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收益约29.751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20.6%(2023年上半年约24.676亿港元)[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亏损约4210万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溢利1.076亿港元)[1]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1.74087亿港元,2023年为2.99571亿港元[2]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均为10.08港仙,2023年为盈利25.74港仙[2] - 2024年上半年全面收入总额亏损约5721.7万港元,2023年为1.0469亿港元[3]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23255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4009亿港元[4]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18.56208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0.46494亿港元[4]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719,546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872,544千港元[5]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1,136,662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173,950千港元[5] - 2024年上半年各经营及呈报分部总收益为2,975,102千港元,2023年为2,467,582千港元[9] - 2024年上半年各经营及呈报分部总业绩为112,817千港元,2023年为223,091千港元[9]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40,025千港元,2023年溢利142,252千港元[9] - 2024年上半年即期税项为6,782千港元,2023年为18,043千港元[11] - 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2,855千港元,2023年为33,860千港元[12] - 2024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3,291千港元,2023年为3,379千港元[13] - 2024年上半年使用权资产折旧为13,424千港元,2023年为12,513千港元[13] - 2024年上半年无形资产摊销为874千港元,2023年为809千港元[1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净亏损约4210万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纯利10760万港元,按期减少约139.1%[23] - 2024年上半年收益约29.751亿港元,2023年上半年约24.676亿港元,按期增加约20.6%[23] - 2024年上半年毛利约1.741亿港元,2023年上半年约2.996亿港元,按期减少约41.9%[23] - 2024年上半年毛利率约为5.9%,2023年上半年约为12.1%[23] - 2024年上半年一次性投资于合营企业的减值亏损约2280万港元,2023年同期一次性收益约3700万港元[23] - 不考虑一次性损益,2024年上半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净亏损约1930万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纯利7060万港元,按期减少约127.3%[23] - 2024年截至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958438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44855千港元[19] - 2024年截至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317291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50559千港元[20] - 2024年上半年末期股息为9664千港元,每股2.3港仙;2023年为13866千港元,每股3.3港仙[17] - 2024年6月30日合营企业权益的减值亏损为35810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3000千港元[18] - 2024年6月30日,集团营运资金约为1,136.7百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约1,174.0百万港元减少约3.2%,流动比率由约2.35倍上升至约2.58倍[31] - 2024年6月30日,集团银行结余及现金约为701.7百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约823.0百万港元减少约14.7%,报告期内经营现金流出约93.5百万港元(2023年上半年经营现金流入约71.5百万港元)[31]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无未偿还银行借款(2023年12月31日为0.8百万港元),资产负债率为0.0%(2023年12月31日约0.1%)[31] - 2024年6月30日,集团约735,000港元的若干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及约19.4百万港元的短期银行存款已质押,以获取银行融资(2023年12月31日分别约为745,000港元和约21.6百万港元)[35] - 报告期内,员工成本(包括董事酬金)约为1.30798亿港元,2023年上半年约为1.38668亿港元[51] - 2024年6月30日,集团聘请约1033名雇员,2023年12月31日约为978名[51] - 报告期内,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2024年6月30日无库存股份[52] - 董事会决议不就报告期宣派中期股息,2023年上半年也无[53]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空运业务2024年上半年分部业绩约361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60.9%(2023年上半年约9230万港元)[1] - 海运业务2024年上半年分部业绩约545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32.0%(2023年上半年约4130万港元)[1] - 国际快递及包裹服务业务2024年上半年分部业绩约131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82.2%(2023年上半年约7360万港元)[1] - 空运货运代理业务占报告期内集团总收益约61.4%(2023年上半年约50.3%),收益约1,827.1百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47.3%,毛利约74.5百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45.3%[25] - 海运货运代理业务占报告期内集团总收益约12.8%(2023年上半年约13.0%),收益约379.8百万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增加约18.5%,毛利约69.6百万港元(2023年上半年约64.7百万港元)[26] - 物流服务分部占报告期内集团总收益约1.4%(2023年上半年约1.6%),收益约41.4百万港元(2023年上半年约38.4百万港元),毛利约4.6百万港元(2023年上半年约3.0百万港元)[27][28] - 国际快递及包裹服务占报告期内集团总收益约22.9%(2023年上半年约31.6%),收益约682.0百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12.4%,完成约34.8百万件(2023年同期约74.9百万件),毛利约19.6百万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减少约75.4%[29] - 其他业务分部报告期内收益约44.8百万港元(2023年上半年约89.5百万港元),毛利约5.8百万港元(2023年上半年约15.9百万港元),毛利率由2023年上半年的17.8%减至报告期内的13.0%[30] 公司近期重大事项 - 2024年7月5日,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联城与Kazpost订立合伙协议,将成立法定资本100万美元的合伙企业,联城拥有60%权益[36] - 2024年7月19日,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以881万元人民币(约947.7万港元)购买上海圆通国际货物运输代理有限公司全部股权[36] - 2024年8月6日,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Jumbo将合营企业OTX Logistics B.V.的50%股份转让给Uniserve,代价为1欧元,预计下半年完成[36] 行业市场趋势 - 2024年上半年全球航空货运量较2023年同期增长约15%,已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0%水平,预计收入达1500亿美元[40] - 2024年全球集装箱运输量预计增长2.5%,主要航线和区域航线总运量较2023年均上升[40] - 预计到2025年,全球跨境电商交易额将达45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0%[41] - 2024年上半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为21.1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1%,出口总额同比增长8.7%[41] - 预计到2027年,全球物流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投资将达2500亿美元[42] 公司未来发展策略 - 2024年下半年,公司将加快拓展国际网络,重点加强与全球主要经济体合作,深化拓展新兴市场[43] - 公司将打造“优势精品专线”,持续加大资源投入,增强基础设施和运营能力[43] - 公司基于圆通航空的航空机队资源,打造南亚、东北亚、澳洲和欧洲空运精品线路产品,根据现有海运服务情况,打造东南亚、北美海运精品线路产品[44] - 公司计划深化与Temu和TikTok Shop等主要电商平台合作,拓展与其他全球电商平台合作关系[45] - 2024年下半年,公司将优化包含国际快递、国际供应链、国际货运等八大业务,加强国内外客户互联互通[46] - 公司已逐步启动与圆通速递的营销融合项目,通过5000多家加盟商触达、营销有国际物流需求的客户[46] 公司相关基础信息 - 截至2023年底,圆通速递快递服务网络覆盖中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县级以上城市覆盖率达99.89%,拥有加盟商5000多家[46] - 公司审核委员会由一名非执行董事王丽秀女士及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钟国武先生和李东辉先生组成,钟国武先生为主席[56]
圆通国际快递(06123) - 2024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