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帝王国际投资(00928) - 2021 - 年度财报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公司营业收入为1.02041亿港元,同比增长59.93%[23][24] - 毛利润为2832.2万港元,毛利率为27.76%(去年同期为18.97%)[20][24] - 除税后亏损为235万港元,同比减少90.11%[27]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38港仙,同比减少83.62%[27] - 健康产品及服务分部营业额为98.95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58.06百万港元增长70.4%[30] - 健康产品及服务分部溢利为7.74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12.92百万港元,同比改善20.66百万港元[30] - 年度收益约为1.0204亿港元[86] - 年度毛利约为2832万港元[86] - 除税前溢利约为64万港元[8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销售及服务成本为7371.9万港元[22] - 销售、分销、行政及其他开支为2563.2万港元[22] - 利息收入为34.4万港元[22] - 其他收入及收益为260.8万港元[22] - 对联营公司权益计提减值拨备约3.18百万港元[34] 健康产品及服务业务表现 - 对羟基苯丙氨酸尿液检测产品销售额达数百万港元[13] - 积极拓展口罩、防护手套和防护服出口至德国、阿联酋和日本等国,推动收入显著增长[14] - 集团提供包括医用体温计、口罩、防护服、消毒剂、病毒检测试剂盒和呼吸机等医疗用品[14] - 医疗产品出口业务扩展至德国、阿联酋、日本等国[16] - 尿液检测产品营业额达数百万港元[16] - 健康产品及服务分部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收入约为9895万港元[114] - 健康产品及服务分部同期资产约为2.3274亿港元[114] - 该分部已成为集团最重要的业务板块[114] - 集团通过北京莲和收取莲和医疗每月总收入扣除直接成本后的咨询费[114] 借贷业务表现 - 除医疗服务外,集团还从事放贷业务[15] - 借贷业务利息收入为3.09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5.74百万港元下降46.24%[30] - 借贷业务毛利率为100%,因资金来自内部资源无财务成本[30] - 公司未在财政年度内批出新贷款[30] - 因COVID-19疫情对批出新贷款持谨慎态度[30][38] 基因检测及健康数据分析业务 - 集团致力于通过无创肿瘤基因检测技术推广基因检测在临床医学的应用[10] - 化学比色法检测可早期发现胃癌、食管癌和胰腺癌等不同类型癌症[10] - 基因检测业务与医疗健康产品业务形成协同效应[34] - 公司计划扩大基因检测及健康数据分析产品种类[38] - 漫瑞生物专注于无创癌症筛查基因检测技术研发[91] - 集团将漫瑞生物视为基因检测现金产生单位组成部分[91] - 漫瑞生物未因技术使用从集团产生任何收益[91] - 北京莲和众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从事基因组学和细胞疗法等医疗技术创新研发[96] - 莲和医疗于2016年2月22日成立,提供基因检测和健康数据分析服务[99][101] - 中国基因检测及健康数据分析服务被视为新兴增长领域[114] 合约安排(VIE结构) - 集团通过VIE协议获得对莲和医疗的有效控制权[99][101] - VIE协议包括独家业务合作协议、独家购买权合同等法律文件[98][100] - 协议方包括杜沛林先生和马雷先生两位非关联注册股东[98][100] - 合约安排使集团获得莲和医疗绝大部分经济利益[99][101] - 北京莲和每月收取莲和医疗总收入的咨询费,金额等于总收入扣除直接开支和成本后的金额[104] - 北京莲和或其指定实体可以以人民币1元或中国法律允许的最低价格收购莲和医疗的全部或部分股权[104] - 注册股东在收到股权转让价款后10个工作日内需将全部款项退还给北京莲和或其指定实体[104] - 莲和医疗清算或破产时,剩余资产需按中国法律允许的最低价格转让给北京莲和或其指定实体[104] - 注册股东已将其在北京莲和的全部股权质押给北京莲和,作为履行多项协议责任的担保[108][111] - 未经北京莲和书面同意,莲和医疗的股权不得转让[108][111] - 注册股东必须委任北京莲和指定的人士担任莲和医疗的董事、法定代表人和关键管理人员[106][110] - 北京莲和通过授权书被授予行使注册股东在莲和医疗的全部股东权利和投票权[107][110] - 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合约安排没有发生任何重大变动[109][111] - VIE协议法律意见确认其合法有效且可执行[114][116] - 存在中国法律解释不确定性可能影响合约安排的风险[116][119] - 莲和医疗需每月向公司提供管理账目及关键运营数据[117][119] - 公司控制北京莲和及莲和医疗的董事会[117][119] - 截至2021年3月31日年度未解除任何VIE协议[118][119] - VIE协议的合法性及可执行性存在法律不确定性[129] - 外国投资者通过合约安排控制中国境内可变利益实体可能被认定为"外商投资"并受限制[129] 投资与资本运作 - 公司支付合营企业资本承诺人民币30,000,000元[30] - 公司支付全部资本承诺人民币30,000,000元获得合营企业15%股权[42] - 合营企业公平值变动收益约2,460,000港元[43] - 出售Link-Hospital Limited全部已发行股本获得对价800,000港元[44] - 配售1,070,840,000股新股每股价格0.028港元筹集总额约29,980,000港元[48] - 配售每股净价格约为0.027港元[48] - 公司已动用全部所得款项净额约29,210,000港元扩展现有业务[48] - 2021年4月22日计划以每股0.2港元配售最多257,000,000股[48] - 公司于2017年8月15日以每股0.18港元价格配售478,000,000股新股,募集总额约8600万港元,净额约8300万港元[51] - 2020年7月30日董事会决议将2017年配售净额8300万港元重新分配:5000万港元用于北京全资子公司注资[51] - 1000万港元用于集团一般营运资金[51] - 1700万港元用于扬州医采阳光科技有限公司注资[51] - 600万港元用于合营企业注资[51] - 公司全资附属公司LHCS同意以63,962,500港元收购铸福有限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68] - 收购事项旨在间接持有北京亿顿数字科技有限公司25%权益[68] - 收购协议因未满足条件于2021年6月28日终止[68] - 公司于2021年4月22日签订配售协议拟以每股0.2港元配售257,000,000股新股份[71] - 配售协议于2021年6月2日终止[71] - 公司对广州漫瑞生物科技30%权益投资的账面价值为1443.6万港元[91] - 公司采用贴现现金流量法评估股本投资的公允价值[96] 财务状况与流动性 - 截至2021年3月31日集团净流动资产约2.2845亿港元,含现金及等价物约857万港元[62] - 2020年同期净流动资产约2.1188亿港元,含现金及等价物约1.8758亿港元[62] - 2021年3月31日集团无债务,资本负债比率为零[62] - 可供股东分派的储备金约为9108万港元[88] 运营与人力资源 - 集团网络遍及中国内地,在北京设有一个研发中心,在广州设有一个检测中心[10] - 截至2021年3月31日,集团在中国大陆拥有多个销售代理商[10] - 通过非全资附属公司提供医疗用品采购增值服务,包括市场情报、投标采购和技术规格比较评估[14] - 截至2021年3月31日集团拥有19名全职员工(2020年:14名),增长源于业务扩张[62] - 医疗行业人才竞争激烈,人才储备不足可能对集团运营造成负面影响[129] - 专业技术人员短缺将影响研发项目进度和质量[129] - 人员流失率超过可接受水平可能影响集团长远发展[129]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 - 审计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72] - 审计委员会已审阅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全年业绩[72][75] - 执行董事徐学平自2019年11月8日起担任董事会主席及授权代表[77] - 执行董事文伟麟拥有16年会计经验并担任多家上市公司董事职务[77]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86] - 董事会由6名成员组成包括2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63] - 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50%符合上市规则第3.13条独立性要求[163] - 董事徐学平出席董事会会议12/14次(85.7%)出席股东大会2/2次(100%)[166] - 董事文伟麟出席董事会会议13/14次(92.9%)出席股东大会2/2次(100%)[166] - 独立非执行董事刘兴华出席董事会会议11/14次(78.6%)出席股东大会1/2次(50%)[166] - 独立非执行董事郑振民出席董事会会议11/14次(78.6%)出席股东大会2/2次(100%)[166] - 非执行董事傅晓姬出席董事会会议9/10次(90%)出席股东大会0/1次(0%)[166] - 非执行董事单华出席董事会会议4/11次(36.4%)出席股东大会0/2次(0%)[166] - 董事杨志英缺席全部14次董事会会议和2次股东大会(0%出席率)[166] - 公司采用上市规则附录10的《标准守则》规范董事证券交易[158] - 薪酬委员会于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举行2次会议,成员出席率100%[182][185] - 董事薪酬政策由薪酬委员会根据个人表现及市场趋势确定[187] - 公司于2012年9月18日采纳股份期权计划,用于激励董事、员工及业务合作伙伴[187] - 截至2021年3月31日,董事薪酬区间为不超过100万港元及100万至180万港元[188] - 新董事接受全面入职培训,涵盖集团业务、上市规则、企业管治守则及标准守则[174][176] - 董事持续接受法规及业务环境发展培训,费用由公司承担[175][176] - 9名董事中6人接受专业培训,培训主题包括法规(4人)、财务税务(4人)、管理(5人)及公司业务(3人)[177] - 公司为董事购买法律责任保险[180][183] - 董事会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分离,符合企业管治守则A.2.1条规定[169] - 提名委员会负责定期检讨董事会结构、规模及组成,并向董事会提出建议[189] - 董事薪酬在100万港元以下的有8人,100万至180万港元的有1人[191] - 公司于2012年9月18日采纳购股权计划[191] - 提名委员会由1名执行董事和2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92] - 提名委员会在2021财年举行了2次会议[195] - 审计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99] - 审计委员会在2021财年举行了2次会议[199] - 公司于2013年8月30日采纳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195] - 董事会多元化政策考虑因素包括性别、年龄、文化及教育背景等[197] - 审计委员会职权范围于2016年4月1日修订以包含风险管理职能[198] 审计与合规 - 审计委员会认为对漫瑞生物1443.6万港元投资账面价值符合香港会计准则第36号[91] - 核数师质疑集团对漫瑞生物的计量方法无法反映其业绩和价值[91] - 预付款项涉及向顾问授予期限为6年的购股权会计处理[93] - 核数师认为购股权未到期时间6年不足以取消预付款项保留意见[93] - 审计委员会建议管理層提供可核实证据支持预付款项会计处理[93] - 管理層被建议否则应对预付款项计提全面减值[93] - 公司计划在2022年3月31日结束的财政年度解决审计保留意见[96] - 未能续期相关许可证或遵守监管规定将对健康服务业务运营产生不利影响[129] - 中汇安达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续聘为公司核数师[156] 股权结构与股东信息 - 2020年9月23日实施股份合并,每5股面值0.01港元股份合并为1股面值0.05港元股份[64] - 逄震持有285,004,08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22.18%[143] - 周春燕持有244,212,611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19%[143] - Pioneer Environmental International Industries Company Limited持有160,120,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12.46%[143] - 刘娜通过全资控股Pioneer Environmental International Industries Company Limited间接持有160,120,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12.46%[143][144] - 公司维持符合上市规则要求的足够公众持股量[155] 客户与供应商集中度 - 最大客户贡献集团收益64.88%,五大客户合计贡献89.34%[150] - 最大供应商占集团采购额16.07%,五大供应商合计占62.56%[150] 员工福利与退休计划 - 香港强制性公积金计划要求雇主和雇员各按雇员相关收入5%供款,每月最高供款额1,500港元[150] - 集团为其中国附属公司雇员参与国家管理的退休福利计划[150] 风险因素 - 利率上升增加借款人资金成本并降低其利润率,可能对集团贷款业务还款能力产生不利影响[124] - 全球或中国经济因COVID-19疫情等因素增长放缓可能加剧利率上升带来的负面影响[124] - 健康服务业务具有高技术标准特性,未能跟上技术发展可能对业务产生不利影响[124] - 通胀波动及中国金融政策相关措施可能对经营、财务或投资活动造成负面影响[124] 其他重要事项 - 集团2021年业务保持增长,亏损大幅减少[10] - 公司不派发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的股息[86]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健康产品及服务、借贷业务及证券买卖与投资[86] - 公司视健康服务为增长领域并计划加强该业务分部[86] - 公司储备变动详情见综合权益变动表及财务报表附注29[88] - 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变动详情见财务报表附注16[88] - 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132] - 公司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于股份及相关股份中无任何权益或淡仓[139] - 公司未订立任何致使董事可通过收购股份或债券获利的安排[139] - 公司董事未在与集团业务存在竞争的其他业务中拥有权益[139] - 公司未参与订立董事拥有重大权益的重大合约[139] - 公司股票挂钩协议除购股权计划外未导致股份发行[135] - 公司执行董事杨志英于2020年10月19日辞职[135] - 公司非执行董事单华于2020年12月9日辞职[135]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郑春雷于2020年8月31日辞职[135] - 文伟麟先生及郑振民先生将于股东周年大会退任并寻求重选[135] - 根据2020年版负面清单,人类干细胞和基因诊断治疗技术禁止外商投资[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