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BOSSINI INT'L(00592) - 2020 - 年度财报
BOSSINI INT'LBOSSINI INT'L(HK:00592)2020-10-14 16:31

店铺数量与分布情况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在约28个国家及地区拥有店铺,直接管理店铺209家(2019年为286家),特许经营店铺773家(2019年为775家),总数982家(2019年为1,061家)[2][3][7] - 公司全球共设有982间店铺,其中209间为直接管理店,773间为出口特许经营店[13] - 出口特许经营店分布于25个国家[13] - 截至2020年6月底,公司关闭了台湾所有零售店[22]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业务遍布28个国家和地区,店铺数目为982间,较2019年的1061间减少[56] - 出口特许经营业务店铺总数为773间,较2019年的775间减少,业务遍及25个国家[66][68] - 中国大陆直接管理店铺总数为154间(2019年:175间)[71] - 新加坡直接管理店铺数目为17间(2019年:15间)[71] 同店销售与每平方呎销售额情况 - 2020年同店销售增长方面,香港及澳门为 -19%(2019年为 -10%),中国大陆为 -8%(2019年为 -6%),新加坡为 -11%(2019年为 -9%),台湾为11%(2019年为 -8%),合计为 -14%(2019年为 -9%)[6] - 2020年每平方呎销售额方面,香港及澳门为5,500港元(2019年为7,000港元),中国大陆为1,500港元(2019年为1,900港元),新加坡为3,400港元(2019年为5,000港元),台湾为2,500港元(2019年为2,100港元),合计为3,100港元(2019年为3,800港元)[6] - 集团同店销售额及同店毛利分别下跌14%(2019年:9%跌幅)及21%(2019年:11%跌幅)[35][37][39] - 直接管理店铺同店销售额下跌19%,同店毛利下跌27%,每平方呎销售额下降21%至5500港元[65][68] - 中国大陆市场同店销售额下跌8%(2019年:6%跌幅),同店毛利下跌14%(2019年:6%跌幅)[71] - 中国大陆每平方呎销售额下跌21%至1500港元(2019年:1900港元)[71] - 新加坡业务同店销售额下跌11%(2019年:9%跌幅),同店毛利下跌13%(2019年:5%跌幅)[71] - 新加坡每平方呎销售额下跌32%至3400港元(2019年:5000港元)[71] 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公司收益为1,092百万港元(2019年为767百万港元),毛利为534百万港元(2019年未提及正负情况),运营业务亏损319百万港元(2019年为103百万港元),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368百万港元(2019年为139百万港元)[7] - 2020年每股基本亏损为22.40港仙(2019年为8.48港仙),每股中期股息和末期股息均为0(2019年均为1.22港仙)[7] - 2020年毛利率为49%(2019年为52%),运营溢利率为 -29%(2019年为 -7%),净溢利率为 -34%(2019年为 -9%),EBITDA利润率为 -10%(2019年为 -6%)[7] - 2020年资本开支为21百万港元(2019年为30百万港元)[7] - 2020年存货周转期为123天(2019年为119天),存货水平为210百万港元(2019年为259百万港元)[9] - 2020年股东权益回报率为 -75%(2019年为 -18%),流动比率为1.49倍(2019年为3.42倍),现金净额为116百万港元(2019年为132百万港元)[9] - 2020年按区域分类收益中,香港及澳门占66%(2019年为71%),新加坡占7%(2019年为7%),中国大陆占27%(2019年为22%)[9][10]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年度,集团收益为10.92亿港元(2019年:14.88亿港元),同比下跌27%[35][37][39][41] - 2020年毛利率为49%(2019年:52%),毛利下降30%至5.34亿港元(2019年:7.67亿港元)[35][37][39][41]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3.68亿港元(2019年:1.39亿港元),较2019年增加164%[35][37][39][46] - 2020年6月30日现金净额结余为1.16亿港元(2019年:1.32亿港元),同比下降12%[35][37][39] - 总营运开支与销售额比率增至81%(2019年:62%),营运亏损增加209%至3.19亿港元(2019年:1.03亿港元)[39][42] - 融资成本为1600万港元(2019年:20万港元),主要因采用HKFRS 16产生租赁负债利息1500万港元(2019年:无)[39][44] - 所得税开支为1200万港元(2019年:400万港元),实际税率为 - 4%(2019年: - 4%)[45] - 公司年内收益为10.92亿港元,较2019年的14.88亿港元下跌27%,毛利下跌30%至5.34亿港元,毛利率减少3个百分点至49%[47] - 总营运开支占销售额比率上升至81%,确认非现金营运开支1.15亿港元,营运亏损增加209%至3.19亿港元[48] - 融资成本为1600万港元,其中租赁负债利息为1500万港元[49] - 所得税开支为1200万港元,实际税率为负4%[50]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增加164%,净溢利率为负34%,上升25个百分点[51]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为1.76亿港元(2019年:1.62亿港元),现金净额为1.16亿港元(2019年:1.32亿港元)[73][77]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流动比率为1.49倍(2019年:3.42倍),总负债对股东权益比率为175%(2019年:34%)[73][77]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银行贷款为6000万港元(2019年:3000万港元),资产负债率为21%(2019年:4%)[73][77] - 2020年公司股东权益回报率为负75%(2019年:负18%),存货周转期为123天(2019年:119天)[75][77] - 2020年6月30日代替水电及租用物业按金之银行担保为5697000港元,2019年6月30日为3463000港元[85] - 2020年6月30日公司聘用全职员工1500名,2019年为1900名[94] 各区域业务收益情况 - 香港及澳门业务收益为7.16亿港元,较2019年的10.52亿港元下跌32%,分类业绩亏损1.99亿港元[65][68] - 中国大陆市场收益下跌11%至2.96亿港元(2019年:3.32亿港元)[71] - 新加坡业务收益下跌23%至8000万港元(2019年:1.04亿港元)[71] 市场环境影响 - 2020年1 - 6月,香港成衣零售销售下跌约52% [21] - 2020年1 - 6月,港澳旅客入境人数暴跌超80% [21] - 2020年1 - 6月香港成衣业零售销售额下跌约52%,访港及访澳旅客人次下跌超80%[25] - 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香港服装零售销售价值下跌40%,中国大陆旅客人次减少66%[63][67] - 自2019年起公司核心市场经济环境受中美贸易紧张、香港本地社会事件及新冠疫情影响,零售销售增长放缓或萎缩[94] - 财政年度下半年公司营业额及纯利表现显著转差,租金开支未按比例减少[94] 公司股权与管理层变动 - 2020年7月21日,非凡中国收购公司控股权成为主要股东,7月24日委任多名董事及主席[30][32] - 2020年7月21日,非凡中国收购公司控股权成为主要股东[101] - 2020年7月24日,非凡中国委任多名人士出任公司董事局成员,组成新管理层[101] - 新管理层预计公司整体业绩短期内难有强劲反弹,将持续面临挑战[102] - 公司预计整体业绩不会强劲反弹,将继续面临强大阻力[104] 公司管治相关情况 - 公司已采纳香港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十四企业管治守则的守则条文作为公司管治守则[109][115] - 回顾年度内,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仅公司主席不受轮值退任规定限制[110][116] - 董事会目前由9位董事组成,包括4位执行董事、2位非执行董事和3位独立非执行董事[124][126]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年度,公司设有4个董事会委员会[129][130] - 2020年6月30日,董事之间无财政、业务、家属或其他重要关系[131][132] - 回顾年度内,董事会始终满足上市规则对独立非执行董事的任命要求[133][134] - 公司收到各独立非执行董事符合独立性的书面年度确认书[133][135] - 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均为审核、薪酬和提名委员会成员[133][135]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为1年自动续期或3年,需按章程轮值退任和重选[143] - 公司主席为Victor HERRERO先生,联席行政总裁为张智先生及麦德昌先生[144][147] - 新董事任期至下届股东周年大会,届时可膺选连任;每届股东周年大会上,三分之一董事须轮值退任(主席或董事总经理除外),每位董事最少每三年轮值退任一次[151] - 公司将在2020年10月12日或前后寄发的通函中包含膺选连任董事详情[151]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年度,全体董事参与持续专业发展并向公司提供培训记录[151]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年度,董事会举行13次会议,审议批准业绩及持续关连交易,检讨讨论业务进展及策略[154][156] - 各新委任董事获全面、正规及切合个人需要的入职指引,公司按需安排持续简报及专业发展[151] - 公司在定期董事会会议向董事提供集团业务及立法监管环境变动的定期更新及呈列[151] - 公司成立提名委员会并书面制定职权范围,选新董事考虑背景、经验等,独立非执行董事需符合上市规则独立性要求[146][148] - 独立非执行董事服务年期为一年自动续期或三年,可提前终止,须在股东周年大会轮值退任及膺选连任[147] - 各董事2020年6月30日止年度培训记录涵盖阅读监管更新、探访等内容[155] - 董事局一年最少召开四次全体会议[170][175] - 董事局定期会议通告在会议举行前至少十四天发出,其他会议通告一般于合理时间内发出[162][163] - 董事局文件连同相关资料一般在会议前至少三天发给全体董事[164]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年度,公司设有四个委员会[173][177]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梁美娴女士为主席[174][177] - 审核委员会年内召开2次会议[185][188]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年度综合财务业绩[174][177] - 审核委员会职责内容不比企业管治守则规定宽松,与香港会计师公会指引一致[184][188] - 审核委员会年内审核2019年全年及中期财务结果等多项工作[186] - 审核委员会收到外聘核数师独立性和客观性书面确认[187] - 审核委员会审阅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年度财务业绩及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中期财务业绩[189]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年度,薪酬委员会由1名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93][196] - 回顾年度内,薪酬委员会举行了4次会议[194][197]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年度,薪酬低于150万港元的高级管理层有5人,150.0001万至200万港元的有3人[195]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年度,提名委员会由5名成员组成,多数为独立非执行董事[200] - 提名委员会主要职责包括至少每年检讨董事会架构等、物色合适董事人选等多项内容[200] - 审核委员会批准及确认内部审计部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年度的年度审计计划[189] - 薪酬委员会建议调整执行董事薪酬及表现花红、独立非执行董事薪酬待遇[194][197] - 审核委员会接获外聘核数师就其独立性及客观性发出的书面确认[189] - 董事酬金以及五名最高薪雇员披露详情分别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9及10[199] 投资基金情况 - 公司持有投资基金约2.32亿港元,占2019年6月30日资产总值约24.7%[83] - 2020年6月30日止年度,公司于2019年8月出售该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