谭政豪先生、林顺权教授未出席[75] 董事薪酬 - 自2023年6月1日起,公司支付给林顺权教授的每月董事袍金由人民币3,500元改为人民币4,500元[76]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整体情况 - 公司为配合中国政府碳中和目标,订立改善温室气体排放、废弃物管理、能源管理及水源管理表现的目标[83] - 公司董事会整体负责集团环境、社会及管治方针及策略[84] - 公司成立环境、社会及管治工作小组,负责收集分析资料、评估风险等工作[84] - 报告详述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财政年度在环境、社会及管治方面的活动、挑战及措施[86] - 报告涵盖集团位于中国的三个办公区及业务中心,与2022/2023年年报报告范围一致[87] - 报告依照联交所《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编制[88] - 集团在报告期进行重要性评估,识别20项重大环境、社会及管治议题[96] - 集团新经营模式可解决农产品“卖难”“买难”问题,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92] - 董事会对集团环境、社会及管治方针及策略负整体责任,授权工作小组执行相关工作[93] - 集团与投资者及股东通过股东大会、财务报告等沟通,股东期望遵守法规、公布资讯等[95] - 集团与客户通过满意度调查、服务中心等沟通,客户期望履行责任、保护隐私等[95] - 集团与供应商通过管理会议等沟通,供应商期望公平竞争、合作共赢等[95] - 集团与雇员通过意见管道、绩效评核等沟通,雇员期望健康安全、平等机会等[95] - 集团与政府及监管机构通过绩效报告、工作会议等沟通,期望依法纳税、遵守法规等[95] - 公司设定2024年温室气体、无害废弃物、能源消耗、水源消耗总量密度较2021年减少2%的目标[103] - 公司确认已就环境、社会及管治事宜设立合适及有效的管理政策及监控系统,披露内容符合相关指引要求[98] - 公司欢迎持份者就报告或可持续发展表现提供意见,可电邮至investor@chaoda.com.hk[100] ESG环境指标数据 - 2023年公司硫氧化物排放0.48公斤,2022年为0.44公斤;氮氧化物排放96.78公斤,2022年为159.96公斤;颗粒物排放9.13公斤,2022年为15.18公斤[107] - 2023年公司每百万元人民币收益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较2022年下降约11.3%[109] - 2023年公司直接温室气体排放84.13吨二氧化碳当量,2022年为76.86吨;能源间接温室气体排放342.14吨二氧化碳当量,2022年为380.42吨;温室气体排放总量426.27吨二氧化碳当量,2022年为457.28吨[110] - 2023年公司温室气体排放密度为0.0588吨二氧化碳当量/平方米、3.98吨二氧化碳当量/雇员、4.85吨二氧化碳当量/百万元人民币收益,2022年分别为0.0504吨二氧化碳当量/平方米、4.20吨二氧化碳当量/雇员、5.47吨二氧化碳当量/百万元人民币收益[110] - 2023年公司每百万元人民币收益产生的无害废弃物量较2022年下降约7.0%[116] - 2023年公司无害废弃物总量为499.67吨,2022年为511.66吨[117] - 2023年公司每百万元人民币收益的能源消耗量较2022年下降约7.9%[121] - 2023年公司能源消耗总量为1,026.59兆瓦时,2022年为1,060.69兆瓦时[122] - 2023年公司每百万元人民币收益的水源消耗量较2022年下降约8.5%[124] - 2023年公司水源消耗总量为15,133.17立方米,2022年为15,735.14立方米[125] - 2023年公司纸张消耗量为3.17吨,2022年为4.66吨[117] ESG环境应对措施 - 公司针对废气排放采取车辆检修、淘汰不达标货车等减排措施[106] - 公司针对温室气体排放采取节电节能、发放环保通讯等措施[108] - 公司制定管理及弃置有害废弃物的指引,若产生有害废弃物需委聘合资格化学废弃物收集商处理[113] ESG气候相关风险 - 公司根据TCFD建议评估气候相关风险,制定并实施政策措施管理风险和抓住机遇[129] - 转型风险中,法规收紧使温室气体排放成本增加,更高排放要求使更换车辆成本增加[131] - 实体风险中,极端天气可能影响供应链,温度变化使冷却和加热需求增加导致成本增加[131] - 公司将发展适应气候相关风险的低碳供应链,探索创新冷链技术,优化物流路线[132] 人力资源管理 - 公司坚持以人为本,制定人事管理政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遵守相关劳动法律法规[134] - 公司建立公平、合理且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员工薪酬由多种部分组成[135] - 公司每年评估宏观因素、行业及地区薪资水准等,对员工薪酬作相应调整[135] - 公司为福州员工缴纳中央退休金计划,为香港雇员向强制性公积金退休福利计划作出定额供款[137] - 公司实施员工带薪年休假制度,为超时劳动支付超时工资薪酬[137]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共有107名雇员,2022年为109名[141] - 按性别划分,男性雇员63名(59%),女性雇员44名(41%)[142] - 按雇佣类型划分,全职雇员15名(14%),兼职雇员92名(86%)[142] - 按年龄组别划分,30岁或以下雇员45名(42%),31 - 50岁雇员56名(52%),51岁或以上雇员6名(6%)[142] - 按地区划分,香港雇员44名(41%),福州雇员63名(59%)[142] - 报告期内公司雇员流失11名(2022年:47名),总雇员流失比率约为10%[144] - 按性别划分,男性雇员流失比率2023年为11%(2022年:37%),女性雇员流失比率2023年为9%(2022年:52%)[144] - 按年龄组别划分,30岁或以下雇员流失比率2023年为33%(2022年:50%),31 - 50岁雇员流失比率2023年为5%(2022年:57%),51岁或以上雇员流失比率2023年为13%(2022年:27%)[144] - 按地区划分,香港雇员流失比率2023年为5%(2022年:10%),福州雇员流失比率2023年为14%(2022年:62%)[144] - 过去三年(包括2023年)公司无因工作关系死亡或严重肢体受伤意外事件,无相关索偿或补偿,无工伤损失工作日数,无严重违反雇员健康与安全法规重大影响情况[146] - 2023年集团约15%的雇员接受培训,平均受训时数约为4.11小时[156] - 2023年男性受训雇员占比56%,平均受训时数4.13小时;女性占比44%,平均受训时数4.09小时[156] - 2023年高级员工受训占比25%,平均受训时数7.33小时;中级员工占比31%,平均受训时数15.56小时;一般员工占比44%,平均受训时数2.10小时[156] - 2022年男性受训雇员占比75%,平均受训时数0.43小时;女性占比25%,平均受训时数0.10小时[156] - 2022年高级员工受训占比50%,平均受训时数1.47小时;中级员工占比13%,平均受训时数0.18小时;一般员工占比37%,平均受训时数0.07小时[156] - 公司培训体系分为岗前培训、在职培训及专业培训[154] 采购与供应商管理 - 2023年和2022年公司均有13家主要供应商[166] - 2023年和2022年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