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管理层变动 - 陈永森于2018年4月20日辞任公司主席[4] - 王石金于2018年6月5日辞任公司行政总裁[4] - 曾拥光于2018年3月27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4] - 麦华智于2018年5月28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4] - 陆海林博士于2018年6月6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4] - 陈永森先生于2018年4月20日辞任执行董事兼董事会主席,王石金先生于2018年6月5日辞任执行董事及行政总裁[18] - 陈永森先生48岁,2015年8月12日任执行董事,2018年4月20日辞任[51] - 王石金先生65岁,2015年1月29日任执行董事,2018年6月5日辞任[51] - 陈华先生56岁,2016年2月29日起获委任执行董事,有超34年相关经验[52] - 许明先生47岁,2016年9月14日起获委任执行董事,现任深圳市森和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52] - 郭俊豪先生37岁,2017年4月10日起获委任执行董事,将任达进香港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52] - 陈永森于2018年4月20日辞任执行董事[182] - 王石金于2018年6月5日辞任执行董事[182]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8年公司PCB业务持续萎缩,原因是缺少资本更新主要营运区域的设备及机器[8] - 2018年公司总营业额为3.40415亿港元,较2017年的5.59443亿港元减少2.19028亿港元,降幅39.2%[58][60] - 2018年LED照明营业额为0,较2017年的8000港元减少8000港元,降幅100%[58] - 2018年单面PCB营业额为1.02556亿港元,占比30.1%,较2017年的1.07433亿港元减少487.7万港元,降幅4.5%[58] - 2018年双面PCB营业额为1.59371亿港元,占比46.8%,较2017年的9909.5万港元增加6027.6万港元,增幅60.8%[58] - 2018年多层PCB营业额为4418.5万港元,占比13.0%,较2017年的1.59075亿港元减少1.1489亿港元,降幅72.2%[58] - 2018年桥塔及电缆贸易营业额为3430.3万港元,占比10.1%,较2017年的1.93832亿港元减少1.59529亿港元,降幅82.3%[58][59] - 2018年香港地区营业额为6065.8万港元,占比17.8%,较2017年的6237.3万港元减少171.5万港元,降幅2.7%[60] - 2018年中国地区营业额为2.3018亿港元,占比67.6%,较2017年的4.2642亿港元减少1.9624亿港元,降幅46.0%[60] - 用于电子消费品的单面PCB及双面PCB2018年占公司营业额约76.9%,2017年为36.9%;高端多层PCB2018年占营业额13.0%,2017年为28.4%[58] 公司应对业务挑战措施 - 公司已采取节省成本、改善质量、策略性定价及积极营销等措施克服挑战[8] - 2018年LED分部专注于信贷管理并优化贸易应收款项的收回[8] 企业管治相关情况 - 公司未遵守企业管治守则中主席及行政总裁角色区分、独立非执行董事出席股东大会、管理层按月提供更新资料等规定[14] - 公司董事会及合规委员会将持续监督及检讨企业管治常规[11] - 董事会由9名成员组成,包括5名执行董事及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5] - 2018年公司举行10次董事会会议,不同董事出席次数不同,如陈永森先生0/2,王石金先生3/5等[17] - 部分董事接受了不同类型培训,如陈永森先生接受B类培训,潘伟刚先生接受A类培训等[20] - 2018年12月31日及年报日期,薪酬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25] - 2018年薪酬委员会共召开1次会议,各成员出席情况不同,如潘伟刚先生1/1,陆海林博士0/0[27] - 薪酬在100万 - 200万港元的高级管理层(包括董事)有1人,5万 - 100万港元的有11人[27] - 提名委员会于2018年举行2次会议,陈永森出席0/1次、潘伟刚出席1/2次、李鸿翔和张唯加出席2/2次、陆海林出席0/0次[29] - 合规委员会于2018年未召开会议,王石金、潘伟刚、陆海林、李鸿翔、张唯加出席次数均为0/0次[31] - 2018年12月31日及年报日期,提名委员会由李鸿翔、张唯加、陆海林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28] - 2018年12月31日及年报日期,合规委员会由李鸿翔、张唯加、陆海林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陆海林为主席[30] - 2015年11月5日,董事会采纳涵盖印章用途、担保及多项业务政策的新内部控制程序[35] - 公司合规主任及内部核数师发布综合内部控制报告,审核委员会成员进行审核及讨论[37] - 公司管理层接受内部审核报告相关建议并纳入日常运营手册[37] - 审核委员会由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陆海林博士为审核委员会主席[38] - 审核委员会本年度召开2次会议,各成员出席率为100%[39]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财政年度,审核服务已付/应付费用为1800千港元,税务服务为93千港元[42] - 持有公司缴足股本十分之一的股东有权要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大会须在要求递呈后两个月内召开[46] - 公司秘书陈振球先生为香港执业律师,本年度接受不少于15小时相关专业培训[49] 公司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产生亏损约1.65597亿港元[33]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约3913.1万港元[33] - 2019年2月21日完成股份认购筹集所得款项净额约4510万港元[34] - 本年度集团营业额约为3.404亿港元,较上年度减少39.2%,2018年毛利率为1.3% [62] - 股东应占亏损约为1.338亿港元,2017年为9850万港元 [62] - 2018年存货确认撇销230万港元,2017年为1530万港元 [64] - 2018年集团确认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320万港元,2017年为350万港元 [65] - 本年度就贸易应收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确认减值净额7270万港元,2017年为330万港元 [66] - 2018年底集团资产总值约为6.675亿港元,计息借贷约为2.005亿港元,资本负债比率约为30.0%,2017年分别为8.95亿港元、1.793亿港元、20.0% [68] - 2018年底集团流动负债净额约为3910万港元,流动比率约为0.92,2017年分别为流动资产净值7670万港元、1.13 [68] - 2018年底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包括已抵押)约为3150万港元,(不包括已抵押)约为2120万港元,2017年分别为6610万港元、4360万港元 [68] - 2018年底集团雇员约1044名,2017年为1203名 [70] - 截至2018年底,集团将Best Pursue、达进东方江苏控股及达进东方江苏100%股权出售,现金代价为2000万港元 [75] - 董事不建议派付2018年及2017年12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175] - 2018年12月31日公司无可供分派予股东的储备,2017年为2424.8万港元[178] - 2018年股份溢价为56687.7万港元,缴入盈余为14505.8万港元,累计亏损为88543万港元[178] - 2017年股份溢价为56687.7万港元,缴入盈余为14505.8万港元,累计亏损为68768.7万港元[178]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06年6月23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是优质PCB生产商[79] - 公司在广东中山有两家生产厂房,总面积约110,000平方米,电路板年产能约978,000平方米[79]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相关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成立环境、社会及管治工作小组,负责相关资料搜集与报告编制[82]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按港交所主板上市规则附录二十七指引编制[84] - 报告期为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86] - 报告范围涵盖公司整体环境、社会及管治政策,以PCB业务为主[87] - 公司重视与股东、客户、供应商等持份者沟通,通过多种管道收集意见[88][90] - 公司各部门管理层与员工参与编制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评估相关事宜重要性[92] - 报告列出公司重大环境、社会及管治事宜,如废气排放、薪酬福利等[93][94] - 报告期内,公司确认已就环境、社会及管治事宜设立合适有效的管理政策及监控系统[94]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涵盖排放物、资源使用、环境及天然资源等多个层面[169][171] - 排放物层面有关键绩效指标涉及废气、温室气体排放、废物处理等[169] - 资源使用层面有关键绩效指标涉及能源、水及包装材料使用等[171] 环境相关指标及措施 - 2018年汽车尾气中氮氧化物排放量为431.88公斤,硫氧化物排放量为1.10公斤,颗粒物排放量为29.66公斤[102] - 2018年直接温室气体排放(范畴1)总量为192.10吨二氧化碳当量,排放密度为1.96吨二氧化碳当量/万平方米;间接温室气体排放(范畴2)总量为19,648.45吨二氧化碳当量,排放密度为200.88吨二氧化碳当量/万平方米;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范畴1及2)为19,840.55吨二氧化碳当量,排放密度为202.84吨二氧化碳当量/万平方米[104] - 较2017年度,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减少约3,266.94吨二氧化碳当量,排放密度每平方米减少约28.24吨二氧化碳当量[104] - 报告期内电路板总产量为978,075平方米[106] - 公司建立环境管理体系,获ISO 14001:2015/GB/T 24001–2016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认证[97] - 公司制定《减少废水、废气、噪声排放量程序》和《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控制程序》[99] - 公司采取在停车等候时关闭引擎等措施减少汽车尾气排放[103] - 公司采取环保节能、推行厂区绿化建设、减少汽车尾气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等措施减低温室气体排放量[106] - 公司生产过程产生的工业废水直接排入市政管网区域水质净化厂处理[107] - 生产工程部每三个月评估一次废水排放量,每月检测一次废水排放中的化学需氧量、铜的总量,全厂净化塔每天点检一次[107] - 2018年工业废水排放总量为700,000吨,密度为7,156.91吨/万平方米[108] - 2018年有害废弃物排放总量为1,639吨,密度为16.75吨/万平方米,较2017年排放总量增加约28吨,排放密度增加约0.64吨每万平方米[114] - 2018年纸张无害废弃物排放总量为0.17吨,密度为0.0017吨/万平方米;工业废物(可回收)排放总量为20吨,密度为0.20吨/万平方米[116] - 2018年汽油能源消耗量为235,011.551千瓦 时,密度为2,402.80千瓦 时/万平方米;柴油能源消耗量为485,039.652千瓦 时,密度为4,959.12千瓦 时/万平方米;电力能源消耗量为36,241,727千瓦 时,密度为370,541.26千瓦 时/万平方米;能源消耗总量为36,961,778.2千瓦 时,密度为377,903.18千瓦 时/万平方米[119] - 较2017年,能源消耗量减少约6,011,817.8千瓦 时,消耗密度减少约48,421.82千瓦 时每万平方米[121] - 公司积极提出废水缩减方案,订立用水定额,设污水处理站并制定程序指示处理废水[108] - 公司严格执行“3R”原则,制定能源及资源管理系统减少废弃物产生[109] - 公司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有害废弃物排放,如提供工作指引、培训员工等[115] - 公司大力宣导绿色办公,采取措施降低纸张消耗量[116] - 公司建立能源监测和考核制度,制定及定期检讨能源目标提升能源绩效[118] - 汽油消耗量约为25,200.00公升,柴油消耗量约为45,601.32公升[123] - 2018年集团总耗水量约为1,088,820.00立方米,较2017年的1,541,627.00立方米减少约452,807立方米;生产每万平方米电路板的平均耗水量约为11,132.27立方米,较2017年的15,294.00立方米减少约4,161.73立方米[124] - 2018年集团厂房所使用的制成品包装物料总量约为245.22吨,较2017年的158.57吨有所增加;密度为2.51吨/万平方米,较2017年的1.59吨/万平方米有所上升[126] - 2018年包装物料回收量为塑料约7.00吨和金属约63.08吨[12
中华银科技(00515) - 2018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