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基石控股(01592) - 2019 - 年度财报
基石控股基石控股(HK:01592)2020-04-23 16:5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19年收益约32430万港元,较2018年的29910万港元上升8.4%[16] - 公司2019年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约为210万港元,较2018年减少89.8%[16] - 公司整体毛利率由2018年约23.3%下降至2019年约13.4%[16] - 2019年公司收益约32430万港元,较2018年上升8.4%[38] - 2019年公司整体毛利率由2018年约23.3%下跌至约13.4%[38] - 2019年公司毛利由2018年约6980万港元下跌约2650万港元或37.9%至约4330万港元[38] - 2019年公司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由约2050万港元下跌约1840万港元或89.8%至约210万港元[38] - 2019年上半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约为1030万港元,下半年录得亏损[40] - 2019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较去年减少约1840万港元或89.8%[40] - 2019年公司收益约3.243亿港元,较2018年上升8.4%,整体毛利率由2018年约23.3%下跌至2019年约13.4%[79] - 2019年公司毛利由2018年约6980万港元下跌约2650万港元或37.9%至约4330万港元[79] - 2019年公司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由约2050万港元下跌约1840万港元或89.8%至约210万港元[79] - 2019年公司行政开支约3130万港元,较2018年约3830万港元减少约700万港元或18.2%[88] - 所得税开支从2018年的约670万港元减少约410万港元至2019年的约260万港元,2019年实际税率约为55.4%,2018年约为24.5%[94] - 2019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约为210万港元,2018年约为2050万港元[96] - 每股基本盈利约为0.17港仙(2018年:1.96港仙),每股摊薄盈利亦约为0.17港仙(2018年:1.96港仙)[98] - 董事不建议派付2019年末期股息(2018年:每股普通股1港仙,总计1200万港元)[102]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架构包括股本约1.521亿港元(2018年12月31日:1.592亿港元)以及银行借贷约1.464亿港元(2018年12月31日:1.241亿港元)[103]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比率约为1.8倍(2018年12月31日:2.1倍),资产负债比率为41%(2018年12月31日:33%)[105]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290万港元(2018年12月31日:9800万港元),已抵押银行存款约3740万港元(2018年12月31日:3420万港元)[105]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借贷总额约为1.464亿港元(2018年12月31日:1.241亿港元),银行融资合共约1.749亿港元(2018年:1.646亿港元),其中约2850万港元(2018年:4050万港元)尚未动用[106]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净额约为1.489亿港元(2018年12月31日:1.577亿港元)[11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为香港建筑项目供应云石及花岗石并提供相关铺砌服务,承接多种类别楼宇及物业的工程[45] - 公司与客户、分包商及供应商保持良好关系,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50] - 公司收益取决于云石及花岗石项目中标情况,投标价格受多项因素影响,成本增加或项目延期可能使溢利大幅减少[52] - 收取客户进度付款与支付分包商及供应商款项的时差可能导致现金流量减少,影响流动资金及财务状况[56] - 2019年下半年业务环境变差,香港政治风险和经济下滑影响建筑业,建筑成本增加[21] - 中美贸易纠纷影响公司向美国的云石销售业务[22] - 2019年最后一个季度进行两个重大石材销售项目,收益确认延迟至2020年[17] - 2019年最后一个季度动工的两个重大石材销售项目未能年末前完成质量检查,约7440万港元收益须延迟至2020年确认[40] 各地区表现 - 2019年香港收入增加约6140万港元或31.3%,澳门收入减少约770万港元或10.3%,美国无收入[85][8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将持续评估新冠病毒风险及潜在影响,必要时与香港特区政府合作采取防疫措施[23] - 公司将持续密切监察手头项目进度,并评估其对香港经济及建筑活动的影响[58]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公司股份于2018年7月4日在联交所上市[15] - 2020年3月31日,董事会宣布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年度综合业绩[16] - 2020年6月24日至29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过户文件须在2020年6月23日下午4时30分前送达[10] - 股东周年大会于2020年6月29日下午3时在香港德辅道中77号盈置大厦7楼举行[11] - 2020年初新冠疫情防控措施对公司建筑进度造成负面影响,部分项目延迟,部分应收账款结算可能延迟,3月初大部分项目进度大致恢复[23] - 2020年初新冠控制政策使大量分包商在农历新年(2020年2月)后暂停运营,影响项目进度,但未对公司财务状况产生重大负面影响[57]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有29名直接受聘的全职雇员[60]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酬金约为1440万港元,与2018年持平[60] - 公司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载于报告第20至42页[59] - 回顾年度内,公司并无严重违反或不遵守适用法律法规以致业务及运营受到重大影响[65] - 2020年3月27日公司订立配售协议,配售本金最高达1600万港元、18个月年票息率12厘的债券,3月30日全额发行,到期日为2020年9月29日起18个月[68] - 2020年3月26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与New Chain Limited签订终止契据,终止潜在主要交易[67] - 用作中标项目或潜在项目启动资金的所得款项净额占比79.5%,金额为5820万港元,已全部动用[73] - 偿还未偿还信托收据贷款的所得款项净额占比8%,金额为580万港元,已全部动用[73] - 2018年7月4日公司发行3亿股股份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7320万港元,截至2019年12月31日已动用6550万港元,剩余770万港元[72][73] - 公司于2019年成立环境、社会及管治工作专责小组,安排全职员工收集数据及编制报告[126]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涵盖公司在香港办事处业务活动,报告期为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127][130] - 报告依照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规则附录二十七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编制,于2020年3月获董事会确认及批准[128][131] - 公司与主要持份者通过多元化渠道沟通,如股东大会、客户支援热线等[135][136] - 公司确认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已就环境、社会及管治事宜设立合适及有效管理政策及内部监控系统[142] - 公司主要在香港及澳门从事建筑项目分包业务,年内遵守相关环境法律法规,无重大违规事件[146] - 公司实施环保政策,鼓励员工采用环保建筑方法,采用“源头减废”概念[146] - 公司日常运营对环境影响极小,排放限于温室气体、生活废水及无害废弃物[147] - 2018年直接温室气体排放量(范畴1 - 汽油)为28.02吨二氧化碳当量,密度为0.88吨二氧化碳当量/雇员;间接温室气体排放量(范畴2 - 电力)为26.67吨二氧化碳当量,密度为0.83吨二氧化碳当量/雇员;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54.69吨二氧化碳当量,密度为1.71吨二氧化碳当量/雇员[159] - 2019年直接温室气体排放量(范畴1 - 汽油)为24.26吨二氧化碳当量,密度为0.84吨二氧化碳当量/雇员;间接温室气体排放量(范畴2 - 电力)为26.21吨二氧化碳当量,密度为0.90吨二氧化碳当量/雇员;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50.47吨二氧化碳当量,密度为1.74吨二氧化碳当量/雇员[159] - 2018年全职雇员32名,2019年12月31日全职雇员29名[159] - 2018年纸张排放总量354,551张,密度为11,080张/雇员,约1.55吨[171] - 2019年纸张排放总量345,155张,密度为11,901张/雇员,约1.51吨[171] - 公司主要温室气体排放源于汽车汽油消耗(范围1)及外购电力(范围2)[153] - 公司采取选最短路线、闲置关引擎、定期保养车辆等措施减少汽油消耗造成的直接温室气体排放[154] - 公司制定规章节约用电,如选节电设备、禁大功率电器、及时开闭办公设备等[177] - 公司业务活动用水少,污水排放不多,供水及排水设施由物业管理公司提供及管理[160] - 公司年内未产生有害废物,但制定了管理及处置有害废物的指引[165] - 2018年汽油消耗量为10,533升,密度为329.16升/雇员;电力消耗量为33,754千瓦时,密度为1,054.81千瓦时/雇员[182] - 2019年汽油消耗量为8,959升,密度为308.93升/雇员;电力消耗量为33,182千瓦时,密度为1,144.21千瓦时/雇员[182] - 2019年汽油消耗量相当于约83,550.33千瓦时,2018年为98,229.23千瓦时[182] - 本年度能源消耗总量减少,因鼓励减少实际客户会议,减少差旅频率,降低汽油消耗[183] - 两个年度电力消耗相对稳定,密度增加因雇员人数轻微减少[183] - 公司制定相关雇佣政策,涵盖招聘、薪酬、晋升等,定期审阅以改善雇佣水平[196] - 年内公司不知悉任何严重违反雇佣相关法律法规且产生重大影响的情况[196] - 招聘按工作条件择优聘用,报酬和晋升基于工作技能、资历及表现[197] - 公司建立多种与雇员沟通的渠道,包括推荐邮箱、表现评估会议及雇员满意度调查[198] - 管理层会审阅雇员满意度调查结果并实施改进措施[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