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业绩 - 2019年公司收益45.61亿港元,较2018年的56.58亿港元下降19.4%;毛利2.04亿港元,较2018年的2.60亿港元下降21.6%[5] - 2019年公司本年度亏损11.16亿港元,2018年为亏损12.99亿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10.68亿港元,2018年为亏损12.22亿港元[5] - 2019年公司每股基本亏损15.5港仙,2018年为19.1港仙;拟派每股末期股息为零[5] - 集团本年度综合收益约45.614亿港元,较2018年减少19.4%,主要因下游氨基酸及甜味剂分部销量下降[42] - 集团本年度未获玉米采购补贴(2018年为3830万港元),玉米采购成本轻微上升3.4%,氨基酸产品平均售价下降10.1%[42] - 集团本年度毛利约2.035亿港元,较2018年下降21.6%,毛利率为4.5%(2018年:4.6%)[42] - 集团本年度亏损净值及EBITDA分别减至约11.163亿港元及3240万港元(2018年:12.992亿港元及亏损2.991亿港元)[43] - 集团上游业务收益约26.263亿港元,较2018年轻微下降3.1%,毛利约1.232亿港元(2018年:4330万港元)[44] - 本年度玉米淀粉及其他玉米提炼产品销量分别约为69.4万公吨及43.1万公吨(2018年:68.7万公吨及47.1万公吨)[44] - 玉米淀粉分部毛利率轻微上升至约13.2%(2018年:12.2%),其他玉米提炼产品分部毛亏率缩窄至约13.9%(2018年:18.5%)[44] - 玉米淀粉内部消耗量约为15.9万公吨(2018年:28.5万公吨),主要用作下游生产原材料[45] - 氨基酸收益9.916亿港元(2018年:17.949亿港元),销量降至18.6万公吨(2018年:30.3万公吨),平均售价下跌10.1%,录得毛亏5320万港元(2018年:毛利3010万港元)[47] - 玉米甜味剂收益9.184亿港元(2018年:11.211亿港元),销量减少19.6%至29.9万公吨,毛利下降33.4%至1.137亿港元,毛利率降至12.4%(2018年:15.2%)[49][50] - 生物化工醇收益2510万港元(2018年:3120万港元),收益下降19.6%,毛利1980万港元(2018年:1570万港元),毛利率改善至78.9%(2018年:50.3%)[52] - 出口销售总额减少48.5%至6.061亿港元(2018年:11.77亿港元),占总收益13.3%(2018年:20.8%)[54] - 其他收入及所得增加112.8%至6.844亿港元(2018年:3.216亿港元)[55] - 销售及分销成本减少30.2%至4.078亿港元(2018年:5.841亿港元),占收益约8.9%(2018年:10.3%)[56] - 行政费用维持在4.407亿港元(2018年:4.392亿港元),占收益约9.7%(2018年:7.8%)[59] - 其他支出增加41.7%至5.104亿港元(2018年:3.601亿港元)[60] - 财务成本增加6.9%至6.041亿港元(2018年:5.65亿港元)[61] - 借贷净值轻微减少1.206亿港元至75.384亿港元(2018年:76.59亿港元)[64]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计息银行及其他借贷约为76.28亿港元,较2018年的79.98亿港元有所下降,平均利率约为6.9%,高于2018年的6.2%[66] - 2019年12月31日,须于一年内及第二至第五年全数偿还的计息及其他借贷比率分别为73.2%及26.8%,2018年分别为76.6%及23.4%[66] - 2019年,应收贸易账款周转期减少至约21日,应付贸易账款周转期增加至约156日,存货减少50.4%至3.70亿港元,存货周转期缩短至31日[70]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比率及速动比率分别下降至0.1及0.1,集团录得亏损净值约11.16亿港元,资本负债比率上升至232.4%[71] - 出口销售占集团收益的13.3%,较2018年的20.8%有所下降,集团短期无外汇波动重大不利风险,暂无对冲计划[72] - 2019年董事酬金总计1707千港元,2018年为2296千港元,其中袍金从2018年的2067千港元降至2019年的1479千港元,退休金计划供款从2018年的229千港元降至2019年的228千港元[119] - 2019年支付给独立非执行董事袍金总计616千港元,2018年为1320千港元,其中伍国邦从2018年的480千港元降至2019年的240千港元,杨洁林从2018年的480千港元降至2019年的240千港元,赵㫙玲2018年为360千港元,2019年无,赵金2019年为136千港元[120] - 2019年支付给执行董事酬金总计1091千港元,2018年为976千港元,其中刘树航的董事袍金从2018年的747千港元增至2019年的863千港元,退休金供款从2018年的229千港元降至2019年的228千港元[125] - 2019年集团高级管理人员酬金在零至300万港元的有5人[127]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核数师酬金为550万港元[153] - 本年度集团就非核数相关服务向核数师支付专业费用总计94.5万港元[153][154] - 2019年12月31日,现代农业持股31.36亿股,占比40.8%,市值4.703亿港元;汇港持股12.80亿股,占比16.7%,市值1.92亿港元;香港公众持股32.63亿股,占比42.5%,市值4.895亿港元,总计市值11.518亿港元[158] - 第二次认购事项完成后,汇港将持有25.08亿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约28.2%[159] - 集团本年度录得亏损,财务状况载于年报第59页至第149页综合财务报表[195] - 董事不建议派发本年度末期股息(2018年:无)[196] - 公司已采纳股息政策,载于报告第36页[197] - 集团最近五个财政年度经刊业绩及资产等概要载于年报第150页[198] - 本年度集团物业、厂房及设备变动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13[200] 业务运营 - 全球约四分之一猪只因非洲猪瘟死亡,国内活猪数目减少致氨基酸产品需求萎缩,赖氨酸业务受冲击[16] - 2019年8月公司氨基酸生产设施暂停营运以减少现金流出[18] - 2019年第三季度锦州厂区暂停生产下游甜味剂产品[18] - 生物化工醇业务数年前停产,2019年继续销售积存存货,毛利率有所改善[18] - 公司就替前主要供应商提供财务担保合约与各方谈判达成共识,部分债务已转让给相关资产管理公司[18] - 公司锦州厂房营运效益提升,上游业务收益轻微下调但毛利接近两倍增长,其他玉米提炼产品表现明显改善[16] - 2019年中国经济增长率降至6.1%,为1990年以来最低点,公司表现受贸易战和非洲猪瘟影响而受压[24] - 2019/20年度全球玉米产量估计为11.12亿公吨,2018/19年度为11.23亿公吨;2019年底国际玉米价格升至每蒲式耳608美仙,2018年底为429美仙[25] - 2018/19年度中国玉米收成产量约为2.61亿公吨,2017/18年度约为2.57亿公吨;2019年消耗量约为2.62亿公吨,国内玉米价格按年上涨5.7%至每公吨1850元[25] - 2019年全球约四分之一生猪死于非洲猪瘟或被屠宰,国内外赖氨酸需求显著下降,中国赖氨酸制造商整体设备使用率维持低位[25] - 2019年赖氨酸价格介于每公吨6700元至7500元之间,公司赖氨酸分部收益大幅减少并录得毛亏[25] - 2020年中国经济增长幅度预计在5%至6%之间,低于2019年的6.1%[19] - 2020年初兴隆山厂区甜味剂生产设施因原料供应短缺暂停生产,甜味剂业务前景仍具挑战[21] - 集团本年度甜味剂分部收益及毛利双下滑,集团将加强品牌销售并开发适合市场的产品[27] - 集团生物化工醇业务面临挑战,将观察市场并采取审慎措施,同时调整产品组合加入高增值产品[28] - 2020年经营环境充满挑战,集团已暂停部分附属公司生产,短期密切监控,长期巩固市场地位并投入研发[28] - 旧供应商贷款到期,大金仓立新贷款协议,截至2019年12月31日提取金额为人民币24.9亿元[31] - 大金仓未能偿还新供应商贷款,未偿还本金24.9亿元,担保附属公司或承担全部责任[32] - 集团根据新供应商担保确认财务成本约1.108亿港元,2018年为1.052亿港元[32] - 中国中行吉林省分行向新债权人出售未偿还本金40.165亿元贷款,作价约8.157亿元[34] - 董事会预期集团能在2020年末前解决转让贷款及大金仓债务相关应付款及欠款[34] - 集团应收长春市土地储备中心4亿人民币款项,2020年第一季度已收到部分,余额预计2020年底前收到[36][38] - 集团收到的3.77亿人民币预付款项获确认为收回相关物业的补偿款,但核数师未能核实2018年底垫款结余[39][40] - 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公司若干附属公司暂停生产及销售运营,疫情蔓延全球或对世界经济及公司运营环境产生不利影响[76]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集团主要从事制造及销售玉米提炼产品及以玉米为原料的生化产品[193] 公司战略与发展 - 公司通过股份认购引入新战略投资者,未来希望引入更多以促进业务布局重整[21] - 2020年初债务重组取得阶段性进展,公司将继续商讨最终解决方案,争取年底前完成出售绿园区土地并搬迁生产设施[21] - 公司研发团队将研究改善生产流程降低成本,寻求开发其他氨基酸产品以扩阔产品组合[19] - 集团未来将通过内部研发保持市场地位、落实债务重组计划、引进战略投资者,短期把握搬迁机遇调整产品组合,长期借助品牌巩固地位并引入高增值产品[74] 董事与公司治理 - 袁维森56岁,2017年3月23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78] - 张子华50岁,2017年3月23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2018年12月31日获委任为大成糖业代理主席[78] - 刘树航48岁,2018年1月26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79] - 梁万鹏49岁,2018年12月21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80] - 伍国邦47岁,2015年3月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82] - 杨洁林57岁,2015年4月23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82] - 赵金38岁,2018年12月2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83] - 陈昇辉36岁,2018年4月23日起获委任为公司秘书及财务总监[85] - 褚腊林58岁,2015年10月24日获委任为公司副行政总裁[85] - 公司主席袁维森因公务未出席2019年6月28日股东大会[89] - 董事会本年度共7名董事,含3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02] - 公司采纳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已达可计量目标[104][105] - 董事会每年至少开4次会,讨论整体策略、运营及财务表现等[111] - 董事至少每3年在股东大会上轮流退任,可膺选连任[112] - 全体董事须参与持续专业发展,本年度参与两类培训[113][115] - 公司主席和行政总裁角色区分,袁维森任主席,王贵成任营运总监[115] - 袁维森出席8/11次董事会会议,张子华、刘树航出席11/11次[94][95][96] - 伍国邦、杨洁林、赵金等独立非执行董事出席率较高[100][101][102] - 公司已采纳不比标准守则宽松的董事证券交易操守守则[89] - 公司管理层负责向董事会提供相关资料,董事会成员每月获销售、项目及财务状况等最新资料[128]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核数师未能取得充分审核凭证为综合财务报表提供审计意见,管理层提供相关补救措施[128] - 公司已按规定分别在有关期间完结后三个月及两个月内公布年度及中期业绩[129] - 董事会授权管理层进行编制账目、执行策略、监控预算等具体工作[131] - 公司成立审核、提名、薪酬、企业管治及执行委员会,并制定书面职权范围[132]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2019年举行三次会议并审阅集团年度业绩[133][134] - 审核委员会本年度执行多项工作,包括审阅财务报表草稿、评估会计准则影响等[136] - 提名委员会本年度举行一次会议,就提名建议人选填补董事会空缺
大成生化科技(00809) - 2019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