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业绩亏损情况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3.889亿港元,主要因已完成物业存货撇减拨备增加及投资物业公允价值亏损4.468亿港元所致[1] - 2024年上半年营运亏损为1.44205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盈利1.04129亿港元[2] - 2024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后亏损为3.88916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盈利8941.1万港元[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全面亏损总额为4.48308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419.4万港元[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可呈报分部业绩为亏损34556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盈利129059千港元[1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3.889亿港元,去年同期为利润8940万港元,收益为12.24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7.2%,营运亏损为1.442亿港元,去年同期为营运利润1.041亿港元[30]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亏损为0.81港元,2023年同期每股基本盈利为0.19港元[22] 财务数据对比(收益、资产、负债等) - 2024年上半年收益为12.24403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16.80743亿港元[2] - 2024年6月30日总资为64.87106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73.10256亿港元[4] - 2024年6月30日总负债为24.75502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8.35989亿港元[5] - 2024年6月30日流动净资产为9.68127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20959亿港元[5] - 2024年上半年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变动亏损为2.10927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收益156.2万港元[2] - 2024年上半年已完成物业存货之撇减拨备为2156万港元,2023年同期无此项[2] - 2024年上半年EMS部门对外收益为11.93142亿港元,物业持有部门租金收入为3126.1万港元;2023年同期EMS部门对外收益为16.49523亿港元,物业持有部门租金收入为3122万港元[12] - 2024年上半年EMS部门分部业绩为6434.7万港元,物业持有部门为 - 4.09914亿港元;2023年同期EMS部门为7450万港元,物业持有部门为5455.9万港元[12] - 2024年上半年资本开支为1034.7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574万港元[12] - 2024年上半年物业持有部门应占合营企业亏损2.00847亿港元,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变动 - 2.10927亿港元,已完成物业存货之撇减拨备2156万港元;2023年同期物业持有部门应占合营企业利润2983.6万港元,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变动156.2万港元[1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股本为4784.8万港元,股份溢价为1.53025亿港元,其他储备为38.10731亿港元,总额为40.11604亿港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股本为4784.8万港元,股份溢价为1.53025亿港元,其他储备为41.86493亿港元,总额为43.87366亿港元[6] - 2024年6月30日可呈报分部总资产为6273460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7076596千港元有所下降[13][1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总收益为1224403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680743千港元下降[16] - 2024年上半年折旧总额为2622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4886千港元;资本开支可呈报分部总额为1034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5740千港元[15] - 2024年其他收益净额为1097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8880千港元[14][18] - 2024年所得税开支为17175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1820千港元[18] - 2024年上半年约504490000港元、133179000港元及129337000港元收益分别来自三大外部客户,2023年同期分别约为745646000港元、192105000港元及170805000港元[16]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3994008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464082千港元有所下降[17] - 2024年6月30日,合营企业应占资产净值为850595000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0.51442亿港元减少;贷款予合营企业为10.01868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0.20075亿港元减少[24]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贸易账款为6.94618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8.10914亿港元减少;应付贸易账款为4.62699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5.45647亿港元减少[25][26] - 2024年6月30日,总贷款为15.40918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7.90678亿港元减少[2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EMS部门收益为11.931亿港元,去年同期为16.495亿港元,应占分部利润为643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3.6%[31] - 物业持有部门2024年录得收益3130万港元,接近去年同期,期内分部亏损为4.099亿港元,去年同期为分部利润5460万港元[32] - 2024年6月30日,集团银行信贷总额为29.754亿港元,银行贷款总额为15.409亿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等为12.361亿港元,银行贷款净额为3.048亿港元,净资产负债比率为0.08[33] 部门业绩情况 - EMS部门利润减少1020万港元,因外部客户销售额减少,成本效益改善部分抵销影响[1] 准则及编制依据 - 以下准则修订版及诠释自2024年1月1日起财政年度初次强制生效,预计对集团无重大影响: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之修订版(负债分类为流动或非流动、附带契约的非流动负债)、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之修订版(售后租回中的租赁负债)等[8][9] - 集团有若干已颁布但未生效且未提早采纳的新准则、准则修订版及诠释,如香港会计准则第21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号之修订版(缺乏可兑换性)2025年1月1日生效等,公司董事正评估财务影响[10] - 本中期财务资料按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中期财务报告”编制,应与2023年度财务报表一并阅读[7] 经营部门划分 - 集团分为电子制造服务(EMS)和物业持有两个经营部门,主要营运决策者根据分部业绩计量评估营运分部表现[11] 股息派发情况 - 2024年董事会决议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0275港元,金额达13158000港元,2023年为每股0.0300港元,金额14354000港元[20] - 董事会已议决2024年派付中期股息每股0.0275港元,2023年为每股0.0300港元[28] 外汇及风险管理 - 集团大部分销售以美元进行,成本及开支以多种货币计值,未使用外汇对冲产品,将密切监察及管理人民币波动风险[34] 人员情况 - 2024年6月30日,集团聘用约2600名雇员,有薪酬福利及培训政策[36] 未来展望 - 2024年下半年全球经济环境及市场状况复杂,影响客户需求和集团盈利能力[37] - 预计2024年下半年EMS业务收益较上半年销售订单情况略有恢复[37] - 部分客户消耗过剩存货,预计订单将恢复正常,半导体及部件供应和交付周期恢复正常[37] - 公司利用在中国内地及越南设厂优势获取更多销售机会,扩展EMS业务客户群[37] - 越南工厂将成公司未来增长重要来源,公司正采取措施精简生产运营、加强人才培训和提高技术能力[37] - 公司直接或间接持有的商业物业几乎全租出,租金收入因市场状况疲弱减少,但仍带来稳定收入[37] - 预计2024年下半年贷款利率维持高水平,公司已采取措施对冲利率上升风险[37] 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39] 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已遵守联交所上市规则企业管治守则部分条文,但存在主席与行政总裁未区分等三项偏离[40][41][42] 审核委员会工作 - 审核委员会与管理层检讨集团会计原则及惯例,讨论核数、内部监控及财务申报事宜[44]
王氏国际(00099) - 2024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