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招标情况 - 本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招标数量约2650万只,较2022年同期同比减少约37.4%[24] 政策规划 - 《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提出2025年70%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建成500个以上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完成200项以上国家、行业标准的制订[27] 公司营业总额变化 - 公司本期营业总额约人民币3510万元,2022年同期约人民币6160万元,减少约43.0%[29] - 营业额从2022年同期约6160万元减至约3510万元,降幅约43.0%[3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营业额635106千元,2022年为61611千元[131] - 2023年上半年营业额为3.5106亿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6.1611亿人民币[190] 公司人员变动 - 郭磊女士于2023年6月5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主席、授权代表[5][10] - 陈水英女士于2023年7月31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提名委员会成员[5][12] - 江峰为现任执行董事[5] - 岳京兴先生于2023年6月5日辞任执行董事、授权代表、薪酬委员会成员[5][10][13] - 刘伟梁先生于2023年7月31日辞任执行董事、公司秘书、授权代表、提名委员会成员[5][8][10][12] - 杨岳明先生于2023年6月5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审核委员会成员、提名委员会成员、薪酬委员会主席[7][11][12][13] - 周庆龄女士于2023年7月31日获委任为公司秘书、授权代表[8][10] - 2023年6月5日,岳京与、王竞强辞任,郭磊、杨岳明获委任,卢韵爱获调任;7月31日,刘伟梁辞任,陈水英获委任[112] 各业务线营业额变化 - 自动抄表及其他业务营业额从2022年同期约2370万元降至约790万元,下跌约66.6%,占比从约38.5%降至约22.6%[30] - 智能制造及工业自动化业务营业额从2022年同期约3790万元降至约2720万元,下跌约28.3%,占比从约61.5%升至约77.4%[3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個月,自動抄表及其他業務營業額7929千元人民幣,智慧製造及工業自動化業務營業額27177千元人民幣,合計35106千元人民幣[18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個月,自動抄表及其他業務營業額61611千元人民幣,智慧製造及工業自動化業務營業額23710千元人民幣,合計37901千元人民幣[184] - 2023年上半年自动抄表及其他业务营业额为792.9万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2371万人民币[190] - 2023年上半年智慧制造及工业自动化业务营业额为2112.3万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3419.7万人民币[190] 公司亏损情况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从2022年同期约3470万元减至约3290万元[32] - 本期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3290万元,2022年同期约3470万元[4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亏损32932千元,2022年为34651千元[13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亏损基本及摊薄为17.37分,2022年为19.51分[13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全面亏损总额36955千元,2022年为41952千元[133] - 2023年可呈報分部業績虧損6052千元人民幣,其他收入、收益/(虧損)為3038千元人民幣,一般及行政開支23996千元人民幣,融資成本9616千元人民幣,金融資產減值虧損撥回/(撥備)淨額1510千元人民幣,除税前虧損35116千元人民幣[185] - 2022年可呈報分部業績虧損113千元人民幣,其他收入、收益/(虧損)為2324千元人民幣,一般及行政開支23858千元人民幣,融資成本386千元人民幣,金融資產減值虧損撥回/(撥備)淨額 - 4200千元人民幣,可換股債券公平值變動 - 7863千元人民幣,除税前虧損34096千元人民幣[185] 研发团队情况 - 2023年6月30日研发团队由48名雇员组成,占比约32%,2022年6月30日为50名,占比约30%[35] 公司知识产权情况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拥有22项专利、129项电脑软件版权及9项已注册的集成电路布图设计[36] 公司毛利情况 - 毛利从2022年同期约1610万元减至约820万元,减幅约48.9%,毛利率从约26.1%降至约23.4%[40] 其他收入情况 - 其他收入从2022年同期约230万元增加约30.7%至约300万元[42]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入、收益/(亏损)为303.8万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232.4万人民币[193] 销售及营销开支情况 - 销售及营销开支从2022年同期约710万元减少约32.4%至约480万元[44] 融资成本情况 - 融资成本从2022年同期约40万元增加约2391.2%至约960万元[47]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为961.6万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38.6万人民币[196] 所得税情况 - 本期所得税抵免约220万元,2022年同期所得税开支约60万元[48]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抵免)/开支为 -218.4万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55.5万人民币[200] - 2023年上半年即期税项为 -65.6万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169.2万人民币[200] 集团资产负债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约1.932亿元,2022年12月31日约2.333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5130万元,2022年12月31日约8670万元[51]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计息负债总额约1.339亿元,2022年12月31日约1.328亿元;净负债资本比率约156.1%,2022年12月31日约62.0%[5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值101497千元,2022年为108074千元;流动资 产总值193194千元,2022年为233266千元[13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总额11761千元,2022年为17718千元;流动负债总额230040千元,2022年为249241千元[13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51288000元,较2023年1月1日的86652000元减少35223000元;2022年6月30日为64089000元,较2022年1月1日的91705000元减少26699000元[13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9570000元,2022年同期为23661000元;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20000元,2022年同期所用现金净额为987000元;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4127000元,2022年同期所用现金净额为2051000元[13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产生净亏损约32932000元,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约36846000元,当期贷款及借款约为128365000元,租赁负债约为3804000元[144] 股份发行与合并情况 - 2023年5月认购于6月2日完成,发行2.74亿股,所得款项净额约1751.6万港元,认购价较收市价折让11.1%[54][55] - 2023年6月29日起股份合并生效,每10股合并为1股[56][57] - 2023年6月认购于7月19日完成,发行4262万股,所得款项净额约2381.7万港元,认购价较理论收市价折让约8.2%[59][60] - 2023年7月19日完成向新大新等发行不超42,620,000股,认购价每股0.56港元[89] 集团资本承担与或然负债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已订约但未产生的资本承担总额约180万元,与2022年12月31日持平[62]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无或然负债,与2022年12月31日情况相同[63] 集团抵押情况 - 2023年6月30日两家附属公司全部已发行股份作为约1.091亿元借款抵押,贸易应收款项约320万元作为约200万元银行贷款抵押[64] 可换股债券情况 - 2018年8月13日公司向独立投资者发行本金总额1.5亿港元、年票息率4厘的可换股债券,所得款项净额约1.46亿港元[66] - 2020年8月13日,可换股债券兑换价由每股2.50港元修订为每股0.80港元[67] - 假设可换股债券按经调整兑换价获悉数兑换,将可兑换为1.875亿股兑换股份,分别占公司2022年6月30日已发行股本约10.6%及扩大后已发行股本约9.5%[68] - 经调整兑换价较初步兑换价折让约68.0%,较2020年6月24日收市价溢价约6.67%,较最后五个连续交易日平均收市价溢价约8.11%,较最后十个连续交易日平均收市价溢价约11.11%[69] - 2021年8月13日,可换股债券经延长到期日进一步延长12个月至2022年8月13日[71] - 2022年9月2日,公司全额购回本金1.5亿港元的可换股债券,自最后一次付息日直至到期日的应计利息亦已全额支付[72] 市场趋势与公司策略 - 2023年国家电网推动宽带单模到宽带双模技术过渡,公司对应研发新产品并拓展国内市场[75] - 中国工业自动化市场因渗透率低和人力成本上升将继续健康增长,石化企业着手兴建智能油田等[76] - 公司计划与国际知名系统集成商组成策略联盟,扩展智慧制造及工业自动化业务[78] - 公司将运用研发资源与外部企业合作,开发自有知识产权,提升核心竞争力[78] 公司股权结构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213,108,860股[81][86] - 于路先生持有公司17,252,250股,占比8.1%[80] - 丁志钢先生持有公司34,070,092股,占比16.0%[80] - 赛富及其关联方持有公司19,734,053股,占比9.26%[85] - Cisco System, Inc.持有公司12,376,331股,占比5.81%[85] - Spitzer Fund VI L.P.持有公司20,280,000股,占比9.52%[85] - 刘贝贝持有公司20,280,000股,占比9.52%[85] - Wu Yueshi等持有公司17,060,000股,占比8.01%[85] 购股权情况 - 回顾期内570,000份购股权失效,5,646,430份因股份合并调整[97] - 2023年1月1日及6月30日,根据购股权计划可供授出的购股总数分别为64,500,000份及6,507,000份,6月30日可供发行的股份总数为627,381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约0.29%[98] - 公司于2016年8月25日采纳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计划,授出认购771,680股股份的购股权,资本化发行完成后,可配股份总数由495,180股增至16,210,417股[99] - 2023年6月30日,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计划剩余期限约为3年,购股计划剩余期限约为4年[98][100] - 期内根据公司所有计划授出的购股可发行股份数目除以已发行股份加权平均数约为0.38%[106] 股息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就本期派付中期股息,2022年同期也无[107] 所得款项用途 - 2023年5月22日,根据一般授权认购新股份所得款项净额1750万港元,已按拟定用途偿还债务以降低资产负债率[115] - 2023年6月28日,根据一般授权认购新股份所得款项净额2380万港元,将按拟定用途偿还债务、作营运资金及业务发展资金[115] - 首次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582亿港元,所得款项用途经2019年和2022年两次重新分配[116][117][118] - 2023年5月认购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750万港元,已用于偿还债务[123][124] -
瑞斯康集团(01679) - 2023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