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恒盛地产(00845) - 2018 - 年度财报
恒盛地产恒盛地产(HK:00845)2019-04-29 16:47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8年公司销售收入为100.91亿元,已交付楼面面积为297,968平方米[13] - 2018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5.253亿元[13]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总借款为234.321亿元,资本负债比率为317.8%[13] - 2018年公司全年综合销售收入为100.91亿元,较2017年的34.656亿元上升191.2%[29] - 2018年已出售及交付的楼面面积为297,968平方米,较2017年的227,858平方米上升30.8%[29] - 2018年已确认平均售价为每平方米33,866元,较2017年的每平方米15,209元上升122.7%[29]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综合销售收入为10,091.0百万元,较2017年的3,465.6百万元上升191.2%[73]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525.3百万元,2017年为亏损2,608.6百万元[73] - 2018年集团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归因于完工交付物业总面积上升和平均确认售价大幅提升[73] - 2018年全年综合销售收入为10091.0百万元,较2017年的3465.6百万元大幅上升191.2%[76] - 已出售及交付之楼面面积由2017年的227,858平方米,上升30.8%至2018年的297,968平方米[76] - 平均确认售价从2017年之每平方米15,209元上升122.7%至2018年每平方米33,866元[76] - 2018年销售成本为4761.8百万元,较2017年的3933.9百万元上升21.0%[78] - 2018年平均销售成本为每平方米12,412元,较2017年的每平方米11,394元上涨8.9%[80] - 2018年录得综合毛利5329.3百万元,2017年则为综合毛亏468.3百万元;2018年毛利率为52.8%,2017年毛利率则为负13.5%[85] - 2018年其他收入为47.6百万元(2017年:63.4百万元)[86] - 2018年其他亏损,净额为净亏损466.1百万元,较2017年的净亏损178.2百万元上升161.6%[86] - 2018年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亏损拨备返还,净额为314.2百万元[87] - 2018年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为220.7百万元,较2017年的146.5百万元上升50.6%[88] - 2018年行政开支为4.594亿元,较2017年的4.5亿元微涨2.1%[89] - 2018年总财务成本为23.268亿元,较2017年的34.945亿元下降33.4%[89] - 2018年除税前溢利为39.881亿元,2017年为除税前亏损20.125亿元[93] - 2018年所得税开支为35.978亿元,较2017年的7.138亿元上升404.0%[93] - 2018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5.253亿元,2017年为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26.086亿元[94] - 2018年末集团持有总流动资产约331.053亿元,较2017年末的331.824亿元下降0.2%[95] - 2018年末发展中物业余额为168.289亿元,较2017年末的211.306亿元低20.4%[96] - 2018年末持作销售已落成物业为78.998亿元,较2017年末的54.256亿元上升45.6%[96] - 2018年末总流动负债为404.123亿元,较2017年末的374.69亿元上升7.9%[97] - 2018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426亿元,2017年末为2.014亿元[99] - 2018年借款总额为234.32135亿元,与2017年的234.19824亿元接近;借款净额从2017年的231.864亿元下降13.5%至2018年的200.475亿元[100][104] - 2018年经营性现金流入净额为30.103亿元,较2017年上升10.7%[100] - 2018年逾期借款本金为8.61亿元,较2017年的32.729亿元大幅降低[100] - 2018年银行融资授信总额为242.2亿元,低于2017年的294.9亿元;已动用额度为230.33亿元,高于2017年的185.1亿元;未动用额度为11.87亿元,低于2017年的109.8亿元[103] - 2018年资本负债比率为317.8%,低于2017年的393.4%[104] - 2018年累计亏损为25.41亿元,流动负债较流动资产超出73.07亿元[105] - 2018年末后至批准报表日期,成功取得本金总额4.388亿元的贷款[106] - 2018年物业销售维持在74.565亿元的较高水平[110] - 集团借款净额从2015年的228.136亿元下降至2018年的200.475亿元[110] - 2018年12月31日,若人民币兑其他货币升值/贬值5%,年度除税后溢利应增加/减少约1.342亿元(2017年:除税后亏损减少/增加1.963亿元)[113]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借款总额为234.321亿元(2017年:234.198亿元),其中206.865亿元(2017年:224.605亿元)为定息借款[116] - 2018年12月31日,若借款利率增加/减少1%,年度除税后溢利应减少/增加620万元(2017年:除税后亏损增加/减少220万元)[116] - 2017年12月31日,若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非上市投资价格上升/下跌10%,集团除税前亏损会减少/增加2500万元[117]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为借款抵押的物业总额为233.76935亿元(2017年:240.45858亿元)[118] - 2018年相关成本总额为43.40949亿元(2017年:40.27284亿元),包括土地使用权、物业发展开支和建筑材料等[124] - 2018年相关期限内金额总额为2263.4万元(2017年:1548.6万元),分一年以内和一年以上但五年以内[125] - 2018年12月31日,按揭未解除担保款项为46.557亿元(2017年:49.162亿元)[126]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雇员总数721名(2017年:677名),总薪酬开支及其他雇员福利费用为1.903亿元(2017年:1.751亿元)[128] 房地产销售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8年公司房地产销售额为74.565亿元,销售面积为305,785平方米[13] - 2018年房地产销售金额为74.56454亿元,2017年为85.7亿元[20] - 2018年房地产销售面积为305,785平方米,2017年为280,692平方米[20] - 公司房地产合约销售增长增速放缓,2018下半年加强资金回笼,整体回款速度高于去年,但资金紧张局面仍存在[28] - 2018年公司实现房地产销售74.565亿元,同比下降13.0%;销售面积305,785平方米,同比上升8.9%[37] - 2018年公司房地产销售主要来自上海和长三角地区,分别实现销售38.685亿元及30.334亿元,占比51.9%及40.7%[38] - 2018年公司东北和环渤海地区分别实现物业销售5.139亿元和4070万元,占比6.9%和0.5%[38] - 2018年公司整体平均销售均价为24,385元/平方米,较2017年的30,532元/平方米下降20.1%[38] - 2018年公司一线城市和二、三线城市分别实现房地产销售38.685亿元和35.879亿元,占比51.9%和48.1%[39] - 2018年上海地区销售金额38.685亿元,同比下降33.0%;销售面积100,117平方米,同比上升27.1%[40] - 2018年长三角地区销售金额30.334亿元,同比上升34.7%;销售面积136,065平方米,同比上升30.1%[40] - 2018年环渤海地区销售金额4070万元,同比下降50.4%;销售面积4378平方米,同比下降59.2%[40] - 2018年东北地区销售金额5.139亿元,同比上升11.5%;销售面积65,225平方米,同比下降24.7%[40] 土地储备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总土地储备为750万平方米,平均楼面土地成本为每平方米1822元[13] - 2018年总土地储备为7,482,711平方米,2017年为7,893,162平方米[20] - 2018年平均楼面土地成本为每平方米1822元,2017年为每平方米1765元[20] - 2018年公司未购入任何土地[57]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土地储备总量为7500000平方米,平均楼面土地成本为每平方米人民币1822元[59] - 公司土地储备中15.1%位于一线城市,84.9%位于二、三线城市[60] - 上海地区土地储备为1026289平方米,平均楼面土地成本为每平方米3847元[61] - 长三角地区土地储备为3035229平方米,平均楼面土地成本为每平方米1763元[61] - 环渤海地区土地储备为2538000平方米,平均楼面土地成本为每平方米1022元[59] - 东北地区土地储备为3847000平方米,平均楼面土地成本为每平方米883元[59] - 集团土地储备总计7,482,711平方米,平均楼面土地成本为每平方米1,822元,其中环渤海地区小计2,537,919平方米,平均楼面土地成本为每平方米1,351元,东北地区小计883,274平方米,平均楼面土地成本为每平方米1,022元[62] 商业物业业务数据关键指标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集团已落成商业物业楼面积约486,000平方米,约1,075,000平方米商业物业项目在建,260万平方米已规划开发商业物业[64][67] - 零售商業、高檔寫字樓及高檔酒店按建筑面积分别占集团商业物业开发总量的62.1%、24.3%及13.6%[64] - 在建阶段主要商业项目总面积为1,075,137平方米[68] 公司未来业务规划 - 公司预计2019年有19个项目推出市场,可售面积约110万平方米,上海、长三角、环渤海和东北地区占比分别为22.5%、35.6%、4.2%和37.7%[49] - 2019年预期可供出售项目总可售建筑面积为1130537平方米,其中上海地区254646平方米、长三角地区402621平方米、环渤海地区47098平方米、东北地区426172平方米[54] - 2019年房地产行业增速放缓,下半年市场或触底企稳反弹,政府调控趋于平稳,政策大幅收紧可能性小[70] - 集团将调整项目管控模式和体系,加强成本控制,加快工程建设周期,促进物业销售和现金回笼[71] - 集团将采取审慎财务政策,改善债务结构,拓展融资渠道和方式,降低资金借贷规模[71] 公司人员及治理结构 - 丁向阳先生51岁,于2018年6月5日获委任为公司董事会主席[130] - 夏景华47岁,1999年5月2日加入集团,有逾19年房地产财务管理经验[131] - 严志荣58岁,1996年12月8日加入集团,有逾20年物业项目兴建及预算管理经验[132] - 刘涛54岁,2015年9月17日加入集团,曾在2004 - 2015年间获多项教学奖项[134] - 沃瑞芳78岁,2008年6月17日加入集团,有超30年物业项目设计建设及评估经验,自2018年10月17日起任独立董事超九年[135] - 韩平50岁,2008年6月17日加入集团,有逾25年物业建设项目管理监督经验,六年内参与苏京逾20个建设项目投标评审,自2018年10月17日起任独立董事超九年[137] - 公司截至2018年12月31日遵守《企业管治守则》,仅偏离守则第A.2.1条[143] - 2018年6月5日丁向阳先生获委任为董事会主席,兼任董事会主席及行政总裁[143][146][156] - 回顾期间及截至报告日期,董事会有3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