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伟俊集团控股(01013) - 2021 - 年度财报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整体收入约1.59834亿港元,较2020年上升约18.6%[8] - 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毛利约334.1万港元,较2020年下跌约41.4%,毛利率约2.1%[8] - 行政费用较2020年增加16.5%至约2689.8万港元,财务成本增加约141.8%至约2186.9万港元[9] - 本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1793.2万港元[10] - 集团总借贷约1.27815亿港元,其中可换股债券约8395.3万港元[11] - 集团资产负债比率约为68.9%,较2020年下跌约120.1%[13] - 2021年3月31日,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总值约1970.5万港元[13] - 集团于财政年末之流动比率为约1.00倍[13] - 2021年3月31日,公司的净负债约为8969.9万港元[200] - 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793.2万港元[200]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一般贸易分部收入上升约65.5%至约1.29514亿港元,主要因年内农产品贸易扩大[8]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决议不建议派发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之末期股息[14] - 公司不建议派发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30] - 2021年3月31日,公司无可供分派给股东的储备[35] 公司业务规划 - 公司业务主要为一般贸易、网络及系统整合与解决方案服务、投资控股,力争开展农产品新业务[15] - 公司将通过标准化程序和简化作业提高运营效率,强化预算管理控制成本[15] - 公司积极寻找有增长潜力项目进行收购或投资,并打算进行集资活动[15] 公司人员信息 - 执行董事林清渠62岁,有逾二十九年项目及证券投资经验[20] - 独立非执行董事陈维端68岁,有超39年财经领域经验[21] - 独立非执行董事王衞博士59岁,自2008年在中银国际工作[24] - 独立非执行董事陈黛蓉女士43岁,有资深互联网及文创传媒产业管理经验[25] - 2020年7月2日陈黛蓉女士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1月3日王衞博士获委任、高明东先生辞任,11月6日陈振伟先生辞任,11月11日陈维端先生获委任[37] - 执行董事与公司订立不超三年服务协议,独立非执行董事订立两年服务协议[38] - 2021年3月31日,林清渠于公司股份中拥有好仓,所持股份数目为1,592,819,600,持股概约百分比为74.46%[46] - 2021年3月31日,嘉骏控股有限公司为公司股份实益拥有人,所持股份数目为1,554,338,600,持股概约百分比为72.66%[50] - 2021年3月31日,Wai Chun Investment Fund于公司股份拥有受控制公司权益,所持股份数目为1,554,338,600,持股概约百分比为72.66%[50] 公司运营相关合同及事项 - 公司于2015年9月25日采纳的购股计划在本年度失效[55] - 回顾年度内,公司无订立或存在关乎全部或重大业务的管理及行政合同[56] - 伟俊控股集团与伟俊策略投资旧租赁协议(2019年11月1日至2020年10月31日)每月租金374,800港元,新租赁协议(2020年11月1日至2022年10月31日)每月租金329,800港元[58] - 林清渠先生拥有伟俊控股集团50%权益,拥有公司已发行股本约74.46%权益,陈爱武女士拥有伟俊控股集团另50%权益,为林清渠配偶[59] - 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应付陈女士租金4,200,000港元[61] - 公司根据租赁协议甲确认的使用权资产未经审核价值为7,422,354港元[62] 公司股权结构及交易情况 - 报告日期,公众人士持有公司已发行股份不少于25% [65] - 年内,集团五大客户占总营业额约95%,最大客户销售额约占46% [66] - 集团五大供应商共占本年度总采购成本约96%,最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总采购成本约47% [66] - 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入、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证券[68] 公司人员规模 - 2021年3月31日,集团共有19名雇员,大部分位于香港[71] 公司合规及业务地区情况 - 集团主要业务和过半销售活动在中国,有指定人员处理及更新合规事宜并获外聘法律顾问协助[74] 公司核数师变动 - 恒健会计师行有限公司自2021年4月16日起辞任公司核数师,中汇安达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同日获委任,将在即将召开的股东周年大会上提呈续聘决议[78] 公司企业管治情况 - 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但偏离守则第A.2.1及A.4.1条[81] - 公司主席及行政总裁职务未区分,由林清渠先生担任,董事会有足够独立非执行董事确保权力及授权平衡[81] - 高明东先生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无固定任期,须最少每三年轮值告退一次并膺选连任,年内已辞任[82] - 何建宗教授于2020年2月26日辞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务,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审核委员会成员数目曾低于规定,2020年7月2日任命陈黛蓉女士纠正情况[86] - 董事会负责监督公司业务及事务管理,向执行董事及高级管理层委以日常管理职责[84] - 主席兼行政总裁负责公司日常业务管理、财政管理及执行整体策略方针,董事会在内部监控及风险管理方面担当重要角色[85] - 董事履行职责时以公司及其股东最佳利益为依归,公司设有适当组织架构界定责任及权限[88] - 所有董事(高明东先生除外)委任任期不超三年,公司细则规定董事轮席退任及新董事应在委任后首个股东大会接受重选[89] - 公司主席林清渠先生兼任行政总裁,董事会认为此安排有助于集团贯彻领导和整体策略规划,且不损权限与权力平衡[98] - 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获委任,任期自委任日期起计为两年,须在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席告退并膺选连任[99] - 公司已成立薪酬、审核、提名三个董事会辖下委员会,并制定具体职权范围[100] - 董事会负责检讨其组成、监察董事委任及评估独立非执行董事独立性[89] - 公司采纳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从多方面考虑成员多元化,提名委员会及董事会至少每年检讨该政策[95] - 全体董事须参与持续专业发展,通过内部简报、培训、座谈会等方式进行,并已提供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培训记录[96] - 董事可获取资料作决策,可向高级管理层索取资料、寻求独立专业意见,费用由公司负责,会议记录由公司秘书保存[94] - 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薪酬委员会举行1次会议[104] - 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审核委员会举行1次会议[106] - 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提名委员会举行1次会议[111] - 公司秘书赵俊德先生于2020年8月10日上任,2021年4月30日辞职[114] - 吴振鹏博士于2021年5月5日获任命为公司秘书,5月10日辞职[114] - 赵先生年内获得不少于15个小时的相关专业培训[115] - 审核委员会已分别审阅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之经审核财务报表及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之中期报告[108]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之业绩及综合财务报表[109] - 董事会于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检讨公司之企业管治政策及常规、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之持续专业发展,及公司之企业管治守则合规事宜[113] - 全体董事确认年内一直遵守标准守则所载的规定准则及公司有关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操守守则[116] - 2020年8月18日公司重新委任恒健会计师行有限公司为核数师,2021年4月16日恒健辞任,中汇安达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获委任填补临时空缺,任期至应届股东周年大会结束[118] - 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审核服务核数师酬金为450千港元,非审核服务为100千港元[119] - 董事会负责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系统,不断审查其有效性,目标是管理风险,提供合理保证[123] - 集团风险管理政策包括识别重大风险、开展管理措施、记录风险及减轻措施、监督审查风险登记等[124] - 集团内部审计职能由外包内部审计组执行,直接向审计委员会报告[125] - 董事会认为集团内部控制系统和风险管理在财政年度内足够且有效[126] 公司股东会议相关 - 公司须每年举行股东周年大会,股东可根据规定召开股东特别大会[127][128] - 股东可将书面查询邮寄至公司香港主要营业地点,注明公司秘书为收件人[129] 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相关 - 2017年集团开始编制首份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报告审视2020年4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相关事宜[132] - 董事会负责整体制定和批准业务运营相关事项,日常管理及环境、社会及管治事务由行政总裁及其高级管理团队负责[136] - 董事会决议由行政总裁及其高级管理团队全面负责实施环境、社会及管治战略和政策,董事会负责监察和审视集团表现[137] - 集团通过多种沟通渠道与员工、客户、股东、供应商、监管机构和社区等持份者互动[139] - 集团与持份者直接接触进行重要性评估,审查解决特定可持续性问题的长期战略[141] 公司环境相关指标 - 2021年度空气污染物排放中,氮氧化物1953.61克、硫氧化物29.65克、悬浮粒子130.37克,较2020年度减少1246克或37%[149] - 2021年度温室气体排放中,范围1为5.37公吨二氧化碳当量、范围2为14.57公吨二氧化碳当量、范围3为3.36公吨二氧化碳当量,排放总量为23.30公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20年减少17.18吨[151][152] - 2021年员工人数为19人,温室气体密度为1.23公斤二氧化碳当量/员工人数,2020年员工人数为15人,温室气体密度为2.70公斤二氧化碳当量/员工人数[151] - 集团主要从事网络系统集成及软件开发业务,除私家车燃料废气外,业务运营无有害排放物等[147] - 集团严格遵守运营地点相关法定环境法律法规及规例[148] - 集团实施节能措施,如鼓励员工使用视像会议、共乘或使用公共交通、研究使用电动汽车或节能汽车[150] - 集团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来源为范围1、范围2及范围3[149][151] - 2021年无害废弃物总量为200.75公斤,2020年为182.50公斤;2021年无害废弃物密度为10.57公斤/员工人数,2020年为12.17公斤/员工人数[153] - 2021年集团总用电量为33,187千瓦,较2020年减少4,321千瓦或12%[159] - 2021年购买电力用量为33,187千瓦,2020年为37,508千瓦;购买汽油用量为19,549千瓦,2020年为39,872千瓦;能源消耗总量为52,736千瓦,2020年为77,380千瓦;能源消耗密度总量为2,776千瓦/员工人数,2020年为5,159千瓦/员工人数;耗水量为232立方米,2020年为208立方米;耗水密度为13立方米/员工人数,2020年为14立方米/员工人数[160] - 报告期内,集团在北京和香港的运营不产生影响周边环境的噪音、光辐射和污染[155] - 集团已制订“温室气体 – 即二氧化碳排放”的关键绩效指标,2021年度报告期间成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155] - 报告期内,集团在香港及中国的业务未收到环境部门或机构就空气、水或废弃物污染、排放及排出施加的处罚或警告[156] - 集团实行节能措施,鼓励关闭非使用中的灯具、空调和电脑[159] 公司员工相关情况 - 2021年集团共有19名雇员,其中香港办公室有13名,北京办公室6名;2020年雇员人数有15人,香港办公室有10名,北京办公室有5名[166] - 集团采用外部招聘和内部晋升兼备的政策,员工申请职位空缺获平等机会,杜绝歧视[163] - 集团根据中国及香港法律规定为合格雇员提供法定福利,包括强制性公积金、失业、退休和住房保险等[164] - 员工薪酬待遇参照市场水平,集团已履行对员工全部义务[167] - 2021年度集团无严重违反补偿及解雇等相关法律法规情况,无因违规导致的巨额罚款或非货币制裁[168][173][177] - 员工性别分布中男性占比50%,女性占比50%;年龄分布30岁以下占比33%,30 - 50岁占比67%,50岁以上占比0%;职级分布高级管理人员占比17%,中级人员占比33%,普通员工占比50%;学历分布本科占比34%,大专占比33%,中专占比22%,其他占比11%[169] - 集团重视员工健康和安全,遵守相关法规,报告期无工作相关重大死亡或伤害报告[171][173] - 新冠疫情期间,集团采取保持空气流通、个人健康管理等多项预防政策[172] - 集团为新员工提供商务技能、入职和企业文化培训,按申请及酌情批准提供培训津贴[174] - 集团遵守劳动法和雇佣条例,反对童工和强制劳工,为员工维持个人档案[176][177] 公司供应链及产品相关情况 - 集团委任商业代表管理供应链采购,采购程序透明,2021年通过当地供应商采购[178] - 集团以软件形式向中国客户出售集成网络和系统处理方案,严格遵守相关法律[180] - 报告期内无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