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收益情况 - 2019年第一季度集团收益2.82941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0.4%,人民币按年贬值6.1%[5] - 2019年第一季度收益2.82941亿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2.81905亿港元略有增长;本期溢利4361.6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6318.1万港元有所下降[19] - 2019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盈利7.93港仙,摊薄每股盈利7.91港仙,较2018年同期的11.87港仙和11.77港仙有所下降[19] - 截至2019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本期盈利43,606千港元,全面收益总额20,107千港元[36] - 2019年第一季度专利产品收益为129,149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130,419千港元;引进产品收益为153,792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151,486千港元[50] - 2019年第一季度其他收益中利息收入总额为2,081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1,994千港元;开发补助为5,762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4,605千港元;研发服务收入为2,866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5,337千港元;杂项收入为269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254千港元[53] - 2019年第一季度税项中香港利得税为6,588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1,465千港元;中国企业所得税为1,075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12,644千港元;递延税项为7,663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14,109千港元;暂时差额产生及拨回为9,179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4,675千港元[54] - 2019年第一季度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46954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70178千港元[59] - 2019年第一季度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592104千股,2018年同期为591422千股[59] - 2019年第一季度利息收入376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200千港元;2019年第一季度无服务收入,2018年同期为5337千港元[59] - 2019年第一季度主要管理人员短期雇员福利4876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9404千港元[61] - 2019年第一季度公司向李杜静芳奖学金捐献1119000港元,2018年同期为150000港元[62] - 2019年3月31日已订约的按公平值透过其他全面收益列账的财务资产资本承担为25562千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27780千港元[63] - 2019年3月31日无形资产 - 专利费及开发成本资本承担为80110千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77629千港元[63] - 2019年3月31日物业、厂房及设备资本承担为109372千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114233千港元[63] 产品销售情况 - 引进产品《菲普利》®及《再宁平》®收益分别增长4.2%及8.7%,《可益能》®收益减少2.9%;专利产品《尤靖安》®收益增长39.8%,但整体受《立迈青》®与《速乐涓》®拖累[5] - 引进产品销售额占集团收益54.4%,专利产品占45.6%[7] - 公司销售运作于第二季起恢复正常,新产品《Sancuso》®、益生菌《VSL3》®及《锐思力》®已开始带来收益[18] 毛利率与费用情况 - 集团整体毛利率为66.8%,较2018年同季度减少1.5个百分点[8] - 集团销售开支与收益比率达17.1%,较去年同季减少5.1个百分点,经营溢利减少2286.5万港元或26.3%,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减少33.1%[8] - 2019年首季集团研发投入7303.8万港元,占集团收益25.8%[9] 产品研发进展 - 《曲唑酮》®、Prulifloxacin及INOMax®进口许可证申请正由药品评审中心评审[9] - 苯丁酸钠粉剂生物等效性研究于2019年5月展开,苯丁酸钠药片大致完成技术检验,曲前列环素正与药品评审中心沟通优先评审,磺达肝癸钠等待简化新药申请批准[10] - PD - L1(ZKAB001)正进行I期临床试验,已招募12名宫颈癌患者、13名骨肉瘤患者及9名尿路上皮癌患者,部分患者诊断结果正面[11] - 预计2019年底前获得相关临床资料,若资料显示临床获益且优势明显,可在完成III期试验前获药监局有条件批准上市[11] - 治疗晚期肝癌的溶瘤免疫药品Pexa - Vec全球性III期临床试验在中国已有21所大型癌病中心试验,招募43名患者,全球已招募超400名患者,预计2019年中进行中期分析[13] - 治疗干眼症产品环孢素A眼凝胶II期临床研究已完成240名病人招募,预计2019年中完成[13] - 治疗痤疮产品阿达帕林盐酸克林霉素复方凝胶注册启用III期临床已有30所中国大型皮肤病中心参与,已招募约40%(660名)患者,预计2019年底完成[14] - 2019年4月2日公司投资20万美元支持开发眼科药RGN - 259,ARISE - 3 III期临床试验已招募首名患者,预计2020年中完成,公司将在中国展开注册启用研究[15] 公司股权与融资情况 - 2019年5月23日,公司眼科开发公司China Ophthalmology Focus Limited发行A系列优先股筹集5000万美元,完成后公司股权将从92%减至50.117%[16] - 公司将前期开发阶段资产及功能重组为独立生物科技公司,为眼科研发支部筹集的5000万美元将用于投资开发及制造能力[18] 行业政策与挑战 - 业内将继续实施药物定价与报销限制政策,未来几个季度充满挑战[18] 股本与储备情况 - 截至2019年1月1日,股本为29,547千港元,股份溢价为774,868千港元[39] - 截至2019年3月31日,股本为29,587千港元,股份溢价为729,882千港元[39] - 本期行使购股权涉及金额为3,870千港元[39] - 分佔一同泰哲公司之储备为14千港元[30][39] - 台餐部分期属公司推查之收益为11,962千港元[32] - 本期投资重估亏损为11,489千港元[36][39] - 海外附属公司换算之汇兑差额为36,701千港元(截至3月31日三个月)和24,145千港元(另一个统计维度)[36][39] 会计准则应用情况 - 公司首次应用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新增香港会计准则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及其修订,如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等[43] - 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按历史成本法编制,若干财务工具按公平值计量[42]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使公司销售成本增加3千港元、行政费用增加7千港元、研究及开发费用减少101千港元、财务费用增加72千港元、本期溢利减少163千港元,每股盈利基本和摊薄均减少0.03港仙[48] - 公司于2019年首次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取代香港会计准则第17号及相关诠释[46] - 公司选择可行权宜方法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不重新评估合约是否为或包括于2019年1月1日前已存在的租赁[47] - 公司作为承租人选择经修订追溯法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确认首次应用对期初保留溢利的累计影响,不重列比较资料[47] - 公司选择不就于首次应用日期起计十二个月内届满的租赁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确认租赁负债及使用权资产的规定[47] - 公司未提早采纳已颁布但尚未生效的新增香港会计准则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及其修订,已开始评估影响但现阶段无法确定是否造成重大影响[48] 税收政策情况 - 2019年起香港两级制利得税率适用,首200万港元应课税溢利按8.25%征税,超过部分按16.5%征税[55]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19年第一季度股息,2018年同期也无派息[65] 业务地域分布情况 - 2019年和2018年第一季度公司逾90%收益源自中国业务[51]
李氏大药厂(00950) - 2019 Q1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