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SMPT(00522) - 2019 - 年度财报
2020-04-02 17:39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9年集团收入为20.3亿美元,较2018年减少18.8%[11] - 2019年盈利为6.2亿港元,较2018年减少71.9%[11] - 2019年新增订单总额为20.2亿美元,较2018年减少21.5%[11] - 2019年下半年盈利较上半年大幅攀升149.1%[13] - 2019年下半年收入较上半年大幅增加18.3%[13] - 2019年权益回报率为5.2%(2018年:18.8%)[13] - 2019年集团收入为158.8亿港元(20.3亿美元),较前年的195.5亿港元(24.9亿美元)减少18.8%[20] - 2019年集团综合除税后盈利为6.2亿港元,较前一年度的22.1亿港元减少71.9%[20] - 2019年每股基本盈利为1.52港元(2018年:5.47港元)[20] - 2019年全年合计每股派息为2.00港元(2018年:2.70港元)[21] - 2019年新增订单总额为20.212亿美元,较前年减少21.5%[22] - 2019年下半年收入较上半年增长18.3%,盈利上升149.1%[22][23] - 2019年第四季度新增订单总额按季减少13.3%[22] - 2019年第四季度毛利率为34.8%,按年增加181点子[22][23] - 若不包括1.069亿港元(税后影响)的重组成本,第四季度及全年盈利分别为3.287亿港元及7.292亿港元[27] - 2019年无单个客户占集团收入超10%,前五大客户共占集团总收入15.3%(2018年:18.0%),集团80%的收入来自200位客户(2018年:166位)[28]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银行存款结存轻微增加3.4%至23.3亿港元,2018年为22.5亿港元[45] - 2019年集团派发股息11亿港元,2018年为10.5亿港元[45] - 2019年应收账款周转率减少至99.4天,2018年为102.6天[45]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比率为3.02,2018年为1.95;股本负债比率为26.2%,2018年为28.7%[45] - 2019年总派息金额为每股2.00港元,2018年为每股2.70港元,派息比率为132%[46] - 2019年集团总员工成本为49亿港元,2018年则为50亿港元[47] - 预计集团2020年第一季度收入介于3.7至4.5亿美元,且较大可能录得亏损[55] - 预计集团2020年第一季度在中国产能或减少约三分之一,全年影响少于10%[55] - 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0.70港元(2018年为1.40港元),全年股息每股2.00港元(2018年为2.70港元)[58] - 2019年公司收入为158.83亿港元,较2018年的195.51亿港元下降18.76%[156] - 2019年公司毛利为55.24亿港元,较2018年的74.37亿港元下降25.71%[156] - 2019年公司除税前盈利为9757.34万港元,较2018年的2.97亿港元下降66.99%[156] - 2019年公司本年度盈利为6223.78万港元,较2018年的2.21亿港元下降71.86%[156] - 2019年公司基本每股盈利为1.52港元,较2018年的5.47港元下降72.21%[156] - 2019年公司全面收益总额为4.53亿港元,较2018年的19.42亿港元下降76.67%[157] - 2019年公司非流动资产为74.64亿港元,较2018年的59.07亿港元增长26.36%[158] - 2019年公司流动资产为133.81亿港元,较2018年的151.68亿港元下降11.78%[158] - 2019年公司流动负债为44.32亿港元,较2018年的77.93亿港元下降43.13%[158] - 2019年公司权益总额为116.32亿港元,较2018年的121.61亿港元下降4.34%[160] - 2019年除税前盈利为975,734千港元,2018年为2,973,156千港元[162] - 2019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513,143千港元,2018年为462,063千港元[162] - 2019年使用权资产折旧为221,541千港元,2018年无此项[162] - 2019年未计营运资金变动之营运现金流量为2,463,397千港元,2018年为4,217,410千港元[162] - 2019年营运所得现金为3,236,608千港元,2018年为2,498,794千港元[162] - 2019年营运活动净现金收入为2,833,682千港元,2018年为1,942,339千港元[162] - 2019年投资项目净现金支出为795,912千港元,2018年为1,662,492千港元[163] - 2019年融资项目净现金支出为1,935,379千港元,2018年为343,833千港元[163] - 2019年现金及现金等价增加102,391千港元,2018年减少63,986千港元[163] - 2019年年终现金及现金等价为2,317,543千港元,2018年为2,240,022千港元[163]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9年后工序设备业务收入为8.9亿美元,较2018年减少24.4%[11] - 2019年物料业务收入为2.4亿美元,较2018年减少17.8%[11] - 2019年SMT解决方案业务收入为9.0亿美元,较2018年减少12.6%[11] - 后工序设备分部2019年新增订单总额9.108亿美元,同比下降27.6%;收入8.936亿美元,同比下降24.4%;毛利率41.1%,同比下降472点子;分部盈利4.766亿港元,同比下降76.3%;分部盈利率6.8%,同比下降1491点子[37] - 2019年后工序设备分部收入占集团总收入的44.1%(2018年:47.4%)[37] - 自动光学检测工具收入因CIS客户需求按年增长逾四倍[36] - 2019年先进封装设备为后工序设备分部贡献超20%收入,2018年超10%;CIS及先进封装设备共贡献超50%收入[39] - 2019年物料分部新增订单总额2.387亿美元,按年降2.5%;收入2.364亿美元,按年降17.8%;毛利率10.1%,降135点子;分部盈利5830万港元,按年降48.7%;分部盈利率3.1%,降190点子[40] - 2019年物料分部收入占集团总收入11.7%,2018年为11.5%[40] - 2019年SMT解决方案分部新增订单总额8.717亿美元,按年降18.7%;收入8.966亿美元,按年降12.6%;毛利率34.9%,降154点子;分部盈利9.266亿港元,按年降27.3%;分部盈利率13.2%,降267点子[42] - 2019年SMT解决方案分部收入占集团总收入44.2%,2018年为41.1%[42] - 2019年物料分部新增订单总额连续四个季度按季增长[40] - 2019年CIS全年收入按年增长,集成电路和分离器件及LED收入减少[39] - 2019年SMT解决方案分部第四季度毛利率按季及按年增长,部分因保证拨备回拨[43] 研发与员工相关情况 - 香港研发中心员工人数占集团总研发团队人数约30%,1300名香港员工中逾50%从事研发工作[15]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共聘用约15,200名员工,其中包括1,300名临时或短期合约员工及外判员工[47]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在全球30个国家聘用约15,200名员工,其中24%为女性[138]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员工年龄方面,27%为30岁或以下,61%介乎30至50岁,12%为50岁以上[138] - 2019年公司未接获任何性骚扰报告[139] 业务发展与行业趋势 - 2019年收购的ASM NEXX和Critical Manufacturing两项业务取得重大成就并贡献盈利[29] - 中国当地公司在贸易战升温下出现本地化生产趋势,受政府推动供应链本地化政策支持[30] - 5G基建配置及5G智能手机时代来临推动行业发展,带动半导体晶片需求[30] - 先进封装及异构整合使半导体行业增值向后工序转移,集团投资取得成果[31] - 集团在先进封装、能源管理半导体等方面建立市场领先地位[33] - 2020年起后工序设备分部改称半导体解决方案分部[39] - 集团决定2020年第一季度将引线框架工序由新加坡迁往马来西亚新扩建厂房,预计2021年中完成;2020年第一季度终止MIS业务[41] 公司股权与股份相关情况 - 2019年12月16日,按面值发行2,224,200股股份予若干雇员[61] - 2019年3月28日,公司所有可换股债券已悉数赎回[62]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独立专业受托人以约3390万港元购入386,400股本公司股份[64] - 2019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予股东储备为24.30901亿港元(2018年为17.43923亿港元)[65] - 2019年12月31日,李伟光、徐靖民、黄梓达分别持有公司股份1665100股(0.41%)、263100股(0.06%)、200000股(0.05%)[76] - 2019年12月31日,ASM International N.V.和ASM Pacific Holding B.V.透过持股103003000股拥有公司25.19%股权[79] - 2019年12月31日,Schroders Plc持有公司40625300股股份,占比9.94%[79] - 2019年12月31日,Mitsubishi UFJ Financial Group, Inc.持有公司28283100股股份,占比6.92%[79] - Schroders Plc持有好仓40,625,300股,含110,300股衍生权益相关股份[80] - Mitsubishi UFJ Financial Group, Inc.被视为拥有28,283,100股股份权益[80] 公司治理与管理架构 - 李伟光、徐靖民及黄梓达将在即将举行的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董事职位,黄梓达拟膺选连任,李伟光和徐靖民不寻求连任[66] - 董事会建议在即将举行的股东周年大会上委任Guenter Walter Lauber为执行董事[66] - Charles Dean del Prado先生于2010年4月29日获委任为公司非执行董事,2008年3月1日起出任ASM International行政总裁[68] - Petrus Antonius Maria van Bommel先生于2010年10月29日获委任为公司非执行董事,2010年5月起获委任为ASM International管理局成员,任期四年,2018年5月再获委任,任期四年[69] - 李伟光先生于2007年1月1日获委任为集团执行董事及行政总裁,1980年加入集团[69] - 徐靖民先生于2017年5月9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2016年5月1日获委任为集团首席营运总监[70] - 黄梓达先生于2011年4月28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2010年2月1日获委任为集团首席财务总监[70] - 周全先生于2007年1月1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及集团首席营运总监,2016年5月1日卸任该职,2017年5月9日退任执行董事[71] - 陈鸿先生于2019年7月1日起卸任集团执行副总裁及后工序设备业务分部首席执行官职位,1978年加入集团[71] - Guenter Walter Lauber先生为集团执行副总裁及SMT解决方案分部首席执行官,自2007年起掌管SMT业务,2011年业务被集团收购后加入集团[71] - 林鼎松先生为集团企业营运执行副总裁,1995年加入集团[71]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有9位董事,其中1位为女性[91]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董事会有4位独立非执行董事,符合上市规则规定[93] - 董事会中有2位具备会计或相关财务管理专长的董事,且为审核委员会成员[93] - 公司已遵守独立非执行董事成员人数须占董事会总成员人数三分之一的上市规则规定[93] - 董事会于2013年9月采纳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94]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提名委员会由5位成员组成,4位独立非执行董事,1位非执行董事[98] - 提名委员会在2019年12月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