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晶门半导体(02878) - 2018 - 年度财报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8年销售额上升约19%至9810万美元,出货量按年增长约37%至2.958亿件[7][9] - 2018年毛利为2820万美元,比去年减少约3.9%,毛利率下跌6.9个百分点至28.7%[7] - 2018年亏损净额为1380万美元,每股亏损为0.55美仙(4.26港仙)[7] - 2018年订单出货比率为1.0[6][7]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净现金状况连同通过损益以反映公平价值的财务资产约为2220万美元,资产净额约为7900万美元[9] - 2018年公司总销售和出货量分别同比增长约19%和37%[9] - 2018年公司净亏损1380万美元,主要因滞销库存拨备、净投资收入减少及知识产权和相关投资的高摊销费用所致[9] - 2018年公司总销售额为9810万美元,2017年为8250万美元[34][35] - 2018年公司亏损净额为1380万美元,2017年为1030万美元[34][35] - 公司总付运量同比增长约37%至约29580万件,2017年为21520万件[36] - 2018年公司整体订单出货比率为1.0,2017年为1.1[36] - 公司总销售额同比增长约19%至约9810万美元,2017年为8250万美元[36] - 公司毛利率减少6.9个百分点至28.7%,2017年为35.6%;毛利减少至2820万美元,2017年为2930万美元[36] - 公司总开支轻微减少100万美元至4870万美元,2017年为4970万美元,同比减少2%[36] - 公司产品工程开发开支由3450万美元减少至3150万美元,减少300万美元,同比下跌8.7%;产品工程开发成本占销售额的32.1%,2017年为41.8%[36] - 公司行政开支为1320万美元,较2017年的1190万美元增加130万美元[38][45] - 2018年公司其他收入合共460万美元,2017年为610万美元[39][46] - 公司于财政库务投资录得投资净收入200万美元,2017年为390万美元[42][47] - 2018年公司出售约60%的财务资产投资净额以满足现金需求[44][48] - 2018年公司税前亏损1380万美元,2017年为1030万美元;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1370万美元,2017年为1020万美元,主要因库存拨备及净投资收入减少[51] - 2018年底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银行存款总计1340万美元,2017年为2330万美元[51] - 2018年底公司除韩国子公司银行贷款20万美元外无其他主要借贷,现金余额主要投资于各类银行存款[51] - 2018年公司资本开支为190万美元,2017年为550万美元;2018年底无重大已商定合约但未动用之资本开支,2017年为30万美元[51] - 2018年公司总付运量按年上升约37%至约2.958亿件,总销售额增长约19%至约9810万美元,增长主要得益于大型显示驱动器IC和双稳态显示驱动器IC业务[53][55] - 2018年先进显示付运量1.844亿件,较2017年的1.604亿件增长15%[57] - 2018年大型显示付运量5800万件,较2017年的1490万件增长289%;其他产品付运量5340万件,较2017年的3990万件增长34%[57] - 2018年先进显示(AD)产品总付运量按年上升约15%至约18440万件,2017年为16040万件[59] - 2018年大型显示(LD)产品付运量按年增长约289%至约5800万件,2017年为1490万件[62][68] - 其他类别产品付运量按年增长约34%至约5340万件,2017年为3990万件[66][70] - 2018年公司研发支出约3150万美元,占年度总开支的64.7%及销售额的32.1%[87][92] 业务发展与战略规划 - 公司未来一年专注增加股东价值,包括抓住增长强劲的应用市场、创造新收入来源、优化营运利润率和进行有效库存管理[9] - 2019年行业预计充满挑战和机遇,公司凭借新产品、拓宽的产品组合和战略性地域覆盖范围准备抓住增长机会[11][13] - 公司开发了世界首枚PMOLED TDDI IC,预计2019年开始批量生产[18][20][22][24] - 公司在大型显示驱动器IC主要客户Panda - FPD业务中的份额同比大幅增长[19][23] - 公司双稳态显示驱动器IC赢得用于著名零售连锁店电子货架标签的订单[20][24] - 公司移动触摸屏控制器IC赢得若干领先手机制造商及可挠式AMOLED模组制造商的订单[20][24] - 2018年公司实现收入和出货量增长,主要得益于双稳态显示驱动器IC和大型面板显示驱动器IC的强劲表现[26][31] - 2018年年中公司制定改善和优化库存管理的策略[28][32] - 公司制定计划,利用新技术产品优化营运利润率,有效管理并尽量减低营运开支[28][32] - 2018年公司推出多项新产品,其中PMOLED触控与显示驱动集成(TDDI)IC预计成为2019年及以后主要收入来源[54][56] - 公司凭借南京科技中心加强大型显示驱动IC业务,为中国业务发展奠定基础[54][56] - 公司触摸屏控制器IC及双稳态显示驱动器IC赢得国际品牌重要订单,预计2019年开始量产[55][56] - 公司成功增加在主要客户Panda - FPD的4K超高清TV及全高清显示器业务的份额,带来产品付运量及销售额增长[63][68] - 公司与Panda - FPD及CEC Panda在成都的新8.6代线晶圆厂合作开发针对高端120Hz超高清电视和8K电视市场的点对点点对点显示驱动IC[63][68] - 公司成为成都晶圆厂及咸阳彩虹光电科技的主要合格供应商,2018年底开始为成都晶圆厂批量生产,2019年3月开始为咸阳彩虹光电科技批量生产[64][69] - 公司2018年的关键创新PMOLED TDDI IC SSD7317于年底正式推出市场,预计2019年上半年开始试产[59] - 公司双稳态显示IC业务2018下半年因电子货架标签需求激增持续强劲增长,已赢得知名零售连锁店电子货架标签应用订单[59] - 公司新开发支持7英寸至13英寸双稳态显示面板的产品于2018年开始量产[59] - 2018年底公司流片一款新的可折叠AMOLED触摸屏控制器IC,为利用可折叠AMOLED显示屏趋势做准备[73] - 2018年关键创新产品PMOLED TDDI IC预计2019年下半年量产,支持可折叠式AMOLED面板的触摸屏控制器IC也将于2019年下半年量产[76][82][85][91] - 与Panda - FPD合作开发的用于高端120Hz超高清电视和8K电视市场的点对点点对点显示驱动IC预计2019年量产[79][83] - 2018年触摸屏控制器IC赢得的订单预计2019年量产,移动显示产品2018年订单2019年继续带来收入[85][91] - 2018年已开发或开发中的知识产权包括智能省电技术等多种技术[89][93] - 2018年公司获得9项专利,递交23项专利申请[90][93] 员工情况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409名员工,约35%驻香港总办事处[95][97] - 产品开发、品质管制及制造、销售及市场推广及其他职能占比分别为68%、13%、19%[96] - 员工教育程度硕士学位或以上、学士学位、文凭/证书、其他占比分别为43%、44%、11%、2%[96] - 员工经验>20年、16 - 20年、11 - 15年、6 - 10年、1 - 5年、<1年占比分别为23%、19%、24%、12%、18%、4%[96]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全球共有409名员工,其中技术工程人员332名[98] - 公司约87%的员工拥有学士学位或以上学历,约43%持有硕士学位或以上学历[98] - 公司68%的员工为专注产品设计及开发的工程师[98] - 公司员工平均拥有超过15年工作经验[98] - 2018年,公司投入超过4300小时用于员工培训及发展[101][105] - 公司为员工提供涵盖医疗、伤残、意外及人寿保障的健康保险[102][106] - 2018年,公司为员工安排一系列活动以促进工作与生活平衡和团队建设[102][106] - 公司颁发“NPI首张订单奖”“KPI奖励计划”“ES1量产奖励计划”“专利权奖”“长期服务奖”等奖励[103][107] 公司治理与董事情况 - 李荣信48岁,2014年获委任为董事,2016年6月起任董事会主席[111] - 叶垂奇64岁,2016年1月起任行政总裁,2016年3月起任执行董事,2019年3月20日辞任董事会[111] - 卢伟明56岁,2016年获委任为董事,任投资委员会委员[114][117] - 叶垂奇在半导体及电子行业拥有超30年经验[113] - 卢伟明在电子行业拥有超30年管理全球业务营运经验[115][117] - 李荣信于2011年获选「上海IT青年十大新锐」[111] - 叶垂奇毕业于美国密西西比大学,获工程科学硕士及博士学位[113] - 卢伟明于香港理工大学取得电子工程硕士学位,于香港公开大学取得能源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硕士学位[115][117] - 李荣信任上海安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主席、华大副总经理等职[111] - 叶垂奇曾任台湾国立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兼任教授等职[113] - 李峻博士43岁,2014年获委任为董事,有超10年工作经验[118] - 马玉川先生54岁,2018年获委任为董事[118] - 梁享英先生55岁,2014年获委任为董事,任审核委员会主席[121][124] - 许维夫先生49岁,2014年获委任为董事,任薪酬委员会主席[127][129] - 梁享英曾任联交所上市委员会成员(2010 - 2016)[126][129] - 许维夫有超18年高科技行业经验[128] - 李峻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摄影测量与遥感博士学位[118] - 梁享英于英国布拉福大学取得学士学位,伦敦大学伦敦经济及政治学院硕士学位,北京大学中国法律学士学位[122][124] - 许维夫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获商业/管理经济学学士学位[128] - 李峻主持撰写多本关于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书籍[118] - 吴瑞华先生于2017年加入公司,此前曾担任香港上市公司首席财务官及公司秘书约15年[134][136] - 王华志先生于2006年重新加入公司出任业务营运总监[138][141] - 吴文琦博士于2017年加入公司,加入前为虹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协理[139][142] - 卢爱儿女士于2000年加入公司出任人力资源经理[139][142] - 黄家骥先生于2005年加入公司出任业务流程经理[140][142] - 马玉川先生于2018年停任华虹半导体有限公司董事[141][143]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遵守上市规则附录14所载企业管治守则中所有适用的守则条文[145][148] - 公司采用上市规则附录10所载的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守则,2018年所有董事均遵守该守则[146] - 公司为可能拥有未公开内幕信息的董事及相关员工制定不低于标准守则的书面指引,2018年所有董事及相关员工均遵守该指引[146] - 董事会负责监督公司业务和事务,保留事项包括战略与管理、集团结构与资本、财务报告与控制、内部控制[147] - 全体董事在2018年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及内部指引[149] - 截至年报日,董事会有2名执行董事、3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52][157] - 自2013年起,董事会采纳并公布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153][158] - 2019年将设立多元化政策的量化目标并适时披露结果[154][158] - 董事会向审核、薪酬、提名和投资四个委员会委派职责[161] - 李荣信2014年10月8日首次获委任为董事会成员,2017年6月7日最近一次膺选连任为董事[162] - 李峻2014年10月8日首次获委任为董事会成员,2017年6月7日最近一次膺选连任为董事[162] - 马玉川2018年3月14日首次获委任为董事会成员,2018年6月6日最近一次膺选连任为董事[162] - 叶垂奇2016年3月23日首次获委任为董事会成员,2018年6月6日最近一次膺选连任为董事[162] - 公司已购买董事责任保险保障董事可能的索偿及责任[162] - 董事会每年至少召开四次会议,定期会议需提前至少14天发出通知,主要议程项目简介文件一般在会议召开前三天传阅[164] - 审核委员会举行会议2次,薪酬委员会举行会议15次,提名委员会举行会议2次,投资委员会举行会议3次[168] - 非执行董事李荣信出席董事会会议1次(出席率50%)、审核委员会会议15次(出席率100%)、提名委员会会议4次(出席率100%)[168] - 非执行董事李峻出席董事会会议0次(出席率0%)、审核委员会会议8次(出席率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