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联合医务(00722) - 2019 - 年度财报
联合医务联合医务(HK:00722)2019-10-17 17:30

财务表现 - 公司2019财年收入增长22.4%,从2018财年的4.634亿港元增至5.674亿港元[16] - 公司2019年非现金股权激励导致会计支出约3750万港元,导致报告净利润从2018年的3750万港元下降47.9%至1950万港元[18][19] - 公司2019年调整后EBITDA增长29.6%,从2018年的6480万港元增至8400万港元[18][19] - 公司2019年全年股息为每股3.2港仙,较2018年的2.9港仙有所增加[18][19] - 公司总综合收入从2018财年的4.634亿港元增长22.4%至2019财年的5.674亿港元,主要由于企业医疗保健解决方案和临床医疗保健服务的收入增长[114] - 香港及澳门企业医疗保健解决方案服务收入从2018财年的2.224亿港元增长9.6%至2019财年的2.437亿港元[114] - 香港及澳门临床医疗保健服务收入从2018财年的1.284亿港元增长63.6%至2019财年的2.100亿港元,主要由于患者就诊次数增加[117] - 香港及澳门牙科服务收入从2018财年的1700万港元增长22.4%至2019财年的2080万港元,主要由于患者次均诊费增加和就诊次数增加[114] - 中国保健业务收入以港元计值下降4.8%,从2018财年的5660万港元降至2019财年的5390万港元,但以人民币计值增长2.1%[119] - 其他收入及收益从2018财年的1160万港元增长119.0%至2019财年的2540万港元,主要由于出售附属公司收益[121] - 专业服务费用从2018财年的1.871亿港元增长22.6%至2019财年的2.293亿港元,主要由于医生、牙医和其他专业人员服务成本增加[128] - 员工福利费用从2018财年的1.214亿港元增长18.5%至2019财年的1.438亿港元,主要由于员工成本普遍增加和新业务收购[130] - 物业租金及相关费用从2018财年的4270万港元增长27.4%至2019财年的5440万港元,主要由于新业务收购和现有物业租金上涨[131] - 专业服务费用从2018财年的187.1百万港元增加22.6%至2019财年的229.3百万港元,主要由于医生、牙医及其他专业人士提供服务的成本增加以及新业务收购和服务的多元化[132] - 雇员福利开支从2018财年的121.4百万港元增加18.5%至2019财年的143.8百万港元,主要由于员工开支整体增加及新业务收购后的员工开支确认[133] - 物业租金及相关开支从2018财年的42.7百万港元增加27.4%至2019财年的54.4百万港元,主要由于新业务收购后的租金开支确认及现有场所续租租金增加[134] - 已耗存货成本从2018财年的23.7百万港元增加29.1%至2019财年的30.6百万港元,主要由于新业务收购后向自费患者提供临床医疗保健服务所消耗的药品及其他医疗耗材数量增加[137] - 其他开支净额从2018财年的34.1百万港元增加134.9%至2019财年的80.1百万港元,主要由于非现金开支及新业务收购支付的法律及专业费用增加[139] - 2019财年总收入为567,377千港元,较2018财年的463,441千港元增加22.4%[145] - 2019财年临床医疗保健服务收入为321,074千港元,较2018财年的239,124千港元增加34.3%[145] - 2019财年总就诊次数为1,612,528次,较2018财年的1,488,040次增加8.4%[146] - 2019财年临床医疗保健服务的就诊次数为296,842次,较2018财年的192,343次增加54.3%[146] - 2019财年按摊销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为60.7百万港元,较2018财年的69.5百万港元有所减少[150] - 公司商誉及其他无形资产从2018年的58.2百万港元和9.4百万港元增加至2019年的163.7百万港元和79.4百万港元,主要由于新业务收购[154] - 公司贸易应收款项从2018年的78.8百万港元增加至2019年的105.0百万港元,坏账比率维持在低于0.6%的极低水平[158][162] - 公司贸易应付款项从2018年的39.2百万港元增加至2019年的49.6百万港元,与专业服务费用及已耗存货成本的增加相符[160][163] - 公司资产净额从2018年的634.4百万港元增加至2019年的686.0百万港元,主要由于2019财年纯利12.8百万港元[161][164]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07.6百万港元,无银行借款或未偿还银行贷款[167][171] - 公司无净债务,资本负债比率不适用[169][172] - 公司2019年派发末期股息为每股2.55港仙,较2018年的2.35港仙有所增加[195] 业务扩展与创新 - 公司投资于索赔处理服务,推出电子索赔、签署及单据[12] - 公司为GOLD™金牌培训课程设立电子培训平台,为数百名中国医生提供培训资料[12] - 公司推出远程医疗平台,允许认证医生向中国各地的患者提供实时远程应诊服务[12] - 公司扩展高级管理团队,引入在第三方管理及医疗保险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才[12] - 公司计划在大湾区提供可及、可负担及可信任的医疗健康服务[22] - 公司通过GOLD™培训课程培训医生,已覆盖大湾区的近200名医生[47] - 公司在大湾区推出公私营合作诊所(PPP诊所),目前已扩展至25个地点[47] - 公司计划在大湾区以外扩展GOLD™培训课程和PPP诊所模式,目标覆盖全中国[52] - 公司已获得英国皇家家庭医学会(RCGP)对GOLD™培训课程的教育认证[40] - 三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获得世界家庭医生组织(WONCA)的实践认证[46] - 大湾区的GOLD™金牌培训课程规模可能扩展至超过10,000名医生,超过2,000家诊所可考虑采纳PPP模式[54] - 联合医务在大湾区快速扩展PPP诊所网络,目前运营中的诊所有8间位于广州市,4间计划开展中[80] - 联合医务计划在广州市新增4间诊所,东菀市新增4间诊所,中山市新增3间诊所,珠海市新增1间诊所,天津市新增1间诊所,佛山市新增2间诊所,深圳市新增1间诊所[80] - 联合医务通过GOLD™项目和PPP诊所与政府诊所合作,提供可及和可负担的医疗服务,并计划在中国扩展远程医疗服务、远程健康监测和电子病历[85] - 联合医务将开始提供远程医疗服务,减少不必要的上门求诊,并通过快速扩展的PPP诊所网络提供线下门诊服务[85] - 联合医务将与保险公司合作推出具有竞争力的门诊保险产品,并帮助减少不必要的门诊支出[85] - 联合医务在香港和澳门拥有30年经验,致力于捕捉中国基层医疗市场的未开发潜力,并推动可持续和盈利增长[88] - 联合医务将改进投资者沟通,通过改进的公司网站提供更及时和更新的信息[88] - 联合医务在大中华地区的发展具有可持续性和可扩展性,并具有持久的竞争优势[90] - 联合医务正在吸引更多来自香港和中国的资深专业人士加入其不断壮大的队伍[90] - 联合医务的管理团队具有远见、热诚、韧性和稳定性,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持[90] - 公司通过与政府合作PPP模式,计划扩展家庭医生培训和诊所网络,并开发创新保险产品[59] - 公司认为通过提升基层医疗医生质量和建立可负担的PPP诊所网络,将实现支付方、提供者和患者的三赢方案[60] 市场环境与挑战 - 公司面临中美贸易战带来的政治和经济不确定性[11] - 公司强调科技和商业模型创新的重要性,以应对行业变化[11] - 中国医疗保健支出2013-2017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3.5%,高于GDP的8.6%[22] - 中国政府计划到2020年为每10,000人配备至少3名家庭医生[25] - 中国患者对全科医生的认知不足,仅11.3%的受访者认为全科医生解决常见病的能力为“良好”[25] - 中国政府鼓励私人资本参与医疗保健领域,但私营诊所面临医生不足的问题[26][28] - 中国私营诊所的平均诊金为人民币400至800元,部分国际诊所高达人民币1,500至2,000元[34] - 中国私营诊所因高成本和高诊金导致患者不足,许多诊所持续亏损[34] - 投资者对投资私营医院和诊所的兴趣集中在IT系统、健康信息系统、药品销售和交付以及连锁诊所[35] - 大湾区的11个城市去年GDP合计达1.4万亿美元,占中国经济的12%[53] - 大湾区内11个城市的人口占全国5%,但其合计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4万亿美元,占中国全国经济的12%[54] - 香港在大湾区被视为国际金融及贸易中心,连接大湾区的各项活动[57] - 医疗保健是大湾区增长行业之一,需要私营企业更多投入以提供创新解决方案[58] - 科技与医疗保健的结合使消费者能便捷获得优质医疗服务,但平台医生的质量和服务水平难以评估[66][67] - 科技与医疗保险的结合使保险购买更可负担,但医疗保险仍侧重赔偿能力,消费者忠诚度较低[73][77] - 医疗保险公司面临医疗支出索赔增加的压力,导致保费可能上涨,影响保险销售[75] 收购与投资 - 公司以15.1百万港元收购一家经营全科医疗服务的医务中心55%股权[180] - 公司收购了从事医疗物理治疗服务的公司集团70%股权[180] - 公司收购了从事皮肤科服务的SkinCentral 60%股权[180] - 2019财年公司资本开支总额约为19.3百万港元,主要用于医疗、牙科及辅助服务中心的物业、厂房及设备添置[180] - 公司于2018年10月24日与郑和及罗肇华订立认股协议,罗先生为香港资本市场知名投资者[170][173] - 公司发行了110,411,000份非上市认股权证,每份认股权证可认购一股缴足股份,初步认购价为每股2.06港元[176] - 截至2019年6月30日,36,803,667份非上市认股权证已归属,73,607,333份仍未归属[176] - 若认股权证悉数行使,公司预计将筹集总资金227.4百万港元及净资金226.4百万港元[176] - 公司计划将认股权证行使所得款项净额用作集团营运资金及未来投资[176] 员工与薪酬 - 公司于2019年6月30日共有456名全职员工,员工成本为1.438亿港元,较2018年的1.214亿港元有所增加[186] - 公司董事薪酬由薪酬委员会根据董事经验、职责、工作量及公司经营业绩等因素决定[190] - 公司2019年通过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权计划行使了320万份购股权,首次公开发售后购股权计划行使了121.3万份购股权[188] - 公司2019年通过股份奖励计划授予了591万股奖励股份,其中446.5万股已归属[189] - 公司2019年通过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权计划仍有2700.8万份购股权未行使,首次公开发售后购股权计划仍有1927万份购股权未行使[188] 风险管理与资本结构 - 公司于2019年6月30日抵押了账面总值为140万港元的存款,涉及潜在牙科设备损坏及医疗服务中心租赁的银行担保[183] - 公司未使用任何衍生工具合约对冲货币风险,主要通过监控外币汇率波动来管理风险[183] - 公司2019年未有任何重大资产负债表外安排或资本承担[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