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收入与利润 - 公司2018年销售收入为16.87亿港元,同比增长16.1%[6] - 2018年收入为16.87亿港元,同比增长16.1%[14][16] - 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1.133亿港元,同比下降48.5%[6] - 2018年公司权益持有者应占溢利为1.133亿港元,同比下降48.5%[14][16] - 溢利下降主要由于2017年出售导航芯片业务产生一次性税前收益1.025亿港元[6] - 2017年因出售导航芯片业务确认一次性税前收益1.025亿港元[14][16] - 每股基本盈利为5.58港仙[6] - 董事会建议派发每股2.0港仙股息,总股息为4060万港元[7] 成本与费用 - 2018年整体毛利率为31.5%,较去年同期下降2.9个百分点[20] - 2018年销售及市场推广成本为9030万港元,占收入百分比降至5.4%[21][22] - 2018年行政开支为3.436亿港元,占收入百分比降至20.4%[21][22] - 研发成本为2.118亿港元,占收入比例12.6%,较2017年2.249亿港元和15.5%有所下降[23] - 政府补助收入下降30.0%至1450万港元[24] - 雇员福利开支为1.612亿港元,共有约370名雇员[35] 业务运营与市场 -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身份认证、金融支付、政府公共事业及电信移动支付领域[8] - 金融支付芯片整体市场容量保持稳定,国产芯片市场份额将进一步增加[9] - 第三代社保卡将在试点城市成功后进入大规模应用阶段[9] - 公司加强物联网安全芯片、系统解决方案及安全运维平台的开发[10] - 2018年金融支付芯片销售量大幅增长,社会保障卡芯片销售量有所增长[18][19] - 2018年整体销售量同比下降1.8%[18][19] - 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卡芯片广泛应用于金融支付、社保、公共交通等八大领域[109][110] - 公司产品涵盖金融支付、社会保障、居民健康等多元化领域[111] - 公司参与浙江电信NB安全智能门锁解决方案开发(当前市场主流两种方案之一)[113][115] - 公司成为《建筑及居住区数码化技术应用智能门锁安全》导则核心编制单位[114][115] 研发与知识产权 - 2018年新增授权专利63项,新登记4项软件著作和6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15][17] - 公司多款高端安全控制芯片获得国内EAL4+和国际CCEAL5+认证(目前国内智能卡产品最高安全保证级)[104] - 2018年公司产品获得银联卡芯片安全认证、商用密码产品型号证书及IT产品信息安全认证[104] - 华大电子获得"2017中国最有影响力物联网安全企业奖"[104] - 公司拥有覆盖系统级、算法级、电路级的先进安全攻防技术[103][106]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获得授权专利471项[127][128] - 公司2003年首次发布《知识产权管理办法》并持续完善修订[125] 财务状况与融资 - 公司通过控股股东担保支持成功筹借19亿元人民币新无抵押短期银行借贷[8] - 现金及现金 equivalents 为3.755亿港元,其中90.2%为人民币计价[27] - 银行及其他借贷为22.953亿港元,其中97.5%为人民币计价[28] - 未动用借贷备用额度为27.461亿港元[28] - 流动负债净值为11.679亿港元,较2017年12.581亿港元有所改善[29] - 资本负债比率为49.7%,较2017年48.7%上升[29] - 账面价值6280万港元的资产被抵押用于借款[31] - 应占联营公司中电光谷业绩为1.260亿港元,较2017年1.241亿港元略有增长[25]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 - 2019年3月虞俭接任董事会副主席及执行董事职务[12][13] - 董事会由7名成员组成包括2名执行董事2名非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39] - 董事薪酬参照职务职责及现行市况厘定[40][42] - 董事每三年轮换退任一次[40][42] - 董事会定期召开会议每年至少召开4次[44][45] - 所有董事确认完全遵守《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49] - 董事通过阅读监管更新资料和参与外部研讨会进行持续专业发展[46][47] - 董事会于2019年1月采纳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42][43] - 高级管理层定期向董事提供集团业务活动及发展资料[44][45] - 公司秘书伍举钧先生参加不少于15小时相关培训[48] 委员会运作 - 薪酬及提名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1名执行董事组成[50] - 薪酬及提名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一名执行董事组成[53] - 薪酬及提名委员会年内举行4次会议[54] - 薪酬及提名委员会负责评估执行董事表现并厘定其薪酬[54] - 审计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56][59] - 审计委员会年内举行2次会议[58][59] - 审计委员会每年与外部审计师举行至少2次会议[57][59] - 审计委员会负责监督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的年度效能检讨[57][59] - 内部审计部门直接向审计委员会报告并可直接接触董事会[60] - 内部审核部直接向审核委员会汇报,并有权无需咨询管理层直接报告[62] - 审核委员会获董事会授权独立监察集团财务、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系统[67][68] - 审核委员会与外部审计师定期讨论内部控制系统运作情况[73][75]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 - 公司委聘独立咨询机构Tricor Services Limited对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进行年度审阅[71][72] - 董事会确认截至2018年12月31日年度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有效且足够[71][72] - 公司已开始实施咨询机构提出的系统改进建议[71][72] - 董事会确保会计及财务汇报职能的资源充足性和员工资质[73][75] - 内部审核部定期详细审核所有业务单位、支援部门和附属公司的常规程序及开支[62] - 2018年外聘核数师费用总额为301万港元,其中审计服务257.3万港元,非审计服务43.7万港元[64][65] 股东权利与公司会议 - 股东特别大会召开需持有10%以上投票权股东书面要求[74][76] - 股东要求召开特别股东大会需由登记股东签署书面请求,可由多份相同格式文件组成[77] - 若董事会未在21天内召开特别股东大会,代表总表决权过半数的呈请人可自行召开[78] - 持有5%实缴股本或不少于100名登记股东可书面要求公司发出决议通知[79] - 股东提案陈述书字数限制为不超过1000字[79] - 提交书面请求需同时缴存足够资金支付公司通知费用[82] - 决议通知类请求需在会议前至少6周提交,其他请求需提前至少1周[82] - 董事候选人提名需在股东大会通告发出后至会议前7天内提交[85] - 股东可通过公司秘书以书面形式向董事会提出查询[85] - 股东可在公司股东大会上直接向董事会提出查询[85] - 公司宪法文件在香港联交所及公司网站公开,2018年无重大变更[85] 出席率记录 - 公司董事會會議出席率:董浩然出席6/6次[87],劉勁梅出席5/5次[87],姜軍成出席5/5次[87],劉紅洲出席5/5次[87],馬玉川出席0/1次[87],陳棋昌出席6/6次[87],邱洪生出席6/6次[87],鄒燦林出席6/6次[87] - 審核委員會會議出席率:陳棋昌出席2/2次[87],邱洪生出席2/2次[87],鄒燦林出席2/2次[87] - 薪酬及提名委員會會議出席率:姜軍成出席3/3次[87],劉紅洲出席0/1次[87],陳棋昌出席4/4次[87],邱洪生出席4/4次[87],鄒燦林出席4/4次[87] - 股東大會出席率:董浩然出席2/2次[87],劉勁梅出席0/2次[87],姜軍成出席2/2次[87],劉紅洲出席2/2次[87],馬玉川出席0/0次[87],陳棋昌出席2/2次[87],邱洪生出席2/2次[87],鄒燦林出席2/2次[87] 环境管理 - 公司主營業務為智能卡及安全芯片設計不涉及生產過程[95] - 公司營運期間無顯著廢氣排放向水及土地的排污以及有害廢棄物排放[95] - 公司營運消耗能源包括電力天然氣辦公用車耗油[95] - 公司營運消耗水資源及製成品使用的包裝材料[95] - 公司2018年未发生任何环境污染事件及重大环保相关诉讼[174][175] - 通过推行无纸化办公和双面打印减少纸张使用和废纸产生[178][180] - 办公温室气体排放量(单位平方米)与2017年持平[180] - 对办公大楼VRV空调系统进行清洗和保温管排查以降低能耗[177][179] - 非危险废弃物由物业管理公司处理,公司未进行量化统计[180] - 2018年组织"地球一小时"环保主题活动,推广环保理念[181] - 公司总温室气体排放量从2017年的1307.85吨二氧化碳当量增至2018年的1528.75吨,增长16.9%[183] - 范围2温室气体排放量(主要来自电力消耗)从1258.61吨增至1498.86吨,增长19.1%[183] - 总耗电量从2017年的1550.85兆瓦时增至2018年的1868.55兆瓦时,增长20.5%[183] - 总耗水量从2017年的25487立方米降至2018年的13813立方米,下降45.8%[183] - 总耗油量(办公车辆)从2017年的18185.74升降至2018年的11042.34升,下降39.3%[183] - 办公用纸量从2017年的3.8吨降至2018年的3.2吨,下降15.8%[183] - 每平方米楼面面积温室气体排放量保持在0.05吨二氧化碳当量,与2017年持平[184] - 所有产品均符合RoHS指令要求,芯片、模块和电路还满足REACH标准[192] 信息安全与质量 - 公司建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符合ISO/IEC 27001和ISO/IEC 27002标准要求[100] - 2018年公司在产品及服务安全、广告、标签及隐私方面无诉讼及违法违规事件[98][101] - 公司制定《物理安全控制程序》《安防设施管理办法》等物理安全管理制度[105][107] - 公司2018年开展全员信息安全意识宣传活动并建立信息安全目标监测指标[108][110] - 公司遵循《网络安全法》《商用密码管理条例》等信息安全相关法律法规[99][102] - 公司2018年完成ISO9001(2015版)换版认证[117] - 员工质量管理体系培训参与覆盖率达70%[118] - 对两家关键供应商开展质量管理体系二方审核并确保其ISO9001证书升级至2015版[120] - 公司未发生因安全及健康理由对已售或已运送产品进行回收的事件[121] - 公司制定《QMS风险管理控制程序》加强委外生产加工及研发环节风险管控[118][119] - 公司建立覆盖产品研发、委外生产加工及质量检验环节的质量管理体系[117][119] - 2018年顾客投诉事件数量为132起较2017年112起增加20起[135] - 2018年顾客投诉处理率为100%与2017年持平[135] - 2018年顾客满意度为94.74%较2017年95.95%下降1.21个百分点[135] 人力资源 - 公司员工总数368人,较2017年365人增加3人[144] - 员工流失率15%,较2017年31%下降16个百分点[144] - 男性员工流失率16%,女性员工流失率13%[144] - 30岁以下员工流失率23%,30-50岁员工流失率15%,50岁以上员工流失率5%[144] - 中国内地员工流失率15%,海外员工流失率25%[144] - 员工个人培训津贴标准为每人每年最高3000元人民币[149] - 劳务派遣员工10人,较2017年16人减少6人[144] - 30岁以下员工55人,较2017年61人减少6人[144] - 30-50岁员工294人,较2017年286人增加8人[144] - 50岁以上员工19人,较2017年18人增加1人[144] - 员工培训覆盖率从2017年的81%提升至2018年的96%[151] - 员工年均培训小时数从2017年的11小时增加至2018年的23小时[151] - 技术人员占公司总员工人数超过60%[152][153] - 2018年工伤事故发生次数为0次,2017年为1次[156] - 高级管理层培训覆盖率达100%,2017年为91%[151] - 男性员工年均培训小时数从2017年的10小时增至2018年的26小时[151] - 中级管理层培训覆盖率从2017年的76%提升至2018年的100%[151] - 女性员工培训覆盖率从2017年的83%提高至2018年的97%[151] - 公司为员工购买差旅交通安全保险并提供新风系统等办公环境改善措施[156] 供应链管理 - 公司禁止使用童工及強制勞工符合營運地法律法規要求[96] - 公司供應鏈管理對產品質量至關重要並幫助規避環境及社會風險[96] - 2018年供应商评估通过率为100%,共评估32家供应商[165] - 供应商考核通过率为100%,共对32家供应商进行评审[166] - 供应商总数从2017年的59家增加到2018年的65家,同比增长10.2%[167] - 中国内地供应商数量从2017年的57家增加到2018年的62家,同比增长8.8%[167] - 海外供应商(含港澳台)从2017年的2家增加到2018年的3家,同比增长50%[167] 社会责任与社区参与 - 员工志愿活动参与人数从2017年的10人降至2018年的9人[193] - 公司通过中国电子集团从贫困地区采购农产品以推动经济发展[194]
中电华大科技(00085) - 2018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