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业务范围 - 2018年度公司主要从事投资证券、商品及电子组件贸易、放债及证券经纪业务[9][17] 公司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增加至5.82597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462%[9] - 集团收入增加11%至14.77776亿港元,2017年为13.37246亿港元[9][17]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分别为7.0879亿港元(2017年:1.26193亿港元)及5.85625亿港元(2017年:1.5093亿港元)[10] - 每股基本盈利为4.17港仙,2017年为0.74港仙[10]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增加462%至7.0879亿港元,主要来自上市股本证券组合收益净额及放债业务溢利增加[17] - 集团录得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7.0879亿港元,每股基本盈利4.17港仙[63] - 年末集团持有流动资产49.87044亿港元,速动资产22.30534亿港元,流动比率约6.0[64] - 年末集团应收贸易及其他款项为1.8291亿港元,递延税项负债8424.2万港元[64] - 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36.45982亿港元,相当于每股约21.46港仙[65] - 2018年资本负债比率约为66%(2017年:71%),融资成本增加至1.62053亿港元(2017年:1.3489亿港元)[67] - 2018年12月31日,抵押债务证券8.28005亿港元(2017年:7.44281亿港元)、股本证券17.13361亿港元(2017年:0.19349亿港元)及银行存款0.31394亿港元(2017年:0.30821亿港元)[70] - 2018年员工成本(包括董事酬金)为3127.8万港元(2017年:3887.6万港元),员工数量为55名(2017年:55名)[75] - 2018年集团并无承受重大汇率风险,未订立外币远期合约、货币掉期或其他金融衍生工具[68]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重大或然负债(2017年:无)[69]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重大资本承担(2017年:无)[71] - 公司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不建议派付末期股息,拟保留本年度所赚取的溢利以供未来业务发展[99] - 2018年12月31日,公司有保留溢利524.5万港元可供分派予股东[106] - 年内来自集团五大客户的收入占年内收入约74%,最大客户收入占比约28%[107] - 集团五大供应商占年内总采购额约91%,最大供应商占比约41%[107] 各业务线关键指标变化 证券投资业务 - 证券投资业务带来溢利7.35422亿港元,2017年为1.65454亿港元[10]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投资证券业务持有透过损益按公允值列账金融资产组合价值20.92411亿港元,2017年为13.14561亿港元;持有透过其他全面收益按公允值列账债务工具组合价值9.91682亿港元,2017年为12.79121亿港元[19] - 2018年投资证券业务收入1.22084亿港元,2017年为8811万港元;溢利7.35422亿港元,2017年为1.65454亿港元[19] - 2018年透过损益按公允值列账金融资产组合带来收入2110.3万港元,2017年为2217.3万港元;确认净收益6.19093亿港元,2017年为6534.5万港元[24] - 2018年集团上市股本证券组合公允值净增加主要因投资恒大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上市股份公允值增加8.68197亿港元[24] 放债业务 - 放债业务带来溢利2.66829亿港元,2017年为1.86184亿港元[10] - 放债业务收入显著增加42%至2.69369亿港元,溢利增加43%至2.66829亿港元[58] - 年末贷款组合为25.09386亿港元,91%由抵押品抵押,8%由可靠担保人担保,1%无抵押[58] 贸易业务 - 贸易业务录得溢利874万港元,2017年为996.5万港元[10] - 贸易业务经营收入10.72587亿港元,与去年相若,溢利下跌12%至874万港元[57] 证券经纪业务 - 证券经纪业务录得溢利748.4万港元,2017年为688.5万港元[10] - 证券经纪业务收入大幅增加50%至1373.6万港元,溢利增加9%至748.4万港元[62] 透过损益按公允值列账金融资产组合情况 - 2018年12月31日,银行、综合企业、保健、基建、物业、其他类公司占透过损益按公允值列账金融资产组合市值/公允值比重分别为10.29%、11.83%、65.77%、7.29%、3.76%、1.06%[26] - 2018年12月31日,恒大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占透过损益按公允值列账金融资产组合市值/公允值比重为65.77%,持股百分比1.55%,购入成本2.19312亿港元,市值13.7608亿港元,已确认累计未变现收益11.56768亿港元[28] - 2018年12月31日,郑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占透过损益按公允值列账金融资产组合市值/公允值比重为9.12%,持股百分比3.30%,购入成本1.95428亿港元,市值1.90919亿港元,已确认累计未变现亏损450.9万港元[28] - 2018年12月31日,港通控股有限公司占透过损益按公允值列账金融资产组合市值/公允值比重为7.29%,持股百分比3.52%,购入成本7737.7万港元,市值1.52634亿港元,已确认累计未变现收益7525.7万港元[28] - 2018年12月31日,结好控股有限公司占透过损益按公允值列账金融资产组合市值/公允值比重为3.58%,持股百分比3.10%,购入成本7800万港元,市值7500万港元,已确认累计未变现亏损300万港元[28] - 2018年12月31日,英皇集团(国际)有限公司占透过损益按公允值列账金融资产组合市值/公允值比重为2.91%,持股百分比0.89%,购入成本7763万港元,市值6086.9万港元,已确认累计未变现亏损1676.1万港元[28] 部分公司财务情况 - 银行A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利息收入增加3%至189.9297亿元,溢利减少28%至31.01456亿元,已确认未变现亏损4509千港元[33] - 银行B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利息收入增加1%至428.05495亿元,溢利减少32%至51.26148亿元,已确认未变现亏损19878千港元[33] - 综合企业C'截至2018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增加9%至2.80567亿港元,溢利减少30%至1.25546亿港元,已确认未变现亏损15000千港元[35] - 企业D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收入增加14%至11.28654亿元,亏损增加174%至3.48601亿元,已确认未变现收益9489千港元[35] - 企业E截至2018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增加80%至8.39136亿港元,业绩转盈录得溢利4083.2万港元,已确认未变现收益875千港元[35] - 银行A 2018年12月31日市值/公允值为190919千港元,占比9.12%,年初账面价值为195428千港元,占比3.30%[33] - 银行B 2018年12月31日市值/公允值为24381千港元,占比1.17%,年初账面价值为44259千港元,占比0.46%[33] - 综合企业C' 2018年12月31日市值/公允值为75000千港元,占比3.58%,年初账面价值为90000千港元,占比3.10%[35] - 企业D 2018年12月31日市值/公允值为41581千港元,占比1.99%,年初账面价值为32092千港元,占比0.27%[35] - 企业E 2018年12月31日市值/公允值为14875千港元,占比0.71%,年初账面价值为14000千港元,占比1.20%[35] 公司对外投资情况 - 公司对F公司投资成本为1.7756亿港元,2018年底市值为1.4311亿港元,年度亏损344.5万港元,与2017年相比收入增加92%至6595.8万港元,溢利减少14%至1.0918亿港元[37] - 公司对G公司投资成本为2.3796亿港元,2018年底市值为1.3349亿港元,截至2018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亏损1044.7万港元,与2017年同期相比收入增加65%至2337.1万美元,业绩逆转录得亏损3948.5万美元[37] - 公司对H公司投资成本为2.45亿港元,2018年底市值为1.015亿港元,年度亏损1435万港元,与2017年相比收入减少34%至14.58321亿港元,业绩逆转录得亏损36.99056亿港元[37] - 公司对r公司投资成本为5.07883亿港元,2018年底市值为13.7608亿港元,年度收益8681.97万港元,与2017年相比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增加136%至31.33018亿元人民币,业绩逆转录得亏损14.28378亿元人民币[40] - 公司对J公司投资成本为1.62888亿港元,2018年底市值为1.52634亿港元,年度亏损1025.4万港元,与2017年相比收入增加39%至6.40937亿港元,溢利减少60%至4.95467亿港元[40] - 公司对K公司投资成本为8620.3万港元,2018年底市值为6086.9万港元,截至2018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亏损2533.4万港元,与2017年同期相比收入增加5%至15.36451亿港元,溢利增加53%至25.75489亿港元[40] - F公司持股百分比为0.95%,占集团金融资产组合市值/公允值的0.68%[37] - G公司持股百分比为1.50%,占集团金融资产组合市值/公允值的0.64%[37] - H公司持股百分比为0.29%,占集团金融资产组合市值/公允值的0.49%[37] - r公司持股百分比为1.55%,占集团金融资产组合市值/公允值的65.77%[40] 金融资产出售情况 - 银行A已出售透过损益按公允值列账之金融资产,年内收购成本/2018年1月1日账面价值为142,603千港元,销售所得款项为166,046千港元,已确认已变现收益23,443千港元[47] - 企业M已出售相关金融资产销售所得款项为14,679千港元,已确认已变现亏损1,809千港元;另一笔销售所得款项为157,282千港元,已确认已变现收益21,634千港元[47] - 综合企业N已出售相关金融资产,销售所得款项为174,418千港元,已确认已变现收益582千港元;其他相关销售所得款项为1,210千港元,已确认已变现亏损210千港元;另一笔销售所得款项为175,628千港元,已确认已变现收益372千港元[47] - 其他行业已出售相关金融资产,销售所得款项为26,291千港元,已确认已变现收益1,378千港元;总计销售所得款项为359,201千港元,已确认已变现收益23,384千港元[47] 透过其他全面收益按公允值列账之债务工具组合情况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透过其他全面收益按公允值列账之债务工具组合按市值/公允值计量为991,682,000港元,回顾年度带来总收入100,981,000港元(2017年为65,937,000港元)[50] - 回顾年度,集团投资46,562,000港元购入物业上市公司发行的债务证券,年末债务工具组合公允值净亏损145,512,000港元确认为其他全面开支(2017年为收益33,516,000港元)[51] - 回顾年度,集团出售债务证券126,089,000港元,一名发行人赎回62,400,000港元债务证券,出售及赎回亏损共2,789,000港元由投资重估储备拨回并重新分类为亏损(2017年为收益8,779,000港元)[51] - 部分透过其他全面收益按公允值列账之债务工具3,822,000港元已分类为流动资产[50] - 集团投资债务证券市值/公允价值为9.91682亿港元,飞机租赁、银行、其他占比分别为12.77%、15.03%、72.20%[53] - 集团债务证券购入时到期年孳息率介乎3.73%至14.41%[54]
中策资本控股(00235) - 2018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