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东原仁知服务(02352) - 2024 - 中期业绩

公司更名与上市 - 公司于2020年12月30日更名为东原仁知城市运营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H股在港交所主板上市[6] - 公司2022年4月29日H股上市,行使部分超额配股权后累计发行16,990,867股H股,所得款项净额约13980万港元,截至2024年6月30日已动用约13070万港元[85] 股权收购 - 公司2024年6月21日收购上海常青社约90.73%股权,并对2023年度财务资料追溯重列[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向上海迪眩收购上海常青社90.73%股权,入账作共同控制下的业务合并[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向深圳迪睿收购上海眩海99%股权,入账作共同控制下的业务合并[6] - 2024年6月21日,公司向迪马实业的附属公司上海迪眩收购上海常青社90.73%股权,购买代价为人民币28百万元[34] - 2023年1月31日公司向迪马实业附属公司收购上海眩海99%股权,购买代价为人民币1元[38] - 报告期内除收购上海常青社约90.73%股权外,无其他重大投资、收购或出售事项[87] 财务数据 - 收益 - 2024年上半年集团收益约7.699亿元,较2023年同期约7.277亿元增加约5.8%[1] - 物业城市服务收益约4.624亿元,占总收益约60.0%,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11.8%[1] - 美好生活服务收益约1.155亿元,占总收益约15.0%,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1.7%[1] - 涉外、科技、医疗等综合服务收益约1.920亿元,占总收益约25.0%,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2.5%[2] - 美好生活服务于某一时间点确认的客户收益为13,395(对比前期19,399)[14] - 涉外、科技、医疗等综合服务于某一时间点确认的客户收益为193(前期为0)[14] - 整体于某一时间点确认的客户收益为769,883(对比前期727,735)[14] - 2024年上半年收益7.56295亿元,2023年同期为7.08336亿元,其中物业城市服务4.62384亿元(2023年:4.1346亿元)、美好生活服务1.02135亿元(2023年:0.98081亿元)、涉外等综合服务1.91776亿元(2023年:1.96795亿元)[16] - 报告期物业城市服务收益约4.624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11.8%[43] - 报告期公司收益增加4220万元或5.8%至7.699亿元,主要因业务持续拓展[56] - 美好生活服务收益占总收益约15.0%,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1.1%[50] - 涉外、科技、医疗等综合服务收益占总收益约25.0%,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2.0%[54] - 报告期涉外综合服务收益增加13.9%至9330万元,因业务扩张[53] - 报告期医疗综合服务收益增加16.1%至3890万元,因向医院扩张服务[53] - 报告期数字化及智能化技术服务收益减少51.0%至280万元,因项目完工和减少[53] - 报告期养老综合服务收益增加27.1%至2710万元,因养老项目入住率提升[54] - 报告期咨询管理服务收益减少45.0%至2980万元,因相关服务项目完结减少[54] 财务数据 - 毛利与利润 - 2024年上半年毛利约1.258亿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4.2%,毛利率为约16.3%,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1.7个百分点[2] - 报告期利润约2520万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1.2%,公司股东应占报告期利润约2390万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2.1%[2] - 2024年上半年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为0.36元,2023年同期为0.37元[3]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成本392万元,2023年同期为356.1万元,其中借款利息开支8.4万元(2023年:3.4万元)、保理安排利息开支2万元(2023年:23.3万元)、租赁负债利息开支383.4万元(2023年:329.4万元)[18] - 2024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开支前利润相关,折旧费用自有物业等972万元(2023年:839.1万元)、使用权资产787.7万元(2023年:660.8万元),出售物业等收益净额551.3万元(2023年:346.3万元)[19] - 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206万元,2023年同期为514.3万元,中国一般企业所得税税率25%,部分附属公司有15%或20%优惠税率[20]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0.36元,2023年同期为0.37元,用于计算的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利润2394.3万元(2023年:2446.1万元)[22] - 报告期销售成本增加4760万元或8.0%至6.441亿元,因分包成本增加[58] - 报告期毛利减少4.2%至1.258亿元,毛利率降至16.3%,较2023年同期减少1.7个百分点[59] - 报告期销售及营销开支为1830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1750万元增加4.6%[63] - 报告期行政开支为7990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8480万元减少5.7%[64] - 报告期金融资产减值亏损净额为550万元,2023年同期为350万元[65] - 报告期融资收入为60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40万元增加36.8%;融资成本为390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360万元增加10.1%[66] - 报告期除所得税开支前利润减少9.3%至2730万元,2023年同期为3000万元[67] - 报告期所得税开支减少60.0%至210万元,2023年同期为510万元[68] 财务数据 - 资产与负债 - 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约5.003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约5.069亿元略有减少[5] - 2024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支出434.7万元,2023年同期为706.5万元[24] - 2024年6月30日无形资产账面净值2.93266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2.98089亿元,其中软件1427.9万元(2023年末:1354.8万元)、客户关系6691.9万元(2023年末:7247.3万元)、商誉2.12068亿元[25]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等账面值7472.78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6885.96万元,其中应收关联方贸易应收款275.549万元(2023年末:305.529万元)、应收第三方贸易应收款468.938万元(2023年末:374.749万元)[2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1年以内为538,667千元,1至2年为164,763千元,2至3年为27,209千元,3年以上为13,990千元;2023年12月31日对应数据分别为419,737千元、202,985千元、41,354千元、16,202千元[2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股份每股人民币1元的H股数目为66,991千股,金额为66,991千元;2023年12月31日数目和金额均为66,991千元[2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289,803千元,其中应付关联方8,014千元,应付第三方中应付劳工成本216,961千元、应付建筑成本14,122千元、应付消耗品款项50,706千元;2023年12月31日贸易应付款项为300,132千元[3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应计费用及其他应付款项为290,786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293,864千元[3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合约负债中物业城市服务为225,030千元,美好生活服务为6,522千元,涉外、科技、医疗等综合服务为20,526千元,总计252,078千元;2023年12月31日对应数据分别为239,294千元、36,205千元、20,158千元,总计295,657千元[3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账龄1年以内为253,288千元,1至2年为26,980千元,2至3年为5,825千元,3年以上为3,710千元;2023年12月31日对应数据分别为240,592千元、37,721千元、17,347千元、4,472千元[32] - 2023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经重列后为494,309千元,较原先呈列增加115,774千元[36] - 2023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经重列后为1,034,131千元,较原先呈列增加17,535千元[36] - 2023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经重列后为922,145千元,较原先呈列增加47,584千元[36] - 2023年12月31日资产净值经重列后为506,866千元,较原先呈列增加13,427千元[37]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等为7.473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6.886亿元增加8.5%[70]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2.898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001亿元减少3.4%[72] - 2024年6月30日合约负债为2.521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957亿元减少14.7%[73] 财务数据 - 股息 - 董事会建议2024年上半年派付中期股息每股0.036元(含税),2023年同期为零[2] - 公司董事提议2024年上半年派中期股息每股0.036元,共计241.2万元,2023年同期无;2023年末期股息每股0.03元,共计201万元已获批[21] - 董事会建议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宣派中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036元(含税),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为零[95] - 股息分派计划待2024年10月23日临时股东大会批准,预期2024年12月23日或前后派付;应付股东中期股息以人民币宣派、港元支付,汇率按中国人民银行于临时股东大会前七日公布的人民币兑港元平均汇率计算[96] - 公司作为中国国内企业,将扣10%中期股息作为企业所得税后,向2024年10月28日名列公司H股股东名册的非居民企业股东分配中期股息[96] - 公司应代扣代缴H股个人股东个人所得税,不同税收协议国家或地区居民适用不同税率,如10%、低于10%、高于10%但低于20%、20%等[97] - 确定出席临时股东大会并投票权利的记录日期为2024年10月15日,过户文件及股票需于该日下午4时30分前送达指定处[98] - 确定享有中期股息资格(待股东批准)的记录日期为2024年10月28日,过户表格及股票需于该日下午4时30分前送达指定处[99] - 载有建议宣派中期股息资料及召开临时股东大会通告的通函将于2024年9月26日或之前刊于公司及联交所网站并按需寄给股东[100] 会计准则影响 - 2024年1月1日起生效的新订及经修订准则等对公司会计政策无重大影响[11] - 香港会计准则第21号(修订本)于2025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公司董事预期应用该修订本对财务报表无影响[12]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0号及香港会计准则第28号(修订本)生效日期待定,公司董事正评估其对财务报表的影响[12] 业务布局与规模 - 公司仅一个业务分部,从事物业城市服务、美好生活服务及涉外、科技、医疗等综合服务[15] - 公司主要经营实体、客户收益、非流动资产均位于中国[16]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在中国74座城市经营及管理589个物业项目,总在管建筑面积约为5830万平方米[39]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已订立合约,管理78个城市总建筑面积约6810万平方米的649个物业项目[39] - 公司通过物业管理服务、美好生活服务、涉外科技医疗等综合服务三条业务线提供多元化服务[40][41] - 公司以“大物业 • 全价值”为发展战略,布局四大领域,覆盖六大区域[39] - 报告期源自迪马集团项目在管建筑面积约1750万平方米,较2023年6月30日增加约11.0%[44] - 报告期源自独立第三方项目在管建筑面积约2850万平方米,较2023年6月30日增加约4.8%[44] - 2024年6月30日住宅物业在管建筑面积约3870万平方米,占比约77.5%,较2023年同期增长约5.5%[47] - 2024年6月30日非住宅物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