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约为人民币1.436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人民币2.039亿元减少约29.6%[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亏损及全面开支总额约为人民币5900万元,2022年同期为溢利及全面收入总额约人民币250万元[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每股基本亏损为人民币4.83分,2022年同期为每股基本盈利人民币0.27分[6]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59,001千元,2022年为溢利3,321千元[6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益约1.436亿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29.6% [12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分部业绩亏损约2280万元,2022年同期为利润约1690万元 [127] - 2023年上半年亏损及全面开支总额约5900万元,2022年同期为溢利及全面收入总额约250万元[134] 公司成本费用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销售成本为人民币1.08851亿元,2022年同期为人民币1.32233亿元[10] - 2023年上半年研发成本为人民币5746.8万元,2022年同期为人民币5475.4万元[10] - 2023年上半年贸易应收款项净额确认的减值亏损为人民币1615.1万元,2022年同期为人民币359.4万元[10]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及收益为5,902千元,2022年为26,350千元,其中利息收入从2,265千元增至2,653千元,政府补贴从229千元增至1,033千元,租金收入从831千元增至1,797千元[53][54] - 2023年上半年其他开支及亏损为67千元,2022年为51千元,外汇收益净额从亏损96千元减至亏损55千元[58]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63,352千元,2022年为溢利8,248千元,贸易应收款项净额确认的减值亏损从3,594千元增至16,151千元[43][47]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抵免4,351千元,2022年开支为5,762千元,即期税项中中国企业所得税从21千元增至316千元,递延税项从5,741千元变为抵免4,667千元[63] - 2023年上半年集团新增成本约105,721,000元,2022年约为116,802,000元[72] - 2023年上半年贸易应收款项确认的减值亏损为16,151千元,2022年为3,594千元[8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销售成本约1.089亿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17.7% [12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研发成本约5750万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约5.0% [128]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及收益约590万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2640万元大幅减少[129] - 2023年上半年其他开支及亏损约6.7万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5.1万元略有增加[130] - 2023年上半年分销及销售开支约1030万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1260万元有所减少[131] - 2023年上半年汇兑收益约5.5万元,2022年同期约9.6万元[141] 公司资产负债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6月30日无形资产为人民币3.16836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3.01976亿元[16] - 2023年6月30日贸易、票据及其他应收款项为人民币13.44912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13.83099亿元[16]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人民币7165.6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8688万元[16] - 2023年6月30日借款为人民币8927.8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5000万元[16]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为1,168,427千元,2022年为1,230,021千元[75]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71,656千元,2022年为86,880千元[92] - 2023年6月30日固定利率银行借款为89,278千元,2022年为50,000千元[95] - 2023年6月30日递延税项负债净额为84,228千元,2022年为88,895千元[100]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约为13.118亿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13.567亿元[135] - 2023年6月30日,银行借款约8930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5000万元;负债比率约为5.1%,2022年12月31日为2.8%[137] - 2023年上半年无形资产增加约1.058亿元,主要来自资本化软件成本增加约4160万元及其他已购买软件增加约6420万元[138] 各业务线收入关键指标变化 - 政务大数据软件及相关服务收入从142,192千元增至193,371千元,低碳生态软件及相关服务收入从1,361千元增至10,505千元,总收入从143,553千元增至203,876千元[30][36] - 软件产品销售从2022年的201,052千元变为2023年的142,448千元,硬件产品销售从2,654千元变为801千元,服务收入从170千元变为304千元[29][35] - 按确认收入时间,于某个时间点收入从2022年的203,706千元变为2023年的143,249千元,随时间推移收入从170千元变为304千元[32][3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政务大数据软件及相关服务收益约1.422亿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26.5% [12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低碳生态软件及相关服务收益约140万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87.0% [125] 各业务线业绩关键指标变化 - 政务大数据软件及相关服务分部亏损从23,902千元转为盈利34,666千元,低碳生态软件及相关服务分部盈利从1,136千元转为亏损17,777千元,总业绩从亏损22,766千元转为盈利16,889千元[41][45] 业务季节性及资产分布情况 - 政务大数据和低碳生态软件及相关服务销售额有季节性,上半年销售额一般低于下半年,主要因主要客户中国政府机构倾向下半年订立合约[51] - 集团非流动资产主要位于中国,即相关集团实体注册地[50] 每股相关指标 - 计算每股基本(亏损)/盈利之普通股加权平均数2023年和2022年均为1,222,385千股[69]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6月30日,因无发行在外的潜在摊薄股份,未计算每股摊薄盈利[70] 股息及现金流情况 - 2023年上半年集团无派付、宣派或建议派付股息[71]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净额约5660万元,2022年同期约2230万元;2023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1.936亿元,2022年12月31日约1.183亿元[136] 股权出售及潜在责任情况 - 2022年5月10日,公司出售工业互联网60%股权,现金总代价600万元,出售收益2285.1万元,净现金流出408.6万元[107][112][115] - 公司可能需承担南华擎天约2790.6万元损害赔偿责任,潜在经济损失由原始股东承担66.7% [116][117] - 公司因采购纠纷被申索未付合约金额及违约金共约1042.4万元,二审中其他应付款项已计提拨备约885.3万元 [118][119] 人员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共有393名雇员,2022年12月31日为418名[139] 公司合规及报告相关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无董事违反标准守则事件[15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情况[152] - 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由天职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审阅,独立审阅报告将载入中期报告[153] - 审计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李东先生任主席,职责为检讨及监控公司财务报告及内部控制等[153] - 中期业绩公告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刊出,载有相关资料的中期报告将寄发股东并登载于相关网站[154] 公司人员构成情况 - 公告日期,公司执行董事为辛颖梅女士及宿辉先生[156] - 公告日期,公司非执行董事为任庚先生[156] - 公告日期,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为陈祖帝先生、李东先生及宗平先生[156]
中国擎天软件(01297) - 2023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