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李氏大药厂(00950) - 2018 - 年度财报

公司合作与产品储备情况 - 公司已与逾二十家国际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在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及台湾推广二十一种专利及引进医药产品[7] - 公司处于不同开发阶段的产品超六十种[7] 公司生产厂房情况 - 公司附属公司兆科药业(合肥)有限公司运营的生产厂房设有四间符合良好作业规范认证的工场[8] 公司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年度对比) - 2018年收益为1137626千港元,较2017年的1008522千港元增长12.8%[12] - 2018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418269千港元,较2017年的232559千港元增长79.9%[12] - 2018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总权益为2210543千港元,较2017年的1804346千港元增长22.5%[12] - 2018年基本每股盈利为70.67港仙,较2017年的39.38港仙增长79.5%[12] - 2018年摊薄每股盈利为70.28港仙,较2017年的39.26港仙增长79.0%[12] - 2018年每股股息总计11.8港仙,较2017年的10.4港仙增长13.5%[12] - 2018年股息派付比率为16.7%,2017年为26.4%[12] - 2018年研发投入逾2.9亿港元,占年度收益的25.5%[27] - 2018年销售成本为391,255千港元,毛利为746,371千港元[19] - 2018年经营溢利为466,936千港元,本年度溢利为389,763千港元[19] - 2018年非流动资产为2,002,012千港元,流动资产净值为327,716千港元[21] - 2018年资产净值为2,238,069千港元,权益总额为2,238,069千港元[21] - 2018年整体毛利率为65.6%,从2017年的67.7%下降2.1个百分点[36] - 2018年研发活动支出2.90177亿港元,相当于年度收益的25.5%,其中1.53171亿港元确认为费用,1.37006亿港元资本化[36] - 2018年销售开支对收益的比率降至19.5%(2017年:21.2%)[37] - 2018年录得约2.14154亿港元一次性净收益[37] - 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为4.18269亿港元,较2017年增加79.9%,纯利率36.8%(2017年:23.1%)[37] - 公司收益按年增加1.29104亿港元或12.8%,从2017年的10.08522亿港元增至2018年的11.37626亿港元,专利产品销售增长11.9%,引进产品增长13.5%[58][59] - 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增加79.9%,从2017年的2.32559亿港元增至2018年的4.18269亿港元[59] - 2018年毛利率为65.6%,较2017年的67.7%减少2.1个百分点[60] - 2018年其他收益为5206.9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031.3万港元[61] - 2018年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为2.39156亿港元,主要因出售联营公司确认收益2.14154亿港元[62] - 2018年销售及分销费用为2.217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5%,占收益19.5%,去年为21.2%[63] - 2018年行政费用为1.8892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3174万港元,占收益16.6%,较去年增加1.0个百分点[65] - 2018年研发费用为1.53171亿港元,较去年增加6811.4万港元,占收益13.5%,较去年增加5.1个百分点[66] - 2018年利得税开支为5662.1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93.2万港元,实际税率约为12.7%,较去年21.2%减少8.5个百分点[67] - 2018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比率约为1.48倍(2017年:2.03倍),现金净额状况为3.46884亿港元(2017年:3.78317亿港元)[68] - 2018年末期股息每股0.084港元,2017年为每股0.070港元;2018年总股息每股0.118港元,2017年为每股0.104港元[111] - 2018年慈善捐赠为135.9万港元,2017年为180.4万港元[120] - 2018年12月31日可供分派储备为7.43089亿港元,2017年为7.40617亿港元;股份溢价为7.31771亿港元,2017年为7.24868亿港元[121] - 2018年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总收益约15.94%,2017年为15.70%;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总采购额约78.42%,2017年为81.53%;最大供应商占总采购额约24.85%,2017年为26.66%[122] 公司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多年趋势) - 2014 - 2018年收益分别为955,208千港元、922,150千港元、929,821千港元、1,008,522千港元、1,137,626千港元[14][19] - 2014 - 2018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分别为192,830千港元、229,052千港元、252,002千港元、232,559千港元、418,269千港元[17] - 2014 - 2018年每股基本盈利分别为35.52港仙、39.77港仙、42.79港仙、39.38港仙、70.67港仙[18] - 2014 - 2018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总权益分别为934,341千港元、1,467,438千港元、1,601,726千港元、1,804,346千港元、2,210,543千港元[16]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多数主要商品化产品在2018年录得双位数收益增长[25] - 2018年集团销售医药产品贡献收益11.37626亿港元,较2017年增长12.8%[35] - 六种主要产品在2018年贡献94.0%的收益,与2017年相比下降0.9个百分点[35] - 引进产品销售额为6.18069亿港元,占集团收入的54.3%;专利产品销售额为5.19557亿港元,占集团收益的45.7%[35] - 《再寧平》®和《菲普利》®收益分别增长46.6%及24.1%,集团引进产品收益增长13.5%,较2017年提高2.3个百分点[35] - 《尤靖安》®收益增长22.8%,《立邁青》®和《速樂涓》®分别增长7.4%及9.6%,《睿保特》®增长36.8%,集团专利产品收入增长11.9%,较2017年提升6.4个百分点[36] 公司临床试验进展 - 公司旗下拥有65%权益的子公司中国肿瘤医疗有限公司获批在三种癌症中进行抗PD - L1单克隆抗体ZKAB001的临床测试[44] - 截至目前,ZKAB001临床试验已招募9名宫颈癌患者、2名肉瘤患者及1名尿路上皮癌患者[45] - 治疗晚期肝癌的溶瘤免疫药品Pexa - Vec全球性III期临床试验已招募超400名患者,预计2019年中进行中期分析[45] - 治疗干眼症产品环孢素A眼凝胶II期临床研究计划招募240名病人,已招募一半[46] - 治疗痤疮产品阿达帕林盐酸克林霉素复方凝胶III期临床研究目标招募1650名患者,预计2019年底完成[49] 公司药品申请与获批情况 - 2018年公司提交三项药物进口许可证申请,分别是《曲唑酮》®、Prulifloxacin及INOMax®[41] - 2018年公司提交四项简化新药申请,分别是苯丁酸钠药片、苯丁酸钠粉剂、曲前列环素及磺达肝癸钠[41] - 2018年公司完成四项注册临床研究,分别是阿齐沙坦III期临床研究、阿齐沙坦的生物等效性研究、Natulan的临床研究及亮丙瑞林的药物动力/药物效力研究[42] - 2017年公司向中国药监局提交三项研究性新药,分别为吉马替康、TG02及特卡法林,并于2018年获批[50] - 2018年7月,Sancuso®(格拉司琼透皮系统)取得中国药监局的批准,公司获其在除北京、上海及广州外中国地区商业化和推广的独家许可权[41] - 预计2019年可取得三项药物进口许可证及三项简化新药申请的批准[75] 公司未来增长动力 - 新产品《迈通诺》®(盐酸丙哌维林)、Sancuso®、Probiotics VSL3®、Dicoflor®及《锐思力》®将成为集团增长新动力[75] 公司人员信息 - 李小芳62岁,1997年4月加盟集团,负责财务事宜[79] - 李烨妮65岁,1997年4月加盟集团,2003年9月任市场推广及销售总监[80] - 李小羿56岁,集团创办人,1994年起负责日常业务及研发事务[81] - Simon Miles Ball 40岁,2017年12月29日加入董事会,制药行业有逾十七年经验[82] - 陈友正56岁,2002年1月14日加盟独立董事,企业发展及财务管理经验丰富[85] - 林日昌57岁,2004年7月1日加盟独立董事,审计及会计方面有逾三十年经验[86] - 詹华强60岁,2004年9月20日加盟独立董事,香港科技大学生命科学部首席教授[87] - 焦仲宇1999年作为集团法律顾问,2010年任兆科合肥董事,2012年任集团企业发展部总监[90] - 柳烈奎2012年加入集团,曾在中生医药任职,现负责眼科产品研发管理[91] - 徐啟樂2009年加盟集团,2012年任生产总监,2013年任普乐药业董事[92] - 杨中强加入集团逾二十年,2012年任兆科合肥质量授权人,2017年任常务副总经理[95] - 戴向榮2007年加入集团,2017年任研发中心高级总监,2019年任集团副总经理[96] - 张国辉加入集团逾二十年,2012年任研发中心总监,2017年任兆科广州眼科副总经理[97] - 李洛誼2014年加入集团,2019年任集团研发中心副总监[98] - 杨楠2017年1月加入集团,负责医药事务和临床试验方案设计[100] - 张振华2017年9月任集团人力资源及发展总监[101] - 陈跃生服务集团逾二十年,2018年11月任中国地区行政总监[102] 公司人员薪酬与激励 - 2018年李小芳薪金及津贴为288,251港元,李烨妮为310,748港元[124] - 2018年李小羿每月薪金及津贴为429,233港元[125] - 执行董事有权收取集团前个财政年度纯利1.5%至3.0%的年度管理层花红[125] - 若集团纯利增长≤15%,年度薪金增幅=官方通货膨胀率;若>15%,年度薪金增幅=官方通货膨胀率+(纯利增长率 - 15%)/2[125] - 林日昌、詹华强、陈友正、Simon Miles Ball董事袍金均为每年144,000港元[126] 公司股权与购股权情况 - 行使新购股权计划授出的所有购股权后可发行股份总数上限为47,023,543股,占2012年5月10日已发行股份的10%,2018年12月31日可发行股份总数为26,631,543股[143] - 2018年12月31日,根据2002年购股计划及新购股计划已授出未行使购股权涉及股份数为15,627,000股(2017年:15,345,000股),占该日已发行股份数的2.6%(2017年:2.6%)[143] - 2018年12月31日,李小芳持股117,285,000股,持股比例19.81%[148] - 2018年12月31日,李燁妮持股119,160,625股,持股比例20.13%[148] - 2018年12月31日,李小羿持股59,126,708股,持股比例9.99%[148] - 2018年12月31日,陈友正持股520,000股,持股比例0.09%[148] - 2018年12月31日,林日昌持股300,000股,持股比例0.05%[148] - 2018年12月31日,詹华强持股300,000股,持股比例0.05%[148] - 李小芳2018年1月1日购股权结余216.1万股,年内授出45.6万股,12月31日结余261.7万股[151] - 李燁妮2018年1月1日购股权结余196.1万股,年内授出45.6万股,12月31日结余241.7万股[151] - 李小羿2018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