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DT INT'L(00167) - 2024 - 年度业绩
IDT INT'LIDT INT'L(HK:00167)2024-08-09 22:53

财务数据对比 - [2023财年收益约为120万港元,2022财年约为220万港元][1] - [2023财年毛利约为10万港元,2022财年毛损约为300万港元][1] - [2023财年总营运开支约为1090万港元,2022财年约为2350万港元][1] - [2023财年亏损约为1420万港元,2022财年约为2180万港元][1] - [2023年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项为122.1万港元,2022年为0][3] - [2023年银行结馀及现金为59.9万港元,2022年为43万港元][3] - [2023年来自中国客户的收益为122.1万港元,2022年为221.8万港元,收益有所下降][14] - [2023年客户“A”和“B”贡献100%总收益,2022年情况相同][15] - [2023年融资成本为352.3万港元,2022年为515.3万港元][16] - [2023年员工成本总额为345.7万港元,2022年为1487.4万港元][16] - [2022年减值亏损总额为622.3万港元,2023年无减值亏损][17] - [2023年审计服务核数师酬金为132万港元,非审计服务为20万港元;2022年审计服务为125万港元,无非审计服务酬金][17] - [2023年存货成本为112.4万港元,2022年为524.8万港元][17] - [2022年因存货陈旧及可销售程度减少,撇销账面价值约371.1万港元存货,2022年和2023年末集团均无存货][18]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本年度亏损为14,158,000港元,2022年为21,750,000港元,亏损有所收窄][20] - [2023年应收账款为34,440,000港元,扣除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后为1,221,000港元,2022年无此项余额][21] - [2023年银行结余及现金为599,000港元,2022年为430,000港元][23] - [2023年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为74,157,000港元,2022年为76,271,000港元,略有减少][24] - [2023年应付员工成本为3,979,000港元,较2022年的3,770,000港元有所增加][25] - [2023年审计及非审计服务应付款项为3,242,000港元,2022年为1,722,000港元,增长明显][25] - [2023年短期租赁应付租金开支为2,481,000港元,2022年为954,000港元,大幅增长][25] - [2023年借款总额为59,534,000港元,2022年为57,641,000港元,略有增加][26] - [2023年或然负债╱诉讼报告期末金额为2,874,000港元,与2022年持平][29] - [2023财年公司销售收入约为120万港元,较2022财年的220万港元减少约45.5%][34][35] - [2023财年公司毛利约为10万港元,而2022财年为毛损约300万港元][34][35] - [2023财年公司亏损约为1420万港元,较2022财年的2180万港元减少约34.9%][34][35] - [2023财年公司总营运开支约为1090万港元,较2022财年的2350万港元减少约53.6%][35]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应收账款结余约为120万港元,应收账款周转日数增加至5日][37]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银行结余及现金约为60万港元,较2022财年的330万港元减少][38] - [2023财年公司流动负债净额约为3.409亿港元,较2022财年增加约1330万港元][38]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未偿还借款总额约为5950万港元,未偿还股东贷款约为1.964亿港元][38][39]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总资产约为港币180万元,2022财政年度约为港币330万元;总负债约为港币3.427亿元,2022财政年度约为港币3.309亿元;资产负债比率约为14216.7%,2022财政年度约为7342.4%[41]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共聘有50名雇员,2022财政年度为100名;截至该日止年度,员工成本总额约为港币310万元,2022财政年度约为港币1450万元[4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港币1420万元[53][57]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净额及负债净额分别约港币3.40916亿元[53]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结余及现金约为港币59.9万元[53] 债务与融资 - [2024年3月公司接获法定要求偿债书,要求支付1500万港元][4] - [2024年5月公司向高等法院提交单方原诉传票,申请召开债权人大会][4] - [截至报表获批日期,公司仍与债权人就重组计划进行磋商][4] - [订约方A承诺重组于2023年12月31日向集团贷款约1.96398亿港元的还款,且12个月内不会要求偿还重组产生的余下未偿还金额][6] - [集团继续与金融机构磋商续新或开展新融资安排][6] - [集团正与不同债权人磋商重组或结算现有负债][6] - [集团积极探讨其他融资来源,加强资本基础][6] - [2024年1月,订约方A有条件同意收购华能向集团贷款的全数金额][33] - [2024年2月,订约方B有条件同意收购订约方A向集团贷款港币1500万元][33] - [2024年4月,订约方C、D、E分别有条件同意收购订约方A向集团贷款港币1000万元、港币1000万元、港币500万元][33] - [集团部分借款按固定年利率8.0%或10.0%计息,部分借款由控股股东担保或用应收账款抵押][26][27] 诉讼事项 - [2022年4月12日集团提交和解同意传讯令状,和解金额减至约13万美元(约港币101.4万元),2022年5月11日获批,诉讼亏损拨备拨回约港币130万元][3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结清采购订单未付结余;2020年供应商就约港币545.4万元分包费到期未付结余提起诉讼,2022年判决需支付约人民币491.4万元及约人民币11.1万元(约港币554.3万元及约港币12.5万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2022年受限银行结余港币286.3万元用于结算应付账款,余下分包费未结付][30] - [2021年集团因违反雇佣协议被责令支付约港币287.4万元,已确认诉讼亏损拨备,上诉被驳回,截至2023年12月31日后未达成和解协议][31] - [2023年及2022年12月31日,集团无其他重大诉讼或仲裁,有若干非重大诉讼,管理层认为不会对财务状况或业绩产生重大影响][31] 业务运营 - [2023年12月,集团推出自家线上零售平台,在境外平台建立两家网店][6] - [2023年12月集团与潜在客户及供应商重新建立联系,完成约港币122.1万元销售订单后,2024年第一季度逐步恢复营运,恢复销售“Oregon Scientific”品牌电子产品][32] - [集团建立自家线上零售平台,在Noon及Mercado Libre开设新网店,2024年上半年逐步开始营运,不断扩展产品组合][32] - [公司接获超逾港币7000万元订单,预期2024年第三季度完成并交付][32] - [公司业务于2024年第一季度逐渐恢复,已恢复销售“Oregon Scientific”品牌电子产品,并开设线上零售平台和新网店][36] - [公司已接获金额超逾7000万港元的订单,预期将于2024年第三季度完成并交付][36] - [公司于2023年12月恢复运营,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重返盈利水平][58] - [公司已接获超逾7000万港元订单,预计2024年第三季度完成交付][58] - [董事会预计集团2024年保持盈利,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产生经营现金正流入][58] - 集团位于深圳的租赁工厂自2022年3月5日起停产,并于2022年5月31日终止[53] - 集团业务营运自2022年3月5日起暂停[57] 股息政策 - [董事会不建议就2023财年派发股息,2022财年亦无派息][1] - [2023年和2022年度均无派付或建议派付股息][19] - 董事不建议就2023财政年度派发任何股息,2022财政年度也无派息[44] 企业治理 - [公司已采纳证券交易行为守则,全体董事确认在2023年度遵守相关标准][45] - [公司应用并遵守企业管治守则,但偏离守则条文第C.2.1条及第C.1.8条][46] - [公司根据上市规则成立审核委员会,2023年度财务业绩已由其审阅][49] 审计意见 - [核数师对集团综合财务报表不发表意见,因未能取得充足适当审计凭证以就综合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提供基准][52] - [不发表意见基准包括集团持续经营存在重大不明朗因素,如亏损、流动负债净额大、业务营运暂停、法律诉讼未解决等][53][57] - [集团管理层认为集团将有能力持续经营,综合财务报表按持续经营基础编制][53] - [董事会澄清核数师不发表意见仅与持续经营事项有关][55] 企业拯救计划 - [集团正与专业顾问紧密合作制定企业拯救计划,以减轻债务并提供运营资金][59] - [董事计划将具有负债净额的非核心附属公司清盘,预计完成后集团负债净额状况将进一步改善][60] 其他事项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超出流动资产约3.40916亿港元,总负债超出总资产约3.40916亿港元,年度亏损约1415.8万港元][6] - [集团已识别潜在投资者,必要时提供持续财务支持][6] - [集团正实施成本控制措施,争取新商业契机提升盈利能力和现金流][6] - [集团管理层实施计划及措施存在重大不确定性,持续经营取决于负债重组、融资及现金流能力][8] - [公司董事预期采用新订/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不会对集团业绩及财务状况造成重大影响][1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用作财务抵押的资产,也无进行须披露的重大投资、收购或出售[42] - 集团并无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的未来计划[43] - 集团交易主要以港币、美元及人民币计值,无重大外汇风险,未使用金融工具对冲货币风险[4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录得重大经营现金流出净额[5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证券][61] - [全年业绩公布将刊登于联交所及公司网站,2023年年报将适时寄发股东并刊载于相同网站][62] - [股份于2023年4月3日上午九时起暂停在联交所买卖,将继续暂停直至履行复牌指引][63] - [公司执行董事为张钰淇女士,非执行董事为崔啸先生、吴国凝女士及Tiger Charles Chen先生,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徐锦文先生][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