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业务概述 - 公司业务分为农资经营业务、非农资产品贸易和苗木业务三类,农资经营业务包括制造、销售、采购及分销农资产品,并提供相关植保和顾问服务[12] 公司清盘及复牌情况 - 公司于2015年2月9日被勒令清盘,破产管理署署长被委任为临时清盘人,2015年8月17日廖耀强先生及阎正为先生被委任为共同及个别清盘人[13] - 公司股份自2014年9月18日下午1时起暂停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买卖[14] - 公司于2015年2月17日被列入除牌程序第一阶段,2015年8月19日进入第二阶段,2016年3月9日进入第三阶段[15] - 公司于2016年8月24日向联交所递交复牌建议并订立收购协议以支持复牌建议[15] - 公司于2015年8月17日委任安永企业财务服务有限公司的廖耀强先生及阎正为先生为清盘人[123] - 公司因未能维持充足营运或资产水平,于2015年2月17日被联交所列入除牌程序第一阶段[126] - 公司于2016年8月24日与Fine Era Limited及清盘人订立买卖协议,涉及恢复股份买卖及重组[128] - 公司自2014年9月18日起暂停股份买卖,因未能按时发布经审计的财务报表[116] 财务状况及亏损 - 截至2014年6月30日止年度,公司综合营业额约为26.17亿港元,净亏损约为24.638亿港元,而2013年同期纯利约为1.553亿港元[21] - 公司自2014年1月1日起不再综合计算附属公司,导致2014年6月30日止年度产生亏损约20.376亿港元及应收款项减值亏损约1.053亿港元[21]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13年的98,000,000港元大幅下降至2014年的3,600,000港元[22] - 公司流动比率从2013年的136%急剧下降至2014年的0.6%[22] - 公司银行及其他借贷从2013年的1,008,600,000港元大幅减少至2014年的48,300,000港元[23] - 公司发行了七批本金总额为35,000,000港元的非上市普通债券,年利率为6%至7%[23] - 公司资产总额从2013年的5,676,500,000港元大幅下降至2014年的4,900,000港元[28] - 公司负债总额从2013年的3,769,100,000港元减少至2014年的872,400,000港元[28] - 公司负债净额从2013年的资产净值1,907,400,000港元变为2014年的负债净额867,500,000港元[28] - 公司收到45项债务证明索偿,总金额约为1,678,000,000港元[34] - 2014年营业收入为2,530,664千港元,同比下降46.6%[84] - 2014年营业亏损为2,314,456千港元,相比2013年营业溢利280,234千港元大幅恶化[84] - 2014年净亏损为2,437,499千港元,相比2013年净利润159,699千港元大幅下降[84] - 2014年全面亏损总额为2,713,867千港元,相比2013年全面溢利240,498千港元大幅恶化[84] - 2014年流动负债净额为871,791千港元,相比2013年流动资产净额1,145,481千港元大幅恶化[86] - 2014年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871,791千港元,相比2013年2,506,600千港元大幅下降[86] - 2014年负债净额为871,791千港元,相比2013年资产净额1,908,290千港元大幅恶化[86] - 公司2014年营业额为2,617,019千港元,较2013年的4,811,020千港元下降45.6%[102] - 2014年公司经营亏损为2,340,022千港元,而2013年经营溢利为276,018千港元[102] - 2014年公司年內亏损为2,463,805千港元,而2013年溢利为155,334千港元[102] - 2014年公司每股基本亏损为246.90港仙,而2013年每股盈利为15.76港仙[102] - 公司二零一四年六月三十日的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负867,469千港元,相比二零一三年的2,505,707千港元大幅下降[104] - 公司二零一四年的流动负债净额为负867,469千港元,相比二零一三年的1,144,588千港元显著恶化[104] - 公司二零一四年的非流动负债为598,310千港元,相比二零一三年的1,033千港元有所增加[104] - 公司二零一四年的全面亏损总额为2,740,244千港元,相比二零一三年的全面收益236,133千港元大幅下滑[107] - 公司二零一四年的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79,776千港元,相比二零一三年的272,941千港元有所减少[109] - 公司二零一四年的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为1,248千港元,相比二零一三年的3,298,159千港元大幅减少[104] - 公司二零一四年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636千港元,相比二零一三年的98,037千港元显著减少[104] - 公司二零一四年的生物资产为0千港元,相比二零一三年的1,043,773千港元全部清零[104] - 公司二零一四年的无形资产为0千港元,相比二零一三年的52,606千港元全部清零[104] - 公司二零一四年的商誉为0千港元,相比二零一三年的86,837千港元全部清零[104] - 投资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76,412千港元,相比2013年的146,765千港元大幅下降[112] - 融资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23,848千港元,相比2013年的313千港元显著增加[11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年末余额为3,636千港元,相比2013年的98,037千港元大幅减少[112] - 公司截至2014年6月30日的年度产生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2,464,177,000港元[145] - 公司截至2014年6月30日的年度流动负债净额及净负债相同,约为867,469,000港元[145] - 公司自2014年1月1日起不再综合计算12家附属公司的业绩、资产、负债及现金流量[142][143] 股东及股权结构 - 公司主要股东Concept Capital Management Limited持有公司股份454,975,029股,占已发行股本的45.42%[66] - 主要股东薛志新持有公司股份226,00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的22.56%[66] - 公司执行董事吴少宁先生持有公司股份231,834,000股,占已发行股本的23.14%[63] - 公司执行董事吴少宁先生持有相关股份256,00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的25.55%[63] 财务报表及审计问题 - 公司于2014年6月30日的物业、厂房及设备无账面值[52] - 公司于2014年6月30日的借贷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28[53] - 公司于2014年6月30日的股本变动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33[54] - 公司于2014年6月30日的储备变动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34[55] - 公司于2014年6月30日未宣派股息[51] - 公司于2014年6月30日未购买或出售任何上市证券[71] - 公司自2014年1月1日起不再将若干附属公司综合入账,导致财务数据可比性下降[90] - 核数师无法获取充分审计证据,对2014年财务报表发表拒绝意见[79][80][90][91] - 公司2014年股本为100,177,000港元,较2013年的99,377,000港元略有增加[93] - 公司存在持续经营基准的重大不确定性,重组成功与否将影响财务报表[95] - 核数师对2014年综合财务报表拒绝发表意见,因存在重大不确定性[97] - 公司2014年综合权益变动表中股本以外的储备变动及余额未能获得充分证据[93] - 公司2014年关联方交易及结余的披露未能获得充分证据[92] - 公司2014年财务风险管理等披露的准确性及完整性未能获得充分证据[94] 重组及收购计划 - 公司计划收购禹铭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全部股权以维持上市地位[37] - 公司预计重组后将大幅改善财务及流动资金状况[37] - 公司计划收购禹铭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总代价为400,000,000港元[131] - 公司建议进行股本重组,包括股本削减、股份合并及法定股本增加[132][133][134] - 公司于2018年12月28日与新鸿基投资服务有限公司订立配售协议,预计所得款项净额约414,700,000港元[137] - 公司计划通过公开发售241,705,083股股份,预计筹集净额约123,173,000港元[138] - 公司计划将80,000,000港元用于偿还债权人,作为重组计划的一部分[137][138] - 公司计划动用80,000,000港元现金款项用于向债权人作出全数及最终结算[139] 会计政策及财务报表编制 - 公司已采纳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所有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但未导致会计政策或财务报表呈列方式出现重大变动[146] - 公司综合财务报表按历史成本惯例编制,经重估生物资产、衍生金融工具等修订[147] - 公司综合财务报表包括本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截至6月30日的财务报表,附属公司指公司拥有控制权的实体[151] - 公司各实体财务报表内项目均以该实体业务所在主要经济环境通行的货币计量,综合财务报表以港元呈列[154] - 公司外币交易于初始确认时使用交易日期的通行汇率换算为功能货币,货币资产及负债按报告期末汇率换算[155]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采用直线法计算,主要使用年期为20年[160] - 存货按成本或可变现净值(以较低者为准)列账,成本按加权平均基准釐定[167] - 商誉每年进行减值测试,减值亏损在综合损益内确认且不予拨回[166] - 外币换算差额在外币换算储备内确认,境外业务出售时作为出售盈利或亏损的一部分确认[157] - 经营租赁款额在扣除奖励金后,于租赁期内以直线法确认为开支[164] -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在合约条款成为一方时确认,不再确认时差额在综合损益确认[16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包括银行及手头现金、活期存款及短期高流通性投资[170] - 借贷初步按公平值扣除交易成本确认,其后使用实际利率法按摊销成本计量[172] - 业务合并中收购附属公司使用收购法入账,商誉按成本减累计减值亏损计量[165]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按摊销成本扣除减值拨备计算,减值拨备在损益表内确认[169] - 可换股债券的负债部分按实际利率法按摊销成本列值,直至转换或赎回时注销[176] - 可换股债券的衍生部分按公平值计量,收益及亏损于损益内确认[176] - 收益确认基于已收或应收代价的公平值,并在经济利益可能流入公司时确认[179] - 服务收入在交易获消费者/账户持有人确认时确认[180] - 利息收入按时间比例基准采用实际利息法确认[181] - 公司为雇员年假及长期服务假期产生的估计负债作出拨备[183] - 公司参与香港强积金计划,供款按雇员基本薪资的百分比作出[185] - 公司在中国参与政府安排的定额供款退休计划,按雇员特定工资百分比供款[185] - 借貸成本在合资格资产达到拟定用途或出售时资本化为资产成本[189] - 递延税项资产账面值在报告期末进行检讨,并在预期无法抵销应课税溢利时调减[190] - 递延税项根据报告期末已实施或实质上已实施的税率计算,预期在负债偿还或资产变现期间适用[191] - 关联方包括控制或共同控制公司、对公司有重大影响的人士或实体,以及公司或母公司的主要管理层成员[193] - 经营分部的财务数据按地区业务分配资源并评估表现,重大经营分部不会综合计算,除非经济特性、产品及服务性质等方面类似[194] - 资产减值测试在报告期末进行,可收回金额为公平值减处置成本及使用价值中较高者,减值亏损即时确认于综合损益内[197] - 拨备确认条件包括现有法定或推定责任、经济利益流出可能性及责任金额可准确估计,或然负债则披露为可能出现的责任[198] - 报告期间后事项如属重大且非调整事项,则在综合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199]
大禹金融(01073) - 2018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