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8年收益为271,930千港元,2017年为241,830千港元[9] - 2018年经营溢利为104,766千港元,2017年为94,169千港元[9] - 2018年本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为89,768千港元,2017年为74,120千港元[9] - 2018年资产总额为552,602千港元,2017年为561,924千港元[9] - 2018年资产净值为350,757千港元,2017年为354,410千港元[9] - 2018年中期股息为3.5港仙,拟派末期股息为6.0港仙;2017年中期股息为3.2港仙,末期股息为6.3港仙[9] - 2018年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均为11.3港仙,2017年均为9.3港仙[9] - 2018年净溢利率为33.0%,实际税率为15.4%,流动比率为0.96,速动比率为0.96;2017年分别为30.6%、16.1%、0.66、0.66[9] - 公司2018年收益为2.719亿港元,较2017年的2.418亿港元上升12.4%[23] - 公司2018年经营溢利为1.048亿港元,较2017年的9420万港元上升11.3%[23] - 公司2018年除税前溢利为1.062亿港元,较2017年的8830万港元上升20.2%[23] - 公司2018年除税后溢利为8980万港元,较2017年的7410万港元上升21.1%[23] - 公司2018年来自中国内地联营公司Nanfang的利润份额降至150万港元,2017年为240万港元[29] - 公司2018年利息收入及其他收益净额合计微跌至1560万港元,总成本为1.827亿港元,较2017年上升10.1%[23] - 2018年年度溢利为8980万港元,净溢利率为33.0%[18]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的企业债券产生的公允价值储备负结余为1720万港元,视为已变现亏损项目[41][43]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可分派溢利为4790万港元[41][43] - 董事会建议派发集团可分派溢利接近100%,末期股息为每股6.0港仙[41][43] - 2018年已付中期股息为每股3.5港仙,2018年度总股息为每股9.5港仙,与2017年度相同[41][43] - 2018年集团收益较上一财年增加12.4%或3010万港元,达2.719亿港元[102] - 2018年折旧前经营开支为1.758亿港元,较2017年增加10.1%或1610万港元[102] - 2018年经营溢利为1.048亿港元,较2017年增加1060万港元或11.3%[102] - 2018年其他财务资产减值亏损为20万港元[104] - 2018年应占中国联营公司业绩为溢利150万港元,2017年为240万港元[105] - 2018年除税前溢利达1.062亿港元,较2017年多出1780万港元;年度溢利净额为8980万港元,较2017年增加21.1%[106] - 2018年每股基本盈利和摊薄盈利均为11.3港仙,较2017年增加2.0港仙[106] - 2018年股息总额为每股9.5港仙,与2017年相同,股息派付率为公司溢利的84.1%[110]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银行存款总额为8650万港元,2017年为8410万港元[115][121]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非流动及流动资产中的其他财务资产分别为3.055亿港元和4220万港元,2017年分别为3.672亿港元和零[116][121]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加权平均组合票面利率及孳息率分别约为3.9%和3.7%,2017年分别为4.0%和3.8%[116][121]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71%的企业债券投资于投资级别,2017年为74%[116][121]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总值及资产净值分别为5.526亿港元和3.508亿港元,2017年分别为5.619亿港元和3.544亿港元[118][122]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借贷,2017年也无借贷[119][122]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集团向政府提供三项共420万港元的银行担保,2017年为两项共220万港元[128]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尚待履行且未于财务报表拨备的资本承担为150万港元,2017年为零[128]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集团雇员268名,2017年为261名,本年度相关雇员成本为1.141亿港元,2017年为1.056亿港元[128] 各业务线收益及溢利关键指标变化 - 2018年电子商务、身份管理、其他服务分部收益占收益总额百分比分别为21%、71%、8%[14] - IDM业务2018年收益为5730万港元,较去年的4010万港元按年急升42.9%,溢利攀升29.9%至760万港元[25] - E - Commerce业务2018年收益为1.917亿港元,较去年的1.827亿港元增加4.9%,分部溢利增加18.2%至7270万港元[25] - E - Commerce业务中,GETS业务2018年营业额为1.686亿港元,较去年下跌0.3%;Commercial Services业务收入按年升幅70.6%,由1360万港元上升至2310万港元[25] - Other Services业务2018年收益为2290万港元,较去年的1900万港元增加20.2%,分部溢利为1480万港元,较去年的1140万港元增加29.1%[28] - 其他服务业务收益由去年的港币1900万元增加至今年的港币2290万元,增加20.2%;分部溢利由去年的港币1140万元增加至今年的港币1480万元,增加29.1%[31] - 2018年电商业务收益从2017年的1.827亿港元增长4.9%或900万港元至1.917亿港元,分部溢利从6150万港元上升至7270万港元,同比增长18.2%[48] - 2018年GETS市场整体同比增长约1.95%,GETS收益总额为1.686亿港元,相比2017年的1.691亿港元仅略微下降0.3%[48] - 2018年商业服务收益从2017年的1360万港元大幅增长70.6%至2310万港元[48] - 2018年公司身份管理业务收入按年增长42.9%,从2017年的4010万港元增至5730万港元[69][71] - 自2016年收益略少于3000万港元起,身份管理业务两年复合年增长率约为39.0%[69][71] - 2018年身份管理业务收益较2017年增长42.9%,高于2017年较2016年的35.0%[69][71] - 2018年身份管理业务溢利从2017年的580万港元大幅上升至760万港元,增幅接近29.9%[69][71] - 2018年GETS相关服务收益为1890万港元,较2017年的1900万港元轻微下跌0.9%[79][82] - 2018年其他服务业务收益为2290万港元,较2017年的1900万港元增长20.2%,主要因智能POS业务带来350万港元收益[79][82] - 2018年其他服务业务利润为1480万港元,较2017年的1140万港元上升29.1%,得益于控制GETS相关服务运营成本[79][82] - 2018年电子商务收益为1.917亿港元,按年增加900万港元[102] - 2018年IDM分部收益上升42.9%或1720万港元,达5730万港元[102] - 2018年其他服务收益增加380万港元,达2290万港元[102] 各业务线2019年展望 - 2019年是新GETS牌照的第一年,有效期从2019年至2024年共6年,可由政府酌情续牌3年至2027年[35] - 2019年GETS业务最大的不确定因素是中美贸易争端带来的持续阻力,香港经济2019年开局可能是十年内最疲弱的[35] - 公司预计2019年IDM业务将继续成为集团业务的主要增长动力[39] - 2019年监管机构即将发放虚拟银行牌照,为IDM业务创造新机遇[39] - 2019年GETS相关业务预计会因市场气氛普遍悲观而有所收缩[39] - 公司期望智能销售点业务在2019年取得更大收获,该业务在2018年获一家大型银行支持[39] - 中国联营公司南方受全国单一窗口实施影响,未来公司分占其溢利可能不及过往[39] - 2019年GETS业务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中美贸易紧张影响香港外贸活动,若市场不萎缩业务有望稳定或改善[59] - 现有GETS牌照2024年或最迟2027年到期,公司可能成为增值服务供应商[59] - 2019年商业服务业务前景乐观,因成熟产品销售渠道稳健,特别是WMS [61][64] - 2019年需继续完成2018年未完成项目,包括庞大自动化仓库项目[61][64] - 2019年初未察觉中美贸易纠纷对商业服务业务有放缓迹象[61][64] - 公司对2019年综合电子商务业务保持审慎乐观态度,除非GETS市场受环球经济大幅下滑的灾难性打击[65] - 2019年公司预计GETS纸张转换电子文件服务收益将下跌,已做准备减少影响[80][83] - 预计2019年其他服务业务前景维持稳定,智能销售点业务适度增长将弥补GETS相关业务预期轻微下跌[92][94] - 若运营环境无不利变化,公司对南方业务未来前景持谨慎乐观态度[97] 2018年业务项目情况 - 2018年底前,商业服务团队承接为香港大型零售连锁企业提供先进仓储解决方案的项目[35] - 2018年下半年交付两个主要订单,一个是为美国公司本地附属公司提供WMS及顾问服务,另一个是为澳门机构提供含IoT技术的WMS[53][55] - 2018年确认多份订单,一份已完成交付,一份年底前交付软件授权,2019年进行进一步开发及推行[53][55] - 2018年通过竞争赢得为香港领先零售连锁提供先进仓库解决方案的大型项目[54] - 2018年为从事雪茄和烟草业务的GETS客户提供应税商品管理及库存控制整体解决方案[54] - 2018年交付客户并附有软件授权的进行中项目与一项庞大项目有关,该项目为香港领先零售连锁品牌旗下仓库提供先进仓库解决方案[56] - 2018年签约为从事雪茄及烟草业务的GETS客户提供仓库管理系统项目[56] - 2018年下半年公司完成多项上半年动工的项目,包括台湾金融机构银行附属公司生物认证项目等[70][72] - 2018年4月公司为证券公司推出生物识别双重认证云端服务,已获多间公司订购并获稳定经常性收益[70][72] - 2018年智能POS业务开始产生收入,超过1000台终端安装在零售商户,银行计划2019年扩大部署[85] - 2018年公司为主要本地银行客户在不同零售行业的商户销售点安装逾1000台智能销售点终端机[87] - 2018年底前公司从香港一家银行获得安卓版智能销售点的订单,该银行母公司为中国主要商业银行,试用成功后有望下更多订单[86][88] - 2018年底前公司通过合作伙伴与一商户确认新商业模型,该商户试用后计划2019年为其他销售点全面使用解决方案[86][88] - 2018年第二季推出的公共物流平台VSHIP已解决初期问题,用户登记量和平台活动稳步增加,目前免费服务,后续将开发增值服务[91][93] - 2018年上半年南方分占收益仅40万港元,下半年业务明显赶上[96][98] - 自2018年9月起南方无法从核心小船舱单报关服务用户收费[96][98] - 南方提前与中国海关及广东港口机关建立关系,赢得几份政府主要合约,维持了2018年营业额,但利润仍稍有下降[96][98] 公司董事信息 - 李乃熺博士76岁,2000年9月19日获委任为董事兼公司主席,TAL现聘用超25000名员工,他有超40年纺织及成衣行业经验[140][143] - 谢锦强先生59岁,2013年3月任独立非执行董事,2015年7月起任行政总裁,此前在亚太区金融界工作[141][144] - 郑俊聪先生49岁,2011年11月15日任董事及代理副行政总裁,2017年1月1日任首席技术官,有超23年IT相关业务经验[149] - 钟顺群女士62岁,2008年9月2日获委任为董事,1992年加入公司,现任首席运营官,有超26年电商业务管理经验[150] - 李乃熺博士1996年获大英帝国官员勋章,1
贸易通(00536) - 2018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