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泛控股(00715) - 2018 - 年度财报
中泛控股中泛控股(HK:00715)2019-04-29 17:13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份于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股份代号为715[18] - 公司授权代表为韩晓生先生和林慧怡女士[6] - 公司独立核数师为香港立信德豪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12]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为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15] - 公司网址为www.oceanwide.hk,可查阅新闻稿、财务报告等信息[20] - 公司自2014年起进行战略转型,发展成国际综合性控股企业[40] - 韩晓生自2014年11月任执行董事,2014年12月任公司董事长兼CEO等职[181] - 刘冰自2014年11月任执行董事,现任民生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等职[182] - 韩晓生62岁,自2014年11月起任执行董事,12月起任公司主席兼总裁,为中国高级会计师[184] - 刘冰61岁,自2014年11月起任执行董事,现任民生控股副董事长及中国通海国际金融非执行董事[185] - 刘洪伟52岁,自2014年11月起任执行董事,现任CuDECO Limited非执行董事及中国通海国际金融执行董事[185] - 张喜芳46岁,自2017年8月起任执行董事,曾在国家电网等公司任职,获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学士和清华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88][191] - 刘国升50岁,自2014年11月起任执行董事,为中国高级会计师,现任泛海控股财务总监[192] - 赵英伟48岁,自2014年11月起任非执行董事,为中国高级会计师,现任泛海控股监事会副主席等职[193] - 张福彪54岁,自2018年3月起任非执行董事,曾在多家公司任职,1999年7月获中国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会计学硕士学位[195][197] - 刘纪鹏62岁,自2014年11月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为中国高级经济学家和注册会计师,在多家公司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96] - 文档涉及中泛控股有限公司2018年年报[199] 重要时间节点 - 2018年度全年业绩于2019年3月27日公布[18] - 2019年5月20日至23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18] - 2019年度股东周年大会于2019年5月23日举行[18] - 2019年度中期业绩于2019年8月公布[18]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年内股东应占综合亏损为4880万港元,2017年为利润7040万港元,每股亏损为0.30港仙,2017年为每股盈利0.44港仙,撇除除税后其他净亏损9350万港元,2017年为净利得2920万港元,经常性股东应占综合利润为4470万港元,2017年为4130万港元[55][59] - 公司年内收入为1.386亿港元,2017年为1.422亿港元,年内利息及税前亏损为5370万港元,2017年为盈利8660万港元,撇除其他净亏损8600万港元,2017年为净利得2920万港元,经常性利息及税前盈利为3230万港元,2017年为5740万港元[61][66] - 2018年物业投资板块收入为9610万港元,较2017年的9220万港元增加;息税前盈利为8100万港元,较2017年的7520万港元增加8%;年末平均出租率约为89%[113] - 2018年房地产开发板块无收入,2017年为160万港元;2018年息税前亏损1.052亿港元,2017年为2060万港元;对纽约项目计提减值拨备7760万港元,撇除拨备后亏损2760万港元,2017年为2060万港元[122][123] - 2018年能源电力板块息税前亏损2000万港元,2017年为970万港元;撇除拨备后经常性亏损1880万港元,2017年为970万港元[128][130] - 2018年财务投资及其他板块收入为4250万港元,较2017年的4840万港元减少12%;息税前亏损950万港元,2017年同期为盈利4170万港元;撇除相关损益后经常性亏损230万港元,2017年同期为盈利1260万港元[129][13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18年其他净亏损(除税及非控股权益后)9350万港元包括资产减值拨备7760万港元、汇兑亏损1280万港元等,2017年其他净利得(除税及非控股权益后)2920万港元包括出售可供出售财务资产净利得4760万港元等[56][57][59] - 2018年其他净亏损(税前及非控股权益前)860万港元包括资产减值拨备7760万港元、汇兑亏损1280万港元等,2017年其他净利得(税前及非控股权益前)2920万港元包括出售可供出售财务资产净利得4760万港元等[64][65] - 2018年其他净亏损(除税及非控股权益前)为8600万港元,2017年其他净利得(除税及非控股权益前)为2920万港元[69] - 2018年其他净亏损(除税前及非控股权益前)为720万港元,包括汇兑损失1280万港元、重估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亏损60万港元和出售金融资产净收益630万港元[134] - 2018年集团出售部分债券实现净收益630万港元,2017年为1970万港元[136][137] - 2018年7月公司以1280万美元出售前全资附属公司全部股权,集团获得公允价值收益1950万港元,连同重估其他基金投资实际录得公允价值亏损60万港元[136][137]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上市及非上市股票证券及债券投资公允价值为3.79亿港元,2017年12月31日为9.894亿港元,下跌主要因出售部分上市债券及股票和计提1.891亿港元减值拨备[136][137]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总无抵押和无限制现金、流动资金及上市投资为6.78亿港元,2017年为12.214亿港元,分别以9.2%美元、88.6%港元和2.2%人民币及其他货币计价[158]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及其他贷款(含可换股票据)为61.475亿港元,2017年为53.284亿港元,资产负债率为56.9%,2017年为47.7%[159][161]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未抵押及未限制现金、流动资金及上市投资共值6.780亿港元,2017年为12.214亿港元,其中9.2%以美元计算,88.6%以港元计算,2.2%以人民币计算[161]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经营业务及投资业务所用现金净额分别为21.451亿港元和2.964亿港元,2017年分别为17.242亿港元和12.282亿港元,融资业务产生现金净额为24.134亿港元,2017年为30.245亿港元[164][165]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雇员为114名,2017年为131名,雇员薪酬成本总额(含董事酬金)为1.134亿港元,2017年为9760万港元[173][17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物业投资板块通过上海两幢办公室及商用物业带来稳定租金收益和利润,2018年末平均出租率为89%[63][68] - 洛杉矶项目总地块面积约18,662平方米,计容面积约138,249平方米,机电工程完成超85%,2、3号楼室内隔墙部分完成超60%,已投入资金约10.469亿美元(约82.003亿港元)[73][74] - 纽约项目土地面积约1,367平方米,开发面积75,975平方米,已完成概念设计,处于方案设计阶段,已投入资金约4.044亿美元(约31.676亿港元)[76] - 夏威夷科琳娜二号地面积约70,000平方米,预计总面积约92,292平方米,处于概念设计阶段,已投入资金约2.090亿美元(约16.371亿港元)[77][79] - 夏威夷科琳娜一号地面积约106,311平方米,将发展含约800间客房和524个豪华住宅的度假村,处于方案设计阶段,已投入资金约2.951亿美元(约23.115亿港元)[82][84] - 夏威夷卡珀雷区地块面积约207万平方米,已完成一期基础设施工程,已投入资金约1.201亿美元(约9.407亿港元)[83][85] - 2015年公司并入印尼棉兰能源项目,截至2018年12月31日已投入资金约3.620亿美元(约合港币28.355亿元)[87][89] - 2018年7月公司以1280万美元出售前全资附属公司全部股权,年内该非上市公司股本投资重估获公允价值利得港币1950万元,连同其他基金投资重估实际录得公允价值亏损港币60万元[88][90] - 2018年公司出售部分债券录得已变现净利得港币630万元(2017年:港币1970万元)[88][90]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股票、基金及债务投资公允价值为港币3.790亿元(2017年12月31日:港币9.894亿元),占集团资产总值的1.6%[88][90] - 房地产开发板块在美国主要城市拥有超226万平方米土地用于开发,美国项目总资产达182.399亿港元,累计总投入20.755亿美元(约合162.572亿港元)[117][118] - 洛杉矶项目完成主体结构和幕墙工程,机电工程超85%,2、3号楼室内隔墙超60%;纽约项目完成概念设计,处于方案设计阶段;夏威夷科琳娜二号地项目处于概念设计阶段;一号地项目处于方案设计阶段;夏威夷卡珀雷区项目完成一期基础设施工程[119][122] - 能源电力板块的棉兰项目已完成地基作业,处于土建工程阶段,截至2018年12月31日已投入资金约3.620亿美元(约合28.355亿港元)[124][125][130] 各地区表现 - 2018年美国经济向好及税改使公司美国房地产项目收益提升[44][48] - 贸易战影响公司战略财务投资板块表现[44][48] - 上海写字楼市场租赁需求放缓,空置率上升租金下调[46][48] - 上海黄浦区平均空置率约为14%[46][48] - 上海浦西核心商务区业主需调整免租期、增加中介佣金应对挑战[46][4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将通过股东或第三方贷款、债权融资、股权融资等方式筹集资金,控制业务增长带来的资本及运营风险[93][97] - 物业投资板块将调整免租期、增加中介佣金应对市场挑战,提升上海物业出租率[94][98] - 房地产开发板块将严控资本开支和成本,保证项目按时交付以实现盈利[95][98] - 能源电力板块将推进棉兰项目建设,严控质量、安全及成本,使其按时投产[96][98] - 集团将为持续发展及建设寻求额外融资,若无法获得银行贷款,可通过股权融资等方式获取资金[160][162]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市值约为62.96亿港元[18]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下调2019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45][48] - 预计贸易战对中国的影响2019年逐步显现,中国经济持续受压[45][48] - 2018年公司因贸易战融资成本上升,出售部分投资致收入减少[40] - 纽约地块因市场价格下跌减值7760万港元[40]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本年度末期股息,2017年也未派发[62][67]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集团未订立任何利息或货币掉期或其他金融衍生工具交易[136][143][146] - 集团主要市场价格风险与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和损益的金融资产有关,主要包括上市债务证券和上市股票证券[151][154] - 集团盈余资金以银行存款形式存放于信誉良好的金融机构,高级管理层定期监控价格变动、信用评级并设定对手方信贷总额限制[152][155]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集团计入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的上市债务证券在新加坡上市,穆迪和标准普尔评级为A2/A - [153][155] - 2018年经营业务所用现金净额增加主要因美国房地产项目进一步发展[164][165] - 除附注34披露外,2018年及2017年集团无其他担保或或有负债[166][167] - 集团业务由中国、美国及印尼附属公司开展,须遵守相关法规,截至年报日期,未发现重大合规问题[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