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泰和科技(300801) - 2024 Q2 - 季度财报
泰和科技泰和科技(SZ:300801)2024-08-22 16:35

利润分配 - 公司拟以215,304,10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0元(含税),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1] - 每10股派息数为0.50元(含税),分配预案的股本基数为215,304,100股,现金分红金额为10,765,205.00元(含税)[85] - 现金分红总额(含其他方式)占利润分配总额的比例为100.00%[85] - 2023年年度权益分派以208,626,300股为基数,每10股派1.67元,现金分红总额34,840,592.10元[148]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为1,089,945,945.31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61%[10]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4,251,419.58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0.05%[10]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4,399,702.30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2.75%[10]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7,157,767.80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9.21%[10]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为0.2500元/股,较上年同期下降11.63%[10] - 本报告期稀释每股收益为0.2500元/股,较上年同期下降11.63%[10] - 本报告期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29%,较上年同期下降0.28%[10]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为3,162,898,152.45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45%[10]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356,713,235.81元,较上年度末下降0.62%[10]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8,994.5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61%[1]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425.14万元,同比下降10.05%[1]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1,089,945,945.31元,同比增长4.61%;营业成本935,081,043.20元,同比增长6.79%[44] - 销售费用11,206,117.43元,同比减少12.89%;管理费用37,160,475.50元,同比减少21.27%[44] - 财务费用 -5,434,042.96元,同比减少38.93%,主要系本期汇兑收益增加;所得税费用8,694,060.35元,同比减少48.83%,主要系利润总额减少[44] - 研发投入29,044,941.14元,同比减少16.0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47,157,767.80元,同比增长39.21%,主要系承兑汇票支付货款增加[44]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49,283,555.26元,同比减少3,225.65%,主要系理财赎回;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33,579,009.66元,同比增长78.56%,主要系员工持股计划款及分红减少[4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28,291,645.49元,同比增长44.42%,主要系理财赎回[44] - 报告期投资额为11.62亿元,上年同期为7.66亿元,变动幅度为51.72%[51] 非经常性损益情况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9,851,717.28元,其中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35,524.90元,政府补助6,991,561.98元,金融资产和负债损益4,796,297.37元,资金占用费407,198.88元,其他营业外收支-566,921.22元,所得税影响额1,811,944.63元[12] 行业与产品概况 - 公司所属行业为专项化学用品制造,处于稳步发展阶段[14] - 公司主要产品为水处理药剂及其联副产品,无明显周期性[15] 销售模式与市场分布 - 公司仅向水处理服务商及贸易商销售产品,不直接面向终端客户[17] - 公司是全球最大最全的水处理药剂生产企业之一,内销、外销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40.40%、59.60%[18] 业务拓展与研发投入 - 公司持续扩展业务,拓展产品新应用领域[19] - 公司加大研发投入,拥有多个高层次创新平台和先进仪器设备[20][21] - 公司在新能源电池及材料、生物化工、电子化学品等新领域开展数百个研发项目[3] 产能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水处理剂产能达57.88万吨/年,原材料产能总计32万吨/年[22] - 24万吨/年三氯化磷中8万吨/年于2024年7月正式投入使用[2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水处理剂产能为57.88万吨/年(不含复配产品及联产品乙酰氯、副产品盐酸)[32] - 公司水处理剂原材料产能总计达到32万吨/年,包括24万吨/年三氯化磷(其中8万吨/年三氯化磷于2024年7月正式投入使用)、5万吨/年亚磷酸液体、3万吨/年亚磷酸固体[3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水处理剂产能达57.88万吨/年,原材料产能总计32万吨/年,其中8万吨/年三氯化磷于2024年7月正式投入使用[40] 产品销量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总销量37.50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13.02%,其中水处理剂销量14.86万吨,较上年同期增加17.73%,氯碱销量22.64万吨[1] - 2024年上半年,水处理药剂国内销量为7.81万吨,同比增长15.15%;国外销量为7.05万吨,同比增长20.72%[1] 各业务线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水处理药剂及其联副产品营业收入948,879,473.89元,同比增长4.17%,营业成本791,043,053.55元,同比增长8.08%,毛利率16.63%,同比减少3.03%[45] - 氯碱产品营业收入138,993,970.16元,同比增长6.90%,营业成本143,513,541.21元,同比减少0.07%,毛利率 -3.25%,同比增长7.20%[45] 产品收入与成本分析 - 公司水处理药剂产品因销量增加17.73%,受原材料价格下降影响产品售价下降,但收入仍增加4.17%[1] 影响净利润因素 - 公司因出售房产计提减值、子公司氯碱产品亏损、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等因素影响净利润3,263.27万元[1] 技术研发进展 - 乙二胺二琥珀酸三钠(EDDS)合成技术完成小试,进入技术储备状态[5] - 高能量密度锂硫电池的研发及产业化应用完成中试[22] - 乙二胺二邻苯基乙酸/钠(EDDHA/Na)合成技术处于小试阶段[6] - 双烷基叔胺合成技术处于小试阶段[7] - 异噻唑啉酮合成技术完成小试,进入技术储备状态[8] - 异噻唑啉酮衍生物系列产品合成技术处于小试阶段[9] - AMPS合成技术完成小试,进入技术储备状态[10] - 过硫酸钠合成技术处于小试阶段[11] - 过硫酸铵合成技术处于小试阶段[12] - 溶剂法聚马合成新工艺完成小试,进入技术储备状态[13] - 三氯氢硅、氧化锌等多项合成技术研究处于小试阶段[48,49,50,51,52,53,54,55,56,57,58,60,61,69,70,71,72,73,79,80,81,82,86,87,88,89,90] - 聚丙烯酸酯树脂等多项合成技术研究完成小试,进入技术储备状态[59,62,63,64,65,66,67,68,74,75,76,78,83,84,85,91] - 化妆品及保健品原料领域卡波姆系列产品工艺部分完成优化[77] - 公司多项技术研究处于小试阶段,部分完成小试进入技术储备状态,如导电离子凝胶合成技术等[29] 公司定位与销售模式定位 - 公司定位为专业精细化学品生产商,专注精细化学品全流程,在水处理药剂行业坚持特定销售模式[31] 公司标准与专利情况 - 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20项、行业标准28项[3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获有效授权发明专利111件、实用新型专利72件[34] - 公司拥有一种二乙烯三胺五亚甲基膦酸连续化生产工艺发明专利,专利号为ZL201310635408.1,授权日期为2016/1/6[35] - 公司拥有一种聚天冬氨酸共聚物水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专利号为ZL201410068524.4,授权日期为2016/3/23[35] - 公司拥有一种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连续化生产方法发明专利,专利号为ZL201310405008.1,授权日期为2016/4/20[35] - 公司拥有一种用于油田注水的阻垢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专利号为ZL201410061468.1,授权日期为2016/4/20[35] - 公司拥有一种高效粘泥剥离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专利号为ZL201410332974.X,授权日期为2016/5/11[35] - 公司拥有一种松香基接枝聚天冬氨酸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专利号为ZL201410107424.8,授权日期为2016/5/25[35] - 公司拥有一种油气田高温酸化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专利号为ZL201410068547.5,授权日期为2017/1/11[35] - 公司拥有一种水溶性壳聚糖季铵盐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专利号为ZL201410044922.2,授权日期为2017/3/15[35] - 公司拥有一种马来酸二甲酯合成装置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为ZL201621145499.6,授权日期为2017/5/31[35] - 公司拥有水煤浆分散稳定剂发明专利,专利号为ZL201610209145.1,授权日期为2017/9/29[35] - 公司拥有一种乌洛托品的生产装置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日期为2020/6/16[36] - 公司拥有3,3` - 二硫代二丙酸甲酯合成装置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日期为2020/6/30[36] - 公司拥有一种热像仪安全生产控制装置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日期为2020/6/30[36] - 公司拥有一种亚磷酸二甲酯的连续化合成装置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日期为2020/7/14[36] - 公司拥有一种物料固含量自动调整及转料装置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日期为2020/7/31[36] - 公司拥有一种阻燃剂环己胺二甲叉膦酸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授权日期为2020/8/4[36] - 公司拥有一种水处理剂HEDP的连续化生产装置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日期为2020/8/4[36] - 公司拥有一种液体储罐装置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日期为2020/9/15[36] - 公司拥有双季铵盐的连续化生产装置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日期为2020/9/29[36] - 公司拥有环氧琥珀酸合成过程中催化剂的循环利用装置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日期为2020/9/29[36] - 公司拥有多项专利,如利用过氧化氢/树脂催化烯类单体水相聚合方法(专利号ZL201811623324.5)[37] - 从二氯丙醇 - 水 - 氯化氢共沸物中分离二氯丙醇方法(专利号ZL201711247421.4)[37] - 羟基亚乙基二膦酸晶体连续化生产方法(专利号ZL201910986577.7)[37] - 氨基三亚甲基膦酸晶体连续化生产方法(专利号ZL201910986576.2)[37] - 循环水冷却装置(专利号ZL202021195069.1)[37] - 聚天冬氨酸锌盐制备方法(专利号ZL201911278948.2)[37] - 聚天冬氨酸锌盐合成方法(专利号ZL201911278947.8)[37] - 三(2 - 氯乙基)胺盐酸盐制备方法(专利号ZL201711482855.2)[37] - 氨基酸甲酯盐酸盐生产装置(专利号ZL202020875170.5)[37] - 用于湿法磷酸浓缩系统的阻垢分散剂及制备(专利号ZL201811485389.8)[37] - 公司拥有多项专利,如一种含吡啶基1,3,4 - 恶二唑水溶性荧光聚合物及其合成方法于2021年12月10日获得发明专利[38] - 一种二氯丙醇盐酸共沸液的分离装置于2021年11月16日获得实用新型专利[38] - 一种精制辅酶Q10的萃取方法及装置于2022年4月15日获得发明专利[38] - 一种四乙酰乙二胺的制备方法于2022年4月8日获得发明专利[38] - 一种活性炭的回收及利用方法于2022年3月4日获得发明专利[38] - 一种双季铵盐的连续化生产方法于2022年4月8日获得发明专利[38] - 一种(2 - 膦酸 - 亚丙基)丙二酸的制备方法于2022年4月8日获得发明专利[38] - 一种聚丙烯酸及其盐的生产方法于2022年3月4日获得发明专利[38] - 一种油酸咪唑啉的合成方法于2022年3月15日获得发明专利[38] - 一种可降解减水剂及其合成方法于2022年4月22日获得发明专利[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