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晶门半导体(02878) - 2019 - 年度财报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9年公司销售额为10830万美元,较2018年上升约10%;毛利为2130万美元,较去年减少约24%;毛利率为19.7%,较2018年下跌9个百分点;亏损净额为2780万美元;每股亏损为1.1美仙;订单出货比率为1.1;总资产为7690万美元;股东权益为5130万美元[13] - 2019年公司总销售额和付运量同比分别增长约10%和4%,分别录得10830万美元和3.087亿件[19][25]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录得净亏损2700万美元,主要因部分产品市场需求减少致滞销库存拨备,使毛利率下降、净投资收入减少及一些非经常性支出和减值[20][25] - 公司净现金状况稳健,约为1800万美元,资产净额约为5100万美元[20][25] - 2019年公司财务报表录得亏损,但整体付运量仍轻微增长4%至30870万件[43] - 2019年公司总销售额为1.083亿美元,较2018年的9810万美元增长约10%[70][71][75][76] - 2019年公司亏损净额为2780万美元,2018年为1380万美元[70][75] - 2019年公司总付运量上升约4%至约3.087亿件,2018年为2.958亿件[71][76] - 2019年公司整体订单出货比率为1.1,2018年为1.0[71][76] - 2019年公司毛利率减少9个百分点至19.7%,2018年为28.7%[71][76] - 2019年公司毛利减少至2130万美元,2018年为2820万美元[71][76] - 2019年公司总开支增加510万美元至5380万美元,较2018年增加10%[72][77] - 2019年公司产品研究及开发开支由3150万美元减少至2470万美元,减少21.6%[72][77] - 2019年公司销售及分销开支为310万美元,2018年为400万美元[72][77] - 2019年公司行政开支为1240万美元,较2018年的1320万美元减少80万美元[72] - 2019年行政开支为1240万美元,较2018年的1320万美元减少80万美元[78] - 2019年其他开支为1350万美元,2018年为零,主要是业务重组导致的无形资产减值损失[78] - 2019年其他收入总计410万美元,2018年为460万美元,主要是政府产品研发补贴[82] - 2019年利息收入为10万美元,2018年为40万美元;股息收入为3万美元,2018年为10万美元[82] - 2019年FVTPL投资组合可买卖及上市之债务或股票证券公平值净额收益50万美元,2018年为亏损70万美元[82] - 2019年一项衍生工具公平值净额亏损50万美元,2018年为收益220万美元[82] - 2019年财政库务投资净收入为1000美元,2018年为200万美元[82] - 2019年除税前亏损为2820万美元,2018年为1380万美元;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为2730万美元,2018年为1370万美元,主要因知识产权和商誉减损[84]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银行存款总计为1810万美元,2018年为1340万美元[84] - 2019年集团资本开支为30万美元,2018年为190万美元;已商定合约但未动用之资本开支约为20万美元,2018年为1.4万美元[84] - 2019年集团总付运量按年上升4%至约3.087亿件,总销售额增长约10%至约1.083亿美元,增长主要得益于大型显示驱动器IC业务[87] - 2019年公司研发支出约2470万美元,占年度总开支的46%及销售额的22.8%[127]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决议不建议宣派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13][23] - 董事会未宣布派发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的全年股息[28] 公司业务策略与发展 - 自2017年起,公司策略性成立晶门科技(中国)、扩大研发团队及拓阔产品类型[18][24] - 报告期内,公司在新产品开发方面取得显著进程,签订多宗大型合同,包括首次下单的优质客户[18][24] - 公司与国际知名品牌建立合作关系,争取市场份额和业务增长机会[18][24] - 公司完成业务重组计划以控制成本、削减运营费用,期望来年扭亏为盈[21] - 公司将把握机会推动收入增长,优化库存管理,定期审查发展计划和现金流储备[22] - 2019年是公司成立20周年,公司重新厘订业务发展策略,调配资源以维持行业领先地位[41] - 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美国自2019年5月始提高若干中国进口产品关税,部分客户转换量产工厂,公司密切监测并调整策略[44] - 公司维持审慎保守理财态度,改善经营性现金流和负债水平[47] - 公司委聘多名高级管理人员,优化组织架构和流程,重组成移动触控业务,目标2020年大幅改善整体财务表现[48] - 公司关键策略是分散业务,扩大客户群,投放资源于电子纸、微电子、智能穿戴用品等领域[53] - 公司将继续发掘优质潜在客户,目标成为国内主要显示芯片供应商之一[118][120]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9年先进显示产品付运量为1.349亿件,较2018年下降27%;大型显示产品付运量为1.226亿件,较2018年增长111%;其他产品付运量为5120万件,较2018年下降4%[92] - 2019年先进显示产品总付运量同比下降超20%至约1.349亿件,下半年标准PMOLED显示驱动IC整体销售因部分应用市场需求减少而减弱[95] - 集团双稳态显示IC业务全年保持强劲增长势头,新开发的支持七种颜色的N - Color双稳态彩色显示IC及4至7英寸双稳态彩色显示面板于2019年投入量产[97] - 2019年AD产品总付运量约13490万件,较去年同比跌幅逾两成[98] - 2019年LD产品付运量按年增长至1.226亿件,增幅逾一倍(2018年:5800万件)[103][110] - MD产品付运量按年轻微增长约1%至约2310万件(2018年:2280万件)[108][112] - MT产品付运量约2810万件(2018年:3060万件),逾七成与游戏电玩关联[109][113] 各条业务线未来展望 - 公司关键创新产品PMOLED显示IC计划于2020年上半年开始试产[115][119] - 公司双稳态显示驱动IC业务受零售自动化带动,2020年将保持强劲增长[116][119] - 受中国内地内销需求影响,公司电视及显示屏业务稳步攀升,2020年大型显示驱动IC业务将强劲增长[117][120] - 2020年公司MD产品将继续为公司创收,还会拓展市场和客户群[123] - 公司MT产品已被国际知名游戏品牌纳入设计,订单计划2020年交付[124] - 2020年公司MD产品预计继续带来收入,MT产品计划于2020年付运[125][126] 公司人员与团队情况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284名员工,约41%驻香港总办事处[130] - 公司有221名技术工程师,87%员工拥有学士或以上学位,41%持硕士或以上学位[131][132][133] - 公司63%的员工为专注产品设计及开发的工程师,员工平均拥有约14年工作经验[132][133] - 2019年公司投入超3712小时用于员工培训及发展[135][136] - 2019年公司为员工安排系列活动促进工作生活平衡和团队建设[137] - 公司提供NPI首张订单奖、KPI奖励计划、ES1量产奖励计划、专利权奖、长期服务奖等激励员工[137] - 公司ESG工作委员会监测2019年在员工、市场、环境及社区等范畴表现以准备ESG报告[137] 疫情对公司的影响 - 2020年1月新冠疫情爆发,中国多地采取措施限制复工,公司发货延迟影响2020年第一季度整体销售额[141][142][147] - 董事会认为中国大陆延迟复工对公司整体生产力仅为短暂影响,已实施应急计划确保供应链正常运作[143][147] - 截至综合财务报表发布日,公司仍在评估疫情对财务业绩和状况的影响,无法量化估计[145][147] - 疫情是财政年结日后非调整性事件,不对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作调整[146][148] 公司管理层信息 - 马玉川自2019年5月起任董事会主席,55岁,毕业于浙江大学,有丰富半导体行业经验[152] - 王华志自2020年1月起任CEO,53岁,毕业于香港城市大学,有超30年半导体行业经验[154][155] - 卢伟明57岁,2016年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在电子行业有超30年经验[156][159] - 王华志53岁,自2020年1月起任行政总裁,在半导体及电子行业有超30年经验[158][159] - 李峻44岁,2014年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有超10年工作经验[161] - 虞俭43岁,自2019年6月起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有丰富半导体行业经验[161] - 卢伟明于2004 - 2010年期间任公司执行董事[158][159] - 李峻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摄影测量与遥感博士学位[161] - 虞俭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拥有经济学硕士学位,是注册会计师[161] - 李峻现任中国电子规划科技部主任等职[161] - 虞俭现任中国电子华大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等职[161] - 李峻曾任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及执行董事等职[161] - 梁享英先生56岁,2014年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曾任联交所上市委员会成员(2010 - 2016)[163] - 许维夫先生50岁,2014年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担任薪酬委员会主席和提名委员会委员[166][168] - 姚天从先生70岁,2011年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担任提名委员会主席[167] - 梁广伟博士63岁,为集团永久荣誉主席[170][175] - 潘俭虹女士51岁,2019年加入公司,兼任公司秘书和授权代表[171][176] - 吴文琦博士51岁,2017年加入公司,担任副总裁 - 设计工程[172][177] - 卢爱儿女士55岁,2000年加入公司,担任人力资源总监[173][177] - 黄家骥先生54岁,2005年加入公司,担任策划及客户服务总监[173][177] - 彭达光先生55岁,2019年加入公司,担任品质及制造总监[173][177] - 马玉川于2020年1月不再担任CEC华大国际有限公司董事[174] - 马玉川先生于2020年1月停任中电华大国际有限公司董事[178] 公司企业管治情况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遵守上市规则附录14所载企业管治守则中所有适用守则条文[182][184] - 全体董事在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内遵守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标准守则规定[183][185] - 2019年全年,所有董事及有关员工遵守集团内部指引[183][185] - 董事会负责监督公司业务及事务管理,目标为为股东提升长远价值并均衡持份者权益[187] - 截至年报日,董事会有两名执行董事、三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90][193] - 自2013年起,董事会采纳登载于公司网站的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191][194] - 董事会向审核、薪酬、提名及投资四个委员会委派指定职责[196] - 马玉川于2018年3月14日首次获委任为董事会成员,2018年6月6日最近一次膺选连任为董事,是提名委员会和投资委员会成员[197] - 李峻于2014年8月10日首次获委任为董事会成员,2017年6月7日最近一次膺选连任为董事,是投资委员会成员[197] - 虞俭于2019年6月6日首次获委任为董事会成员,是审核委员会和薪酬委员会成员[197] - 王华志于2019年3月20日首次获委任为董事会成员,2019年6月5日最近一次膺选连任为董事[197] - 卢伟明于2016年6月7日首次获委任为董事会成员,2019年6月5日最近一次膺选连任为董事,是投资委员会成员[197] - 梁享英于2014年8月10日首次获委任为董事会成员,2018年6月6日最近一次膺选连任为董事,是审核委员会主席、薪酬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及投资委员会成员[197] - 许维夫于2014年8月10日首次获委任为董事会成员,2019年6月5日最近一次膺选连任为董事,是薪酬委员会主席和提名委员会成员[197] - 姚天从于2011年7月6日首次获委任为董事会成员,2018年6月6日最近一次膺选连任为董事,是审核委员会和薪酬委员会成员、提名委员会主席及投资委员会成员[197] - 公司已购买董事责任保险,保障董事因集团业务及活动可能产生的索偿及责任[197][198] 公司知识产权情况 - 与MT业务有关的知识产权余额680万美元被冲销,公司曾在2016年收购1700万美元无形资产用于该业务[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