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整体表现 - 2019年公司收入3.42亿港元,较2018年的3.58亿港元有所下降;毛利1.99亿港元,较2018年的2.21亿港元下降;除税前亏损6744.6万港元,2018年为溢利658.3万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6092.5万港元,2018年为亏损174.9万港元[9] - 2019年毛利率为58.4%,较2018年的61.6%有所下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率为17.8%,2018年为0.5%;每股亏损0.28港元,2018年为0.01港元[9] - 公司2019年业务收入为3.418亿港元,较2018年的3.58亿港元减少4.5%,鞋类业务收入减少6790万港元,保健及金融服务收入分别上升5050万港元及130万港元[31] - 本年度已售货品成本1.423亿港元,占收入41.6%,较2018年增加,因保健产品销售活动增加[38] - 本年度毛利1.995亿港元,较2018年减少9.5%,毛利率为58.4%,因低毛利率保健产品销售比例增加[39] - 本年度员工成本9550万港元,占收入28.0%,较2018年上升,因保健和线上医疗业务员工增加[41] - 本年度短期租赁款项约5160万港元,占收入15.1%,2018年无此项[46] - 本年度融资成本290万港元,较2018年增加,因确认租赁负债利息开支[47] - 本年度除税前亏损6740万港元,2018年为溢利660万港元[48] - 本年度公司股东回报总额约为正54.2%,2018年为负28.4%[70] 财务比率与周转期 - 2019年流动比率为2.2倍,较2018年的2.4倍有所下降;资产负债比率为37.4%,较2018年的20.0%上升[10] - 2019年平均贸易应收款项周转期为23.1日,较2018年的34.9日缩短;平均贸易应付款项周转期为22.2日,较2018年的20.1日延长;平均存货周转期为347.8日,较2018年的389.2日缩短[10] 各业务板块收入情况 - 2019年鞋类业务收入约2.7亿港元,较2018年减少20.1%[15] - 2019年公司保健业务收入约5160万港元,较2018年大幅增长[15] - 2019年公司金融服务业务收入约2020万港元[15] - 鞋类业务2019年收入较2018年全年的3.379亿港元减少20.1%,同店销售录得约12.3%的跌幅(2018年为2.0%)[21] - 保健业务2019年收入为5160万港元(2018年为110万港元),年内分部亏损为320万港元,预计2020年转亏为盈[23] - 金融服务业务2019年德诚集团收入为2020万港元,分部亏损为3010万港元,商誉为2710万港元[24] - 线上医疗服务业务2019年无收入(2018年也无),本年度分部亏损为1000万港元[25] - 鞋类业务收入2.701亿港元,较2018年下跌20.1%,多个品牌销售额下降[32] - 金融服务收入2020万港元,较2018年的1890万港元增加,投资管理服务为主要贡献来源[33] - 保健业务收入5160万港元,因销售自2018年10月开始贡献收入,各主要品牌有不同销售占比[34] - 线上医疗服务业务自2019年8月运营,本年度无收入[35] 业务发展与合作 - 2019年下半年公司通过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商赢互联网医疗(上海)有限公司获得互联网医院牌照,成为上海第一家和唯一拥有综合医院二、三类运营权的互联网医院[16] - 2019年公司与上海三大高校医院全面深度合作,完成构建一站式互联网医院平台[16] - 未来公司将以线上医疗服务及保健业务为起点,致力于大健康产业转型,执行有效的市场开拓策略及成本控制措施[16] - 公司将继续合并鞋类、金融服务、保健及线上医疗服务业务,物色健康行业战略合作伙伴[29] - 集团将继续合并业务,物色保健及线上医疗服务类战略合作伙伴[58] 市场环境与业务影响 - 2019年下半年整体访港旅客录得39.1%的跌幅,全年旅客人次共下跌14.2%,鞋类业务收入约2.7亿港元,较2018年减少20.1%[15] - 2019年下半年整体访港旅客录得39.1%的跌幅,全年旅客人次下跌14.2%,鞋类零售业务受严重影响[28] - 2019年中国保健品市场规模达约3500亿元人民币,年增长速度保持在30%左右,公司保健业务收入约5160万港元,较2018年大幅增长[15] - 2015 - 2018年中国跨境贸易渠道复合年增长率为76%,2019年商品交易总额约为785亿人民币,占中国网上零售销售约2.2%[23] - 2018年进口至中国的补充产品及健康食品中,澳洲产品约占22.3%,美国占20.4%[23] - 中国营养补充产品市场预期2023年达到400亿美元规模,复合年增长率为14%[21] - 2019年下半年香港金融市场下滑,集团未达预期销售目标,管理层对前景采取审慎策略[54] 重大事项与交易 - 2018年8月1日,商赢健康同意向Century Health授出800万澳元担保贷款,年利率2.5%,期限3.5年,截至2019年12月31日未垫付,另有10万澳元贷款已垫付[53] - 2019年6月3日公司拟配售2亿港元可换股债券,7月31日配售事项失效[61] - 2019年11月7日拟出售1.0702114亿股公司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50.01%,12月9日终止;同日拟赠4280万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20%,未完成[65] - 2019年12月31日,商誉减值亏损约2710万港元,2018年为零[57] - 年内无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公司[60] 风险管理与监控 - 集团密切监控外币汇率变动管理外汇风险,2019年12月31日未订立外币远期合约[67] - 公司聘用独立专业顾问持续评估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84] 人员与股息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聘用257名雇员,较2018年增加30名[68] - 董事会决定不建议就本年度宣派末期股息,2018年也无[69]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 - 2018年下半年公司业务扩展至保健行业,本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将涵盖该分部[74] - 公司成立环境、社会及管治专责小组,成员来自不同职能部门[84] - 公司通过重要性评估为环境、社会及管治事宜排列优先次序,确保与可持续框架一致[95] - 2019年来自电力消耗的间接温室气体排放量为299.97公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18年的399.88公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密度减少约38%[103] - 2019年总电力消耗为527,227千瓦小时,较2018年的741,664千瓦小时降低,电力消耗密度降低约41%[109] - 2019年总消耗水量为262立方米,较2018年的245立方米增加,耗水量密度减少12%[111] - 公司业务包括采购鞋类产品零售及保健产品贸易,报告期无重大气体、污水或有害废物排放,仅产生有限非有害废物[101] - 公司承诺减少运营产生的废物数量,鼓励循环再利用,实施废物处理措施,向无纸化办公迈进[101] - 公司零售店增加使用LED照明装置、重新编排营业时长、安装变频空调系统等实现节能[108] - 公司通过教育员工、检查保养设施等方式节约用水,防止渗漏[110] - 公司将绿色概念融入内部管理和日常运营,评估和控制业务对环境的潜在影响[100] - 公司无环保相关重大法律影响,报告期未发现与香港及澳洲环保法规有关的违规个案[100] - 报告期内鞋类业务包装物料约2.71吨,2018年为3.27吨;保健业务包装使用约7.8公吨纸盒[114][115] - 鞋类产品几乎所有包装物料由环保物料制造,Clarks品牌鞋盒95%成分为环保物料[114] - 主要鞋品供应商Clarks超90%皮革自获认证皮革厂采购,部分鞋品至少采用5%循环再用生产废料[116] - 成立环境、社会及管治专责小组,持续扩大待议环保事项范围[117] - 鞋类分部制订极端天气紧急计划,保健分部台风季预先计划物流安排[118] - 严格遵守雇佣法律法规,编写员工手册和政策,报告期无严重违规个案[123] - 严禁童工及强迫劳工,报告期无相关重大违规事宜[127][128] - 报告期内向不同受惠机构捐款逾140万港元[138] - “上海市发热咨询平台”使用量逾12万次[141] - 集团建立严谨供应商挑选程序,参考数据库进行环境及社会风险检查[129] - 集团对产品及服务承担责任,保健分部让顾客7日内免费退换货[130] - 集团制订内部监控保护知识产权,仅向特定渠道采购产品[133] - 集团制订内部指引培训鞋类业务员工处理投诉,保健分部分析售后数据[134] - 集团设立举报渠道,至少每年一次提供内部防止贪污培训[137] 公司荣誉 - 集团在“2019年中国融资大奖”中获“最具潜力上市公司”殊荣[142] - 集团贸易品牌获香港旅游发展局优质旅游服务计划认证[142] - 集团附属公司港大百货获2018/19年度“商界展关怀”标志[142] 公司治理与人员架构 - 杨军自2017年6月起任执行董事,还担任董事会主席等职,有丰富公司管理经验,涉及多家公司任职[145] - 朱方明自2017年6月起任执行董事,2019年9月起任财务总监,有超10年企业财务管理等经验[146] - 林哲明2019年9月1日调任非执行董事,此前任执行董事和首席财务官,有超15年财务等从业经验[149] - 罗辉城自2017年6月起任非执行董事,在审核及会计服务有超30年经验,任职多家上市公司[150] - 林钧自2017年6月起任非执行董事,为中国律师,有超15年法律行业工作经验[151] - 朱俊豪2013年5月 - 2017年7月为执行董事,2017年7月起调任非执行董事,加入集团达22年[151] - 杨军曾于2004 - 2009年任上海泓泽世纪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主席[146] - 杨军曾于1999 - 2004年任上海好美园艺有限公司总经理[146] - 朱方明曾于2011年4月 - 2013年3月任广东太安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147] - 林哲明曾于2012年9月 - 2015年8月任宝钢集团有限公司资产管理高级经理[149] - 陈安华自2020年1月起担任非执行董事,在商业银行、资产管理及投资领域有逾20年经验[154] - 谢荣兴自2017年6月起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在会计、法律及证券方面有超20年工作经验,还担任多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156][157] - 陈惠岗自2017年6月起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在会计、审核及财务领域拥有超10年工作经验[159] - 林柏森自2017年6月起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在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拥有超20年工作经验,还在多家联交所上市公司任职[159][160] - 黄天宇29岁,于2019年7月获委任为公司秘书,有7年为联交所上市公司提供专业秘书服务经验[161] - 公司自2013年7月11日上市起采用上市规则附录14所载企业管治守则原则[164] - 董事会认为年内公司一直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载的守则条文[164]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10所载“标准守则”作为董事买卖公司证券的行为守则,本年度董事均遵守规定[165] - 公司为有关雇员制定买卖公司证券的书面指引,年内无违反事件[166] - 董事会由2名执行董事、5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分别占比20%、50%和30%[167] - 2020年1月23日委任陈安华先生为非执行董事,致独立非执行董事人数少于规定,公司将尽快物色[169] - 董事会负责领导及监察公司事务,委派执行董事及管理层执行决策和日常运作[171] - 公司区分主席及行政总裁角色,职责分工已书面列出[172] - 主席为董事会提供领导及管理职能,负责确保董事会有效运作[172] - 行政总裁负责集团业务日常管理,向董事会汇报表现并提建议,朱方明暂担部分工作[175] - 董事会仍在物色行政总裁合适人选,将公告通知股东[176] - 非执行董事具备相关技能知识,监督管理层表现,提供独立判断[177] - 非执行董事初步任期三年,自动续期一年,各董事最少每三年退任及重选连任[178] - 年内举行五次董事会会议、三次审核委员会会议、一次薪酬委员会会议、一次提名委员会会议及一次股东大会[180] - 董事会设立执行、审核、薪酬、提名四个委员会,必要时可设其他委员会[180] - 执行委员会由2名执行董事组成,杨军为主席[186] - 执行委员会负责公司管理、经营、业务扩充等事项决策[187] - 审核委员会根据相关规则成立,负责检讨财务资料等[188] - 审核委员会职权范围可在联交所及公司网站查阅[189] - 审核委员会成员总数为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100%,每年举行会议次数下限为2次[192] - 审核委员会审阅集团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年度财务报表及相关业绩公告和报告并提建议[195] - 审核委员会记录并考虑外聘核数师德勤有关2018年年度审核的主要审核结果[195]
TATA健康(01255) - 2019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