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沪港联合(01001) - 2020 - 年度财报
沪港联合沪港联合(HK:01001)2020-07-14 16:4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公司收入为23.25亿港元,较2019年的28.826亿港元下降19.3%[12] - 2020年公司毛利为2.416亿港元,较2019年的2.751亿港元下降12.2%[12] - 2020年公司经营溢利为480万港元,较2019年的7430万港元下降93.5%[12] - 2020年公司年度亏损8820万港元,2019年溢利440万港元[12] - 2020年公司每股普通股基本亏损90.3港仙,2019年每股盈利13.9港仙[12] - 2020年公司毛利率为10.4%,较2019年的9.5%增加0.9个百分点[12] - 2020年公司经营溢利率为0.2%,较2019年的2.6%减少2.4个百分点[12] - 2020年公司净亏损率为3.8%,2019年净利率为0.2%[12] - 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收入为23.25031亿港元,较2019年的28.82605亿港元下降19.34%[18] - 2020年经营溢利为481.2万港元,2019年为7426.8万港元[18] - 2020年除所得税前亏损为8653.5万港元,2019年溢利为1782.6万港元[18] - 2020年年度亏损为8815.1万港元,2019年溢利为437.9万港元[18] - 2020年3月31日非流动资产为17.92413亿港元,2019年为19.07672亿港元[23] - 2020年3月31日流动负债为8.57014亿港元,2019年为10.70938亿港元[23] - 2020年3月31日资产净额为9.16768亿港元,2019年为11.13436亿港元[23] - 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按收益约23.25亿港元录得亏损净额约8820万港元以及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约9030万港元,去年按收益约28.826亿港元录得净利润约440万港元及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1390万港元[43][45] - 本年度由溢利转为亏损,主要因物业、厂房及设备一次性减值支出约2000万港元,去年确认集团投资物业经抵扣税项的公允价值收益约8160万港元[43][45] - 本年度毛利约2.416亿港元,去年约为2.751亿港元,毛利率由去年约9.5%增至约10.4%[43][45] - 本年度每股普通股基本亏损为14.08港仙,去年为每股普通股基本盈利2.17港仙[44][46] - 董事会不建议就本年度派付末期股息,2019年为每股普通股2.00港仙[44][47] - 截至2020年3月31日,集团总资产从约29.966亿港元降至约27.33亿港元[108][111] - 存货从约2.907亿港元增至约3.549亿港元,平均存货周转天数增至62天[108][111] - 应收账款及票据从约4.805亿港元降至约3.589亿港元,平均应收账款周转天数降至48天[108][111] - 集团资产净值从约11.134亿港元降至约9.168亿港元,2020年3月31日每股普通股资产净值约1.26港元[108][11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已抵押银行存款减少约3650万港元至约1.292亿港元,借贷减少约7690万港元至约14.156亿港元[109][112] - 流动比率从1.02增至1.10,资产负债率从57%微增至61%[109][112] - 2020年3月31日,集团约50.2%的计息借贷以港元为币值、约32.5%以人民币为币值、约17.3%以美元为币值,已获人民币贷款4.215亿元[115][116] - 2020年3月31日,集团用于抵押的银行存款约910万港元(2019年:3890万港元),投资物业约13.243亿港元(2019年:14.049亿港元)[117][120] - 除综合财务报表附注39披露外,2020年3月31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124][128] - 本年度除综合财务报表附注36披露外,集团无重大附属公司及联营公司收购和出售事项[125][129] 各业务线收入占比情况 - 2019/20年度工程塑料业务收入占比11.9%[13] - 2019/20年度房地产投资及项目管理业务收入占比80.2%[13] 业务线受外部因素影响情况 - 中美贸易纠纷和新冠疫情使公司房地产投资及项目管理业务受影响[29,32] - 香港社会政治活动和疫情使公司建筑材料和建筑产品及设计方案业务受冲击[30,32] - 建筑材料业务受内地汽车业需求疲弱、香港社会事件和疫情影响,整体分部收入下跌约13.9%,但逐渐重拾盈利增长动力,撇除去年有偿契约一次性拨备回拨约4070万港元,毛利率由去年约2.3%增至本年度约4.0%[57][61] 公司运营策略调整情况 - 公司通过迁移上海办公室、缩减工程塑胶业务和重谈贷款利率提升运营效率[31,33] - 公司完成出售钢材回收业务及内地钢材加工业务,确认出售亏损共4.1万港元[82][84] - 公司将继续整合钢材加工及分销业务,降低间接成本并多元化收入来源[105] - 公司工程塑料业务将继续缩减规模,资源和资本转投核心业务[105] 合营公司相关情况 - 本年度公司与Apollo成立Skyline合营公司,用于收购上海长城金融大厦大部分建筑面积,此前已与GIC成立HSO合营公司并完成隆宇国际商务广场收购[51][54] - 本年度HSO合营公司将商业大厦重新定位及翻新,更名为中港汇•静安,提升楼宇质量、租户组合多元化并提高租赁回报率和出租率[52][54] - 公司于2020年3月31日与GIC及Apollo就中港汇•静安及长城金融大厦两项优化项目订立合作关系[63] - 公司在HSO合营公司投资的应占亏损约为1290万港元,去年则为应占溢利约2070万港元[66][69] - 截至2020年3月31日,公司持有Skyline合营公司5%的有效权益[67][69] 各业务线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房地产投资及项目管理业务本年度收入约9350万港元,除税前溢利约630万港元,去年收入约1亿港元,税前溢利约8250万港元[72][73] - 去年来自中港汇•浦东的公允价值收益约1.089亿港元,本年度则录得轻微公允价值亏损约80万港元[72][73] - 建筑产品及设计方案业务本年度收入约2.759亿港元,税前溢利约2610万港元,去年收入约3.468亿港元,税前溢利约2190万港元[80][83] - 建筑材料业务本年度总收入约18.648亿港元,较去年下降约13.9%,剔除已出售业务后,收入同比下降约8.2%[86] - 建筑材料业务本年度收入约18.65亿港元,较去年减少约13.9%,剔除钢材回收业务收入后按年同比下跌约8.2%[89] - 建筑材料业务本年度除税前溢利约820万港元,去年约2060万港元,剔除一次性影响后毛利率从去年约2.3%增至今年约4.0%,税前溢利增加2830万港元[87][90] - 工程塑料业务本年度收入约9080万港元,去年约2.69亿港元,由去年税前亏损约740万港元转为今年税前溢利约190万港元[88][91] 公司未来展望与预期 - 公司对上海甲级商厦中长期需求增长乐观,将维持长远策略在上海商厦市场物色投资项目赚取稳定及经常性收入[56][61] - 香港政府预计未来数年年度基本工程投资增至超1000亿港元,还拨款10亿港元推出“建造业创新及科技基金”[105] - 公司预计全球钢材市场因贸易紧张和地缘政治问题持续波动,中国汽车钢材需求可能持续疲弱[105] - 公司对香港建筑业中长期发展持谨慎乐观态度[105] - 公司对上海甲级商厦中长期需求增长感到乐观,将专注上海市场进行物业活化及价值提升[95][99][100] 公司员工相关情况 - 截至2020年3月31日,公司聘用267名雇员[139][142] - 本年度总员工成本(包括退休福利计划供款)约为1.206亿港元[139][142] - 本年度,公司未根据2011年8月11日采纳的购股期权计划向董事及员工提供及/或授出任何购股期权[139][142] 公司荣誉与报告相关情况 - 公司自2007年起获香港社会服务联会颁发“商界展关怀”奖项[149][153] - 公司于2010年获香港青年协会颁发“有心企业”奖项[149][153] - 公司将遵照上市规则,不迟于本财政年度结束后五个月内刊发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157][160] 公司风险相关情况 - 公司整体库务及融资政策集中管理财务风险,包括利率、外汇及流动资金风险[131] - 公司可能面临来自内部流程、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的营运风险[134][135] - 公司业务表现受经济状况、钢铁行业竞争环境、房地产市场表现及监管变化等因素影响[136][140] - 公司可能面临无法吸引及留聘关键人员和人才的风险[137][141] 公司企业管治相关情况 - 截至2020年3月31日,公司应用企业管治守则原则,遵守适用守则条文,但企业管治守则条文第A.2.1条除外[165] - 报告日期,董事会由2名执行董事和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68][171] - 本年度公司有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超过董事会人数三分之一[175][179] - 公司成立4个董事会委员会,即执行、薪酬、审核和提名委员会[177][180] - 董事会负责集团整体策略、预算、业绩等重大事宜决策或审议[183][184] - 本年度董事会会议举行4次,薪酬委员会1次,审核委员会2次,提名委员会1次,股东大会1次[186] - 姚祖辉先生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4/4),薪酬委员会出席率100%(1/1),提名委员会出席率100%(1/1),股东大会出席率100%(1/1)[186] - 刘子超先生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4/4),股东大会出席率100%(1/1)[186] - 谭竞正先生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4/4),薪酬委员会出席率100%(1/1),审核委员会出席率100%(2/2),提名委员会出席率100%(1/1),股东大会出席率100%(1/1)[186] - 徐林宝先生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4/4),薪酬委员会出席率100%(1/1),审核委员会出席率100%(2/2),提名委员会出席率100%(1/1),股东大会出席率100%(1/1)[186] - 公司每年预先编排董事会定期会议,召开会议一般提前至少14天通知全体董事[189][193] - 公司秘书协助董事会主席编制议程,确保遵守适用规则和规例,记录并保存会议记录和决议案,董事可合理查询[189][193] - 董事可适时获取集团商业文件和信息,可向管理层查询,必要时可获公司付费的外部专业意见[190][193] - 董事获委任时会收到涵盖公司政策等的入职资料,全体董事须参与持续专业发展[191][194] - 公司鼓励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参加专业发展课程和研讨会以提升知识技能[192][194] - 全体董事确认本年度通过出席研讨会等参与持续专业发展活动[197] - 公司董事会采用多元化政策,选拔候选人考虑多方面多样性,最终基于才能和贡献决定[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