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复旦张江(01349) - 2024 - 中期业绩
复旦张江复旦张江(HK:01349)2024-08-12 19:1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08亿元,较上年同期5.23亿元减少21.94%[3][6] -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7047.31万元,较上年同期6843.75万元增长2.97%[6] -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扣非净利润4367.81万元,较上年同期5490.54万元减少20.45%[6] - 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2764.95万元,上年同期为 - 1.09亿元[6] - 2024年6月30日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23.57亿元,较上年度末23.58亿元减少0.04%[6] - 2024年6月30日总资产28.49亿元,较上年度末28.77亿元减少0.97%[5][6] - 基本每股收益0.07元/股,与上年同期持平[7] - 扣非后基本每股收益0.04元/股,较上年同期0.05元/股减少20.00%[7]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99%,较上年同期增加0.01个百分点[7]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38.06%,较上年同期增加15.38个百分点[7] - 费用化研发投入为154,592,537元,上年同期为117,953,593元,变化幅度31.06%[30] - 资本化研发投入为737,612元,上年同期为637,260元,变化幅度15.75%[30] - 研发投入合计为155,330,149元,上年同期为118,590,853元,变化幅度30.98%[30]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8.06%,上年同期为22.68%,增加15.38个百分点[30] -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为0.47%,上年同期为0.54%,减少0.07个百分点[30] - 营业收入本期数408,123,863元,上年同期数522,827,706元,变动比例 - 21.94%[64] - 营业成本本期数29,399,848元,上年同期数41,577,068元,变动比例 - 29.29%[64] - 销售费用本期数114,492,701元,上年同期数249,225,184元,变动比例 - 54.06%[64] - 管理费用本期数23,374,240元,上年同期数27,454,732元,变动比例 - 14.86%[64] - 研发费用本期数154,592,537元,上年同期数117,953,593元,变动比例31.06%[64]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数 - 5,522,836元,上年同期数59,158,213元,变动比例 - 109.34%[64] - 营业收入下降主要系与推广服务商上海辉正终止合作,里葆多®销售下降所致[64] - 2024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2.22481006亿元,以人民币为主要持有货币单位[67] - 应收账款期末数为1.17527144亿元,占总资产4.13%,较上年期末变动 - 32.56%,主要因票据到期托收到账[66] - 预付款项期末数为0.20384336亿元,占总资产0.72%,较上年期末变动370.66%,因多项合同约定需提前支付的预付款增加[66] - 固定资产期末数为4.91649487亿元,占总资产17.26%,较上年期末变动115.17%,因泰州复旦张江Ⅱ期医药生产基地竣工,由在建工程转入[66] - 在建工程期末数为18.7189万元,占总资产0.01%,较上年期末变动 - 99.92%,变动原因同固定资产[66]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无银行借款、无资产抵押[68][6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暂无重大投资或资本性支出计划[69] - 境外资产为人民币21,296,399元,占总资产比例为0.75%[7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长期股权投资账面净值为人民币279,219千元,持有汉都医药权益约为人民币226,503千元,占集团总资产7.95%[76]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期末数为人民币24,239元,其中股票期初数15,126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9,113元,计入权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 - 13,750,561元[78]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持有Kintara普通股股数为12,592股,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约为人民币24,239元[78] - 证券投资最初投资成本为1377.48万元,期末账面价值为2.4239万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9113元,计入权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为 - 1375.0561万元[79] - 2024年6月30日合并流动资产合计18.69606934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18.69424886亿元[141] - 2024年6月30日合并非流动资产合计9.79089446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07262621亿元[141] - 2024年6月30日合并资产总计28.48696380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28.76687507亿元[141] - 2024年6月30日合并流动负债合计4.81296923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5.05018842亿元[142] - 2024年6月30日合并非流动负债合计0.9976665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1.3105297亿元[142] - 2024年6月30日合并负债合计4.91273588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5.18124139亿元[142]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合计17.23603190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17.59946010亿元[143] - 2024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合计10.43933659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69917943亿元[143]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计27.67536849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28.29863953亿元[143]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负债合计4.23068380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4.50634658亿元[14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合并营业收入为408,123,863元,2023年同期为522,827,706元[145] - 2024年上半年合并营业利润为72,223,824元,2023年同期为63,282,369元[145] - 2024年上半年合并净利润为70,344,013元,2023年同期为68,604,771元[14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340,740,051元,2023年同期为466,212,239元[14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业利润为37,165,160元,2023年同期为44,895,754元[14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为36,864,504元,2023年同期为51,342,057元[148] - 2024年上半年合并其他综合收益税后净额为140,741元,2023年同期为 - 107,588元[146] - 2024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07元,与2023年同期持平[146] - 2024年上半年合并财务收益净额为428,551元,2023年同期为1,676,234元[14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财务收益净额为186,872元,2023年同期为1,537,797元[148] 市场规模与疾病情况 - 预计2023 - 2027年全球医药市场将以3 - 6%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规模可达约1.9万亿美元[13] - 2016 - 2020年中国医药市场整体复合年增长率达3.70%,2020年规模2,214亿美元,预计2025年达3,498亿美元,2030年或达4,574亿美元[13] - 全世界约4.2亿皮肤病患者,中国约1.5亿,2021年中国医院接待皮肤病总诊疗人次925.59万左右,较2013年增加266.69万[14] - 2017 - 2021年中国广泛皮肤病治疗及护理市场规模从3,004亿元增长至4,71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1.95%[14] - 肺癌等五种癌症占我国全部新发恶性肿瘤病例的57.27%,我国每年约220万新发癌症病例,死亡160万人,近二十年发病率和死亡率以20%速度攀升[16] - 2020年中国新发癌症457万人,占全球23.7%[16] - 预计到2027年全球肿瘤支出将达3,700亿美元[16] 公司业务产品情况 - 公司主营收入源于医药产品销售收入,主要产品有皮肤科和抗肿瘤产品[19] - 艾拉®是全球首个针对尖锐湿疣的光动力药物,降低了治疗后复发率[19] - 复美达®是全球首个针对鲜红斑痣的光动力药物,有化合物结构稳定等优势[20] - 里葆多®是蒽环类药物更新换代产品,2018年销售额约26亿元,2023年超36亿元,六年累计增长38.46%[21] - 公司已产业化的主要产品有艾拉®、复美达®、里葆多®、昂内达®,分别于2007年、2017年、2009年、2021年上市销售[63] - 公司主要产品为光动力平台的艾拉®和复美达®、纳米技术平台的里葆多®[61] -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产品艾拉®销售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9.37%[61] - 2023年度里葆多®销售不及预期致公司2023年度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61] - 报告期内里葆多®单产品对集团贡献的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比下降45.83%[61] - 复美达®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比增长36.17%[62] 公司技术平台情况 - 公司形成基因工程、光动力、纳米和口服固体制剂技术平台[21] - 公司向光动力药物和抗体偶联药物两个技术领域战略聚焦[21] - 公司核心技术均为自主研发取得[21] - 公司基因工程技术平台开发了多种类型产品并实现多项技术转让[22] - 未来公司将加强已进入临床的基因工程技术平台项目研究及注册[22] - 抗体偶联药物是公司基因工程技术平台重要研发方向[22] - 公司光动力药物主要为治疗尖锐湿疣的艾拉®和治疗鲜红斑痣的复美达®,在研项目有美国II期临床试验和盐酸氨酮戊酸适应症扩展项目等[23] - 国内已上市光动力药物有血卟啉、盐酸氨酮戊酸、维替泊芬、海姆泊芬四个品种,公司上市产品覆盖其中两个品种[24] - 公司治疗肿瘤的里葆多®于2009年8月上市销售[25] 公司研发项目进展 - 2024年1月,公司盐酸氨酮戊酸颗粒剂用于成人保乳手术辅助的乳腺癌手术可视化项目获II期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28] - 2024年2月,公司盐酸氨酮戊酸颗粒剂用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手术切除辅助的膀胱癌手术可视化项目获验证性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28] - 2024年3月,公司盐酸氨酮戊酸口服溶液用粉末用于高级别脑胶质瘤(WHO分级III - IV级)术中辅助的脑胶质瘤手术可视化项目获验证性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并于6月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28] - 2024年5月,公司抗Trop2抗体偶联SN38药物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的剂量递增研究和三阴性乳腺癌队列拓展之I期临床研究的数据结果于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官网发表[28] - 2024年6月,公司用于治疗HER2低表达的抗Her2抗体偶联BB05药物乳腺癌临床研究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28] - 2024年7月,公司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的抗DLL3抗体偶联药物I期临床研究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28] - 公司在光动力药物研发领域多个项目取得进展,如海姆泊芬完成美国II期临床研究开始IV期临床研究[37] - ADC药物研发领域多个项目处于I期临床研究阶段,如抗Trop2抗体偶联SN38完成I期临床研究进行中[37] - 其他药物研发领域多个项目有不同进展,如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通过国内一致性评价[38] - 盐酸氨酮戊酸光动力治疗宫颈癌前病变基本完成II期临床研究,将开展III期研究[45] - 盐酸氨酮戊酸光动力治疗中重度痤疮完成II期临床试验,将开展III期研究[46] - 盐酸氨酮戊酸光动力治疗光角化病正在进行II期临床试验[46] - 复美达在美国开展II期临床研究已完成临床研究中心选定[49] - 公司第一个ADC药物是治疗肿瘤的注射用重组人鼠嵌合抗CD30单克隆抗体 - MCC - DM1偶联剂,为研发积累经验和技术[50] - 公司第二个ADC药物抗Trop2抗体偶联药物正在开展I期临床研究,针对三阴乳腺癌适应症人群已获初步疗效及安全性数据,将尽快启动III期临床研究[50] - 公司基于BB05平台研发的抗Her2、抗Trop2抗体偶联药物正在开展I期临床研究,抗DLL3抗体偶联药物于2023年12月获I期临床试验批准,2024年7月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51] - 针对早期帕金森病的卡左双多巴控释片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