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联合医务(00722) - 2019 - 中期财报
联合医务联合医务(HK:00722)2019-03-25 19:03

公司愿景与战略 - 公司愿景和宗旨是让所有人获得可信任及可负担的医疗健康服务,过去29年以此推动增长[9][10][14] - 公司认为愿景不应局限于香港市场,中国医疗保健市场可从中受益[11][14] - 过去2年公司推出重要策略,应对中国医疗保健问题根源[12][15] 中国医疗政策与公司响应 - 中国政府将家庭医生模式作为医疗改革核心,目标是到2020年每10000人平均拥有3名全科医生[13][15] - 公司强调家庭医生在中国提供可负担和易获取医疗服务中的重要作用[18] - 2017年公司推出全科导向学习与发展计划(GOLD),旨在培养全面的家庭医生[19] - GOLD金牌培训课程2017年作为内部培训计划开展,已获多个地方政府认许,特别是大湾区内地方政府,还获得英国皇家家庭医学会教育认证[20][23][21][24] 公司业务范畴与服务点 - 公司业务范畴包括香港及澳门企业医疗保健解决方案服务、香港及澳门临床医疗保健服务、中国保健业务[30][31][33]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UMP网络包括超600个位于香港及澳门的服务点[31] 业务收入与利润情况 - 香港及澳门企业医疗保健解决方案服务收入从1.082亿港元增至1.213亿港元,增幅12.1%,运营利润从1910万港元降至1610万港元,降幅15.9%[36] - 香港及澳门临床医疗保健服务收入从1.312亿港元增至1.648亿港元,增幅约25.7%,运营利润从1120万港元增至1890万港元,增幅约67.9%[37] - 中国保健业务收入从2330万港元增至2440万港元,增幅4.8%,运营亏损从500万港元降至60万港元,降幅约88.1%[38] - 总综合收入由2018财年上半年2.186亿港元增加19.7%至2019财年上半年2.617亿港元[51] - 香港及澳门企业医疗保健解决方案服务收入由1.082亿港元增加12.1%至1.213亿港元,经营利润由1910万港元减少15.9%至1610万港元[39] - 香港及澳门临床医疗保健服务收入由1.312亿港元增加约25.7%至1.648亿港元,经营利润由1120万港元增加约67.9%至1890万港元[40] - 中国保健业务收入由2330万港元增加4.8%至2440万港元,经营亏损由500万港元减少约88.1%至60万港元[41] - 向香港及澳门合约客户提供企业医疗保健解决方案服务收入由1.078亿港元增加11.9%至1.206亿港元[51] - 向合约客户提供医疗服务收入由9990万港元增加11.5%至1.114亿港元[51] - 向合约客户提供牙科服务收入由790万港元增加15.2%至910万港元[51] - 向香港及澳门自费患者提供医疗服务收入由6040万港元增加42.5%至8610万港元[53] - 向香港及澳门自费患者提供牙科服务收入由2710万港元增加约12.9%至3070万港元[54] - 中国保健业务收入由2330万港元增加至2440万港元,主要因出国学习或工作的中国居民体检次数增加[55] - 其他收入及收益由2018财年上半年590万港元增加130.5%至2019财年上半年1360万港元,主因出售附属公司收益[56] - 医疗服务收入由2018财年上半年6040万港元增加42.5%至2019财年上半年8610万港元,因辅助服务患者就诊次数增加[57] - 牙科服务收入由2018财年上半年2710万港元略增12.9%至2019财年上半年3070万港元,因自费患者就诊次数增加[57] - 中国保健业务收入由2018财年上半年2330万港元增至2019财年上半年2440万港元,因体检次数增加[58] - 2019财年上半年公司总收入2.61701亿港元,较2018财年上半年的2.18642亿港元增长19.7%,各经营分部收入均有增长,提供临床医疗保健服务增幅达26.3%[73] 业务收入与利润变动原因 - 香港及澳门临床医疗保健服务收入增长部分原因是2018财年下半年和2019财年上半年通过收购实验室、医学影像和物理治疗业务扩大辅助服务[37] - 中国保健业务运营亏损减少主要归因于北京和上海总部有效控制管理成本[38] - 香港及澳门企业医疗保健解决方案服务运营利润下降归因于支付给附属诊所的专业服务费增加,源于与企业客户和保险合作伙伴合同定价预期增长与实际时间不匹配[36] 成本开支情况 - 专业服务费用由2018财年上半年8630万港元增加24.1%至2019财年上半年1.071亿港元,因专业人士服务成本增加[62][64] - 雇员福利开支由2018财年上半年5790万港元增加16.2%至2019财年上半年6730万港元,开支占收入百分比从26.5%降至25.7%[63] - 物业租金及相关开支由2018财年上半年2070万港元增加20.3%至2019财年上半年2490万港元,开支占收入百分比保持9.5%[63] - 已耗存货成本由2018财年上半年1120万港元增加16.1%至2019财年上半年1300万港元,与医疗服务收入增加一致[67][70] - 其他开支净额由2018财年上半年约1570万港元增加295.5%至2019财年上半年6210万港元,主因确认非现金开支[69][71] 公司预期 - 公司预期专业服务分部经营利润率将逐步恢复至历史水平[62][64] - 公司期待在年度业绩公告中提供集团进一步发展的最新消息[29][30] 就诊次数情况 - 2018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总就诊次数744,955次,较2017年同期的739,465次增长0.7%,提供临床医疗保健服务就诊次数增幅达46.1%[75] 金融资产与财务状况 - 2018年12月31日及2018年6月30日,公司按摊销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分别为6680万港元和6950万港元,减少因债务证券发行人提早赎回[79] - 2018年12月31日及2018年6月30日,公司按金分别为4170万港元和1570万港元,增加因收购医疗中心已付按金[79] - 2018年12月31日及2018年6月30日,公司贸易应收款项分别为8320万港元和7880万港元,增长与2019财年上半年收入增长相符[83] - 2018年12月31日及2018年6月30日,公司贸易应付款项分别为4410万港元和3920万港元,维持稳定[83] - 2018年12月31日及2018年6月30日,公司资产净额分别为6.48亿港元和6.311亿港元,增加因发行认股权证储备,部分被上半年净亏损抵销[83] - 截至报告日期,公司无银行借款、未偿还银行贷款,未订立银行贷款融资安排[85]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835亿港元[86][87] 重大收购与资本开支 - 2019财年上半年,集团重大收购包括以1500万港元收购一间医务中心55%股权和收购一公司集团70%股权[87][89] - 2019财年上半年,集团资本开支约710万港元,2018财年上半年为6520万港元[92][97]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有重大资本承担约4790万港元,用于收购一间医疗中心60%股权[95][100]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抵押账面值合共140万港元的若干存款[96][101] 员工情况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453名全职雇员,2018年6月30日为461名[105][106] - 2019财年上半年,员工成本约为6730万港元,2018财年上半年为5790万港元[105][106] 购股计划与股份奖励 - 公司采纳两项购股计划,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计划于2015年8月18日采纳,所有未行使购股全行使后可发行股份上限27,608,000股,占2018年12月31日已发行股本约3.65%[148] - 首次公开发售后购股计划于2015年11月2日采纳,所有未行使购股全行使后可发行股份上限13,270,000股,占2018年12月31日已发行股本约1.75%[155] - 2018年12月31日,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计划有27,608,000份购股未行使[150] - 孙文坚医生和李柏祥医生行使购股前股份加权平均收市价分别为1.76港元和1.78港元[149] - 孙耀光医生于2016年6月30日获授1,213,000份购股,行使价1.27港元,行使期为2018年6月30日至2021年6月29日[156] - 2018年11月6日,郭卓君女士等多名董事获授行使价2.06港元的购股,行使期为2019年6月30日至2023年11月5日,授出数量多为1,500,000份[156] - 李麟伟先生和李国栋医生于2018年11月6日获授300,000份行使价2.06港元购股,行使期为2019年6月30日至2023年11月5日[156] - 杨荣燊先生于2018年11月6日获授200,000份行使价2.06港元购股,行使期为2019年6月30日至2023年11月5日[159] - 2018年7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员工购股行使数量为2,600,000股[147] - 2018年7月1日购股总数为30,208,000股,12月31日为27,608,000股[147]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授出之购股权估计公允价值约为916.4万港元,每份购股权公允价值为0.73港元[163] - 2018年12月31日,根据首次公开发售后购股权计划授出的1327万份购股权尚未获行使,121.3万份已获行使[165][166] - 公司于2016年6月30日采纳股份奖励计划,有效期十年,每年授予选定参与者股份上限不超公司已发行股本1%,董事会授出股份面值不超2% [168][169] - 2018年7月17日授出591万股股份奖励,行使期在2019 - 2021年,每股行使价1.5港元,截至2018年12月31日无股份归属[170][171][172][173] 股息分配 - 董事会宣布2018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为每股0.65港仙,2017财年中期股息为每股0.55港仙[109] - 公司宣派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0.65港仙,2017财政年度中期股息为0.55港仙,预期2019年4月10日或前后派付[110] - 董事会派付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每股0.65港仙,2017年同期为0.55港仙[184][187] - 中期股息将派付予2019年3月18日名列公司股东名册上的股东,预期于2019年4月10日或前后派付[184][187] - 股份过户登记暂停日期为2019年3月14日至18日,过户登记截止办理时间为2019年3月13日下午4:30 [189] 公司治理与合规 - 截至报告日期,董事会由九位董事组成,包括六位执行董事和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114][118] - 公司已采纳标准守则作为董事买卖公司证券的行为守则,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董事均遵守该守则[120][122] - 可能掌握集团内幕消息的相关雇员须遵守证券交易操守准则,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无违规情况[121][122] - 审核委员会与公司管理层审阅了集团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中期业绩,认为符合相关规定[123] 股东持股情况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孙耀江医生持股263,482,343股,概约持股比例34.80%[128]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郭卓君女士持股31,128,657股,概约持股比例4.11%[128]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曾安业先生持股2,500,000股,概约持股比例0.33%[130] - 孙文坚医生持有公司股份14490000股,概约持股比例1.91%[133] - 李家聪先生持有公司股份13480000股,概约持股比例1.78%[133] - 李柏祥医生持有公司股份21465000股,概约持股比例2.83%[133] - 李国栋医生持有公司股份608000股,概约持股比例0.08%[134] - 杨荣燊先生持有公司股份200000股,概约持股比例0.03%[134] - 孙耀江医生被视为于East Majestic Group Limited持有的199601343股股份及EM Team Limited持有的44155000股股份中拥有权益[1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