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报公布信息 - 公司2023年上半年中期业绩于8月30日公布[37][41] 公司业务范围 - 公司主要从事印刷线路板制造销售、财务投资和金融服务[44][45] 行业环境 - 2023年上半年经济下滑,印刷线路板行业产能过剩[50][53] - 全球印刷线路板厂订单少价格降,改善业绩需降成本[56] 业务亏损情况 - 公司财务投资和金融服务业务本期持续重大亏损[51][54] - 亏损原因包括逾期财务资助减值拨备和上市证券公平值亏损[51][54] 公司发展策略 - 公司应加强风险管理、合规管理和现金流管理[57] - 因大股东变化,公司将多元化业务并升级传统制造业务[58] - 公司将探索新投资和业务发展机会,如人工智能应用[58] 股息情况 - 公司中期股息为无[38][42] - 董事会决定不建议本期宣派中期股息,2022年同期也无[72][76] 集团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集团本期总收入1.3689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6472亿港元减少约16.90%[69][73] - 集团本期除所得税前亏损约1.5321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2.9698亿港元[70][74] - 公司本期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5377亿港元,2022年同期约2.9807亿港元[71][75] - 公司本期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亏损约5.81港仙,2022年同期为13.34港仙[71][75]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所持金融投资未变现公允价值亏损约752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5727万港元[70][74] - 贸易应收账款等减值亏损共9619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7636亿港元[70][74]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权益总额约1.0341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约3.0197亿港元[103][109]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负债净额约14.1279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约13.9398亿港元,负债权益比率为93.18%,2022年12月31日为82.19%[103][109]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净值约5.3394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约3.4802亿港元,流动比率为0.66,2022年12月31日为0.77[104][110] - 2023年6月30日公司银行结余及存款约3442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约4694万港元[105] - 2023年6月30日,集团银行结余及存款约为3442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694万港元[111] 制造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制造业务分类本期收入1.3841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1.9574亿港元,减少约29.29%,毛利率从10.15%增至15.94%[73][79][83]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制造分类贸易应收账约为6304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8655万港元;应收账款周转日约为82日,2022年12月31日为86日[113][117] - 集团存货从2022年12月31日约4404万港元降至2023年6月30日约3562万港元;2023年6月30日制造分类存货周转日约为55日,2022年12月31日为50日[114][118] 财务投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财务投资分类本期亏损152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3102万港元[69][73] - 财务投资分类本期亏损约1.333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2.7576亿港元[81][85] 金融服务业务相关动态 - 2022年12月8日公司以约177万港元出售融科投资直属控股公司66%股权,之后持有34%股权,融科投资成为联营公司[87][90] - 报告日期公司考虑2023年下半年出售融科投资直属控股公司剩余34%股权,终止金融服务受规管活动[88][91] 投资基金情况 - 报告日期公司共设立12个投资基金,8个与一带一路有关,4个与港桥基金有关,管理资产总额约26.2亿港元[93][97] - 本期公司投入约13.8亿港元到若干离岸私募基金,与2022年12月31日持平[93][97] - 本期所有离岸私募基金及普通合伙人均被开曼群岛登记处除名,公司考虑终止业务并收回投资[94][98][99] 咨询及企业解决方案服务情况 - 本期因资本市场波动,公司未提供咨询及企业解决方案服务[101][107] 银行贷款及其他贷款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银行贷款约为1.3083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3078亿港元,固定年利率为3.65% - 5.81%,2022年12月31日为3.70% - 5.55%[115][119] - 2023年6月30日,从联营公司取得的其他贷款约为1.7794亿港元,无抵押、不计息,须于2024年偿还;其他贷款余额中7.9805亿港元须于未来十二个月内偿还,2022年12月31日为7.7063亿港元,年利率为3% - 8%[116][120] 执行董事垫付款项情况 - 2023年6月30日,执行董事卓可风先生垫付款项为1.1506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1114亿港元,实际年利率为7%,须按要求偿还[121][125] 公司股本情况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为2.648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相同,包括26.48亿股每股面值0.1港元的普通股[122][126] 博大基金相关情况 - 2017年1月25日,集团向博大基金注资2亿港元,旨在为投资者带来长期资本增值[124][128] - 2019年8月,集团通过持有Grand Highlight 50%股权获得博大基金共同控制权,博大基金底层投资债券到期日为2020年12月20日,双方仍在协商安排条款[131] - 2019年8月公司通过持有Grand Highlight 50%权益取得博大基金共同控制权,博大基金底层债券于2020年12月20日到期,双方仍在谈判未达成安排[134] - 债券发行人应自2017年4月起按年利率8%(2019年7月后为2%)支付额外利息,但仍未支付[136][13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应收帐款账面价值为零港元(2022年12月31日:零港元),应收债券累计减值亏损共计6041万港元并已全额减值拨备[137][140] 华融基金相关情况 - 2017年4月10日,公司向华融基金注资3.4亿港元,华融基金筹集所得款项用于收购不多于22.3亿港元丰盛控股股份及其他资产[141][144] - 2018年12月31日,公司确认卓尔股份公平值2.93亿港元为衍生金融资产,并于2019年出售[142][14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若计算华融基金分派销售所得款项净额,投资公平值为零港元(2022年12月31日:零港元)[143][146] - 公司连同其他原告于2021年3月9日向香港高等法院递交索赔书,法院排定2025年9月16日进行审讯前审核、11月17日进行审讯[147][151] - 报告日期,公司考虑出售华融基金权益,预计2023年年底前完成[148][152] 自然资源基金相关情况 - 2017年5月14日和2018年3月12日,公司分别向自然资源基金注资2.2亿港元和3.75亿港元[149] - 自然资源基金主要目的是通过投资能源、矿业、农业等业务相关资产实现长期资本增值[150] - 2017年5月14日和2018年3月12日,公司向自然资源基金分别注资22000万港元及37500万港元[153] - 2019年5月16日,公司成为自然资源基金唯一有限合伙人,其资产、负债及业绩并入公司财务报表[155][158] - 公司成为唯一有限合伙人时,自然资源基金应收贷款22000万港元,年利率6%;持有债券本金37500万港元,年利率10%,2019年12月31日账面价值约41200万港元[156][159] - 2020年5月29日,公司从自然资源基金退资22000万港元,获账面价值23160万港元应收贷款用于抵消借款[157][160] - 2020年5月29日,自然资源基金和固定收益基金进行“一带一路基金重组”,各认购高科技投资基金和特殊机会基金50%权益,自然资源基金获并购基金100%权益,重组追溯至2020年1月1日生效[161][164] - 2020年7月17日,固定收益基金将特殊机会基金50%权益转让给自然资源基金,追溯至2020年1月1日生效,自然资源基金成唯一有限合伙人[163][166] - 报告日期,自然资源基金分别持有并购基金和特殊机会基金100%权益[168][172] - 普通合伙人继续为自然资源基金寻找新一级有限合伙人以扩大投资业务[167][171] 固定收益基金相关情况 - 2017年5月14日和2018年3月12日,公司向固定收益基金分别注资22000万港元及37500万港元[169][173] - 2019年5月16日,公司成为固定收益基金唯一有限合伙人,其资产、负债及业绩并入公司财务报表[175] - 集团成为固定收益基金唯一有限合伙人时,基金有2.2亿港元应收贷款,年利率6%,持有3.75亿港元债券,年利率10%,2019年12月31日债券账面价值约4.09亿港元[176][181] - 2020年5月29日,集团从固定收益基金撤资2.2亿港元,获2.3073亿港元应收贷款用于抵消借款[177][182] - 2020年5月29日,固定收益基金调整投资策略并进行一带一路基金重组[178][183] - 2020年7月17日,自然资源基金将高科技投资基金50%权益转让给固定收益基金,追溯至2020年1月1日生效,固定收益基金成唯一有限合伙人[185][190] - 报告日期,固定收益基金作为唯一有限合伙人持有高科技投资基金100%权益[188][193] 并购基金相关情况 - 集团成为并购基金唯一有限合伙人时,基金有2亿港元应收贷款,年利率5%,另有约1800万港元免息融资,贷款到期日延至2022年12月31日,以4亿港元债券权益担保[189][194] - 并购基金投资目标是通过投资海外多行业实现长期资本增值[195][198] - 一带一路基金重组后,自然资源基金成并购基金唯一二级有限合伙人,其资产、负债和收益并入集团财报[196][199] - 报告日期,并购基金因海峡借款人受疫情影响未收回欠款,因中国资源交通财务不佳,债券可收回价值大降,本期为贷款I计提3770万港元减值亏损[197][200] - 2023年6月30日,贷款I账面价值扣除累计减值亏损2.1363亿港元后约为3770万港元[197][200]
融科控股(02323) - 2023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