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集团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十八个月总收入约为9700万港元,较2017财政年度增加约1.33倍[7] - 集团收入总额约为9700万港元,较2017财年上升约1.33倍[35] - 开支总额(不包括财务费用)录得4300万港元,2017财年为3010万港元[42]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约为2590万港元,较2017财年的310万港元增加约7.4倍[43] - 2019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总额约为7580万港元,2017年12月31日约为1.047亿港元;流动负债总额约为490万港元,2017年12月31日约为1820万港元;流动比率约为15.5,2017年12月31日约为5.8[44] - 2019年6月30日,集团总资产约为1.105亿港元,2017年12月31日约为1.455亿港元[44] 可再生能源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十八个月,可再生能源业务中可循環再造油╱生物柴油贸易收益为7520万港元,2017财政年度为3710万港元[8] - 可再生能源业务中可循環再造油贸易收益约为7520万港元[38] 建筑废料及废料处理服务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十八个月,建筑废料及提供废料处理服务营业额约为517万港元,较2017年12月31日止十二个月的约257.5万港元上升接近100.8%[9][10] - 建筑废料贸易收入约为520万港元,比2017财年上升约100%[37] - 2019年6月30日,建筑废料回收及废料处理服务业务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金额为1113.9万港元[187] - 建筑废料回收业务物业、厂房及设备出现减值转回228.5万港元[187] 塑料/金属废料回收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十八个月,塑料╱金属废料回收业务中买卖回收塑料及提供塑料处理服务营业额为1060万港元,较2017财政年度增加489%[11]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十八个月,塑料╱金属废料回收业务亏损净额为540万港元,较2017年减少8.5%[11] - 塑料/金属废料回收业务在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十八个月内营业额为1300万港元[39] - 2019年6月30日,德国塑料回收及金属废料业务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金额为1556万港元[187] - 本期塑料回收及金属废料业务分部亏损549.9万港元[187] 回收金属废料贸易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十八个月内,回收金属废料贸易业务为集团贡献收益240万港元,2017年无此项收益[12] - 公司递交扩大现有工业许可证范围申请,计划升级现有设备生产高端优质产品,开拓回收金属废料贸易业务[21] 放债服务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十八个月内,放债服务业务营业额为356.4万港元[13] - 放债服务收益为360万港元,2017财年无此项收益[40] - 公司自2018年起通过收购持牌公司进军香港放债业务,董事预期放债市场不受重大不利影响,将投入更多资源[20] - 2019年6月30日,应收贷款及利息账面金额为2131.4万港元(扣除预期信用损失拨备100万港元后)[190] 生物清洁物料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十八个月内,生物清洁物料业务营业额约为8.8万港元,较截至2017年12月31日止十二个月的约9.2万港元有所下降[14] - 生物清洁产品业务于2019年6月30日终止经营,收入约为8.8万港元,比2017财年下降约4.3%[36] 公司业务发展策略 - 公司将资源用于发展现有业务,积极磋商建设及经营光伏发电厂业务,扩大电力销售分部[16] - 公司同意与业务伙伴成立合营公司,供应高品位再生塑胶材料,新设备到位后可进军高端优质塑料回收市场[18] 公司外部环境影响 - 2018年上半年中美贸易战爆发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预计导致全球经济和资本市场波动加大,可能持续影响未来数年全球经济状况[20] - 2018年3月1日起中国对进口废料实施更严谨质量标准,德国当地低级别塑料供应增加,影响公司塑料回收产品售价及2019年塑料回收分部营业额和盈利能力[20] 公司股权结构 - 中新控股科技集团间接持有长青(香港)有限公司37%股本权益,长青(香港)有限公司持有本公司63.43%股本权益[29] - New Glory Business Corporation持有267829436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总额约28.28%[72] - Rich Bay Global Limited持有147244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总额约15.55%[72] - Superactive Asset Management Limited持有147244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总额约15.55%[72] - 李志成持有147244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总额约15.55%[72] - 杨素丽持有147244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总额约15.55%[72] - 乐游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持有60000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总额约6.34%[73] - 公司于2019年6月30日已发行普通股总数为946928176股[73] - 李志成拥有Rich Bay 45%权益,杨素丽拥有55%权益,Rich Bay由Superactive全资拥有并持有公司股份[74] - 乐游持有的公司股份相当于2017年1月26日已发行股本总额903,186,176股的约6.64%,相当于2017年12月31日已发行股本总额946,928,176股的约6.34%[74] 公司治理结构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分别为谭镇华先生(主席)、施祥鹏先生及黄世雄先生(成员)[77] - 2019年6月30日,董事会成员包括执行董事罗贤平先生、何伟雄先生,独立非执行董事施祥鹏先生、谭镇华先生、黄世雄先生[94] - 公司于回顾年度举行十二次董事会会议[98] - 叶伟樑先生于2018年9月1日辞任执行董事,苏彦威先生及李洁志女士于2018年6月21日退休[98][99] - 回顾年度公司委任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03] - 2019年6月30日,薪酬委员会成员包括黄世雄、谭镇华及施祥鹏,由谭镇华任主席,回顾期间举行三次会议[112][116] - 薪酬委员会成员施祥鹏出席会议2次,谭镇华和黄世雄出席3次[117] - 2019年6月30日,提名委员会成员包括谭镇华、施祥鹏及黄世雄,黄世雄为主席,回顾期间举行三次会议[119][122] - 提名委员会成员黄世雄和谭镇华出席会议3次,施祥鹏出席2次[123] - 2019年1月1日,公司董事会批准提名政策[124] - 提名委员会评估及挑选董事候选人时应考虑品格和诚信等因素[125] - 2019年6月30日,公司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每年须举行最少两次会议,回顾年度举行了五次会议[136][137] - 审核委员会成员黄世雄先生和谭镇华先生出席会议次数为5次,施祥鹏先生出席会议次数为3次,会议召开次数均为5次[137] - 公司董事会于2019年1月1日批准及采纳股息政策,公司可向股东宣派及派付股息,无预定股息分派比率[135] - 提名委员会应定期检讨董事会结构、人数及组成,并提出改动建议[128] - 当填补临时空缺或委任额外董事时,提名委员会应按准则物色或挑选合适人士[128] - 提名委员会应就委任候选人向董事会提出建议,董事会根据建议决定董事委任[129][130] - 提名委员会应审阅退任董事贡献、专长和资格,董事会据此向股东提出重选连任建议[131] - 股东可依照相关程序提名人士参选董事[132] 公司人员相关情况 - 主席罗贤平拥有逾14年资产重组及企业融资经验,曾在多家公司任职[26] - 2019年6月30日,公司共有25名雇员,2017年12月31日有32名雇员[52] - 2019年6月30日公司共有25名雇员,2017年为32名[167] - 截至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执行董事罗贤平接受培训类型为B,何伟雄为A及B;独立非执行董事黄世雄、施祥鹏、谭镇华接受培训类型均含B[107] - 公司主席罗贤平履行行政总裁职责,董事会将定期审阅此管理架构[111] - 截至2019年6月30日,薪酬在零至港币1,000,000元的高级管理人员有3人,在港币1,000,001至港币2,000,000元的有1人[133] - 公司秘书曹思维自2014年8月28日任职,回顾期内接受不少于15小时专业培训[145] 公司社会责任相关 - 报告期内固体废弃物弃置强度为每千公吨生产量弃置7.78公吨,较2017财年减少28%[156] - 报告期经营业务柴油消耗57千升,每千公吨生产量强度0.8461升;汽车柴油及汽油消耗8千升,每千公吨生产量强度0.1209升;经营业务燃气消耗169千瓦 时,每千公吨生产量强度2.4732千瓦 时;电力消耗927千瓦 时,每千公吨生产量强度13.5706千瓦 时[157]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年度温室气体排放来源占比为电力72%、经营业务的柴油21%、经营业务的燃气5%、汽车的柴油及汽油2%[159] - 报告期经营业务排放159公吨二氧化碳当量温室气体,较2017财年增长127%,排放强度每千公吨生产量2.32公吨,较2017财年减少1%[161] - 报告期汽车使用8266公升柴油及汽油,产生20公吨二氧化碳当量温室气体,与2017财年相近,排放强度每千公吨生产量0.28公吨,较2017财年减少57%[162] - 报告期经营业务燃气使用169千瓦 时,产生37公吨二氧化碳当量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每千公吨生产量0.54公吨,较2017财年减少12%[163] - 报告期用电量927466千瓦 时,产生546公吨二氧化碳当量温室气体,较2017财年增长104%,排放强度较2017财年减少17%[164] - 截至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因工作受傷而損失的工作天數合計76天,其中德國76天,香港和中国内地均为0天[171] - 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公司因工作受傷而損失的工作天數合計62天,其中德國62天,香港和中国内地均为0天[173] - 公司超过90%的供应商位于中国内地,其他供应商分布于欧洲及台湾[181] - 本期内,公司捐赠合共约448欧元予不同的慈善机构[183] 公司财务审计相关 - 审计涵盖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十八个月的综合财务报表[185] - 郑郑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获委任为公司核数师,股东周年大会将提呈决议案重新委聘[89] - 回顾期内,已付/应付给公司核数师郑郑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的审计服务费用为590,000港元,非审计服务费用为8,000港元[134] - 公司董事负责根据相关准则和规定拟备真实中肯的综合财务报表,并对内部控制负责[195] - 公司董事负责评估集团持续经营能力,在适用情况披露相关事项,使用持续经营为会计基础[195] - 公司董事负责监督集团财务报告过程,审核委员会协助履行责任[196] - 核数师目标是对综合财务报表整体是否存在重大错误陈述取得合理保证并出具报告[197] - 核数师按《香港审计准则》审计,运用专业判断和保持专业怀疑态度[198] - 核数师识别和评估综合财务报表重大错误陈述风险,设计执行审计程序获取审计凭证[198] - 核数师了解与审计相关的内部控制,但不对集团内部控制有效性发表意见[199] - 核数师评价董事采用会计政策的恰当性及会计估计和相关披露的合理性[200] - 核数师对董事采用持续经营会计基础的恰当性作结论,确定是否存在重大不确定性[200] - 核数师评价综合财务报表整体列报、结构和内容,获取充足审计凭证发表意见[200] 公司股份相关 - 2016年12月14日,公司与配售代理订立配售协议,以每股0.26港元配售最多1.33206亿股,较收市价每股0.295港元折让约11.86%,2017年1月3日完成配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3411万港元[45] - 截至2019年6月30日,配售所得款项净额3411万港元已全部按拟定用途使用,其中1500万港元用于收购德国物业及机器等[46] - 2019年7月5日及24日,根据普通授权配售新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约2250万港元,其中1800万港元尚未动用[47] - 公司于回顾期间内无赎回股份,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或出售公司股份[86] - 公司于2016年6月1日采纳一项购股计划[117] 公司其他情况 - 2019年6月30日,集团并无采用任何衍生金融工具[48] - 本期内,集团业务经营未受季节性及周期性因素重大影响[49] - 2019年6月30日,集团并无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及联营公司[50] - 董事不建议派付本年度期间的股息[59] - 公司截至2019年6月30日可
绿色能源科技集团(00979) - 2019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