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三季度公司收益3.37326亿港元,同比增长10.1%;前九个月收益8.94042亿港元,同比减幅收窄至2.2%[3] - 第三季度公司毛利2.1005亿港元,增加1146.6万港元或5.8%;前九个月毛利5.75669亿港元,同比减幅收窄至4.2%[5] - 第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62.3%,较去年同季下降2.5个百分点;前九个月毛利率为64.4%,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5] - 前九个月销售及分销费用与收益比率升至21.3%,去年同期为18.8%[6] - 2020年前九个月研发开支2.68605亿港元,占收益30.0%,去年同期开支2.29245亿港元,占比25.1%[6] - 2020年前九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1.22006亿港元,同比增长51.9%[6]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收益为337,326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306,334千港元[35]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收益为894,042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913,868千港元[35]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本期溢利为3,749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34,974千港元[35][38]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本期溢利为79,690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28,158千港元[35][38]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基本每股盈利为4.25港仙,2019年同期为7.10港仙[35]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基本每股盈利为20.75港仙,2019年同期为13.57港仙[35]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海外附属公司财务报表换算之汇兑差额为69,171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 - 44,740千港元[38]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海外附属公司财务报表换算之汇兑差额为45,234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 - 37,284千港元[38]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按公平值透过其他全面收益列账的财务资产之公平值变动为 - 37,165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 - 61,324千港元[38]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按公平值透过其他全面收益列账的财务资产之公平值变动为 - 252,973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 - 99,995千港元[38]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其他收益为14,454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10,882千港元;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其他收益为78,082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41,334千港元[67]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三个月税项为12,999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5,224千港元;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税项为42,316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34,672千港元[69] - 公司于2020年9月30日派付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每股0.027港元,合共约为15,879,000港元;2019年同期每股0.018港元,合共约为10,662,000港元[73]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为25,024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42,050千港元;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为122,006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80,344千港元[74]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九个月与联营公司交易的利息收入为1,616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1,141千港元;租金及公用服务收入为934千港元,2019年同期无此项收入[78]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九个月董事及其他主要管理人员薪酬为45,046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28,881千港元[81]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向李杜静芳奖学金作出的捐献约为1,275,000港元,2019年同期约为3,144,000港元[82] - 回顾期来自美创集团的贷款的利息开支约147,000港元,2019年同期约为296,000港元[85] - 于2020年9月30日已订约资本承担为274,684千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233,799千港元[86]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90]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派付股息(2019年同期亦无)[91]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尤靖安》®及《立邁青》®在第三季度销售额分别增长30.6%及13.5%[3] - 引进产品销售额占前九个月收益的58.6%,去年同期为56.6%;专利及仿制药占41.4%,去年同期为43.4%[3] - 2020年第三季度,专利及仿製产品收益为152,533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125,958千港元[65] - 2020年前三季度,专利及仿製产品收益为370,215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396,965千港元[65] - 2020年第三季度,引进产品收益为184,793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180,376千港元[65] - 2020年前三季度,引进产品收益为523,827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516,903千港元[65] 公司新药研发进展 - Staccato®芬太尼吸入制剂用于治疗爆发性癌痛的临床试验新药申请于11月2日获国家药监局批准,第I/IIa期临床试验预计2021年初开展[8] - ACCG新药上市申请于2020年11月提交,预计2021年获批[14] - 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试验性吸入剂关键第III期试验入组150名患者,新药申请预计2020年底前提交[14] - 2020年7月10日,COFL向国家药监局提交认定ZKAB001为治疗复发性及转移性宫颈癌的突破性治疗药物的申请[15] - ZKAB001用于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的第Ib + III期临床试验2021年将在中国30个地方展开,招募逾350名患者[17] - ZKAB001用于肉瘤维持期的关键第III期研究预计招募362名患者[17] - ZKAB001针对食道癌的第Ib期研究将涉及6个中心、招募30名患者[18] - 兆科眼科环孢霉素A眼凝胶用于治疗干眼症试验关键第III期研究有望2020年11月底前开始招募患者[18] - NVK - 002首名患者于2020年11月12日完成参与三年期第III期CHAMP研究的入组登记[20] - CHAMP试验有576个对象,研究期三年,后续第四年跟进,预计2022年取得三年数据结果,NVK - 002获批后或成缓解儿童近视加深及保护视力的药物疗法[26] 公司业务合作与交易 - 集团营销中心于2020年10月22日正式成立[20] - 回顾期内及截至目前,集团与海外商业伙伴订立三项特许经营交易,涉及四款眼科新产品[21] - 兆科眼科香港与IACTA于2020年7月24日就IC - 265及IC - 270在地区开发等订立特许协议,IC - 265在美国处治疗干眼症II期开发,IC - 270为复方制剂用于治疗炎症性眼病[25] - 集团与兆科眼科于2020年10月2日订立ACCG授权许可协议,集团支付预付金1000万美元、里程金500万美元及销售佣金[27] - 2020年10月9日兆科眼科B系列融资集资金额1.45亿美元(约11.31亿港元),融资完成前集团拥有兆科眼科48.539%权益,完成后降至33.575% [29] - 回顾期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中国肿瘤医疗有限公司按比例发行18,620股股份予美创集团,收取总代价约31,226,000港元[84] - 2020年10月2日集团与兆科眼科订立ACCG授权许可协议,集团获ACCG于中国、香港、澳门及台湾的独家许可权[88] - 集团为ACCG授权许可协议向兆科眼科支付预付金1000万美元(包括税项),以现金购回兆科眼科股份方式支付[88] - 集团为ACCG授权许可协议向兆科眼科支付里程金5000万美元(包括税项)及销售佣金[88] 公司产品审批与上市相关 - 公司预计年底前再获一项进口药品注册证,另有四个进口药品注册证申请正在审评[11] - 三项新产品审批即将完成,本年度新批准总数有望增至六项[32] - 2020年11月20日公司获港交所批准第15项应用指引申请,可进行兆科眼科可能分拆及独立上市[32] 财务报表编制相关 - 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按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准则及联交所上市规则编制[54] - 2020年9月30日止9个月,公司首次应用多项新增及修订的香港会计准则和财务报告准则,对报表无重大影响[55] - 公司有多项已颁布但未生效的准则及修订,已开始评估影响但无法说明是否重大[58][59] 公司业务范围与收益来源 - 公司主要业务为开发、制造、销售及推广药品[62] - 截至2020年及2019年9月30日止三、九个月,公司超90%收益源自中国业务[63]
李氏大药厂(00950) - 2020 Q3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