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业绩 - 2020年公司实现营收7.9亿元,同比增长5.7%[6] - 2020年去除上市开支及管理费等调整后净利润为3.65亿元,同比增长18.5%[6] - 2020年公司收益7.8974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6%;毛利3.53238亿人民币,同比下降5%;经营利润3.68291亿人民币,同比增长57%;年内利润3.371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73%;经调整纯利3.6536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9%[15] - 2020年影视制作及投资收益4.2711亿人民币,同比下降2%;教育及培训收益3.6263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6%[15] - 教育及培训分部经营利润从2019年的约6720万人民币增加至2020年的约2.482亿人民币,增长269.2%[21] - 公司2020年收益为7.897亿元,较2019年的7.472亿元增加5.7%[32] - 影视制作及投资业务2020年收益4.271亿元,占比54.1%;教育及培训业务收益3.626亿元,占比45.9%,较2019年增加16.4%[34][35] - 影视制作及投资业务收益成本从2019年的2.322亿元增至2020年的2.901亿元;教育及培训业务收益成本从2019年的1.422亿元增至2020年的1.465亿元,增加3.0%[37][38] - 公司毛利从2019年的3.728亿元减少5.5%至2020年的3.532亿元,毛利率从49.9%降至44.7%[39] - 影视制作及投资业务毛利率从2019年的46.7%降至2020年的32.1%;教育及培训业务毛利率从2019年的54.4%升至2020年的59.6%[40] - 2020年电视剧及电影版权销售收益为4580万元,2019年无此项收益[43] - 公司销售开支从2019年的900万元增加201.1%至2020年的2710万元[44] - 公司行政开支从2019年的7410万元降至2020年的7320万元,减少1.3%[45] - 其他收入从2019年的1750万元增至2020年的4440万元[46] - 2019年其他亏损净额为7290万元,2020年其他收益净额为2520万元[47] - 2020年经营利润为3.683亿元,2019年为2.342亿元;教育及培训分部经营利润增长269.2%,影视制作及投资经营利润下降[48] - 年内利润从2019年的1.945亿元增至2020年的3.371亿元[52] - 经调整纯利从2019年的3.082亿元增至2020年的3.654亿元,增加18.5%[53] - 公司总资产从2019年的17.688亿元增至2020年的34.342亿元,负债总额从3.92亿元增至5.59亿元,资产负债率从22.2%降至16.3%[58] - 2020年流动比率为485.2%,2019年为303.7%[5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19年的1.205亿元增至2020年的13.087亿元,增加986.2%[60]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承担为人民币334.0百万元,2019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1.8百万元[69] - 集团2020年度总薪酬成本为人民币100.9百万元,2019年度为人民币92.7百万元[72] - 2020年公司来自单一最大客户的收益为2.38亿元,占总收益30.1%;来自五大客户的收益合共4.031亿元,占总收益51.0%[139] - 2020年公司向单一最大供应商作出的采购金额为1.506亿元,占采购总额32.4%;向五大供应商合共作出的采购金额为4.078亿元,占采购总额87.7%[140] - 公司物业于2020年4月30日的估值为5.333亿元,若按该估值计入财务报表,2020年会确认额外折旧开支140万元[147]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予股东的储备为22.76亿元[154] - 2020年公司作出慈善捐款约200万元[150] - 2020年公司并无发行任何债券[151] - 除特定披露外,2020年公司并无订立任何股票相关协议,亦无相关协议存续[152] 业务战略与发展 - 公司致力于打造艺术培训-传媒和艺术的学历教育-传媒内容商业化出口的闭环生态体系[7] - 公司收购“水木源”只是开始,未来会向艺术培训板块渗透并整合行业[7] - 未来公司将加强南京传媒学院师资团队建设、拓宽艺术培训通道、进行外延式扩张、寻求影视投资机会[7] - 2020年实践验证战略方向可行,年初公司决定加大战略投入[11] - 公司目标是在未来确立艺术教育领域领先地位[11] - 公司计划巩固民办高等教育及影视制作投资领域地位,拓展传媒及艺术培训业务[28] - 公司将实施高校扩建计划,寻找新校园,扩大学校容量,满足学生人数增长需求[28] - 公司已签约投资三部电视剧,预计2021年完成交付并播出,还将寻找其他优质影视项目及投资机会[29] - 公司计划在美国加州建立运营大学,预计2022年或之前完成审批,授权许可后约半年正式运营[124]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计划产生开支约20,650美元,授权及认证额外成本约40,000美元,建立新大学需100万美元初始投资[124] 业务成果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南京传媒学院就读学生人数约达17,596人,同比增长约18.5%;2020/2021学年新生入学人数达6,592人,同比大幅上涨44.1%;本科新生报到率达98.3%,为历年最高[17] - 2020年南京传媒学院新评国家级一级专业2个,省级一级专业5个;申请开设7个新专业;新增海外知名合作院校13所,总合作院校数量突破70所[20] - 2020年制作交付电视剧《什刹海》,首播全国收视率排名第一;网络电影《别叫我酒神》腾讯视频浏览量累计超一亿次[22] - 2020年交付联合制作的电视剧《朝歌》和《安静》,有望2021年播出[23] - 2020年8月开始在北京小范围开展少儿传媒及艺术培训课程招生活动[24] - 2020年12月19日同意收购水木源的联属实体,2021年4月6日完成收购水木源业务[24][27] 行业环境与机遇 - 中国GDP超101万亿元,总量经济位列全球第二,公司认为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是机遇和责任[7] - 科技发展下,艺术创作不会被机器替代,未来艺术相关产业人才需求大[8] - 中国迈入小康社会,艺术爱好与兴趣需求市场将呈现[8] 公司地位与资格 - 公司自2021年3月15日起获纳入深港通下港股通资格股票、恒生综合指数及其旗下的小型股指、恒生消费品制造及服务业指数[27] 业务风险 - 影视制作及投资业务依赖观众接受度、受多方监管、取决于少数新片成功且收益有季节性波动、竞争激烈、服务提供商集中[80][81][82][83][86] - 民办高等教育业务受监管不确定性影响、相对新颖可能不获广泛认可、终止与中国传媒大学合作后招生及就业有不确定性[82][87] - 高等教育业务取决于学费及住宿费水平和招生数量,在中国教育行业面临激烈竞争[88] 契约安排 - 公司通过契约安排开展影视制作及投资、教育及培训业务,“拥有权”指经济利益而非直接股权[100][103] - 契约安排存在政府裁定不合规、法律体制不明朗等风险,公司设定执行契约安排旨在消除风险[105][112] - 外商禁止持有中国广播电视及电影制作公司股权,签订契约安排无需广电总局批准[113] - 中国高等教育外商投资须为中外合作形式,国内合作方须处主导地位[114] - 中外合作学校外商投资者须具相关资历,外资比例应低于50%,设立须获省级或国家级教育机关批准[115] - 江苏省中外合作学校适用外资控制和拥有权限制,无明确实施办法或指引[118] - 江苏省教育厅不大可能批准公司学校转设为中外合作学校申请,签订契约安排无需其批准[118] - 公司认为直接或间接持有东阳华夏及其附属公司股权不可行[113] - 公司认为申请将学校重组为中外合作学校不可行[119] - 公司依赖外商独资企业股息等向股东派付股息,其派付能力受限会影响公司[110] - 2019年8月28日订立多项契约安排,包括独家业务合作、技术服务及管理咨询等协议[125][126] - 境内控股公司及学校分别向外商独资企业支付全部或91%营运所得盈余金额[126]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财政年度,无订立、续期或重订其他新契约安排,契约安排及环境无重大变化[130]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无契约安排被终止[131] - 受契约安排规限的综合联属实体2020年度总收益约为人民币7.897亿元,资产净值约为人民币17.077亿元[131] - 契约安排项下交易构成公司持续关连交易,最高适用百分比率(利润率除外)超5%[132] - 公司已获联交所批准在股份上市期间豁免严格遵守部分上市规则规定[132] - 公司已采取多项具体步骤符合资历要求,如注册成立控股公司、订立咨询协议、提交申请等[120] 租赁协议 - 2020年6月23日公司与蒲先生订立租赁框架协议,期限自上市日期至2022年12月31日[93] - 报告期租赁框架协议年度上限为人民币16百万元,实际交易额为零[96] 公司治理 - 执行董事初始任期自上市日期起计为三年,或直至公司于上市日期后举行第三次股东周年大会为止;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为三年,或直至公司自上市日期起计举行第三次股东周年大会为止[158] - 除特定披露外,无董事或相关实体于公司相关重大交易、安排或合约中直接或间接拥有重大利益[159] - 截至年报日期,公司具备上市规则所规定之足够股份公众持股量[149] - 公司已成立薪酬委员会制定薪酬政策,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为相关股份奖励和购股计划的合格参与者[160]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或附属公司与控股股东无重大合约,无管理合约[163][164] - 集团综合财务报表由罗兵咸永道审核,其将在股东周年大会退任并可膺选续聘,前三年核数师无变动[165][166]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无使董事获股份或债权证利益安排,董事及相关人员无认购权及行使记录[168] - 公司上市后采纳企业管治守则原则及条文,设立企业管治架构并制定政策程序[191] - 2020年7月15日上市后至12月31日,仅举行1次董事会会议,未达每年至少四次要求[192] - 蒲树林兼任董事长及首席执行官,董事会认为可使决策更有效率,会重新评估职务分工[192][193] - 公司规定公司秘书每个财政年度须参加不少于15小时相关专业培训,孙海涛在报告期内未接受合共15小时专业培训[195] - 公司采纳不逊于标准守则的管理人员证券交易政策规管证券交易等事宜[196] - 全体董事及相关雇员自上市日期起至年报日期止遵守守则[197] - 无违反企业管治守则规定的准则[198] - 董事会由七名成员组成,包括四名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99]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及企业管治报告日期,蒲树林任董事长等职,张纪中等为独立非执行董事[2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17年1月4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20年7月15日在联交所主板上市[75]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附属公司业务包括影视制作及投资、传媒及艺术高等教育以及传媒及艺术教育培训[76] 人员信息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集团有1,555名雇员,其中内容创意75人、行政21人、教师1,314人、行政(教育及培训)145人[72]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及年报日期,执行董事为蒲树林、孙海涛、吴晔、严翔,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张纪中、李卓然、黄煜[171] - 蒲树林65岁,是公司创办人、董事长兼CEO,1983年毕业于沈阳音乐学院,1998 - 2003年创立多家公司[171] - 孙海涛36岁,2016年10月加入集团,2009年获横滨国立大学学位,曾任职于多家公司[171][172] - 吴晔42岁,2003年12月加入集团,2000年获南京大学文凭,曾在中视传媒等工作[172] - 严翔61岁,2006年10月加入集团,1982年获北京广播学院学位,曾在河北广播电视台任职[174] - 张纪中69岁,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有丰富电视剧制作经验,获多个奖项和称号[175][176] - 李先生自2002年6月、2010年9月及2017年6月以来分别担任吉利汽车、天工国际及民银资本独立非执行董事,曾于2016 - 2019年任南方能源独立非执行董事,2005 - 2009年任北泰非执行董事[180] - 黄煜先生64岁,为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1986年获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硕士学位,1993年获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媒体及传讯博士学位[180] - 蒲树林等为执行董事,崔雄64岁为副校长兼董事,1980年和2009年获南京艺术学院油画专业学士和艺术硕士学位[182] - 陈思蒙38岁为党委副书记等职,2005年和2010年获中国传媒大学管理学学士和广播电视艺术硕士学位[182][183] - 孙海涛为联席公司秘书之一兼执行董事
华夏视听教育(01981) - 2020 - 年度财报