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宏强控股(08262) - 2023 - 年度财报
宏强控股宏强控股(HK:08262)2023-09-29 20:42

建筑业务投标与项目情况 - 公司2023年就建筑项目递交22份投标书,涉及金额约14.048亿港元,中标签约率较低[12] - 公司2023年拥有5个主要项目,监控10个过往年度大致完成的建筑项目[12] 业务合同变更 - 公司决定暂停为中国广西省一项工程提供劳动力和建筑材料的施工合同,该合同未来将取消[8] 业务多元化与拓展方向 - 公司将探索简易房屋模块集成施工领域机会,多元化业务重点[9] - 公司目标积极开拓香港北部地区机会并参与新项目[12] - 公司将继续探索新业务和投资机会,可能涉及收购或战略合作[9,13] 财务状况概述 - 公司维持低资产负债率水平,保持稳健财务状况[12] 市场环境影响 - 受利率上升和印花税政策影响,香港本地房地产市场价格下降[12] - 香港政府提出发展北部地区新方案及其他专案,预计建筑项目供应将增加[12] 市场关注与监察 - 公司将继续密切监察中国内地房地产市场发展和改善迹象[1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收入从2022年约1.329亿港元减少12.6%至2023年约1.161亿港元[15] - 直接成本从2022年约1.252亿港元减少12.1%至2023年约1.101亿港元[16] - 毛利从2022年约770万港元减少22.1%至2023年约600万港元,毛利率从5.8%降至5.2%[17] - 行政开支从2022年约2070万港元减少12.1%至2023年约1820万港元[18] - 其他收入从2022年70万港元变为2023年其他损失360万港元[19] - 所得税开支从2022年约73.4万港元减少99.3%至2023年约5000港元[20]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及全面开支总额约1410万港元,2022年约1200万港元[21] - 2023年银行结余及现金约4550万港元,2022年约3920万港元;2023年无计息借贷,2022年约500万港元;2023年流动比率约2.6倍,2022年2.5倍[22] - 2023年资产负债比率为零,2022年约4.2%[25] - 2023年雇员36名,2022年47名;2023年员工成本约2070万港元,2022年约2340万港元[37] 公司主要风险 - 公司主要风险包括或无法维持过往增长率、利润率和现金流,业务依赖中标,依赖分包商,变更工程价格难厘定,面临客户信贷风险,依赖少数主要客户[39][41] 合规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年度,公司在重大方面遵守相关法律法规[42] 客户关系 - 公司绝大部分收入源自私人机构客户项目,与大部分五大客户维持1 - 10年以上业务关系[43] 业务开展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年度,公司采购建筑材料、杂项货物并委聘分包商开展业务,未遇重大困难和纠纷[44] 劳工关系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年度,公司遵守劳工法规,与雇员关系良好,无罢工、停工或劳资纠纷[45] 董事信息 - 郭栋强64岁,自2015年12月21日起任主席兼执行董事,在土木工程行业有逾40年经验[47] - 高浚晞59岁,自2016年10月26日起任执行董事,自2019年8月9日起任行政总裁,在财务等领域有逾30年经验[48] - 邱海全43岁,自2022年1月1日起任执行董事,负责中国业务发展和运营,有十多年管理经验[48] - 吴文理56岁,于2020年4月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审计等工作方面有逾30年经验[52] 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年度遵守企业管治守则[62] - 截至年报日期,董事会由6名董事组成,包括3名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6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年度,独立非执行董事人数至少占董事会人数三分之一[65] - 邵廷文先生自2017年4月3日起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两年[65] - 黄淑芳女士自2016年3月30日起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两年[65] - 吴文理先生自2020年4月1日起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两年[65] - 每届股东周年大会上,三分之一的董事须轮席退任,每名董事最少每三年轮席退任一次[66] - 公司已接获全部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的独立性正面确认[66] 会议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年度,共举行6次董事会会议[67] - 公司2022年股东周年大会于2022年12月29日举行[67] - 郭棟強、高浚晞出席董事会会议6/6次,出席2022年股东周年大会1/1次;邱海全出席董事会会议0/6次,出席2022年股东周年大会0/1次;黄淑芳、邵廷文、吴文理出席董事会会议6/6次,出席2022年股东周年大会0/1次[70] 董事合规与培训 - 全体董事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年度已全面遵守证券交易操守准则[72] - 全体董事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年度均已出席至少一次有关GEM上市规则中良好企业管治常规的培训课程[73] 公司委员会情况 - 公司于2016年3月9日设立审核、薪酬、提名三个委员会[76] - 审核委员会现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包括黄淑芳(主席)、吴文理、邵廷文[78] - 审核委员会每年至少召开四次会议,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年度已举行4次会议[82] - 审核委员会成员黄淑芳、邵廷文、吴文理出席会议次数均为4/4次[84] - 审核委员会于报告期内审阅集团未经审核季度、中期及经审核年度财务报表,检讨财务监控、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系统[85] - 薪酬委员会由五名成员组成,2023年举行一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86][88][89] - 提名委员会由五名成员组成,2023年举行一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90][92][95] 董事会性别构成 - 截至报告日,董事会有五名男性董事和一名女性董事[94] 外聘核数师酬金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年度,法定审核服务已付或应付外聘核数师酬金为688千港元[99] 公司秘书情况 - 高浚晞于2017年9月26日获委任为公司秘书,2023年参加不少于15个小时相关专业培训[99][100] 合规主任 - 执行董事郭栋强为本集团合规主任[101] 风险管理与监控 - 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报告至少每年提交审核委员会及董事会,董事会认为系统有效充足[103] 股东周年大会安排 - 公司2023年股东周年大会将于11月28日举行[110] 股东特别大会规定 - 两名或以上股东或一名认可结算所(或其代名人)持有不少于公司缴足股本十分之一,可要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董事会若未在提呈书送达21日内安排召开其后21日内举行的大会,请求人可自行召开,但不得于提呈书送达起计三个月后举行[113] 提名董事通知要求 - 提名董事的书面通知等需在寄发股东大会通告翌日起至不迟于大会日期前7日送达公司,且最短提交期限为7日[114] 股东咨询渠道 - 股东对持股等疑问应向香港股份过户登记分处咨询,其他查询可书面寄至公司总办事处及香港主要营业地点[116] 股东沟通渠道 - 公司设立多个与股东及投资者的沟通渠道,包括股东大会、报告、网站等[119] 宪章文件情况 - 报告期内,除采纳经修订及重列的组织章程大纲及细则外,宪章文件无重大变动[120]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情况 - 公司呈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年度的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124] - 公司建立由高級管理層組成的環境、社會及管治團隊加強治理[126] - 2023年9月8日,報告經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129] 持份者合作 - 公司透過多種渠道與僱員、客戶等持份者合作[131] 环境、社会及管治议题评估 - 公司已進行重要性評估以確定重大環境、社會及管治議題[132] - 公司重大環境、社會及管治議題包括排放物、僱傭等方面[134] 环境管理措施 - 公司要求分包商遵守環境管理計劃以減少排放物[135] - 報告期內公司無重大違反環境相關法律及法規的情況[135] 股东沟通与资料提供 - 公司採用股東週年大會、年報等渠道與股東溝通[121] - 公司根據GEM上市規則,為股東提供股東大會決議案相關資料[121] 环境目标 - 公司来年目标是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2至3%[137] 排放数据 - 2023年车辆氮氧化物排放0.40千克(2022年:0.74千克)、硫氧化物排放0.03千克(2022年:0.02千克)、颗粒物排放0.03千克(2022年:0.05千克)[139] - 2023年范围1直接排放12公吨二氧化碳当量(2022年:9公吨)、范围2能源间接排放19公吨二氧化碳当量(2022年:20公吨)、范围3其他间接排放2公吨二氧化碳当量(2022年:7公吨),温室气体排放总量33公吨二氧化碳当量(2022年:36公吨)[143] 回收与减排数据 - 2023年回收4.0公吨纸(2022年:3.5公吨),减少19.2公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温室气体(2022年:16.8公吨)[146] 建筑废弃物数据 - 2023年产生建筑废弃物1495公吨(2022年:1654公吨),较2022年减少9%以上[147][149] 能源消耗数据 - 2023年电力消耗36824千瓦小时(2022年:39888千瓦小时)、汽油消耗1100公升(2022年:1100公升)[152] 能源消耗目标 - 公司来年目标是将能源耗量减少2至3%[155] 耗水数据与目标 - 2023年耗水量365立方米(2022年:483立方米),较2022年减少24%以上[156] - 公司来年目标是将耗水量减少2至3%[159] 雇员构成情况 - 报告期末公司有32名全职雇员及4名兼职雇员[165] - 2023年男性雇员22人,2022年为32人;女性雇员2023年14人,2022年15人[166] - 2023年高级管理层10人,2022年13人;营运团队2023年16人,2022年21人;后勤部门2023年10人,2022年13人[166] - 2023年30岁以下雇员2人,2022年5人;30 - 50岁2023年18人,2022年23人;50岁以上2023年16人,2022年19人[166] - 2023年全职雇员32人,2022年43人;兼职雇员2023年和2022年均为4人[166] - 2023年香港地区雇员36人,2022年47人[166] 雇员流失情况 - 2023年男性雇员流失比率31%,流失数量10人;2022年流失比率16%,流失数量5人[168] - 2023年30岁以下雇员流失比率60%,流失数量3人;2022年流失比率40%,流失数量2人[168] 安全规例案件情况 - 报告期内无已结案之轻微偏离建筑地盘(安全)规例案件,2022年有一宗,罚款总金额为零港元,2022年为8,500港元[175] 雇员培训情况 - 2023年受訓僱員人數36人,2022年為47人;2023年總培訓時數105小時,2022年為137小時;2023年和2022年受訓僱員百分比均為100%;2023年和2022年每名僱員平均培訓時數均為3小時[178] - 2023年和2022年按性別劃分,男性受訓僱員百分比均為100%,女性均為100%;男性每名僱員完成的平均培訓時數均為3小時,女性均為2小時[178] - 2023年和2022年按職能劃分,高級管理層受訓僱員百分比均為100%,營運部門均為100%,後勤部門均為100%;高級管理層每名僱員完成的平均培訓時數均為3小時,營運部門均為4小時,後勤部門均為1小時[178] 供应链管理 - 公司對供應鏈管理實施嚴格監控措施,有認可分包商及供應商名單並持續更新,報告期內10名供應商均位於香港[182][183] - 公司要求供應商将可持續和負責任做法融入業務運營,包括安全、環保、道德方面要求[183][184] 质量管理系统 - 公司根據ISO 9001:2008標準建立正式質量管理系統,主要營運附屬公司永明建築的質量管理系統獲相關認證[187] 项目质量控制 - 公司項目管理團隊負責項目質量控制,執行董事密切監察項目進度[188] 资料隐私与法规遵守 - 公司強調資料私隱重要性,遵守香港資料保護法律及法規,報告期內無重大違反產品及服務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